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重生之工程高手 / 030 挑灯夜战

030 挑灯夜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黎小明看着照相机里自己篮球场上帅气的风采,他并不得意。
  他深知,一个男人外在的阳刚帅气,英俊潇洒是对女人有第一印象的吸引力,但是这个东西并不持久。
  真正让女人由衷欣赏的是男人靠自己,有自己的主见,真真正正打出自己一片事业,那才是男人最大最持久的魅力,那才是未来时代的实实在在高、富、帅。
  就像他真心喜欢梁冰冰,也不仅仅是冰冰外在的白、富、美,而是冰冰找男人不服从她妈妈要求的那些成功老男人的门当户对,要找自己喜欢的。
  梁冰冰这一点显示出她独立自信的人格魅力,让黎小明也特别欣赏,更加爱慕。
  这就是从外表深化到心灵的吸引。
  他要在小湾河大桥起步自己的事业,仅仅是提前检测出大桥的质量问题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展示自己更强大的能力。
  这一晚,他要挑灯夜战,推算和研究出解决小湾河大桥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回项目部技术室,因为朱昌明恨着他们,不妥。
  他想到了民工队肖玉平。
  下午在质量f复核结果出来,肖老板竟然没有听从朱昌明要求工人进场继续施工的要求,而是追上他。
  “肖老板,此时你应该站在朱经理那边,你还在他的项目部干活,你们队伍工程量、人工费、预算、工程款的决算得过朱经理那关签字认可。”
  “切,我肖玉平虽然在小湾河项目部,朱经理手下拿活干,但我们也不是靠一个项目部经理才有饭吃,我队伍的技术,能力也不差。你刚才说的话我是真的听懂了,这个大桥的桥墩真有问题?我现在关心的是这个,这个才是最关键的大事呀!
  我可没时间担心谁给我穿小鞋!关键这个大桥质量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如果真是严重质量缺陷,且无法采用加固补强修补处理或修补处理,那这个桥墩该就得炸掉,整体拆除就拆除,全面返工。
  当然,这样问题就越大吗?损失如何定性?谁负责,我现在可担心的是这个呀!”
  “肖老板,按照惯常思维,你的理解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可不可以跳出惯常思维来想问题呢?我们的技术难题出现了,这样桥墩的质量缺陷本身不是我们凯达建工施工过程问题,而是地层断裂带问题,我们可不可以解决断裂带问题,从而使桥墩恢复正常呢?”
  “黎工,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关注桥墩以外的施工方案来解决本质问题?牛,那就是技术攻克,我感觉是科学家的事情嘛!”
  “科学家也是人,我是大学生,高明是中专生,我们也是系统科学学过工程的人,我们自己也可以研究,我……”
  “哇……厉害,牛……你就像真正的凯达人,我觉得凯达公司就应该有你这样敢于自主挑起重担的年轻人……
  如果你能攻克断裂带的施工技术难题,那和科学发明差不多的,如果成功,你们凯达公司的技术水平怕不要说在S城,放在全国也得响铛铛的,黎工,首先我得为你的勇气大大点赞呀!啧啧!”肖玉平由衷的欣赏黎小明。
  他知道这个肖老板也是一个有见识有胆魄的人。
  一类的人就好说话。
  他带着刘高明和愿意和他挑灯夜战的小吴他们几个年轻人来到肖玉平的队伍。
  开门见山。
  “肖老板,我们到您队上,用一下你的办公室,我想就这次现场复查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行吗?”黎小明郑重问到。
  “当然,欢迎欢迎,我在你们凯达建工干这么多年工程,我看公司里来的年轻人就你最有个性,办事大气。我还在想刚才你和朱经理对着,你有理,说话有条理,朱经理的气焰也要被压三分!有种!”肖老板竖起了大姆指。
  “没有,我们质量工作也只是就今天的复查检测结果就事论事,我们从来没有想着和谁对着干。”
  “对头,只有手里掌握真理,不要说的一个朱昌明一个项目部经理,就是你们凯达的陈总在,不合理的一样要说不!”
  “你当时也不怕朱经理?”小吴问。
  肖玉平扑哧一笑,“我是民工队,又不是下等人,有理就不能说话,不能开口了?我的民工队进入凯达,凭的是实力,不在凯达包工程,其他公司我一样包得到工程。
  我们都不议论人,我们要的是做实事,凯达的工程未来会越来越多,你们也需要更多我们这样有实力的民工队伍加入嘛,对不对!”
  黎小明点头。
  来到肖老板的办公室,以专业技术最强黎小明和刘高明为主,大家马不停蹄开始对检测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黎小明先分析:从地勘资料看,小湾河大桥下面是一条活动断层,根据我们检测处的桥墩和前面预应力数据,段层带应该还保持着活跃,也就是一条断裂带。
  断裂带是地壳断块差异运动的接合带,断层两侧的岩石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因此,为了大桥稳固性考虑,一般工程时都会努力避开断层。
  小湾河大桥铺前大桥所处的位置与断裂带完全重合,一段全长581米的引桥中两个桥墩直接跨越活动断层。
  这就意味着,断层地质活动几乎必定会使这两座桥墩间的距离、高度差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一开始还是缓慢发生的。我们通过敏感度还有检测处预应力偏差值,后面,要伴随着剧烈的断层运动,震动速度还有可能继续,甚至加大。
  但是这次设计在这样地勘设计对大桥的抗震设防烈度仅为5级。我看至少需要全国最高的9级。
  当地这样的情况也是头一次,设计院对第一手资料还是常规大桥的设计,没有对断层的桥梁段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
  “黎工,那这样听起来,是设计的问题嘛,和施工没关系!”
  他对着肖老板摇摇头:“施工建设单位不是袖手旁观者,
  我们接手了这个工程,就要对这个工程负责。在施工中发现工程质量问题要上报甲方、设计、监理……”
  “嗯,我认为,大桥断层地震动,它强烈依赖于断层的破裂机制,包含明显的破裂方向性效应和地面的永久位移。
  近断层震动会产生速度脉冲显著的竖向地震动,破裂方向性效应以及上下盘效应。它会使得上面的桥梁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速度和位移冲击,造成‘撕裂作用’,引起结构破坏甚至连续倒塌。”刘高明也分析起来。
  “是的,这种断层地震动最大的危害就是速度脉冲,它就像一个拳头一样砸在大桥上,瞬间带来大量的能量。所以,有这种情况的断层前提下,设计大桥整体的抗震能力必须成倍提高。
  除此之外,在跨越地震带的位置,大桥的刚度还必须被额外加强,这样才能起到足够的抵抗瞬时速度脉冲的作用。”
  黎小明和刘高明热烈专业的互相讨论着。
  “好了,你们先研究,我去外面买包茶,你们要挑灯夜战,得喝点茶!”肖老板听他们分析了一阵,要请他们喝茶,然后出去准备茶叶了。
  “哎呦呦,何必那么累,我们只是一个测量、试验这些质量基础,有什么必要分析这个分析那个的,上面不是还有技术室吗?还有专家吗?我们这样,是不是多此一举?”害怕熬夜的小霍也要自己的看法。
  黎小明莞尔一笑,“人人都是有问题就甩给专家,那专家老了,这个世界还有专家吗?
  我们这么年轻,正是学习、研究问题精力旺盛的好年华,又遇到这样的工程质量问题,为什么不尽自己所能探讨研究呢!
  我们大中专生也要发展,加上我们走技术专业路线的人,也要评职称,也要发表技术论文,有把自己朝向专家看齐的方向为什么不努力?
  有提高发展自己的机会不用上,那是不上进。
  汇报一下测量、试验这些质量控制工作质量检测结果就完了,那技术室开技术研讨会连上桌聆听的机会也没有。”
  黎小明说完,意味深长看了前方一眼。他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这时,民工队的肖老板带着一付茶具还有茶叶进来了,一进来,就呵呵笑着:“不要忙了,休息休息,来,来喝我们福建的功夫茶!”
  “好,肖老板盛情,我们就不客气了!”黎小明把桌上资料从手里推开,笑着,招呼着刘高明来喝茶。
  茶杯很小,得一口一口地品。
  刘高明显然有些急,说:“毫不解渴,我不如用大杯子来喝,还有一大堆很细的资料我要去看!”
  “咦,高明,不急!”黎小明亲切地说道。
  “是嘛,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喝了茶,磨刀不误砍柴工,再慢慢研究分析!”肖老板道。
  “晚上挑灯夜战,就是算一个通宵,我们也把堆需要细化的数据和我们探讨出来的解决办法弄出来。人,只有逼自己……人,趁年轻,逼自己一把……”
  “你们要在这里熬夜?”小霍不乐意了,提到这样自愿,没有项目部认可加班工资的加班自然很头痛。
  “小霍,要不你先回去!”
  这边研究技术呢,小霍和小吴,包括施工的周文明兴趣都不大,那就帮不上什么忙。
  黎小明气定神闲地喝着茶,安排妥当。
  “黎工,吴喜欢这个,吴不怕加班……”刘高明也望着他。
  他欣然点头。
  刘高明来到凯达,从一开始就在人事处不会打招呼,被人看不起。
  从两人在公司里新人接见分配大会就特别聊得来,黎小明一开始就感觉像公司“红人”了,却很真诚地和他交朋友,真的内心感谢他。
  现在,人家黎小明又带着他们发现了这个大桥的施工测量、试验这些质量控制工作质量大缺陷,现在还约自己一起和他一起干点大事,他之前还真没想自己能做这个神桥断裂带的解决办法。
  但是跟着黎小明就天然莫名其妙有动力,而且不知不觉干劲十足。
  这就是黎小明身上已开始不由自主地散发出的人格魅力。
  刘高明也完全能够跟得上他的节奏。
  “高明,现在我们关键的技术攻克攻关是如何让大桥在断裂带上保持稳定!”黎小明拖着笔,大脑在高速转动。
  要想在断裂带上修建大桥,首先要准确研究透彻地勘探断面图。
  因为只有明确了岩层中的断点,进而逐步计算、逼近,最终确定断裂带的形状和性质。
  他提供了思路,两个人就按照地勘图比例在图纸上进行比例再放大,从整体图中套出局部图,一毫米一毫米去推算这放大图中断裂位移的细微变化。
  他是这样想的,断裂带是否可以用相应的抗震体系来处理,也是让桥墩具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不发生位移。
  这首先就得将断裂带研究透,结合断裂带的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大桥的抗震体系设计,这样的思路让他自己都感觉有了眉目,下面的思绪更加豁然开朗。
  他大学就明确学过半漂浮与阻尼器相结合的抗震体系,可以有效地消解并吸收地震力。只是当时完全是理论,没有用于实践,这回没想居然就想到,而且觉得具有可行性。对于技术问题,只要理论知识学得好学得棒,关键时间就会跳出这样的灵感,可谓灵感的来源也是一个知识日积月累升华的过程,总之,功力必不白捐。
  半漂浮体系,就是指的是桥梁的梁与塔、墩之间并不刚性联结,而是通过滑动支座联结。有地震带的特殊地质条件,甚至发生次等级地震时,全斜拉桥可以纵向摆动,避免结构共振,桥面和桥墩不被内部结构拉伸,承重和荷载就不会产生预应力变化的质量问题!
  这样,处于断裂带上的大桥就可以达到抗震消能的目的。
  他兴奋地把这个思路梳理出来,告诉刘高明时。
  “黎工,你这个思路这强大了,理论上完全站得住脚,同时,为防止地震力作用下主梁的位移过大,还在这些支座处设置了阻尼器来吸收地震的能量。这些阻尼器同时还可以起到抗风的作用,对维护大桥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高明原本就是一个技术控,只是有一些人为的轻视让他许多能力水平像河蚌被壳包裹着。
  现在有了完全又充分信任他的黎小明,才华的思路也冲破蚌可,展出光彩来。
  “耶!”黎小明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已经是夜深人静的大半夜,研究看到了曙光的两个年轻的凯达技术人员由衷的互相击掌祝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