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沧溟宗 / 二十六章 郑和塑像

二十六章 郑和塑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龙本信司遇见陈国富,纯属偶然。
  因为私心,他一直很关注足利义满时候的历史,于是常去东京的京千代田区转悠,收集一些相关的历史书和资料。
  某天他在神田神保町的一家旧书店看见陈国富也在那里,在看一本日本人出的郑和的书,因为看了许久没有买,老板有些不开心,加上看出陈国富是华裔,有些出言不逊,陈国富也很不开心,就说起了连日本国王都是中国皇帝册封之类话,对方不信,争辩中,陈国富就说起了郑和出访的故事。说者无心,龙本信司听到后,隐约觉得这个“老师”模样的家伙似乎很懂这段历史,赶紧掏钱替陈国富买下此书送他,又单独拉着陈国富在处茶馆畅聊许久。
  此后,陈国富知晓了龙本信司的私心后,就告诉龙本信司,当年郑和有一套海图,不但详细绘制了周围海况,更作为情报信息详细介绍了周边国家的历史更迭情况,以备整个船队随时了解,类似“所在国情况通报”形式通报全船队,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知己知彼,抓好生产。
  陈国富自然知道当年明朝兵部尚书刘大夏销毁郑和全部航海资料的记载,但是他觉得此举不可信,因为日本有人在明清时期的民间就发现过一些郑和航海资料的复制品,相信刘大夏未必真的彻底销毁这些资料,即使有销毁,也多是做做样子,重要的资料要么被藏匿起来,要么就事先被人先描摹下来。
  其实有史料记载,刘大夏本身就是掌管兵部各地“地图”的国防部长,一生酷爱各类“地图”,对于郑和海图之类的宝贵水文和水师资料,更是爱不释手,不会也不可能主动去销毁这些难得资料。陈国富推测刘大夏的行为只是为“某人”背了黑锅,具体是谁,很难说清楚,只能是比刘大夏官更大的某人吧。
  据说,刘大夏的后人就珍藏着当年一套所谓“郑和海图”,这是刘大夏花费数年从浩瀚的郑和海图资料里整理出来的“汇总图”。这些图后来随着刘大夏的后人被带到了南方,自此不知所踪。
  所以,当香港出现所谓刘氏后人提供的“郑和海图”后,第一时间就被龙本信司获知,他千方百计想得到真正的实物。
  直到他决定召回阿宝的三天前,他一直以为这个图只是个“郑和海图”的“精华版”,至多也只是证明当年夫人的祖上,足利义嗣曾为王储,甚至被明王朝承认过,提升下脸面而已。
  但是,那天,他收到了一份邀请函,封面是一条烫金的五爪金龙,他不明所以,打开了邀请函,原来是一家叫黑龙会的组织邀请他出席个鉴宝会,此类鉴宝会他并不陌生,主要就是主人向一些资金雄厚的财团或者公司展示收藏的宝贝,表面是鉴宝,实际是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财力,这样一旦有资金需要可以不必到处求人,悄悄找到相熟的公司以收藏的宝贝进行资金拆解就好。
  待龙本信司到了现场,他才发现对方只请了他一个人,去前他已经打听过这个黑龙会的背景,因此见只有自己一人,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对方接待他的是个叫内田洋一的中年日本人,穿着很正式染有花纹的羽织和袴日式和服,恭敬地将龙本信司迎进会堂,四周原本西装革履的侍从见状,纷纷撤下。
  内田洋一自我介绍他是黑龙会的会长,目前主要是经营一些房地产和博彩业务,龙本信司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两个都是非常赚钱的买卖,对方谦虚了。
  内田洋一向龙本信司展示的似乎是一尊围着红色绸布半米高的妈祖像,摆放在十分精致的红木转台上。
  这让龙本信司非常不解,看造型和工艺,最多也就是明清时代中国南部沿海一带妈祖寺庙的普通样式,这样的器物在日本根本算不得什么收藏,更不要说还特意设置一场所谓鉴赏会了。
  内田洋一见状,微笑着让龙本信司再上前仔细看看,凑近一看,龙本信司觉得这个妈祖像果真有些不一样,依照他见过的大部分妈祖庙的里妈祖的造型,基本都是一副静态坐姿、体形丰满的年轻妇女模样:圆实的面庞透着微笑,修长而成弧形的眉毛,小小的嘴,眼睛与鼻梁成15°角微微上斜,双目略启向下俯视。这样的设计是因为神像通常供奉在较高的位置上,信徒们仰视恰好与神像对个正着,给人以温柔、慈祥、端庄、优雅的强烈印象。艺匠们将妈祖塑造成这种形象,显然是着意刻画她救苦救难、仁厚贤淑的美德。
  但是眼前这尊妈祖像似乎不太一样,因为这尊妈祖像将人物刻画得眼光锐利,炯炯有神,视线也不是微微下视,而是似乎在凝视远方;更为奇异的是造像的服饰的交领,常见的妈祖交领为右衽,所谓交领是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汉族服装的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为右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服装是向左掩,称为左衽。只有一种情况,汉服里会是左衽,那就是所谓“寿衣”,也就是死人穿的衣服,这点在日本更为忌讳,至今仍然把穿和服穿成左衽当做丧服。
  这尊妈祖像的衣襟正是左衽穿戴,虽然这只是尊塑像,但毕竟是供人崇拜的神仙,无论哪位工匠也不会犯下如此忌讳啊?
  龙本信司来日本多年,也从事了一些文物古董的买卖,其中自然有不少塑像,多少也从中学到了一些皮毛。
  龙本信司犹豫着要不要多嘴说出自己的观察,转念一想,对方绝不会莫名其妙的将自己请过来就是为了欣赏一尊“有问题”的塑像。
  “龙本君,看出这尊是谁的塑像了么?”内田洋一双手抱肩笑嘻嘻地问道。
  “我起初以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时常供奉的妈祖像,可是细细看来,似乎不是,具体是什么,我想还请阁下不吝赐教吧。”龙本信司客气回答。
  “妈祖?喔,对,也不对,呵呵。”内田洋一笑着俯下身细细查看眼前的这尊塑像,然后抬起身,轻轻摩挲着雕像的表面,解释道:“想不到吧?其实这是个郑和像。”
  “郑和?!”龙本信司吃了一惊,研究了大半天,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女性装扮的神仙模样的雕像居然是郑和?
  “没想到吧,郑和居然是个女身菩萨像。”内田洋一对龙本信司惊诧的表情十分开心。
  “你是说那个中国曾率领几十艘海船七下西洋的大太监郑和么?”龙本信司刻意多说了一些郑和的描述,好得到肯定的答复。
  “没错,就是中国明朝的那个郑和。”对方肯定地回答。
  “那?郑和怎么会是个女像?再说又有什么证据说明这个雕像就是郑和呢?”龙本信司犹疑不已。
  “雕像是我们的人在东亚圣战期间,从南洋的一个国家收集而来的。”
  龙本信司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他来前早就调查过这个“黑龙会”的背景,所谓东亚圣战,也就是抗日期间,这些日本军方的“马前卒”可干了不少坏事,虽然自己也算是归化了日本国籍,但是当年在中国还是受了很深的抗日教育,对于早先的日本侵略者还是充满了恨意。
  内田洋一似乎并不在意龙本信司的表情和态度,依旧饶有兴趣地解释着:“当年,我们的人在马来西亚附近的一个岛屿发现了当地人供奉的“郑和庙”,里面供奉的就是这尊郑和像,做成妈祖的造型,据当地人说,是因为郑和早年多次来到这个岛屿,这里也是郑和下西洋的一处重要补给站。因为每次郑和船队的到来都是浩浩荡荡几十艘大船,当地人没见过这么庞大的舰队,又可能郑和是太监,面容和善,语气委婉,也可能当地的能工巧匠记住了郑和的模样,就雕刻成了保佑渔民和出海平安的活菩萨模样。”
  龙本信司半信半疑撇了撇嘴,内田洋一又问道:“龙本君还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么?”龙本信司犹豫了下,轻轻指了指的衣领,内田洋一见状抚掌大笑:“哈哈,果然,龙本君果然好眼力,此塑像的交领为左衽(南洋一代华人至今视衣服交领左衽为寿衣),这意味这个塑像雕刻的时间很可能是在知晓了郑和去世后雕刻的,大致相当于我们的室町时代,而且也意味着当地人是把郑和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崇拜……”
  龙本信司听完,笑着说:“阁下请我来,应该也不会是只是向我普及下历史知识的吧?有什么话,还请直说。”
  “好,我欣赏龙本君的直率,我们请阁下来这里,自然是有事想拜托。”内田洋一微微鞠躬,起身恭敬地说道。
  “什么事?”龙本信司皱起眉头,他明白这些日本人喜欢两面三刀,越是对你客气,越是要小心提防。
  “我们知道阁下一直在研究郑和的一些经历和您夫人的家族史,也知道阁下近期得到情报,会去香港买下一幅据说是郑和海图的古董,如果阁下愿意割爱,钱我们会分文不少的给您补上,也会提供一些您所关心的足利家族的历史资料,您意下如何?”内田洋一满怀期待地望着龙本信司。
  龙本信司顿时有些紧张,他不知道对方怎么知道那么多关于他的情况,很多事情都是悄悄进行,就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知晓,对方竟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连打算秘密去香港买地图的事情都能知道。
  “有意思,你们也不缺钱,为何不自己直接去买呢?”龙本信司问。
  “呵呵,相信龙本君对我们黑龙会的背景也是知道一些的,当年敝会宣布解散后,很少有人知道我们的存在,我们身份实在不方便去参与这次拍卖。”内田洋一直言不讳地解释。
  “哼,那么你们就是希望我去当枪手喽?”龙本信司有些不屑地回复道。
  “互惠互利而已,龙本君何必那么在意。”内田洋一笑着说。
  “假如我不同意呢?”龙本信司有些不耐烦,来了日本许久,日本人骨子里的那种傲慢和虚伪一直让他很不舒服,虽然黑龙会名头很大,可是龙本信司自恃是见过世面的人,手下也有几百号的“干将”,加上船务公司、运输公司以及一些关联公司,在日本,也是有几万人的势力,根本没必要对这个黑龙会低头示弱。
  “呵呵,假如龙本君不同意,我们也很尊重您的意思,但是如果后面有什么冒犯的地方,还请龙本君见谅了。”内田洋一依旧不急不躁地说。。
  “那好吧,我知道了,感谢阁下请我来鉴宝,这是个好东西,你们好生收藏,别摔了,告辞。”说完,龙本信司不屑一顾地转身离去。
  身后,内田洋一恭敬地鞠躬行礼,起身后,他眯着眼盯着龙本信司的背影,咬着牙,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