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一切从大明王朝开始 / 第四十六章 国师

第四十六章 国师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朱樉一句质问,朕为天子呼!
  让慧明禅师五人心中一凌。
  “他们已经感觉到,皇帝的语气已经到了不善的地步了!”
  不善,自然就不能善了!
  五位禅师彼此交换了一刻眼神,随后依然由慧明开口回答朱樉。
  慧明道:“皇帝受天下万民敬仰,当为天子。”
  不了解朱樉性格的慧明等人,自然也不会清楚,朱樉的质问只是出于他的本性。
  何为本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换句话说,朱樉是一个自恋,自我感觉良好之人,他受不了别人对自己英明的质疑。
  这个情况,与当初杨逍质疑朱樉是否英雄,可谓如出一辙。
  “很好,国师慧眼识英雄。”
  理所应当的,接下来便是朱樉面露笑容,伸出右手的大拇指赞赏慧明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既然朕为天子,朕敢问国师,朕的话,可代表天意呼?”
  或许是朱樉长期受到九位学识渊博的长者教导,以至于朱樉开口闭口就是之乎者也。
  特别是与慧明这样的老禅师交谈,朱樉已经习惯用呼字最为结束语。
  “阿弥陀佛,皇帝的为九五至尊,金口玉言。”
  慧明此话已经很直白了。
  而朱樉也听懂了。
  朱樉对慧明点头,谁说和尚不懂刚直易折的道理?
  如今的话,显然代表了低头!
  “如此甚好!”
  朱樉再次赞了慧明一句,随即问出了他今日前来青龙寺的主要目的,朱樉道:“朕打算收天下寺庙土地,敢问国师,可行否?”
  “自当可行。”
  这一次慧明没有与其他四位禅师交换眼神,而是马上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促使慧明说出这话,还是因为朱樉这位皇帝,曾不止一次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皇土。
  皇帝对于土地的热爱,在如今的大明王朝,可谓上至八十老翁,下至三岁小儿皆知。
  见慧明识时务,朱樉觉得不虚此行。
  于是,朱樉收起了咄咄逼人的语气,和善的对慧明五人道:“别怪朕,只因佛门在世俗的扩展,让朕感到不安。”
  对于慧明等人,朱樉可谓是坦诚相待了。
  他接着对慧明等人说出缘由,毕竟,赵敏后续的灭佛政令下发后,朱樉不希望看见流血又流泪的佛门。
  因为佛门,在大明王朝的建立上也是功不可没的。
  特别是在大明王朝气运转接一事上,没人比朱樉清楚,佛门的功劳有多大。
  他们不仅成全了大明王朝,更是成全了朱樉得道成仙。
  功是功,过是过!
  即便朱樉赞成灭佛,可也不会将佛门赶尽杀绝。
  “你们也知道,朕的天下便是靠着明教得来,故而,朕对教派有天然的排斥。”
  朱樉这话的确不假,大明王朝中的教派,凡是踏入了朱樉认为的红线,便会遭遇毁灭性打击。
  之前的拜月教便是明证!
  虽然,拜月教已经死灰复燃了,可他们也老实了。
  教派的教义,也从抵制皇后赵敏掌权,改为了为天下女子谋福利。
  对于拜月教喊出女子能顶半边天的口号,朱樉还是非常赞同的。
  当然,朱樉之所以允许各大教派存在,但是,必须在他划出的圈子里玩。
  因为,这便是长者们所提到的规则!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自然的,朱樉所说,慧明到等人也明白。
  奈何佛门并不是铁板一块。
  至少在佛门内部,就已经分为了三家,可谓是三家分佛。
  禅宗,密宗,净土宗。
  而青龙寺,慧明这位国师属于密宗。
  密宗对于土地的热爱,不像其他两宗,他们更像是苦行僧,遵循修身修心,如此反反复复。
  至于,朱樉提出要收回天下寺庙的土地一事,对于青龙寺等密宗寺庙,其影响并不大。
  所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慧明都不会反对。
  然而,慧明不反对,对于朱樉来说就足够了。
  朱樉可不管三家分佛的事情,他只需要作为大明国师的慧明点头。
  见慧明认可普天之下莫非皇土,朱樉便露出了会心一笑。
  因为后面的事情,就可以简单粗暴了。
  “国师,朕领悟到了天人境界,可与青龙寺分享。”
  当朱樉的目的达成后,朱樉甩出了一个重量级的消息。
  然而,慧明等人并没有出现朱樉想象中的震惊之色,反而坦然的点着头回答朱樉。
  “阿弥陀佛,皇帝为百年一遇人杰,得道只在朝夕。”
  慧明说这话,让朱樉哑然。
  看来佛门并不是不清楚昨日气运金龙现世出于自己。
  朱樉心中如此想到。
  也是,要论起来,大明王朝的气运还有佛门的一份功德在。
  只是……
  为何佛门不像道门一样急切?
  难道说,这就是佛门所提出的,一切皆是缘?
  随缘!
  命中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想到这里,朱樉不由高看了慧明等人一眼。
  佛门从封神以后开始大兴,不是没有道理!
  人家的不争即是争,比老君提出的不为而争可要厉害多了!
  “国师,朕尊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信条,青龙寺也好,国师也罢,于国于朕的功劳,朕都记在了心里。”
  说罢,朱樉便不在空谈,而是逼出体内的气运,手指环绕自己的气运金龙,对慧明五为禅师道:“原本的王朝,皆是由国师掌握气运,只是朕因气运得道,故而,此事便不在可行。”
  “即便不可为之,但朕感念佛门对于朕的帮助,朕便决定将气运与诸位禅师参悟。”
  朱樉的话,让一直平静的慧明等人出现了动容的神情。
  对于朱樉得道,他们可以不羡慕,但是对于自己修道的帮助,他们不可以拒绝。
  毕竟,慧明等人虽是得道高僧,可他们也无法做到斩去七情六欲,因为他们还是人。
  修佛的人!
  至于朱樉所言的,对佛门感恩的心,却是让他们对朱樉这位略显蛮狠不讲道理的皇帝,生出了一丝好感。
  因为朱樉要收佛门土地一事,怎么看,都是过河拆桥的做法。
  当然,慧明等人不会知道,朱樉的感恩之心,不是针对佛门,而是他的师父,火头陀。
  不管怎么说,火头陀也是受了佛门的恩情,出身佛门。
  虽然最后叛出佛门,可一直到圆寂,火头陀也没有脱下他那一身因为浆洗而泛白的袈裟。
  由此可见,火头陀的心一直属于佛门,只是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让人情非得已罢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