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威玄奘 / 第13章 谭明观

第13章 谭明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啊!!!!”
  刚乘白龙,疾驰而来的玄奘,还没落在山上,就听到前方不远处传来一声惨叫。
  嗯?
  玄奘心中纳闷,这时浓雾已经包裹住整个山峦,肉眼看不真切,于是右手食指中指在眉间一抹,天眼通神通开启,两只眼睛金光隐现。
  看向前方。
  透过大雾,后面是一座残败的道观。
  围墙倒塌,房屋几乎尽毁,只有少数几间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般苟延残喘,摇摇欲坠。
  那天王殿中,本来灯火通明,但在浓雾包裹下,快速暗了下去。
  玄奘心中了然,让白龙在道观门前就落下,这里就算再破败,也是修行道场,佛道都是出家人,理应尊敬。
  腐朽的大门歪在一边,上面满是虫蛀的痕迹,牌楼碎了一半,门匾早就消失,也不知道这处是座什么道观。
  好在再往里走,有一块硕大的青石卧在院中,上面被许许多多刀痕火灼铺盖,差点认不出“谭明观”字样。
  隐隐的恶臭从石头上弥漫,和空气中若有若无的焦炭气味混杂,让鼻子有些不适。
  “大师……这……”
  小白龙看向玄奘,欲言又止,身为龙魂的他,对于阴祟鬼魅最为敏感,他本想说,这座山里,好像镇压了不止一个恶鬼,以及怨气滔天的亡魂。
  但又怕说出来,使玄奘更为担心他的师兄。
  “无事。”
  玄奘神色如常,面容庄严,像是猜出了白龙心中所想,手中拂尘在二人身侧轻轻一扫,异味顿时消失。
  只不过这几乎浓稠到像是乳液的白雾,却没有驱散开去。
  天王殿。
  里面无人。
  尽是些烂瓦断砖,灰土足足一尺厚。
  一人一龙在屋里走了走,并没有发现什么蹊跷的地方,而且看到的几盏铜灯,几乎全部腐朽残破,别说点亮烛火,就算是立着都难。
  那刚刚的亮光,究竟是什么原因?
  莫非是看错了?
  白龙有些疑惑,没有出声,微皱眉头仔细的观察周围,对这里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
  直到玄奘叫他。
  “白龙,走。”
  “嗯?去哪?”
  “去见人。”
  “谁?”
  玄奘看向北方,若有所思,接着走出殿门。
  “一直在等着我们的人。”
  ……
  出了天王殿,越往外走,破败感尤其严重,即使隔着浓雾,玄奘都能感觉到一股浓重的凄凉景象。
  后院,刚刚站定。
  “长夜漫漫,没想到还有和老朽一样没有入睡的人。”
  就听到不远处的浓雾后面,传出一道衰弱的声音。
  然而浓雾太大,看不到后面究竟是什么人,这时有扫地声传来,每扫一下,浓雾便薄几分,每走一步,眼前的景象更清晰一些。
  直到出现一个身穿单薄道袍,较年长的老人。
  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仙风道骨。
  “这位老丈,您是?”白龙抢先问道。
  “不过一个没用的老头子罢了,”老人拄着扫帚,一双眼眸里透露着浓重的疲惫,但却非常清澈,他抬眼看向玄奘,神色言不清道不明。
  几个呼吸的时间后,低头作揖。
  “有大师和龙子驾临道观,本是一件非常欣喜的事情,可无奈这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有招呼不周的地方,还请见谅。”
  “无碍。”
  “那大师和我四处逛逛吧。”
  “好。”
  玄奘没有拒绝,表情风轻云淡,好像就和有默契的朋友相处一般,直接跟随而去。
  走在道观的小路。
  凡是玄奘和老人前行之处,浓雾自行退散两旁。
  老人一边走,一边和玄奘介绍,指着左前一处硕大的土包说道。
  “这是一处小道观,供奉玉鼻山神陈谭明,前方便是山君殿,也是倒塌最严重的一间屋子……”
  说是土包,其实在玄奘和白龙眼中看来,那隆起的形状,倒更像是一座大坟墓,上面时不时飞过几只乌鸦,其中一只双眼通红,站在土堆上,身体一动不动,整个脑袋机械般僵直的缓缓转头,看向玄奘,颇为怪异。
  “再往前,则是三清殿和真武殿,供奉我道家祖师……”
  “南面有……”
  ……
  很奇妙,玄奘和这位老人之前并不相识,更无交际,但老人的话语推心置腹,道观所有一切,事无巨细,都一一叙述。
  像是在说临终遗言似的。
  玄奘一直仔细倾听,时不时回应两句。
  老人还说起了道观鼎盛时的模样,在语言的形容下,玄奘和白龙仿佛看到了这座废墟之前的辉煌——
  假山、瀑布、流水、绿植……应有尽有;
  顽猴、萤虫、走兔、精灵……生机盎然。
  一抹抹灵气氤氲山腹,伴随有阵阵香火仙神气息,连每个道士脚下行走的黑砖,都有些许憨厚淳朴味道。
  “在那时啊,这座道观里,山石草木都有成精聚怪的趋势,嘿,但它们可不会害人性命,都是一群善良单纯的精怪呐……”
  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一时间滔滔不绝。
  说完供奉的屋殿,又带着玄奘和小白龙,向外周走了走。
  到了一处黑坑前。
  水枯无鱼,满是腐臭的淤泥和凌乱的烂叶断茎。
  “这本是一处清可见底、晶莹秀澈的水潭,”
  老人目光幽邃,直直的看向前方,满是感怀,
  “深三丈六尺,长七丈二尺,其中长满莲花,春末之时,尽是些戏水的锦鲤无忧无虑的玩耍,我那三师弟陌上,最喜欢坐在水潭中央的圆石上打坐,往往一坐,就是整整一天。
  当时我还笑他,看鱼看花能看出什么来,能得道吗?
  他却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我在看万物,万物也在看我,我不用去追求道,因为,道,就在我的身边。”
  说完,老人张开双臂,抬头,吸了一口气,拥抱天地,脸上尽是满足和恬淡。
  在玄奘眼中,仿佛看到了那位道法自然的三师弟在做同样的动作,眼前两道身影逐渐重合,虚幻和现实在此刻交际,让玄奘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体验到了,那个充满自然、活力、无忧、恬静的谭明观。
  看到了那位放达不羁、浪漫洒脱的三师弟。
  过了一会后,老人脸上满是打趣和骄傲,接着嘿得一笑,放下胳膊,摸摸胡须,眼神里尽是追忆,随后面容爬上苦涩,低头一叹。
  摇摇头,向前走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