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庄园大酒店 / 第83章 可怕的孔子世家

第83章 可怕的孔子世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高掌门谦虚地摆手道:“算啦!算啦!雕虫小技而已,不要那么较真,郭老弟辛苦了,快歇着吧!”
  一向自视甚高的郭神汤挺羞愧,他历来自负精通毫末功夫,能在一粒米上雕刻上百个繁体字,是位少年高手!不料,高掌门能把豆腐丝切得那么细!在水中只能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飘渺!”
  他穿过2412根豆腐细丝,其实已经万分不错了!证明了他的毫末功夫,也是足以虐杀无数名师的。
  这世上顶可怕的一件事,就是跨界整合!高掌门早已能把一根刺绣丝线劈成六十四根,跨界整合之后,再制作文思豆腐羹,让两千多根豆腐丝穿过一个最大号的大号针的针眼,并不算是多么难。
  有人说,怎么可能?他不相信,是他见识少!把高掌门切的文思豆腐羹,理解成藕丝就差不多了。
  2000多根藕丝,撮在一起,的确可以穿过大号针的针眼。高掌门切得远比藕丝要细,是细若蚕丝。
  有些面点师傅,也可以把龙须面拉得极细,拉到入水即溶、遇火即燃的地步。有些堪称凤毛麟角的顶级高手,还可以拉得更细很多!只是拉得太细,放在汤中就化,没办法吃,也就没有意义了。
  高师傅切的豆腐丝,更要远比普通级别的面点高手拉的细若发丝的龙须面细得多!尽管豆腐丝比龙须面不易溶于水,也要在水中加凝固剂,为的是让细若蚕丝的豆腐丝不化,展现他的神级刀工。
  平时做了吃,就不可以在水中加南派自配的,只为展现掌门的刀工,不宜进食的神秘凝固剂,不可以切这么细,需要他自降境界上百倍,降低为普通的顶级名厨的水准,那样,才不会化在汤中。
  普通人用剃须刀的新刀片,片上几千次豆腐干,偶尔也能切出一片薄如蝉翼的豆腐片,甚至更薄。
  江小白不了解国内的宣纸,只是去霓虹国时,见识过四国岛高知县的日高和纸制造的典具纸,据说,是世界上最薄的和纸,厚度只有0.02毫米,是博物馆修复字画文物的专用纸。0.02毫米,几乎是植物纤维的厚度。高掌门的刀工也精细到了这种地步!用那种和纸的厚度算,50张的厚度才有1毫米。1平方毫米,可以穿过2500根和这种纸张厚度相当的丝线。高师傅切出2412根豆腐丝,穿过不到1平方毫米的针眼,还要考虑到豆腐丝之间的空隙很大,他的刀工其实已经超过典具纸了。
  至于中国有没有匠人能造出这么薄的宣纸,江小白暂时不知道,可能有,也可能失传了。很多东西,国人都不能好好地继承,譬如唐刀的锻造技术,甚至,《天工开物》等古籍,流传着流传着就绝迹了,只有去霓虹国,才能找到!《天工开物》等中华瑰宝,正是从霓虹国逆向流传回来的。
  高师傅可以把苏绣里的一根丝线劈成64根,普通人也难以理解,但能做到这点的苏绣绣娘很不少!
  人类手指可以感知的最小尺度是13纳米,也就是100万分之13毫米,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只是人类常常忽略了自己能力的极限!就像很多小人物很自卑,说我怎么可以做那么大的领导?不行!不行!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胜任!好多在自卑的人看来高不可攀的位置,放头猪都能胜任。
  单股蚕丝的直径是0.01毫米左右,正常人都可以感知到蚕丝的存在,只是无法娴熟地操控它而已。
  有些人没见过蚕丝,顶多见过丝线,一根细丝线有极多蚕丝,他们没有注意过。但他们一定见过蛛网!粗的蛛丝,也就是蛛网上的骨架丝,直径在0.0093—0.014毫米,细的蛛丝,是螺旋丝,直径为0.0056毫米左右。任何正常人的有感受器的任何部位,不管是手、胳膊、腿、躯干还是脸,都能感觉到蛛丝的存在!皮肤表面的感受器,会立时把那细微得不可思议的尺度带来的感觉转化为神经冲动。高掌门和顶级绣娘们的手指,感知和指法比常人灵敏,完全是熟能生巧、练出来的。
  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说,超一流的酿酒师傅,他的手指绝不是圆的,必定是方的!这就很奇怪了!
  很多人看到他们的手指,会怀疑他们有病,或不是地球人!其实上,说清楚了,人们就会叹服了。
  这是因为,这种酿酒师傅至少干了三十年,三十年如一日,亲自上甑,也就是把酒醅用铁锹撒到甑桶里,要如燕子抄水,又如蜻蜓点水,这是他们和飘渺的蒸气,在力道美学巅峰上的博弈!好似决战紫禁城之巅!导致蒸气被压住、不冒气,或袅娜的蒸气渗出来的速度和大小不理想,都是败笔,最后是酿不出完美的好酒的!其中有着许多奥义!干了三十来年后,因为一直握铁锹,他的本来是圆的手指,慢慢就被挤成方型的了!那是妙到毫巅的力道,水滴石穿留给他们的小印记。
  淮扬菜最注重精细功夫,翡翠玉白菜就是淮扬菜的巅峰之作之一,文思豆腐羹,更是其中的翘楚。
  赵掌门面上终于很不好看,在惨白与铁青间变化不定,冷哼一声低头品茗,完全不顾那茶已凉了。
  高师傅赢得很超标!而且,是用“不到五成”的水准赢的!他这刀工,堪称鬼斧神工、惊天动地!
  神品文思豆腐羹,重在高汤!平时,做文思豆腐羹,不需劳动他,只需普通小名厨切普通丝,用上教皇大人带来的专用的神品高汤即可。那种神品高汤,名字就叫“文思”汤。外国人,包括霓虹国的厨师,不能把豆腐切得细若苦苣菜的种子(和蒲公英极为相似,但白色的小绒毛要密集无数倍,且是针状,不像蒲公英的种子是降落伞状)。可这种人在种花家多如牛毛,至少有十万人。
  高掌门的刀法,主要用来切肉,在切口两面抹上液态调料,合上切开的肉之后,表面切看似无伤。
  人的牙齿上没有感受器,是以,完全感觉不到肉是否被高掌门切过,只能在尺寸之间吃出无数层次。不过,做起来太麻烦,高掌门很少做。而且,他没有好的酱料,神品酱料全在他的师傅手中。
  另外,还可以用来料理比河豚美味无数倍,也剧毒无数倍,像河豚但不属于河豚的燕尾豚。很多人只知道长江三鲜:河豚、鲥鱼和刀鱼,却不知道只有淮扬菜掌门才能料理的的长江三鲜之前的第零号美味——燕尾豚!燕尾豚这东西,就连毛细血管都有毒!必须这样的刀工,剔除毛细血管。
  高掌门使用一整套专用的小刀子,可以把燕尾豚的所有毛细血管完整地从骨肉中分离出来,完全可以给医学院拿去做标本。这技术,可比庖丁解牛难多了!且要快上极多,因为,燕尾豚的毛细血管的总长度极惊人,不够快的话,做完后燕尾豚早臭了!那是既浪费食材,又浪费自己的精力。
  靠刀工,高掌门可以把长江四鲜都做成准神品美食。长江四鲜极特殊,不是刺多就是有的部位有毒,极倚仗刀工。做长江四鲜,必须剔除所有小刺,带一根小刺,都不配叫正宗的顶级的淮扬菜。
  庄园酒店现在不烹制,是因为现在是秋天,而吃长江四鲜的最佳季节,是春季,教皇他们极讲究。
  江南人自古以来,有一张“吃鱼时间表”: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每一种鱼,以及和水息息相关的鸭子、鹅、芡实、莲藕、菱角、莼菜等等,在江南都被安排地好好的!
  北方的名厨们,纷纷对高掌门又敬又服,认为顶级的淮扬菜,果然还是在江南!各种恭维声不断。
  老高内心得意非凡,却装作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开始矫情、做作、虚伪起来,谦逊的话矫情到了极点,脸上的表情极度的丰富,谦虚到了谁再夸我,低调的我就跟谁急的无耻地步。
  听得赵神刀咬牙闭目,脸色难堪到了极点,胃中翻江倒海,觉得辣眼睛,心说没看出你这么虚伪!
  但被他裹挟来的北方名厨们,见高掌门居然也能如此矫情、做作、虚伪,秉承老祖宗留下来的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繁衍到无以复加的巅峰,顿时,看他就更亲切了,像失散多年的兄弟重逢。
  赵掌门忍屎忍尿,也忍不了高掌门的虚伪了!放下精美的青花茶盏,干咳一声,清了清嗓子道:“高师侄果然没有丢我们淮扬菜的脸!当真非同凡响,这样的话,我就放心了!不会辱没了祖宗!”
  这话说得无耻啊!轻飘飘就抹杀了高掌门的一切辉煌,将其降维打击,这就是汉语言说话的艺术!
  高掌门正在心中大骂无耻,就又听赵掌门道:“呵呵,孔师傅,该你了!让高掌门指正一下山东菜,孔家可是天下第一世家!任由风云变幻,王朝更迭,孔家后人衍圣公的地位都不可动摇,几乎可以和霓虹国的天皇世家相比。山东菜极擅长熬制高汤,孔府菜更是此中的翘楚!数千年来,极少有官府菜能流传至今,孔府菜正是之一!孔府菜礼节周全,程式严谨,堪称华夏古宴的典范!”
  “嚯!”江小白和高掌门等南派众多高手一听,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没想到,眼见貌不惊人,丢进人堆里就找不着了,有些黑瘦的中年人,竟然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后代!是真正孔府菜的掌门人!
  孔师傅微微一笑,向众人作了个罗圈揖,一个小礼节看似随意,却把众人都照顾到了,和气地道:“呵呵,在下不才!只是想要与南派的友人们切磋一下,并无争胜之心,还请多多包涵、斧正!”
  这位孔夫子的后人,用字果然讲究,他都不像普通人那样说“指正”,而是说斧正,并不是他酸。
  坐在左侧旁观的七位老狐狸和馆长大人,尤其是馆长大人,国学功底极了得。立时,就知道了他话中的意思。他家伙看似谦逊,实则很高傲啊!斧正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说的是,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从说:郢都有一个人,用石灰浆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个石灰点,像苍蝇翅膀一样薄。他懒得擦,让旁边一位毫末功夫极其了得的匠人把斧子舞得像风一样,把他鼻子上那很薄的石灰点削掉,却不伤到他的鼻子半分。后来,宋元君听闻了这件事觉得有趣,也想试试,把这个匠人召了来,在自己鼻子上沾了点石灰浆,也让匠石来运斤成风,把他鼻子上的石灰点削掉,也不伤到他的鼻子丝毫。匠石却回答说,“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现在,已经无人能与我配合了!”庄子又说,自从惠子(他的至友,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合纵抗秦最主要的组织者)去世,我再也没有对手了,我再也找不到辩论的对象了!
  这位孔师傅的话外的意思是,能够指导我最菜的人,早已经死绝了!另外,我与你们这群只会弯弓射大雕,哦,不,是只知道巅锅的粗坯不同,我是把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菜品,当做文章一样做。
  对,必须知道,斧正,现在只用来指请人指点、修改自己的文章。有时,也称为郢正、郢削、斧削等。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气语,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能像那位神级的匠人给郢人用大斧削去石灰一样,恰到好处,不伤根本。这样一来,他的菜不准人修改根本,看来,还是很傲啊!
  但对这位表面谦虚,内心狂傲的孔师傅,南派众人却全都不敢小觑!因为,孔子世家底蕴太深厚!
  册封孔子后裔,始于两千多年前,具体是公元前195年,即汉高祖十二年。汉高祖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长孙便有了世袭的爵位,随后千年之内,封号屡经变化,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曾一度改为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
  随后,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很多人都不知道,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完,末代衍圣公孔德成才在台湾去死。
  衍圣公是中国古代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在明代“班列文官之首”,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待遇和帝王一样。除了皇上,再也没有谁能和衍圣公一样,可以拉轰地走御道!
  孔子世家,得益于先祖孔子创立儒学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荣耀,始终深受历代读书人和帝王尊崇。
  孔府,也就是衍圣公府,是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
  只要天下的读书人还读孔子的儒学,孔子世家就不会倒!
  就算游牧民族再好杀,占领了中原动不动就屠城,杀谁都不会杀孔家人。因为,孔子世家能量太恐怖,灭皇族没事,灭孔家却会激起天下读书人最后的血性,弄不好会逼出来很多谢安和虞允文。
  谢安是个读书人,读的是孔子的儒学,是孔子门生,没打过仗,却以七万弱旅,在淝水之战大败扬言可以投鞭断流的苻坚的百万雄师。让苻坚这位枭雄亡命之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保住了没有他,势必会灭亡的偏居江南的东晋。并导致前秦因这场大败崩溃,一代枭雄苻坚死于部下之手。
  虞允文也是个从没有带过兵的书生,也是孔子的门生,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扶大厦于将倾,救宋朝于即将覆灭之际,在采石矶,以不到2万的败军,大败17万兵峰鼎盛的金军,导致金军大败后内讧,金主完颜亮被部下杀死,不仅没在最后灭掉逃到江南的宋朝,还差点完全把整个金国搭进去。
  任是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苻坚、下一个完颜亮,不愿自己愚蠢地逼出来一个谢安或者虞允文来。
  八旗兵早期是十分骁勇善战的,可是后来玩物丧志,在太平军面前不堪一击。要不是读书人曾国藩,大清早亡了!慈禧老佛爷,也感叹为什么八旗兵不行了,读书人没打过仗,怎么都这么厉害!
  不想逼反孔子的门生,也就是天下的读书人,就要厚待孔子世家!孔子世家因此成了华夏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世家,是毫无疑问的天下第一世家,显赫了两千多年,从未断绝!
  有时候,如果山东没有藩王,孔子世家就是山东最大的地主,土地能多到一个县的地都是他们的。
  有人说:“我在中国境内就没有醉过!青山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
  这实在不算什么,青山倒了,孔子世家也不倒,雪花飘了,他们也未必飘。
  很多时候,孔子世家过得比霓虹国的万世一代的天皇世家,还要滋润美好。
  霓虹国的天皇只是名头好听,大多时候只是傀儡。有的天皇一辈子都没有吃过饱饭;有的天皇因为太穷了,想退位去出家混口饭吃,都做不到,因为,退位仪式是要花钱的,他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闲钱?而仪式,是必须的;有些天皇死了,因为太穷了,连下葬费都凑不齐,那就只好不下葬,一直拖着;还有些天皇,要靠卖扇子维持生计……说多了都是泪,他们混得远不如孔子世家。
  只要一想,孔子世家传承两千多年没断绝,那传承底蕴,自然就极恐怖了!
  不由得南派的人不紧张,生怕他们拿出什么来打脸,庄园酒店众人的脸皮虽厚,可也不想被打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