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汉攻略 / 第18章 初识东方朔

第18章 初识东方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了治平馆的小伙伴,李寻燕果然变得开朗了许多,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喊着上学,陈襄很乐于看到这样的变化。
  于此同时,陈襄也加紧了学习。他原先最大的问题是不太熟悉隶书的读写,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如今大有进步。
  解决了读写的问题后,陈襄的知识储备优势体现了出来,对于蔡博士所讲的内容总能第一时间领悟,让杨敞刮目相看。
  不过,陈襄也经常提出一些石破天惊的观点,比如应该取消征调,应该放开盐铁专营,不能限制百姓的自由流动等,让杨敞大惊失色。
  渐渐的,陈襄不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他深深知道,在一个言论不自由的时代,随便表达看法,是会惹来杀身之祸的。
  一连上了十天课,陈襄感觉有些疲累,想休息两天。其实,他最主要的还是想去乐府看看,毕竟他曾答应过李延年。
  “哥哥要休息两天,你是陪哥哥,还是陪你的小姐妹呢?”陈襄故意逗起了李寻燕。这些时日,李寻燕回到家,都要讲述和霍氏姐妹在一起的趣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要不,我明天去学堂,后天再陪哥哥?今天,霍三小姐说要送我一根发绳,我明天突然不去的话,岂不是失礼了?”李寻燕歪着脑袋想了一下,认真道。
  “好,就听你的。我明天去宫里,后天再陪你。”陈襄温柔笑道。
  “谢谢哥哥。”李寻燕一脸幸福。
  三月二十四,已是暮春时节,街道两旁的树木不吝惜展示自己最为妖娆的一面,片片叶子迎风招展,枝条柔软而有弹性。
  沐浴在温暖的春风中,坐在马车里的陈襄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感受大汉别样的风情。也许,只有马车的粼粼声才能让人深入一座城吧。
  抵达未央宫北门时,陈襄拿出了李延年给的腰牌,顺利通过,陈三赶着马车原路返回。
  就在这时,陈襄蓦然发现角落里有一个人竟然斜靠在宫墙上睡着了,不由得好奇的问卫士道:“那个人是谁?”
  卫士看了那人一眼,没好气道:“他呀,是东方先生。”又好奇道:“李公子,你不会不认识他吧?”
  “可是东方朔先生?”陈襄心中一惊。
  “不是他还能有谁?几十年了,还是个中郎。”
  “我可以去和他说说话吗?”陈襄莫名的有些紧张。
  “随便,看他愿不愿意搭理你。”卫士有些奇怪的看了陈襄一眼。
  轻手轻脚的走到东方朔身边,陈襄毕恭毕敬道:“晚辈李光明拜见东方先生。”
  此时的东方朔已年近六十,虽说从未担任要职,却一直出入宫禁,相当于宫中的活字典,又是历史上的大名人,陈襄觉得有必要结交他。
  当然,除了这个功利性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东方朔此人太有趣了,诙谐幽默,又学识渊博,很对陈襄的胃口。
  东方朔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是李光明后,微微一笑:“原来是李公子,在下失敬了。”
  “晚辈不敢。”陈襄慌忙道:“听闻东方先生学识渊博,博通百家,早就有心讨教,不知日后方便否?”
  东方朔愣了一下,笑道:“李公子以前可从未正眼瞧过老朽一眼,今日不会是寻老朽开心吧?”
  “晚辈不敢,晚辈是真心求教。”陈襄躬身道。
  “好,如果李公子真心向学,应该不难找到老朽的住处吧?”东方朔微笑道,露出一丝狡黠。
  “谢过东方先生。敢问先生明日有空吗?”陈襄大喜。
  “明日大朝,老朽要值守。”
  “后日呢?”学馆上课少去一天无妨,还是拜见东方朔重要。
  “后日老朽休沐,李公子若想来的话,老朽在家等候。”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晚辈一定会前来拜访。”陈襄兴奋道。
  意外之中竟结交了东方朔,陈襄高兴不已,一路喜笑颜开的往乐府赶,脑子里却在思索后天见了东方朔说什么呢?
  偷着乐时,一个人突然拦在他的面前,冷冷道:“李大公子,你这是去哪儿呢?”抬起一看,原来是曹宗。
  陈襄在心中连呼晦气,回敬道:“我去哪里?还要向平阳侯汇报吗?”
  曹宗大怒:“你以为这是哪里?可以随便进出?”
  “你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
  “笑话,本侯从小在宫里长大,宫里谁人不认得我平阳侯?你算什么人?这宫里还轮不到你跋扈!”
  陈襄从怀中掏出一块腰牌,举在曹宗面前道:“平阳侯请看清楚,这个可不可以入宫?”
  曹宗看了一眼,大笑道:“一个小小的乐府腰牌,就可以在宫中随意进出?本侯告诉你,若让本侯发现你随处乱走,有你好看!”
  陈襄不再搭理他,绕道而行,心中却在思索,如何能在宫中享有最大的行动自由呢?看来,必须有一个侍中的身份。
  西汉时的侍中没有定员,既有顾问应对之职,也有仪仗警卫之责,属于皇帝的贴身侍从,多由贵戚子弟担任,比如霍去病和霍光都曾担任侍中,曹宗虽非侍中,但身份特殊,出入宫中也相当自由。
  当然,还有一些侍中,是汉武帝特别提拔的,比如上官桀和金日磾。前者是期门郎,后者是匈奴王子,汉武帝慧眼识才,大胆选用。
  陈襄自忖,他的父亲是李广利,算得上是贵戚子弟,等到两年后,李广利从西域建功归来,他未尝没有机会被选为侍中。即使不能一步到侍中,先做个郎官也不错。
  郎官是光禄勋的属官,数量更为庞大,最多时达到数千人。郎官分为议郎、中郎、侍郎和郎中四等,主要任务是守卫门户、出充车骑,相当于皇帝的警卫,为官的捷径之一,比如张安世就是郎官出身。
  郎官的选任多是以父荫,一般来说,只要父亲官至千石或为国牺牲,都有资格被选为郎官,平民百姓只能靠真才实学被举荐,机会渺茫。
  进入乐府时,李延年正在忙着调教乐队,让陈襄先自行转悠解闷。陈襄乐得如此,将乐府里里外外看了个遍。
  乐府属于少府的下属机构,主管宫廷音乐,李延年名为协律都尉,实际上就是一个乐队的队长,既是主唱,又是指挥。
  乐府大概有数十人,都是李延年一手招募的,有的负责演奏乐器,有的负责舞蹈,一旦有祭祀仪式或盛大庆典,他们就派上了用场。
  陈襄转了一圈之后,最为感兴趣的乐器还是古琴。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说是伏羲所创,因其音中正平和,幽静旷远,深受文人青睐。
  看着那把深棕色的古琴,陈襄浮想联翩,若是能学得一手弹琴技艺,不管是自娱,还是泡妞,应该都挺不错的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