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沧溟宗 / 第二十三章 马欢

第二十三章 马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黄玉林爵士看着豪叔笑了笑,话锋一转,转向阿宝问道:“你听说过麒麟么?”
  “麒麟?”阿宝有些糊涂。
  “嗯,中国所谓麒麟其实是对长颈鹿的别称,因为实在是很类似中国神话里的这个神兽模样,直到今天,对了,信子小姐,日语里,长颈鹿是不是也可以写做中文的麒麟?”
  阿宝想了想,点点头。
  “那你知道这个长颈鹿,是何时何地有何人带到中国的么?”黄玉林爵士问。
  阿宝虽然有些被问的烦躁,但是黄玉林爵士问题还算有点意思,因此耐着性子听完还是摇摇头。
  “在历史上,麒麟,也就是长颈鹿,还有狮子、狮子、鸵鸟及其他热带的珍贵动物都是郑和的船队带回的,那是郑和的助手马欢在最后一次下西洋过程中,由于两人都信仰***,所以当船队到达古里国(今天印度)后,在郑和的安排下,马欢与古里国使团一起,前往***圣地——麦加朝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官方身份的***朝觐行动。在麦加,马欢等东方使团受到天方国人的最高级别的礼遇。天方国的国王为了感恩来自东方的问候语朝圣,不仅赠送了马欢前面说的长颈鹿、狮子等动物,还拿出了数不清的财宝馈赠给马欢的使团,要其问候郑和和大明国其他的***弟兄,希望马欢用这些钱财在中国开办各类***的礼拜场所,在***史学家麦格里齐的《天方志》里记载,天方国国王馈赠东方兄弟金银财宝不计其数,而马欢更利用驻留天方国期间,以所率船队里装满带麝香、瓷器等物以物易物,换取了大量诸如象牙、珍珠、玉石等贵重物品打算带回国内。”黄玉林爵士抽着雪茄,悠然自问自答。
  “哼,这个马欢还真是会做生意呢。”豪叔忍不住插嘴道。
  “这也是郑和看中他的原因吧,其实就算郑和赚钱也毫不逊色,马欢的《瀛涯胜览》书里,详细地记载了郑和船队的行动,里面提到宝船一到某地,船队就派出小船去做买卖,而当地的商人也都预先收购好了中国所需的物品准备与宝船交易,由于当时基本都是以物易物,郑和这里带去都是国内常见的香料、瓷器等物品,而对方往往交换的往往不是金银器就是难得的奇珍异宝,而这些奇珍异宝,郑和又往往在返回途中,在南洋一些较富裕的国度里再置换为金银带回,可赚了不少钱啊。”黄玉林爵士有些感慨道。
  可能为了验证自己所说不虚,他又在屏幕上打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个标注有《明史》的文件,他随手打开了一篇记载,上面是电子版的古文影影印件,写着当时一位御史批评郑和只顾着做生意,而忽视了宣扬天子国威的奏折,所谓“然则(郑)和岂贸易珍宝之使哉?除异域之患,为天子光,和亦贤矣!”
  “这么说郑和下西洋真的赚了不少钱?可是这些钱哪去了?”豪叔有些半信半疑了。
  “一些确实上缴了国库,一些则被郑和作为了自己的小金库由马欢秘密掌管着,当然郑和不是为了发财,他是希望在朝廷无暇顾及那些年老力衰的工匠以及家属的时候可以依旧照顾到,更为不可思议的是,他和马欢还在设想另一个更庞大的计划,这个计划更为需要钱。”黄玉林爵士慢慢把视线扭向了房间一侧一个有半人多高的铜质的地球仪上。
  “是什么计划?”阿宝终于按耐不住插嘴道。
  “我问你,如果你有部性能不错的车,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当某个方向你来来回回都跑遍了,下一次你还是希望再重复跑一遍呢,还是希望去个从来没有去的地方看看?”黄玉林爵士看着阿宝发问。
  阿宝几乎是脱口而出:“那自然是想去没去过的地方看看啊,总去一个地方有什么意思呢。”
  她刚说完,也瞥见那铜制的地球仪辽阔的太平洋,似乎意识到什么,惊讶地问道:“难道你的意思是,郑和在准备向东航行?”
  黄玉林爵士走到地球仪旁,拨弄着球体,若有所思。
  过了很久,黄玉林爵士抬起头,继续说道:“非常可惜,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时,也就是宣德八年(1433年),因为劳累过度,在返航到古里西海岸时,不幸去世,后葬于南京牛首山。”
  “也就是说这个东行的计划没有实现是吧?那?那他之前赚钱攒下来的钱呢?”阿宝不解地问。
  “是的,郑和应该是没法东行了,但是不代表他的船队就此停止了航行。”
  “他不是死了么?船队还怎么航行?”豪叔也纳闷了。
  “他的助手马欢,我相信他也是郑和遗志最好的继承者,历史上记载,马欢在郑和死后在牛首山为郑和守孝,我前面说了,他在守孝期间编出了《瀛涯胜览》一书,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一部较为完整和系统介绍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著作。书籍成书后不久,马欢就消失了,而随之有人在福建的长乐县最后见过马欢,他秘密修建了和之前几次航行一样的宝船以及在老家浙江招募了相当数量的郑和时代的水手船工,然后率领着这支规模不亚于之前郑和船队再次下海,就此不知所踪。”
  “失踪了?他去了哪里?”豪叔没听明白。
  “您意思是说,这个马欢可能不但掌握了郑和当年积攒下来的诸多财富,而且也继承了他的遗志,将这些钱用于了后续的航海探险,或者说他们这次是去试图横跨太平洋了,是这个意思么?”阿宝天性聪慧,很快就将黄玉林爵士的几句话梳理出一个思路来。
  “我想是的,这次航海不比以往,目的地不明确,危险性更高,如果没有更高的悬赏,是很难有人愿意随同前往的,不过我猜想马欢的此次出行,不仅仅是探险,更多可能是期望找到传说的新大陆。”
  “新大陆?你是说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美洲大陆?”阿宝被黄玉林爵士的猜想给惊呆了。
  “嗯,应该是的。”
  “可是美洲大陆不是哥伦布发现的么?哪里有说是什么中国人发现的呢?”阿宝被弄晕了。
  “史料记载的也许没错,但是马欢的船队也可能到达过美洲,这点欧洲人甚至比中国人还做了更为详细和积极的考证,比如在新西洋等岛屿发现了一明朝时期的破损船舶残骸和物品,甚至在美洲的西海岸还发现了不少数量的明朝宣德年间的铜器和铁器,比如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印第安原住民地发现了一个标有“大明宣德委锡”的铜牌,宣德年正好是郑和最后次航海时,宣德皇帝朱瞻基即位后的年号,而当地恰好是最靠近美国西海岸的位置,极有可能是当年马欢的船队到达了这里,并将这个贵重物品赠送给了当地的印第安人。如果真的这样,那就证明,中国人可能比哥伦布早了几十年发现了新大陆。”黄玉林爵士又随手点开一张照片,上面是个国外考古工作者在在展示一枚发现的“铜牌”。“这照片就是美国一个考古队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名叫Asheville的小镇发现的‘宣德金牌’,不过说是金牌,实际是由黄铜铸造的。”黄玉林爵士解释道。
  阿宝仔细看了看发大后图片,发现此金牌设计较为简单,直径大约为10厘米左右,中间一个小方框,凸铸着“大明宣德委锡”六个字。
  “知道么,古文里,这个‘锡’和‘赐’相通,‘大明宣德委锡’意思就是‘大明宣德皇帝委赐’的意思,历代皇帝登基,都会派使节通报给外国的国家元首。金牌出土地点是美洲大陆原住民——印第安切诺基人的居住地。而郑和七次下西洋,最后一次是于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南京龙江关(今南京下关)起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出海之初,宣德皇帝朱瞻基刚刚登基没多久。所以每次船队应该带着不少这些具有‘宣示’效应的金牌出访各国。”黄玉林爵士兴奋地向二人解释着自己的发现。
  “你是说,马欢他们最先到达了美洲?是中国人发现了新大陆?哦,天!实在太不可思议了!这个马欢……”阿宝惊诧得也有些激动起来,虽然自己心里一直时时在提醒自己此次前来的目的,别被这个白发老头给忽悠了,但是这个绅士模样的黄玉林爵士似乎总有抛不完的猛料,而这些猛料几乎每一条都能颠覆阿宝曾学过的历史。
  “好了好了,什么‘金牌’和‘铜牌’的,这些都是陈年烂谷子的传说罢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豪叔打断了阿宝的话,他并不关心这些听上去十分激动人心的历史,他觉得这个“假老外”没说到关键点上。
  黄玉林爵士瞥了眼豪叔,搓着双手微微笑了笑,“万先生还是只关心宝藏吧?”
  豪叔有些恼怒,气急败坏地说:“当然不是!我现在只关心大哥的安危!钱算什么东西?我们公司的资产加在一起算不上世界首富,亚洲也可以说是前几名了。”说着,他看了看阿宝。。
  阿宝知道豪叔的话倒也不是胡说,她知道自己父亲的公司自从开办了航运公司后,一直财源滚滚,尤其是龙本信司其实背地里还和东南亚很多国家以及政治势力明里暗里利用日本国籍的背景做着各种见不得人的勾当,走私、偷渡、赌场甚至军火等等,都没少做,只是龙本信司一直不做贩毒勾当,他将这个作为个做人底线,意思是他只是提供资源的人,但从不直接去伤害某个人。他也是这么教育阿宝的,使得阿宝也被自己父亲这套似是而非的理论给洗了脑,认为自己公司做的都是正当生意,不是什么黑社会性质的公司。而这些明里暗里的生意赚的黑钱,又被龙本信司以投资房产、影视以及餐饮等投资洗白,财富的不断积累,使得龙本信司的财富在整个日本也算是富豪级别。
  黄玉林爵士似乎很高兴看见豪叔恼羞成怒的模样,轻轻拍起手来,故作严肃地说:“早听说龙先生家大业大,万先生可谓是功不可没,我们也知道龙先生的公司富可敌国,不过如果某些宝藏的价值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万先生会不会感兴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