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狂世梦 / 第十八章 异闻杂记

第十八章 异闻杂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楼上三人,看着心灰意冷的张自得,一时之间,全都沉默不语,不知道作何安慰。
  最终,还是雷破天率先打破沉闷,毕竟他年纪最长,修为要不是被杨欣口中的“苏奶奶”封印,当之无愧也是最高的,因此此时他来开口,最为合适。
  “好了,不要泄气,少年人。”
  雷破天拍拍手,出主意鼓励道:“你可以去楼下找一部《异闻杂记》的典籍,带回去好好翻看,或许会对你的修行,有所裨益。”
  雷破天此言一出,张自得与胡灵犀倒没什么反应,反观一旁的杨欣,脸色瞬间就不好了,白变黑,黑转绿,忍不住就要出声提醒。
  却不想,雷破天两眼一瞪,直接灵识传音道:“丫头,给他一点希望吧。”
  杨欣这才作罢,对着张自得改口劝说道:“师弟,试试吧。”
  胡灵犀听杨欣这么说,也不由得劝说张自得,“哥哥,哥哥,不妨试试,总比什么也不做的好,你说呢?”
  张自得沉默不语,木然地点点头,转身下楼。
  楼下的学子们,已经走了大半,剩下的,是认认真真的在挑选典籍。
  张自得径自找了一会,便看到《异闻杂记》,拿上典籍后,便去门口登记,登记完,要离开书楼时,却被随后下来的雷破天叫住。
  张自得转过身,疑惑地看着雷破天,不知道其何意。
  雷破天展颜一笑,给人一种奸计得逞的感觉,说道:“你怎么拿个书录就走,快回来把典籍带走。”
  雷破天的话,说得张自得一愣,不解其意道:“书录?这不是典籍吗?”
  雷破天身后的杨欣,捂嘴偷笑,一脸无奈地指着书架,意思不言而喻。
  张自得顺着杨欣手指的方向,缓步来到书架前,只看了一眼,就差点晕过去,整整一架典籍,全是《异闻杂记》
  张自得回头看看杨欣,发现对方的手指没动,仍然指向这边,他不由得脑中轰然,继续寻找,直到观遍五个书架,他才算找完典籍。
  这时,雷破天的声音传来,“少年人,别嫌多,你的希望就在其中。”
  张自得看着雷破天信誓旦旦的模样,恨不得朝对方脸上,报以一顿老拳,揍他个百花争艳。
  然而,也只是想想而已,这个坑,少年注定要跳。
  耗费小半天光阴,把住处堆的满满当当之后,张自得终于把《异闻杂记》搬完了。
  胡灵犀和杨欣想帮忙,张自得没同意,至于雷破天,更别提了,老神在在的,心里不知怎么高兴呢?
  从此以后,张自得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独坐窗边,默研典籍。
  打开书录,开篇序章,异闻杂记并非一人所作,而无数代人整理所得。
  不知其开端,是不知何时有此典籍,它当年是由学府内府某位学子,外出历练,在一道种境修者的坟墓中,无意间发现的,因典籍历经百年,依旧如新,这位学子,也喜爱读书,便将其带回学府,上交万卷楼,以换取功劳。
  然而,经学府世功阁的强者勘验后,认定异闻杂记,不过是野史趣闻与地理正史之流的世间杂记而已,功劳都没给那位学子,便打发了。
  从此典籍在万卷楼里,静待有缘人。
  典籍不知结尾,因为不知何时,何人再为其添上一笔,是否是眼前的少年。
  典籍共分为九大卷:传奇卷,宝珍卷,万兽卷,山河卷,世道卷,古祭卷。
  其中天墟卷,归墟卷,幽墟卷已经不见,世道卷与古祭卷也残缺不全。
  张自得看完序章,在屋中挑挑拣拣,找到全部世道卷,由此看起。
  世道卷,应该称为道卷,因为其中所载皆是修行之道,以及对修行之道的各种注解,有些注解看起来异想天开,有些一针见血,有些对之嗤之以鼻。
  观看世道卷,好似看前人论道,同时代的,不同时代的,惊才艳艳之辈,穿越时间,隔空比拼智慧,实在是一大幸事。
  仙神魔鬼人,妖兽尸盗杀等等,世道卷好像要囊括世间一切大道,并对其注解。
  不过,哪有那么容易,大道茫茫何其多,有的不显于世,有的天地不容,或早早湮灭,或被排斥于外,有的是道道相通,百川汇海。
  其实这些,对于正在一页页翻动纸张的张自得来说,吸引力并不大,因为无用,知晓那么多大道又如何,一样解决不了自身问题,路续不上,一切都是空谈。
  哪怕卷尾写到,天地间最强之道,非七情六欲莫属,世间万灵皆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万灵本真,与生俱来,与之相比,其余一切大道,皆为外道,可万灵偏偏弃之不用,求取于外,实在是落了下乘。
  当张自得耗费一个多月的光阴,读到此篇时,内心不禁有些感慨。
  可看到唯一注解“此乃妄言,世间绝无此道”的潦草字体后,张自得不由口中狂骂道:“你他奶奶的!”
  不过,这一篇确实令少年印象颇深,以至于之后的数个夜晚,少年为它夜不能寐。
  时光悠悠,张自得看着一个个师兄离去,有的离开学府,有的晋升内府。
  转眼间,他在邯山学府已有一年时间,而他也已快满十六岁,十七岁之前,如果无法晋升内府,他也要被离学府除名。
  这一年间,张自得足不出户,如同痴傻一般埋头于典籍之中,除却经常过来的胡灵犀,和偶尔来此的杨欣,与他交流之人,越来越少。
  那些与张自得一同入府的学子们,资质最差的,也拥有将近百丈的命海。
  资质出众的,命海更是达到千丈方圆的此境极限,这些人已经开始冲击下一个境界聚魂境,为晋升内府准备。
  时不待人,张自得内心越发的焦虑,压力亦是与日俱增,前路茫茫,身边人越来越少,不是超越前行,而是自己被抛之在后。
  就在半月前,张自得看完了异闻杂记的最后一部:传奇卷。
  传奇卷,记载的皆是天地间的传奇强者,但是在张自得看来,杜撰居多。
  比如里面记载,修行十境,每一境都有一位绝世者,不是同境无敌,而是十一境之下,无出其右者。
  这个强者名叫东野尤,风漠古洲人士,三境道种境的道士,曾经与十境万道境的圣帝打成平手,至于是哪位圣帝,为尊者讳,书中不敢记载。
  又比如世间有靠算命,躲天机活过三百岁高龄的普通人,最终因为厌烦绝食而死。
  诸如此类,传奇卷中多不胜数。
  但也有令人信服的记载,比如张自得所知的齐仁伐天。
  只不过这些对张自得来说,没有太大用处,他的根本问题,依旧解决不了。
  前些天,张自得去往万卷楼,劳烦雷破天再次出手,检查他体内封印,结果如常。
  失望之下的张自得,回到住处。
  破天荒的什么事也没做,就呆呆坐在窗前,由日出到日落,由星夜到白天,听夜雨打竹叶,敲屋门,看晨雾遮眼前,蒙心田,这样无思无觉地度过了三天。
  三天后,张自得于晨光中起身,出门洗漱沐浴,吃饭,又重新回到竹屋,找出异闻杂记的古祭卷,第二次研读。
  古祭卷上记载的是一些祭祀,有的传承至今,有的或已残缺不全,留下只言片语,有的彻底消失。
  传承至今的祭祀,多见于俗世,无非就是祈盼家宅安宁,子孙康健,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
  残缺不全的与彻底消失的祭祀,则涉及到修行事,关乎大因果,或是某位存在,禁地,某一族群,亦或者禁忌道统。
  最令人忌惮,恐怖的祭祀,当属以天地为祭品,展开的祭祀,只是不知祭祀的主持者,以及要祭祀什么。
  这些语焉不详的记载不重要,重要的是,熬过无数岁月后,这部残缺的古祭卷,依然如故,向世人默默地讲述着祭祀之用,传递着世间难事,没有一件,是一场祭祀解决不了的思想。
  古祭卷的书写者,本意可能是好的,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由于记载的东西有些太过荒诞,再加上后来者的续写与注解,祭祀真假已变得扑朔迷离。
  此次,张自得重新翻开古祭卷,所要看的,就是其中争议最大的一篇,招魂祭祀。
  记载的是关于修行第二境聚魂境的秘辛,人有三魂天地人,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人魂独住身。
  聚魂境修炼,便是将修行者命海的魂识凝聚为人魂,然后通过三魂因果牵连,将天地二魂召回命海,与人魂融合,修成命魂,迈出逆天改命的第一步,亦是修行路上,最为重要的一步。
  招魂祭祀便由此诞生。
  天魂为良知和不生不灭的无极,人身去世后,天魂即被拘押天牢。
  地魂知因果,操善恶,人身去世后,会被囚于虚危山。
  人魂则不同,虽然生于阴阳,极于造化,归于天地,但是其为血脉延续,不沾天地大因果,最为纯粹,也不受天地所限。
  正因如此,聚魂境修成的命魂,被认定是假魂,需要进行祭祀,将天地二魂的印记召回,以使命魂无缺无漏。
  这也是此祭祀争议之处,命魂真伪之分。。
  而此篇的注解,也少了文采斐然,多了出口成脏,还有和稀泥,让后来者不禁觉得,稍不注意,就会被喷上一脸唾沫星子。
  张自得此次翻书,自然不是为了解闷,而是打算死马当活马医,尝试祭祀招魂,跨境突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