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望尘间 / 初启篇 第三章

初启篇 第三章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顾北辰走入问尘殿,眼前两旁皆是身穿朝服的百官。虽然身影各异,但都能感受到每一个官员的卓傲不凡。而大殿的正上方则是被一块镶金暗纱所挡住,那龙椅处只见得一道身影坐在上面,而幕后的人毫无疑问便是当今的皇帝。
  顾北辰刚一进殿,便感受到了几道目光注视自己。他当即伏跪在大殿上,高喊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暗纱幕后传来一道很有磁性又很有威严就如同龙吟般声音
  “顾卿,你先退在一旁。”
  “喏!”
  顾北辰听到便站到一旁去。顾北辰虽然是顾酒尘的儿子。但毕竟刚刚回都,又无具体职务,顾北辰自觉的站在文官的末位。
  等到顾北辰俯首站立时,那幕后的身影又沉气低声说
  “朝堂之上!尔敢左顾右盼?”
  虽然是低声轻吟,但字字暗含肃清的效果,顾北辰心中暗叹当今皇帝不凡。这时候顾北辰才感觉到他前方原来的那几道目光陆续消失了。
  早朝刚开不久,众官员并未因为顾北辰的加入受到什么影响,皇帝身侧的太监清了一下嗓子,提声喊到“有本来奏,无本退朝!”
  几位官员向前踏一步,正准备走出百官之列。
  不过片刻,大殿门口便传来一道沙哑的声音
  “草民,吴道玄求见。”
  “哦?”
  皇帝对站一旁的太监将右手一挥
  “宣,吴道玄上前晋见~”
  那几位动身的官员只能又退了回去。不过几时,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慢慢走上大殿,老者也不伏跪,只是站在大殿中央。即便是幕后的皇都和大殿上的诸位大臣也丝毫不觉得老者触犯的规矩,这不为什么,只是因为他是吴道玄,当朝,不,甚至可以说当今天下的第一画圣——吴道玄!
  “吴道玄,不知你今日来见朕作为何事?”
  “草民前些年已经把承诺太上皇八十七幅画全部画完,这些年又一直为圣上修补宫中旧画,如今旧画全部修补完毕,草民恳请圣上允许草民离宫。”
  不等幕后之人出声,文官之中便走出来一人。此人看起来年纪和顾酒尘相似,但只是头发花白更多,这人便是六部尚书之一的部尚书方青松
  “启禀皇上,吴画圣乃是我朝国手,臣觉着吴画圣此时出宫怕是不妥。”
  吴道玄瞥了方青松一眼,并不多语。只是谁都能看出眼神中已经不悦。
  皇帝并未回应方青松,只是对吴道玄说
  “吴画圣,几月后便是我母后的大寿,还望多劳再留下一幅墨宝。”
  吴道玄听见太后二字,原本稍躬着的腰立刻挺直起来,而他衣摆猎猎作响,眼中神光流露。大殿之下的护卫看到这一幕,立马将竖起兵刃对着吴道玄已防备意外发生
  “想让我给那个女人作画,这辈子都别想!”
  吴道玄一语既出,满朝文武皆惊。皇帝也皱起了眉头,感到不悦。要说敢在朝堂上这般对皇帝说话的,天下可也真找不到几人了。
  皇帝食指敲击着龙椅上的扶手,对着吴道玄说
  “吴道玄,朕看在你为朝廷作八十七画卷,只要你再为母后作画,朕可以饶恕你刚刚的无理之语。否则……”
  吴道玄冷哼一声,从袖口拿出一杆古铜色的画笔,然后狠狠地扔在地上
  “我说了,不可能!”
  处在吴道玄身后的顾北辰皱了皱眉,心想吴道玄未免太过心高气傲,此番行径怕是难以出这大殿。
  站在一旁方青松冷笑着转头看着吴道玄,又开口道
  “****救过你的命,你为此也曾许诺此生只为朝廷作画。”
  吴道玄又冷哼一声,藏在衣袖中的右手紧紧的握成拳头
  “我出宫后绝不再作画。”
  方青松走到吴道玄身旁,捡起吴道玄摔在地上的古铜画笔目光盯着吴道玄看。
  “谁又能保证你这句话?你是这一世的画圣,作画如同你的命一般重要,等若你一生的大道。我说的对吗?此时哪怕这杆铜笔被你丢掉,你难道不能用另一只笔去画?所以,你的承诺怎么能服众?怎么能让圣上相信?”
  百官中又出来一名武将跪下喊到
  “臣,附议”
  接着又出来几位大臣喊到
  “臣等,附议”
  吴道玄先是一怔,仿佛听见天大的笑话。随即仰头大笑不止。这响彻大殿的笑声不仅使方青松愣了,连满朝文武都愣了。
  “大殿之上,如此大笑成何体统!”一位靠近方青松的大臣盯着大笑的吴道玄大声斥责。
  吴道玄停止大笑也同时用讥讽的眼神看向文武百官。
  “有句话说的不错,这文官绣的是禽,武官绣的是兽,那这朝堂之上谁又不是衣冠禽兽!你们这些人又怎能懂我?也罢,也罢!”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吴道玄身上突然升腾出强大的气息。
  “太上皇对我吴道玄有恩,为报恩我自困此间十三年。但我辈本是逍遥客!今日我想走,便此时绝不再留。”
  吴道玄面色一凝,同时间太阳穴和颈部的青筋鼓起。以左手做刀,飞快一手斩在了自己的右手臂上。
  嘶~
  顿时鲜血洒出,溅在地上,溅到方青松的脸上,溅在一傍官员的朝服上,而有的甚至飞溅到一旁的龙柱上,血滴染红了龙眸。
  一位长像俊秀不凡的文臣慌忙的跑出,面色狰狞的指着吴道玄,歇斯底里的叫着
  “吴道玄,你…自断一臂。你…你…敢让圣上大殿见血,你是疯了嘛!”
  吴道玄斩臂后气息衰竭,神色也迅速黯淡了下来。他看着暗纱后的身影只是从怀中扔出一枚铜牌,嘴角含带着冷笑,拖着右臂慢慢走出殿门,朝上许多人甚至此时都没反应过来,而在一旁的方青松更是吓出一身冷汗,不敢再说话。众人就眼睁睁看着吴道玄一步步走向殿门。
  等到顾北辰已经看不到吴道玄的身影,只见得到满地的血痕时。才又听到方青松惊慌失措的说着
  “这…这不怪我…”
  方青松哪见过这般阵仗,早就吓的双腿发抖。百官也都不敢出声,毕竟吴道玄此举要是惹得圣上震怒,他们估计也要有一顿皮肉之苦。但皇帝也并未出声,整个朝堂就随着众人的呼吸声陷入了一片死寂。
  “咳咳咳~”
  咳嗽声突兀的响在了大殿之上。伴随着咳嗽声是一位两鬓斑白,脸颊消瘦的老人搀扶着拐杖从百官之中走了出来。那老人在众人的注目下伸出了布满皱纹的双手,他弓腰捡起铜牌,用浑浊的双眼看着那位九五至尊
  “圣上,这铜牌免死,是太上皇定下的规矩。”
  略微过了片刻,皇帝方才用夹杂着不满和无可奈何的语气长叹着
  “朕,明白了。”
  咚咚咚~随着老人拐杖触地的声音越来越小,老人又回到了百官之中,消失在顾北辰的眼中。
  方青松和所有走出来的官员,还眼睛发直地盯着吴道玄原来站的那一块已被鲜血覆盖住的地面。
  “众爱卿先退下吧,朕知道了,见识到了。”
  方青松等人赶忙一拜,退回属于自己的位置。皇帝一挥手示意老太监早朝继续进行
  老太监将刚刚吓出的冷汗擦擦。拂尘一摆又提着声叫着
  “有本起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太常寺卿曹吏深吸进一口凉气,走到血泊之中大声说到
  “微臣曹吏有事起奏。七日后,太旭此化,太阴离合。按本朝礼法当上紫垣台,祭祖以镇国运。”
  “此事容后再议。”
  曹吏听出皇帝的语气已经有些不耐烦,此时要是多言,估计自己也没好受的,也只好又退了下来。
  朝会开始没多久,就因为吴道玄断臂的事却已经将近结尾了。诸位大臣此时都矗立不动,似乎又陷入了僵局。皇帝抚摸着龙椅以上的花纹思索着,然后他又沉声道
  “顾北辰。”
  顾北辰快步从最末位走到离龙椅不远处,不过即使站的这么近他依旧看不清幕后之人的样子
  “臣在!”
  “顾卿,听闻你在外静修多年,可还记得当年朕给你的刑部侍郎一职?”
  “臣在乡野多年,往事都有些记不清了。”
  顾北辰是按照顾酒尘说的,皇帝倒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那你还记得那个喜欢看书看坏眼睛的姑娘?”
  “这…臣不认识,不过臣在外多年倒也会些医术,可以给这位姑娘医一医。”
  皇帝沉默了,并没有继续提问,而是向前微微倾斜身子,仿佛正在仔细观察着顾北辰,用着极其微弱的声音说
  “你到底对朕瞒着些什么,这些年你到底怎么了。”
  顾北辰心头一怔,低伏着头压抑着心里的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部分。但皇帝的眼光仿佛透过幕布刺在顾北辰身上,将他的每一丝,每一寸从躯体到内心盯得死死的。顾北辰感受到三年以来他从未感到的无力感,仿佛窒息了一样。
  “臣认为顾公子多年在外,此次回京一定是舟车劳累,还未缓过来。”应声走出来的是一个穿着绣着孔雀朝服的官员。
  皇帝抬起身子,再次沉默片刻,仿佛转移了目光正盯着那位官员。但随后挥挥手示意着老太监,自己则起身从幕后离开。老太监随即提声喊着
  “皇帝诏曰,封顾酒尘之子为户部侍郎,钦此。”
  等到老太监的话音结束,百官齐跪在地上,大殿里只剩下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开始陆续离场。顾北辰则接过诏令,但实际上却又暗中看了那位替他发声的官员一眼,正巧那位官员也正笑着看着顾北辰,顾北辰眼神微眯,因为他从这个人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危机感。
  小木屋内
  顾酒尘在宣诏一瞬间拿出酒壶灌了一口,一旁的白衣僧人睁开眼睛
  “如果贫僧没有猜错,今日一来是为了顾公子,二来也是为了吴道玄吧。”
  顾酒尘站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尘灰,开始向门外走去。
  “谁知道呢?”
  白衣僧人微微一笑,又闭上双眼,口颂佛经,手中敲着木鱼,屋内又是诵经声传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