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明厚土 / 第十一章 一人之罪

第十一章 一人之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午夜,子时。
  当飘香院内的欢场成了不夜天,南京秦淮两岸以外的其他地方却陷入死一样的沉寂。
  当或明或暗的灯光从大大小小的院落内熄灭,只剩下门口石狮上两个大红灯笼还在挣扎着不被夜色吞没。
  在这个时间点打着灯笼还在大街上溜达的除了打更的更夫,剩下的便是五城兵马司的巡卒。
  而没打灯笼也在大街上溜达的,除了巡城御史手下密探,锦衣卫,东厂番子,剩下的便是各路牛鬼蛇神。
  一阵寒风刮过,让街上本就稀薄的烟火味儿又淡了几分,而此时从那街道尽头显露出来黑黝黝的城门洞子,像极了即将开启的鬼关。
  距飘香院不远处,正有两道黑影往摘月台方向极速掠近,飞檐走壁如履平地,丝毫不受屋顶霜雪影响。
  两人皆是身形矫健之辈,可细看之下又有区别。前面那人在房顶上如蜻蜓点水一跃数丈,后面那人似灵猿过涧,迅疾如风。
  几个弹指,两人就一前一后顺着房橼爬上了摘月台。
  此时的洪五正坐靠在月台汉白玉雕栏上,轻轻摇晃着手中酒壶,目光所及是杨华那灯光熄灭的小院。
  从始至终都没有对突然出现在身前的这两位“不速之客”感到任何惊讶。
  皆因他对这两人再熟悉不过。
  率先到达月台那人叫姜信,刀削脸,目光锐利,身材精悍,一看就是个不好相与的主。
  至于后面那人名叫许源,国字脸,高大魁梧。两颗眸子虽然同样如鹰似虎,可给人的感觉就要好上很多。
  不出洪五所料,那姜信刚在月台上立身站定,立刻就抱起膀子好整以暇的揶揄起后面慢了半拍的许源来:“哎,我怎么又赢了,我说老三你就不能让我尝试一下失败得滋味吗?啧啧……只差一点,明明只差一点……!”
  显然之前来摘月台的路上两人有过一场竞逐,并且这不是第一次。
  别看姜信一脸痛心疾首看似在为许源惋惜,可越这样,就越让人有一种想要揍扁他的冲动。
  不过登上月台后,许源出人意料并没有动手,甚至没有开口反驳,而是眼观鼻,鼻观心,静静站立。
  因为他知道,这是对付姜信那张损嘴最好的方法!
  还有一个原因,他之前动过手,但打不过……
  至于动口……算了还是动手吧!
  洪五瞧了一眼这两个跟随自己多年,一点不像手下的手下,一个呆得像根木头,一个凭栏望坐翘起二郎腿比他还大爷!
  说实话对于这两个勾心斗角的手下洪五也很头疼,可飘香院的大事小事又离不开他们,更重要的是真要离开了他们洪五就再也不能陪着杨华逍遥自在,听书看戏了!
  想到这里,洪五正了正脸色,给姜信一个警告的眼神后开口道:“说正事!”
  姜信顿时噤若寒蝉,动作收敛不少,但还是壮着胆子抢先回到:“打听清楚了,那几个冒充飞哥的李鬼果然有问题,不过却不是冲着咱们飘香院来的!”
  他口中的飞哥当然是指真正的飞天豹李飞了,旁人或许不知道飞天豹的底细,姜信却清楚这李飞和洪五的关系非同一般!
  “嗯!”洪武点了点头,对姜信的话似乎并不感到惊讶。
  所谓的李鬼当然是下午那几个自称飞天豹的劫匪,当时一过招洪五就发现不对劲,里面好几人出招刚猛狠辣,招招都是一击必杀的路数,一看就是战阵上厮杀过的角色。
  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去做地痞?
  洪五平时虽然不着调,但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不然也不能在南京这样龙盘虎踞的地方坐镇飘香院这么些年。
  真以为他是个只会吹牛打屁的酒鬼?
  开始他也以为是官府已经开始怀疑自己身份,可一想就派这么几个歪瓜裂枣来试探,也太没诚意了吧?
  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这里面另有文章!
  一回到飘香院洪五就让手下暗中去查这件事,所以有了现在这样一幕。
  在洪五饶有兴致的目光中,姜信将自己探来的情报原原本本陈述上来:“我找到大飞哥手下一个堂主,只是告诉他有人冒充飞豹帮的人,就把这几个小崽子纠了出来,原来就躲在来福客栈!”
  “那来福客栈的掌柜一听惹上了飞豹帮,顿时吓得屁股尿流主动将这伙人的来历都交代了!说这伙人到城里已经两个多月,据说是要找一个书生和孩子!”
  “这还是店里的伙计无意间听到的,就因为这事那伙人还教训了伙计一顿,老掌柜气不过就都讲了出来。能打听到的就这么多了,至于那书生和孩子的身份属下还没打听出来!”
  说到这里姜信看了一眼洪五那阴晴不定的脸色,犹豫一下又补充道:“不过我已经吩咐猴子带人在那里盯着,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回报!”
  洪五点点头:“做得不错!”
  说实话在不惊动那伙李鬼的情况下能打听出这么多,其实已经出乎洪五预料。料那老掌柜也不敢去通风报信,况且就算走漏了风声也有猴子在那里盯着,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不过洪五现在关心的倒不是老掌柜会不会报信,而是那书生和孩子的身份,又联想到下午在淮河畔大柳树下发生的事情。
  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闪过,这些人要找得不会就是柳麻子父子吧?
  就在洪五陷入沉思,姜信为自己再次抢到先机而一脸得意之时,许源突然开口道:“大哥,我突然想起一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
  对于这个向来木纳的闷罐子突然开口说话,两人皆是十分惊讶。
  洪五语重心长道:“小许,你我兄弟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讲的?
  许源脸色凝重道:“还记得去年的大将军案吗?”
  洪五先是一愣,而后悚然一惊,目光灼灼盯着大汉的脸庞,“你是说……?”
  许源点点头,刚准备顺着洪五的话说下去,却被一个声音打断。
  “大哥,三弟去年萨尔浒之战,大明数十万边关精锐尽丧野猪皮之手,要我说那统兵的大帅当真就是个酒囊饭袋!”
  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谁知许源半路杀出,更气人的是这两人还你侬我侬打起哑谜来了。
  一向争赢的姜信自然咽不下这口气,这才开口打断了两人的对话,只见他继续侃侃而谈:“如今那杨镐老儿已经下发诏狱问罪,只是可怜了我边关男儿各各为国捐躯,奋勇先死,却丢了山河故土留给后人唾骂!”
  话音落下,气氛一时间竟有些伤感。
  就连那七尺高的铁塔壮汉许源也皱着眉头,握紧双拳久久不能释怀。
  最后还是洪五接过话去:“小信,那大将军杨镐固然可恨,可家人却是无辜……!”
  姜信冷哼一声:“那有什么无辜,既然进了泼天富贵门,就该承得今日杀身祸!他们无辜,难道那些死去的将士就不无辜?那千千万万家破人亡的百姓就不无辜……?”
  姜信本想继续讲下去,却见洪五突然起身做了一个手势,脸色冰寒直挺挺盯着楼梯口,沉声道:“谁?”
  踏……踏……
  一道身影从出口处的阴影内缓缓走出。青衣长衫,却是那本该在楼下说书的柳麻子。
  “诸位有此雅兴在此赏月,针砭时弊,不知可否容在下插上一言?”
  这柳麻子并不掩盖自己偷听的事实,也不看洪五三人一脸戒备的神色,只是自顾自继续说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原本是唐代才子借亡国之君陈后主讽刺当朝权贵只知沉湎酒色的诗句,此情此景读来,倒让小子十二分的汗颜!”
  就在众人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柳麻子到底要说什么的时候,柳麻子话锋一转,“纵观万历一朝,神宗开政之初也有励精图治之志,首辅张居正更是整顿吏治,改革弊政,国力蒸蒸日上。可历经国本之争君臣离心,先帝幽禁深宫竟三十年不上朝,致使国事日渐颓废。”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虽是帝王家事,可哪一大案不是株连甚多,大臣借此互相攻讦,致使党争愈烈。况还有那浑水摸鱼之人在背后煽风点火,两次妖书案将整个京城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
  “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那一次不是耗费巨帑百万,多少将士埋骨他乡?”
  “国库亏空,将士死之甚多,天灾人祸不断,在外还有努尔哈赤这样的狼蝎之辈窥视,试问在此等大势之下,唯杨老太公临危受命,以花甲之龄披甲上阵,小子斗胆认为老太公虽败但尤可敬!”
  最后柳麻子斩钉截铁道:“就算有罪,也绝非老太公一人之罪!就算有过,也是那些贪官污吏酒囊饭袋之过!是那些当朝权臣之过!更是刚愎自用的昏君之过!”
  此时今日,距离神宗驾崩不过才一年多,因此柳麻子所讲在洪五三人听来仿佛就是昨日之事,且历历在目。
  特别是最后一番言语直让人觉得振聋发聩!
  以至于三个原本煞气凌人的壮汉反倒都被震住,直到最后恼羞成怒。
  姜信率先发难道:“大哥三弟休要听他言语,我看这人必定是那江湖上传闻的白面书生柳敬亭,幼时杀人被朝廷通缉,不知何故被杨老贼豢养在了府上,此等奸恶之人刚好与那老匹夫臭味相投!”
  之前他们谈论的“大将军案”说的就是杨镐兵败后,朝廷论罪之事。
  因去年刚好神宗病重御驾归天,郁郁不得志的太子朱常洛继位,可谁曾想到头来却是个一月天子!
  仅仅在位一个月,时年三十八岁的明光宗朱常落便因病去世!
  接下来当然是光宗大儿子朱由校继位了!
  所以短短一年间,大明王朝就走马观花换了三个皇帝,下面的大臣们可忙开了花。
  一来二去,问罪杨镐这么大的事情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结果!
  人虽然被抓进了锦衣卫诏狱,可现在朝堂上的大佬们正忙着扯皮,撇清关系呢!
  这就更加给了那些擅长阴谋诡计之辈的可乘之机,三个月前一个夜晚,在京师那样的重地又被官兵层层封锁的杨家府邸内居然混进了刺客,虽然被杨家人当场抓获,可什么也没问出来。
  只因为那刺客当场就服毒自杀了!
  更蹊跷的隔夜又烧起了一把大火,死伤无数!
  值得一提的是,连杨镐素来疼爱一个小孙女也在那场大火中神秘失踪,随之失踪的还有府里一个教书先生。
  这件事情当时可在民间闹得是沸沸扬扬,各种舆论消息满天飞。
  有人说杨镐藏了一本《山堂笔札》,专门记录受他贿赂过人的名字,而那刺客其实是一个大盗,那孙女和教书先生之所以会失踪,就是因为带着薄册逃了出去。
  因为只有这样,那册子上的人才会死命去保住已经身在大狱的杨镐。
  随着这个消息的不胫而走,再加上杨镐在狱中至今杳无音信,所以不管江湖还是民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相信这个说法。
  并且一致认为,——这里面肯定有黑幕!
  而这样轰动一时的大事,在飘香院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当然少不了成为茶钱饭后的谈资。
  之前壮汉许源想说的本来就是这件事,可被姜信一打岔就没来得及说出来。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原本他们还只是怀疑柳麻子,如今正主自己就跳了出来。
  再说柳麻子之所以会出现在月台可以说纯属偶然,之前柳麻子的确是在楼下说书。可几场评书下来那些普通百姓眼里精彩绝伦的故事,到了达官显贵耳里便再无无新鲜之处,三三两两在美人簇拥中散去。
  柳麻子闲来无事,安顿好了柳宝儿后又发现大厅之上原来还有一个观景台,趁着楼道口值夜管事打盹的空挡,便悄悄摸了上去。
  本来只想透透气,顺便思考一些事情,却没想到刚好撞见洪五三人在楼上议事。
  而被洪五发现后他之所以不逃跑,这完全是为了报答杨镐的再造之恩。
  也谈不上正名,只是不想叫旁人将责任都推到老太公身上。
  那万千将士的身死,千千万万百姓的流离,难道当真就是老太公本意?
  这世上任何人遇到这种事都可以冷眼旁观,明哲保身。
  可唯独他柳麻子不可以!
  既然已经撕破脸面,柳麻子略微思索后,便一脸从容道:“年少杀人的确是真,可却是那朱员外家公子仗势欺人,在船上调戏小妹,我上前与之理论,争执中失手将一家丁掀入河中,却没想到那人不识水性,最后淹死。”
  “至于什么豢养之说更是可笑,当时老太公并不知道我的身世,我也只是跟随说书师傅客居杨府,杨老太公见我机灵于是让我成了杨家少爷的伴读。而老太公好歹进士出身,也绝不是你口中的匹夫。”
  柳麻子真名的确叫柳敬亭不假,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就是奸恶之人!
  “我柳敬亭虽是一介书生,但也懂得何谓大势所趋!”
  “我倒想问一下,什么时候这大明的天下,真正做事的人却要被千夫所指?而那些拖后腿,躺在功劳簿上作威作福的权贵功勋之后反倒有人歌功颂德?”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