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人在商场 / 工作

工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龙海休息了半个月。这半个月里每天睡到自然醒。自从离职之后,之前的失眠症,消失地无影无踪。每天饭后散步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然后一觉睡到天亮。半个月休息下来,总算胖了两斤。
  他这个体质一直偏瘦,无论怎么吃都不长肉。只是每天无所事事,张龙海心里堵得慌。第一个星期还没什么感觉,最近几天则格外明显。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
  闲着没事,张龙海在招聘网上注册了个账号,做了一份简历,准备投递。没想到简历还没有投出去,就有猎头找上门来了。
  猎头公司询问了张龙海的经历和现状后,说有个公司在招聘总经理,张经理的条件非常符合,如果有兴趣可以安排双方见面。张龙海自然是求之不得。然后约定第二天在南苑饭店大厅的咖啡吧里见面。
  挂了电话,张龙海暗自得意了一番。谁说我找不到?还没找,自己就找上门了。
  第二天的面试也很顺利。对方老板是个五六十岁的妇人,姓薛。薛总说自己辛苦打拼多年,创建了一个纺织公司,专门为甬城很多大型服装公司提供面料。如今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想享几年清福,不想再事事亲为。所以准备请个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公司。
  张龙海在恒生负责各种纱线的国内销售业务。纱线隶属于服装辅料。薛总的公司则销售服装面料,从大的分类来说,都属于纺织服装业,很多地方还是有共通性的。
  在了解了张龙海的经历后,又听张龙海对纺织行业做了一次分析,薛总对张龙海表示很满意。于是双方谈了下福利待遇。
  张龙海提出在没有证实自己的能力之前,暂时按照十万年薪计酬。距离年底还有半年时间,这半年时间足够彼此深入了解。等互相了解了以后,再谈以后的薪酬。
  薛总觉得张龙海的提议很合理,当即表示同意,另外放出诱饵,说如果张龙海确实符合公司要求,能够最终接管公司,公司会无偿转让一部分股份给张龙海。
  张龙海去见薛总之前并没有和莲姐说过猎头公司找上自己的事。直到和薛总谈妥,才把好消息告诉莲姐。莲姐听了也是异常高兴,两个人到万达广场吃了份西餐,当是庆祝。
  让张龙海没想到的是,满怀期待的新岗位,张龙海只做了一个月。一个月后张龙海便主动递交了辞职报告。
  到薛总的新公司报道,张龙海才知道原来薛总开的是个贸易公司,并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只是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源,在面料厂家和服装厂家之间牵线搭桥,从中转手买卖面料,赚取差额。
  薛总整个公司就只有六个人。三个司机、一个办公室理单员、另外一个长期驻扎在江苏无锡的技术员,负责联络几家面料供应商,最后一个便是薛总自己。
  薛总希望张龙海能够尽快进入状态,只给了张龙海一个星期时间,熟悉公司的人和事。第一天,张龙海留在公司了解理单员的内容,又花了三天时间分别跟着三个司机去给服装厂送货,顺便认识了一下服装厂的相关负责人。最后一天时间和薛总跑到无锡办事处,了解公司的采购状况。一周下来总算是大概弄清楚了薛总公司的现状。
  薛总的公司虽然小,但是服务的客户却都很大,在甬城的几个大型服装厂:雅格、罗森、珊珊等几个号称“中国十大名牌”的服饰公司,都是她的服务对象。能成为甬城这几个服装巨头的供应商,可见薛总的业务能力非同一般。可是,要说到公司的管理,却是不敢恭维。三个送货司机,彼此各行其事,理单员从上班开始就等着下班,驻外的技术员算是公司的核心人物,有能力却目空一切,骂起人来满口脏话。
  周末的两天时间,张龙海窝在家里,整理出一份考核方案,又做了份员工培训资料。经过几天的接触,张龙海大体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个根源还在薛总身上。
  公司的三个司机,一个是薛总娘家的亲戚,一个是薛总朋友的儿子,还有一个是客户的亲戚;办公室的理单员则是薛总婆家的亲戚;那个负责采购的技术员是薛总从一个供应商那里挖过来的。全是裙带关系,本就不利于管理,而最根本的问题是,薛总根本就没管理,她只是告诉他们各自的要求,除此之外没跟他们做任何沟通。
  这几个人虽然每个月拿着工资,却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薛总整天忙忙碌碌,在公司的时间并不多,几个人很少见到她的人影,即便见到她也是老鼠看到猫似的。
  张龙海把自己做的考核方案和周会内容发给薛总。薛总连说张龙海做的好,她会全力支持他的,有什么需要她配合的,让张龙海尽管开口。
  周一,张龙海召集全体员工开会,除了远在无锡的技术员未能参加,其他人都准时参加了周会。张龙海首先明确了几人的工资收入和考核方案,要让他们明明白白地算出自己这个月能拿到多少钱。其次,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心态的重要性。最后,颁布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的权责,已经奖惩措施。
  散会后,薛总高度评价了张龙海的管理能力,说他制定的规章制度条例清晰,赏罚分明。“看得出来,所有人都对你这个经理心悦诚服了。”
  “薛总过滤了,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边要做的东西还有很多。”张龙海客套几句便离开了薛总的办公室。
  然而好景不长,未等张龙海第二次召开周会,前面颁布的规章制度已经被破坏的体无完肤。理单员上班迟到,按照制度应该扣工资。薛总说念她初犯,先原谅一次。薛总娘家的亲戚,中午时间喝酒,耽误送货,理应处罚。薛总说,当天是他生日,事出有因,原谅他一次。那个客户的亲戚,送错货物,薛总说没造成损失,算了。薛总朋友的儿子,也是上班迟到。薛总说要扣工资。该司机理直气壮地说,为什么他们违反制度没有处罚,我违反一次就要被扣钱。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张龙海找薛总沟通,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便是形容虚设。
  薛总说:“我们公司小,还是得讲究人性化管理。不能过于严苛。”
  从薛总的办公室出来,张龙海便有了离开的念头,而真正让张龙海下定决心离开的是另外一件事。由于采购没有严格把关,发给罗森公司的一批磨毛面料存在瑕疵。薛总让张龙海去和罗森公司的负责人沟通。临行前,张龙海向薛总请示处理方案。薛总说如果真是质量问题,只能退货,产品质量是维持生意的第一要素。
  听到薛总的这句话,张龙海心里便有了底。
  到罗森公司的仓库查看面料,确实是面料存在瑕疵,而且问题还比较普遍。张龙海向客户表达歉意之后,承诺会另发一批面料过来更换这批有瑕疵的面料。
  因为罗森公司质检员及时发现,这批面料并未上机使用。张龙海承诺更换,无非是多一次出入库手续,对罗森公司而言并未造成实际损失。罗森公司的负责人对张龙海果断的处理方案表示接受。而让张龙海始料不及的是薛总却反悔了。
  薛总说:“退回来说得倒是轻巧,即便是面料公司的责任,我们不用承担经济损失,但是甬城到无锡来回的运费肯定是打水漂了。与其浪费这个钱,不如那这些钱去打点一下罗森公司的质检员。”
  张龙海无奈地笑了笑,回到自己办公桌后,当即就打印了一份辞职报告。
  薛总接过张龙海的辞职报告,惊愕道:“张经理,这是何必,我也没说你什么。你的能力我们都是认可的。如果就因为我一次否定,你就要离职,未免也太娇气了点。”
  张龙海礼貌地说道:“薛总,多说无益,在管理方面我们两个道不同,不相为谋。勉强在一起,只会徒生嫌隙。倒不如趁着现在没有矛盾的时候好聚好散。相识一场,也算是缘分,以后薛总有用得到我张龙海的地方,薛总尽管吩咐。”
  张龙海终于还是离职了。才上了半个月的班便又失业了。
  宫志鹏知道后,再次上门表示庆贺。这家伙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说:“我早就说过了,你再找又能如何?即便又当上经理,也得有沈祖民这样的老板赏识你才行。”
  这一次张龙海无力反驳。
  宫志鹏临走的时候,拍了拍张龙海的肩膀,说:“听我的没错,自己干吧?”
  张龙海拍掉他的手,把他推出了家门。。
  虽然赶走了宫志鹏,但是宫志鹏的话却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自己干吧?”
  从恒生公司出来后,已经有很多人跟他说过这个话。可是,自己干,谈何容易。自己手头这一点钱,能买几台机器?再说,莲姐肯定也不会答应。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