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逃出五指山 / 二十、皇帝这张牌

二十、皇帝这张牌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临江仙,低沉雄浑的歌声刚刚在庭中响起,便掇住了所有在场人的心神。
  才唱第二句,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步履蹒跚的跨过门槛,后面跟着同样有点步伐艰难、脸色一白一黑的两个老人。他们的进入没有惊动任何人,因为大家早已不自觉的走近洪峰,把他众星捧月的围在中心。甚至连一向高瞻远瞩的长孙皇后都没有发现。
  一曲歌罢,余音袅袅,久久不绝。
  “好个长短句,气魄雄浑啊!”那黑脸老者哈哈大笑,赞不绝口:“今天伴太子洪福,可算来着了。”
  白脸老者也点头:“不但长短句好,这少年郎也唱得好!”
  诸位也看得出,眼前腿疾青年人就是太子李承乾,他也跟着赞许道:“妙啊。少年郎的歌唱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三位一起朝皇后敬礼,腰尚未弯下。后面又走进三个人:原来是高阳掇住李世民过来了。旁边还紧紧跟着一个胖胖的年轻人。从衣着打扮可以看出来:他也是位皇子。
  皇上边走边哈哈笑道:“观音婢,你好大的气魄啊!愣是把考教子女功课办成了论才大典。”
  皇上声音一出,在场之人哪敢怠慢,纷纷转身朝这边敛祍行礼。洪峰也夹在人群当中,准备依样画葫芦。只听李恪在耳边提醒:“你身份还是下人,得行跪礼。”
  洪峰这才注意到,在眼前的一大堆人之中,有人弯腰,也有人屈膝。他不岔的叹了口气,只得恨恨的朝下跪。双膝尚未挨着地板,又听李世民大度一呼:“平身平身。”
  洪峰的双膝离地近,想要趁机收势,却哪里收得住。挣扎了一下,最后还是惯性占了上峰:拍嗒。跪了个结实。
  唐太宗惊讶的发现:所有人都让道了,那个唱歌的少年还直挺挺的跪在他前进的道路上。正在耐闷:这位是要向他讨赏呢还是想要拦驾喊冤呢?洪峰却又连滚带爬的让开了。惹得大伙都在那里窃窃偷笑。
  诸位都面带笑容,只有太子爷心情不好:他发现胖子李泰一直都在父皇左右,刚才行礼的时候,那家伙居然也没让。最近宫中有不少传言,李承乾都不以为然;可是,刚才的一幕,瞬间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大唐皇帝不管到任何一个场地,他都是面南背北,高高在上的那个位置。李世民本来在批阅文件,他是被高阳硬拽过来的。
  站在历来的高度看问题:李世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政治家。他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他所用。在佛教界,他也有不少朋友。比如说玄奘大师。他记得玄奘临行前就曾经说过辩机的好话。今日闻高阳因此人有求于他,不禁觉得有趣,于是半推半就就来了。
  和皇后一对眼,便知道观音婢并没有恶意,只是故意为难为难这个眼前少年。高阳虽然聪明,却哪里知道他们夫妻一体,早就心到神知了?还在父皇那里小声哀求呢。
  只听他父皇问道:“只知道贪玩,你最近功课如何?”
  高阳撒娇道:“我的文章和写字都是第一!”
  她母后哂笑:“你刺绣如何?本宫这个月给你布置的可是手功。”
  “也好。”说起这个,高阳心虚了。
  “也好是吗?那就拿出来吧。”
  “我不记得拿了…。”
  母后调侃道:“是真的忘拿了吗?或是还沒绣好?”
  高阳不说话了。不高兴的把小嘴儿嘟得老高。
  李世民摇头叹息:“如果你功课没完成的话,寡人也懒得替你求情。”
  高阳不干了:“父皇!您可是刚才都答应了的。您要知道,君无戏言!”
  “是吗?”
  嗯!高阳肯定的点点头。
  李世民道:“你可是女孩子!大唐公主!父皇的掌上明珠。要规行矩步,注意自己的言形,不要总跟男孩子混在一起!知道吗?”
  “孩儿知道啦。”小姑娘回答得很不高兴,还不甘心的又凑到父皇耳朵边重复:“您快救啊!”
  搞得李世民十分头大,回头对黑白两位老臣道:“二位爱卿,以为刚才这小子曲词如何?”
  那黑脸道:“威武雄壮,妙不可言啦!”
  那白脸道:“慷慨激昂,有如金石。”
  高阳不忘得意的插嘴:“我就说他满腹锦绣吧!十七的眼光从来不会看错人的!”
  皇后小声揶揄道:“你看中的只是他英俊的外表吧?”
  “英俊有错吗?”高阳历来快人快语:“我就是想以后嫁给他,不行吗?”
  也许正是她的快人快语,毫无心机的憨憨样子,才让她在皇帝皇后面前宠荣有佳。
  当然了:她的声音足够小,小得只有他们三个人才听得清。
  皇后在李世民的耳机嘀咕:“看到了吧?这就是我想把辩机送进净室房的原因!”
  “干嘛呀?公主嫁自己喜欢的人不行吗?”高阳据理力争。
  皇后解释道:“不是不行!主要是堂堂公主,决不能嫁个平民百姓。”
  “父皇随便给他个官做不就行了吗!”高阳觉得此事特别的容易:“再说,他腹藏诗书,人又聪明。父皇只须随便栽培一下,十七担保他日后必成大器!”
  “真的?”李世民都被她逗笑了。
  “您尽管一试!”
  皇帝是个非常果断的人,真就把胖子青年招到跟前问道:“泰儿,朕已批准你设立文学馆,广招天下博学之士,你以为此子如何?”
  原来这胖子是李世民的四子李泰!李泰畅然道:“单论此首诗歌,确实可登大雅之堂。如若以此入我文学馆,却还尚须时日。”
  意思是说洪峰行文尚浅,不够资格。
  李世民又转向太子李承乾。
  看得出,大唐天子对洪峰还是挺有好感的;当然,他也许只是看在高阳的面子上准备着意栽培他一二。
  太子原本倒是非常欣赏眼前这个青年才俊,但看到李泰都弃之如敝履,倘若他收为门下,岂不是证明自己的门槛比别人低吗?他才不会做这种蠢事呢。
  嘿嘿!用李世民这张招牌强推,居然也没有什么较果。看来,洪峰流言不利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