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颤栗洞穴之问道青城山 / 第十九章:天机观传说

第十九章:天机观传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胖寻宝意犹未尽,对众人说道:同志们,今天寻宝不够尽兴啊。不是说我自己没捞到宝贝,而是不忍心看着大家空手而归,所以我决定改变一下履行路线,盗墓太危险,我就带大家去捡石头。这可不是普通石头啊,也不知道是认为丢弃还是自然形成,反正是好石头。
  小胖道:您这又是唱的哪出戏?我们还是早点出山,吃大鱼大肉吧。
  不过寻宝这事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要能捡到什么宝石,迟一点回到文明社会又何妨。于是大家让大胖先讲讲是什么石头,值不值得去。
  大胖道:很早以前这里有个山头,山上有一做道观,名叫天机观。当然啦,道观早就不存在了。但是哪座山头呢传说是有宝石的。说有一种黄色的鹅卵石,用手电筒照可以透光,山下百岁老人讲这是一种失传已久的黄龙玉。传说是神龙下的蛋。我爸以前来山里采药无意中捡到一个,我是亲眼所见,那石头表面有纹路,显得有些粗糙,乍一看跟普通鹅卵石没两样,但是用手电照是可以透光的,而且透出的光呈金黄色,非常好看。后来被我内江来的舅舅要了去,据说切开里面全是通透的金黄色,他说很有加工价值,做出来的玉牌也很美观,与众不同。
  老搞道:搞了半天你也没去过啊。那你怎么带我们去?
  大胖道:好说好说。这山头与众不同,也许是因为曾经发生过大火,反正现在找也比较容易。大致路线我爸也传授给我了,说这山塌过,有半个面都是黄沙,容易辨别。这天机观也是大有来头的,据说上面的宝石跟历史发生的事件有关。我就先给你们讲一讲这个道观的故事吧。
  明末清初的时候,山下还有一块石碑下,上书五个大字:入此山者死。果然有些采药的误入山中就再也没回来过了。几百年过去了,山下的石碑也不知去哪里了,人们也就淡忘了,上山也没发生什么怪事。其实,在明朝以前,这座山还是完整的,也并没有沙。那时山上有一座道观,名叫天机观。因为当年张道陵天师为了剿灭妖魔设置的一处道观。天机观有一座宝塔,宝塔之上悬挂一把宝剑,相传是张天师所留,剑放在塔上可以威震四方妖魔。
  后来道观因为年久失修,道观逐渐没落,香客也绝了迹。一日,道观的白发方丈忽梦见祖师爷,经祖师爷梦中指点,于山中某处掘得祖师爷埋下的金银若干。于是重修道观,宝塔。方丈将宝塔、殿堂用金粉涂抹,使之金碧辉煌。塔中阁楼又置无数夜明珠,到了晚上也不用点灯也是非常明亮,光耀四方。以至于人们老远就能看到这座道观的金顶。四里八乡的人无不称奇,纷纷前来焚香朝拜。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发现山金顶之上早晚似有两条金龙盘绕升腾,特别是天气晴好,有晚霞的时候,金龙现身金顶,令高塔更加金光璀璨。民间相传是山上将有神物得道成仙所致。
  山下有一狐妖,见此情景,欲杀了神龙,毁了道观。杀了神龙可得龙珠,让自己法力高升。狐妖化作村民,向县衙告密,说山中有妖孽,化成两条龙,实为蜈蚣精,欲自称为龙有谋反之意。县令于是派人去调查取证,果然村民所言非虚,傍晚时分山顶隐约有两条金龙嬉戏,于是惊慌而返。县令奏报朝廷,皇帝非常忧心:天下能自称为龙的只有他一人,容不下别的龙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下令铲除。
  县令派了几百官兵围住道观,准备把山上道士全部捉了严刑拷打后再治谋逆之罪。官兵到了山上,却不见一人,只是道观中有不少的石像。有士兵说,多半是妖道作法变成了石人,以蒙混过关,于是命令人砍人像。谁知石像坚硬无比,一砍刀就断了,试了几个人的刀都是如此,为首的军官就命人抬回去一个。此时,官兵忽见一团黑云从天而降,云中似有无数黑虫飞舞,众官兵仓皇逃走。
  县令闻言,也觉事情不简单,便来审讯抬回来的石像。只见这石像惟妙惟肖,果真像是真人所化,观者无不惊奇。
  是夜,县令梦中听到石像开口说话:天机观素来与人间秋毫不犯,除妖避邪多举善事。百余年不曾有妖孽祸害人间,今你听信妖言,怪罪道观,恐对辖内百姓不利。望你明察秋毫。
  县令大吃一惊,慌忙道:大胆妖道,你蛊惑人心,养妖成龙蓄意谋反。当今皇上乃唯一真龙天子,怎容得下尔等兴风作浪。
  石像笑曰:青城山乃龙脉所在,出现龙影乃是天下太平的好征兆,若要破坏龙脉,恐遭天谴。
  石像说完,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不见。
  县令惊醒,原是一梦,令人去查看石像,石像已经不见了。但皇令在身,如不查办,恐得罪圣上,招来杀身之祸。如果要斗,却又斗不过妖道。县令于是很犹豫。
  狐妖奸计不成,便化作美女勾引县令,正好县令也想纳妾。县令被狐妖迷得神魂颠倒,狐妖便给县令献计,县令便派人用狗血、蟾蜍毒汁、孕妇尿等配制成一种毒液,将箭头浸泡七天七夜后,派人潜伏山林,准备用毒箭射死金龙。
  时天下大旱,县令以此为由请方丈下山为民作法祈雨,趁道观道士下山,埋伏的官兵趁机对金龙下手。方丈不知是计,认为已经和县令冰释前嫌,欣然率弟子前往。
  傍晚时分,两条金龙浮现于金顶,忽被一阵毒箭射中,在空中不住翻腾哀嚎,惨叫声震惊四方。不久,一条金龙在空中化为黄沙落下,另一条龙化为黄色的雹子落下。有人说那是一条母龙和一条公龙,公龙华为粉末,而母龙掉下的石头实为龙卵。
  林中弓箭手吸入黄沙开始咯血,全部中毒而死。
  与此同时,方丈还在县城中作法祈雨,对道观发生的事情毫无所知。县令正在观看道士列阵作法,忽然一团黄云飘来,云中金光四射,县令以为是道士祈雨求来的祥云。直到黄云压顶,落下黄沙,这才知大事不妙。围观官员差役等吸入黄沙开始剧烈咳嗽,继而皆吐血身亡。唯独列阵作法的道士和平民毫发未损。
  方丈也不知情,只觉得有大事发生,赶紧率领弟子回到道观,但见道观不再金碧辉煌,宝塔也摇摇欲坠。问明情况,才知道神龙已经被害,悔恨不已,只能叫人搜集好龙卵,严加保护。
  狐妖奸计得逞,寻思着要将宝塔的夜明珠与龙卵全部占有。但是道士人多势众,狐妖不敢轻举妄动,便作法让百余条毒蛇上山,在夜里咬死了十余道士。
  方丈心知与狐妖必有一战,于是命人去下天师剑和夜明珠,没了宝剑和夜明珠,塔也倒塌了。
  狐妖害怕天师剑,便化作道士进入道观,用迷香迷昏了守护夜明珠的道士。狐妖得了夜明珠,吞入腹内,发法力大增,已经不再惧怕天师剑了。方丈得知夜明珠失窃,悔恨不已。幸好龙卵由自己亲自守护,才没遭遇毒手。狐妖得了夜明珠,法力大增,方丈一时也无计可施。思来想去,方丈忽得灵感:何不用龙卵作诱饵,设计灭狐妖呢。
  观中道士死的死,逃的逃,所剩不多。方丈不得已将将龙卵掏了一个洞,放入从天师剑刮下来的金属粉末,又加了些香炉里的千年香灰,复原之后作为诱饵等待狐妖上钩。
  虽然是一招险棋,但却牺牲了龙卵,犯了杀戒,方丈难免会遭到惩罚。
  狐妖见观中道士所剩无几,趁夜故技重施,顺利盗走龙卵,想吃了龙卵便可得道升仙。谁知吃下之后顿觉腹中疼痛难忍,千万道金光从狐妖肚子中发出,狐妖即死,魂飞魄散。
  狐妖既除,但天谴难逃,方丈遣散剩余弟子,在观中独自等待。一日道观上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闪电劈中山头,把山头削去大半,道观也坠入山崖,灰飞烟灭。
  这座山以后就有人捡到黄色石头,有人说这是金龙身体所化,也有人说这是方丈圆寂时留下的舍利。谁知道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