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重生之工程高手 / 031 出成果

031 出成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如果不是遇到黎小明,刘高明也不知道还要多久才会对技术的专业醒水这一种醍醐灌顶感。
  而现在,这一切来到太快了,居然出了这个反复验证无误的成果。
  刘高明蒙的,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感觉眼前的黎小明极不简单,自己就幸运地遇到了,一下子让自己明白太多太多。有这样的朋友,堪称知己,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干。
  不要说一晚的挑灯夜战,就是两天,两个月,他刘高明也愿意,士为知己者死!
  人年轻,在工作上还可以拼,熬夜工作,拿命来拼。
  黎小明觉得值得的,为凯达建工做了一件大好事!
  这一晚,当然值得。
  他们研究发现有一种叫E型钢阻尼器,通过金属的变形可以吸收地震力。
  地震力随结构的重量增大而增大,因此,大桥的主梁采用的是自重较轻的钢箱梁以尽可能减小地震作用下主梁对桥塔的惯性力,同时采用连续结构体系,以提高大桥的整体稳定性,但在跨断裂带的部分,大桥的设计与其它部位不同。
  跨断裂带部分的桥体采用的是简支钢箱梁结构,梁段之间相互不连接。在大震作用下,断层之间发生错动,这样即使局部的桥段发生破坏,也不会影响大桥的整体稳定性,并方便震后的维修。
  研究推断出的这个结论让黎小明顿时忘记全身的酸胀疼痛,一骨碌又再起爬起来,和刘高明一起继续研究。
  肖老板进来,看见两人忘我地研究着工作,不禁感叹一句:“凯达建工有你们的年轻人,这个公司能不兴旺发达?只是你们两个也要注意身体健康,不要太拼了。”
  “未来的凯达,要建造更多的精品工程,我们做大国工程,必须精益求精,更需要付出……”黎小明堂堂正正地回答道。
  ……
  这新一天,如果用物转星移来描述,也实在不为过。
  在肖老板的办公室里,两个年轻人,头脑里碰撞着工作热情的火花,从天黑一直忙碌是天色拂晓。
  他们把研究出来的成果转化成文字,就像一份小湾河大桥断裂带影响到大桥内部结构,预应力超标,成为质量大缺陷情况下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
  这份方案也是一份技术成果,对付断裂带特殊地质下修建大桥的建设技术成果。
  至于这份成果能不能获得总公司、建设方、设计院等专家的认可,可以上报出去,进行论证。
  夜战一天,黎小明累得腰酸背疼,躺下就想再也不要爬起来。
  他想,小湾河大桥这个重大的质量缺陷,自己也算及时发现,否则,桥墩基础起来了,还要继续修起来,甚至整个工程完成,有一天大桥坍塌,给作为施工公司的S城公司里带来来仅是经济损失,更重要是损害一个建筑企业的声誉和形象,甚至要毁了整个凯达公司。
  这重生前的悲剧绝对不能重现。
  人要脸,树要皮,凯达不好,在里面的每一个员工没有谁能好,就算出去了,简历上有凯达公司工作经历,都是一段‘黑历史’。
  在未来社会中,一个公司,一个人的信用体系越来越重要,没有信用的人,没有社会美誉度的企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所以,在大祸还没有酿成之前,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没有白过。
  这虽然看似平常只用了一天,因为去研究,大胆实践,获得的成就感。虽然不知道这份成就是否会被认可,但努力了就无怨无悔。
  他再次和刘高明击掌庆祝。
  黎小明也打心眼里庆幸自己能够遇上高明这样的天才好同事和朋友。
  有时候,一个人的专业和天赋真不是文凭能决定的,刘高明虽然只是大专生,但是他研究的水平不是一般,远超过一般本科生。
  还有这次研究给他们遮风挡雨的肖玉平老板。
  肖老板招呼着他们来喝点粥,补补能量。
  两个人才发现劳累了一昼夜,真的已经饿晕了,完全顾不上形象,大口大口喝起粥来,还抽上两支好烟,放松着身心……
  他借用了肖老板的座机,直接给卓主管通电话,要求总公司马上进行小湾河大桥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
  卓主管语气凝重:“黎工呀,昨天秦副经理说你们预应力检测数据,发现质量问题我已经知道。
  我这次回家是对的,给你们放手大干的机会。
  朱经理也不得不重视这事。
  我这边已经连夜赶回来了。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是严格按施工验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依据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设计要求,通过实际量测,检查各种资料数据。
  工程质量事故,凡涉及结构承载力等使用安全和其他重要性能的处理工作,常需做必要的测量、试验这些质量控制工作和检验鉴定工作。
  我首先相信你们,我回来,也要对检测鉴定必须委托国标标准,的有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进行。”
  “是的,卓主管,我对我们这次上报的预应力质量检测报道负全部责任。
  对上级部门复核检测出来的结果全权负责。”
  “好,质量问题处理,可以继续进行调查、观测,以便掌握更充分的资料和数据,做进一步分析,找出起源点。针对确认需要专门处理的质量事故,均要有明确的书面结论。”
  “是的,谢谢卓主管您的安排和指导,我和小湾河项目部的刘高明,在下面肖老板这里也研究了一天,找出解决地震带影响大桥质量的一个解决方案。
  这样一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小湾河项目部,而是一种针对大桥作为一项科学而谨慎的方案提出来。
  如果能申请专利,这也是一个工程技术成果。”
  “真的,你们已经提前研究,并且有了成果?”电话那头的卓主管凝重的语气里露出一丝惊喜。
  黎小明也尽力维护着这种原本紧张心情中透出的轻松:“卓主管,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小湾河大桥的质量问题,在大桥施工还没有酿成大祸前,也真是一件幸运的事!”
  “好的,黎工,我也快到项目部了,人回来了,你马上回公司,回技术室……”
  “好的,我和刘高明在一起,这份研究成果,我还有报给总公司!
  包括我们项目部大篮球、录像馆文化生活资料,我要传真发给公司。
  然后回来参加研究探讨……”
  “好的!”卓伟挂了电话。
  这个成绩和成果是他黎小明主导出来的。
  他充分相信自己的准确无误。
  自己的成果,自己的成就,就要保护好。
  还牵涉到技术成果专利问题,他是成果第一人,要留下烙印。
  和卓主管挂了电话,他说:“高明,你也是大功臣,肖老板你给我们提供研究和计算的场地,你也有功劳。这是我们大家的功劳。”黎小明激动,头脑里也十分清楚下一步自己该干嘛。
  肖玉平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有承诺有信心的人才能调动自己周围的人,树立起威信。有了威信,愿意跟随自己的人有了积极性,才能够实现自己未来更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就在这样做着,避免着凯达公司在这个大桥上可能发生的巨大的错误。
  “黎小明,我现在还是小湾河项目的工地现场,我级别低,跟着你走,现在我们的检测和研究成果直接报总公司,合适吗?”
  黎小明打定主意,毫不犹豫地说:“要有自信,我们都是公司里到技术人员,技术没有高低贵贱,技术问题上报。
  带上资料,跟我走,直接到技术室。”
  刘高明便抱着那一大叠厚厚的研究资料和他们研究写出来的质量解决方案跟着黎小明来到项目部技术室。
  发这些资料给总公司,他最相信一个人。
  那就是梁冰冰。
  这个90年代末,网络还是稀罕事,项目部技术室也还没有连网。
  只能传真。
  一个是给给梁冰冰的工会项目部活动资料
  另一个是重点,请梁冰冰转给总公司总工何建的小湾河大桥质量检测预应力质量问题的报告和解决方案的报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