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从前有座元鼎山 / 第九章 屋漏逢雨,当讲故事 一

第九章 屋漏逢雨,当讲故事 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今天要是讲出个满意的故事还倒罢了,如若不然,定叫你尝尝小爷拳头的厉害!”威猛少年拔身而起。
  周围的无赖泼皮哪里会放过这等场合,开始蠢蠢欲动,周围茶客们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跟着瞎起哄,一时间年轻说书人成了那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年轻说书人丝毫不惧,眼神环视一周。接过威猛少年手里的钱财,却将除威猛少年袋子外的碎银两丢还给了一众泼皮无赖,数量丝毫不差。缓缓开口:“正所谓十有八九,八九不离十,区区八两银子怎能配得上那人间好故事,不说,要说便得十两银子,分文不少,没得商量。”
  “好个骗子,年纪轻轻,不学无术,感情这故事就是你如何学人骗那钱财不成?还专骗我吕温手里的钱?”威猛少年义正言辞,摩拳擦掌,作势便要打人。
  说书人被吓了个半死,冷不丁转身,一手拿着一袋银子,一手提着一个空空鸟笼,快步如飞,抱头鼠窜。
  威猛少年看到这年轻骗子竟然拿走了自己辛苦(PS:且当他辛苦)挣来的银子,勃然大怒,如脚下生风,紧随其后。
  两人相互追逐不停,凑巧来到刚才两人闲逛的青石路上,年轻说书人回头转身朝身后愈来愈近的威猛少年,作揖不停,想要讨饶。
  吕温哪是那种好说话之人,不肯就此放过。看到近在眼前的年轻说书人,满头大汗,一脸狼狈不堪的表情,哈哈大笑起来,伸手准备按住。
  就在此时,那年轻说书人将手上鸟笼往威猛少年一丢,夺路而逃,速度比刚才的任何一个时候都快。
  “世人狡诈,人心不古啊,糊口都变得这般不容易啊。”年轻说书人回头,身后追着自己的威猛少年身影已消失不见,心有余悸的嘀咕着。
  没曾想这一回头和刚打扫完院子出门的徐来撞了个满怀,几个踉跄,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形,瘦削少年直挺挺的摔在地上,这一摔不打紧,威猛少年的身影却出现在了年轻说书人的视线里。
  年轻说书人双腿发力,正要继续跑路,突然被摔倒在地的瘦削少年抱住一只腿。本来就用力过猛,直挺挺倒了下去,脸先着地,摔了个狗吃屎。
  屋漏偏逢连夜雨,厄运专挑苦命人。年轻说书人还没来得及反应,被远处飞身而起的威猛少年直挺挺压在了身上,咔嚓一声,被抱住的那条腿失去知觉。
  “本是天上青云雀,怎做手上笼中鸟!”远处镇口摆着摊正给人摸骨看相的老道人,莫名其妙来了句,脸上表情洋洋得意。
  “先看看,可别真打出个什么好歹来。”从地上被扶了起来的徐来,看着地上那个一动不动的年轻人,拦住了蠢蠢欲试准备补上一顿毒打的吕温。
  威猛少年对地上的年轻说书人不再有动作,开始手舞足蹈讲起了茶楼遭遇年轻说书人的始末,地上的年轻说书人长出了一口气,死里逃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徐来专心致志的听着面前这个威猛少年娓娓道来,跟吕温的大大咧咧不一样,徐来从小的经历造就了谨小慎微的性格,有些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做什么都很认真,时常被吕温嘲笑是个木头圪塔。
  当讲到“八九不离十,十有八九”的时候,徐来的眼神明亮了起来,想起先前吕温遭遇老道人的始末,难道这二者有什么关联不成?
  吕温的故事讲完了,仍旧躺在地上装昏迷的年轻说书人差点就跳起来打人了,那个文静的瘦削少年拒绝了威猛少年将自己送去看医生的提议,接着一顿怂恿:“就这样放过这个骗你钱的小子,混世魔王的脸往哪里搁?”
  年轻说书人灰心丧气,身体虽然皮糙肉厚,这点伤算不得什么,却是被两个少年的一番操作频频扎心。假装呻吟了几声,装着刚醒来的样子,继续作出一副求情讨饶的模样。
  “咦,醒了啊,那正好,不是还有故事没讲完吗,来继续,我可是最喜欢听故事了。”假装没看到年轻说书人的表情,徐来咄咄逼人。
  “讲还是不讲?这可只是八两银子,跟那老头说的十两可是差了好长一截儿。”说书人愁眉苦脸,身体被一高一矮的两个少年拖进了院子。一位年迈老妇人从里屋出来,手里提溜着一个竹篮,跟三个年轻人坐到了一起。
  说书人神色讶异,正感叹好一个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被威猛少年重重的拍了下头:“还不讲?是在等酒等肉,还是要等小爷的拳头?”
  心有余悸的说书人不再犹豫,端直身体,朝西恭手作揖,讲起了故事。
  说是那从前有座元鼎山,元鼎山上有座小小的道观。道观里有一位不知名字,一心修行,打坐抄经的中年道士。
  道观虽小,可道长修有大神通,法力精深,道术高明。院中还供养了一株功德菩提。据说只要遵循道规,一心修行,行善积德,等到菩提花开,便可功德圆满,白日飞仙。
  道长心地善良,时常下山降妖除魔。每逢妖魔兴风作浪,荼毒生灵,作恶多端时,便使出雷霆手段,或让其灰飞烟没,或镇压于元顶山下。据说那元顶山上的每一步石梯下都是道长镇压的妖魔。
  要是遇到那些没有作恶的妖怪,道长也会手下留情,劝他向善,莫要作恶。若是所遇妖怪心地良善,还会传授些粗浅的道法,为他们指点迷津。
  夜黑风高,道长降妖除魔回到山中,怀里抱多了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院子里的菩提树越发枝繁叶茂,颜色苍翠欲滴,树下多了一个和道长相依为命小道士。道观从此也多了欢声笑语。
  小道士总爱调皮捣蛋,不喜欢画符,也不爱打坐,更别提什么冬练三九夏三伏,刻苦修行。不过道长严厉,还是规规矩矩的做了,至于修得了多少道法,便不得而知了。
  对于卜卦,小道士倒是兴致勃勃,总是缠着道长教他卜卦之术,道长一边传授一边笑骂道:“孺子不可教也。”
  却是让徐来领了未得允许,不得下山的师命。徐来也不生气,实在是那门规森严,师命难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