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重生之工程高手 / 032 工程实战专家会诊

032 工程实战专家会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个时代还没有微信,网络才开始发展,及时资料只能依靠传真。
  传真过去的资料,技术资料本来就是黑白的,特别的照片,黑乎乎的,人家梁冰冰那边也不好用。
  他在技术室也是一筹莫展的。
  大家都在忙。
  小湾河整个项目部都在卓伟请来的M市质检站,投入大桥的测量、试验的质量检测。
  还是不相信他黎小明的水平。
  他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他已经跳到了更深远的思考范围。
  这是技术室的电话响起,是找他的。
  竟然是梁冰冰。
  “嗯,黎小明,我在M市有一个朋友,今天要到S城,我叫他开车到你们项目部。
  你把你们项目部活动的,这些打篮球、录像馆活动照片的胶卷直接给他。
  还有,你传真过来的技术资料我已经及时转给了何总工。
  何总的脸色很严肃,看得出来,十分重视你提上来的资料。
  建议你最好把你这个资料再完整复印一套,一并交给我朋友……
  他已经在过你们项目部的路上,你这个电话已经告诉,你做好交接!”
  梁冰冰的话依然是不苟言笑,冷冷的感觉。
  可是,就是冰山底下,蕴藏着的奔涌的河流,是那样热烈!
  黎小明充满感受。
  “谢谢冰冰!”虽然只是四个字,但那份感激,溢于言表,两个人彼此心知肚明。
  “哇……”人事科兼管工会的梁主任给你电话呀!
  刘高明知道冷冰冰的大名,有些稀奇的看着他。
  他微微一笑,有些得意。
  自己在总部有人。
  总部有人确实好办事!这是事实!
  接着,技术室电话又响起来了,还是找他。
  是凯达总工何建的来电。
  开门见山,问他,“你对小湾河大桥质量的看法是?”
  “何总工,大桥处的地震模式是近断层地震动,它强烈依赖于断层的破裂机制,包含明显的破裂方向性效应和地面的永久位移。
  相比起一般地震,近断层地震会产生明显的速度脉冲显著的竖向地震动,破裂方向性效应以及上下盘效应。
  它会使得上面的桥梁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速度和位移冲击,造成撕裂作用,引起结构破坏甚至连续倒塌。
  这种近断层地震动最大的危害就是速度脉冲,它就像一个拳头一样砸在大桥上,瞬间带来大量的能量。在大桥设计时,这意味着大桥整体的抗震能力必须成倍提高。
  除此之外,在跨越地震带的位置,大桥的刚度还必须被额外加强,这样才能起到足够的抵抗瞬时速度脉冲的作用。
  这种变化往往缓慢发生的,而是要伴随着断层变化。
  图纸设计上也考虑了这个问题,减少荷载量和时速,对断层的桥梁段进行专门的抗震设计……
  要想在断裂带上修建大桥,很难通过既有的勘探技术进行勘探。地震勘探与钻孔相互验证,用多道与单道纵波反射法相结合,发现了岩层中的断点,进而逐步计算、逼近,最终确定断裂带的形状和性质。
  将断裂带研究透之后,再结合断裂带的性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大桥的设计。
  我和刘高明这次研究出,大桥采用了半漂浮与阻尼器相结合的抗震体系,可以有效地消解并吸收地震力。
  所谓半漂浮体系,用桥梁的梁与塔、墩之间并不刚性联结,而是通过滑动支座联结。
  在地震时,全斜拉桥可以纵向摆动,避免结构共振,达到抗震消能的目的。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地震力作用下主梁的位移过大,还在这些支座处设置了阻尼器来吸收地震的能量。
  这些阻尼器同时还可以起到抗风的作用,对维护大桥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提出跨断裂带部分的桥体采用的是简支钢箱梁结构,梁段之间相互不连接。
  在大震作用下,断层之间发生错动,这样即使局部的桥段发生破坏,也不会影响大桥的整体。
  我认为我这是思考的解决方案是有效的,而且也是我们可以申请的专利!”他侃侃而谈。
  嗯,看来在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你创下了公司项目部的先例。
  具体呢,现在卓伟他们和质检站正在再一次进行大桥的质量复核。
  对于结果,和你们自己检测出来的是否有差异,我要第一时间知道。
  这不仅是小湾河的质量大问题,也是我们凯达的大问题。
  你最先发现这个质量问题,还提出比较完备的解决方案。
  是否可行,是否是给公司做出大贡献,要看质检站的结果。
  有结果你们第一时间马上通知我!”
  “好的,何总工,敬请放心!”
  刘高明听着他和何总工谈得这么尽兴,羡慕的表情。
  他一昂头,怎么样,是不是很厉害?
  黎小明便和刘高明到质检站复核的现场。
  质检站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桥墩位置用国标合格的全站仪检测,梁位基础果然不正。
  曲线外测设置偏心距,最大偏差419mm。
  和黎小明之前的测量在正常的误差范围1mm。
  桥墩位移、工程预应力按规定张力系数为1.3,实际仅为0.8……
  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强度果然不够,
  属于严重的质量缺陷!
  和他们之前复核的质量结果一致。
  ……
  现场,等待结果的朱昌明一脸不相信的样子。
  “卓主管,你不能护着我项目部闹事的新人……”
  卓主管上前,护着黎小明,直接了当地说道:“朱经理,要不是黎小明他们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小湾河项目部的问题,更是我们整个公司里的问题!我们都应该好好谢谢黎小明……”
  “谢……他……”这次朱昌明好像听明白了什么,施工的小湾河大桥确确实实有问题,这个念头一闪,让他变得口瞪口呆。
  质检站已经通知了甲方和设计方。
  三方前来的技术专家进行会诊。
  甲方代表朱总看到了朱昌明,到:“朱经理,正好,你们小湾河项目部必须马上停工,进行技术整改。
  马上进行开会研究。
  作为质量问题的第一发现人,
  这个会议黎小明有资格参加。
  刘高明便抱着那一大叠厚厚的研究资料和他们研究写出来的质量解决方案跟着黎小明。
  大会上,也是他把解决方案的提出。
  “从地基处进行修补,主梁的断面布置,并通过设置横向阻尼器抗风支座、设置风屏障等方式,提高大桥的抗风能力和震颤稳定性。
  采用加固补强修补房设计变更,修补处理费用就比原只能整体拆除,全面返工费用省下不少。”他直接明了。
  “黎工的提法,对于我能们设计单位来说,是一种启发,为我们在断裂带设计大桥提供了新的思路……”设计院的设计师,也是和他的谭老师一个设计院,赞同这黎小明的思路。
  “方案我们和设计师持同一观点,但工程必须精益求精。
  偏移的桥墩基础该炸的必须炸掉!
  我们市质检站要进行修补后质量精密度复核,必须保证大桥的承重、预应力达到国家检测合格标准!”质检站的工程师表示。
  “现在这个工程因为地质特殊化,断裂带上修大桥这种情况也是首例,地勘当时勘测除地质情况,设计也明确特殊化断裂带地质设计的特殊性。
  对于现在出现的桥墩桥面质量问题,我们施工单位也在积极解决方案。
  你们想出的钢管复合桩,这些桩是通过打桩船与液压振动锤来直接进行整根的一次性沉放的,保证在断裂带上的支撑牢固……
  这个方案还要上报市建设局,如果这个解决方案可行,在桥墩基础就处理好。
  炸几个桥墩基础,也是为这个大桥的建设挽回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为新的工程难题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甲方表示着认可。
  一个巨大的工程质量问题在施工单位作为主导方得到工程三方,包括监理公司专家组的共同认可。
  卓主管,还有黎小明代表项目部和集团代表的甲方、设计院设计师,质检站专家......一一握手。
  这个会议是关于断裂带一次的突破,,也是提升国家基建水平的一股小小的力量。
  实际上,中国的建筑人就靠这样一小股或者一大股的创新力量,汇聚成中国工程在世界‘大国工程’。
  黎小明知道他已经在促进了一件大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