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父亲的1986 / 第三章 伊人

第三章 伊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火车慢了下来,车窗外的景色,不在是一成不变的稻田,偶尔能看到不少的居民点。
  傅方平站了起来,活动着有些酸痛的身体,他也准备去放水了。
  “大有哥,我也去一下。”傅方平说道。
  “哦,那得抓紧了,现在人还少一些。”赵大有提醒道。
  傅方平也知道这一点,待会火车进站了,厕所的门会被乘务员关上。
  这年代的火车,大小便都是直接往外排的,要是有人走在铁轨上,会时不时地看到一些发皱的白色卫生纸。关车门,也是为了防止有人进站的时候上个大号。
  傅方平走到厕所门前,发现门上的插销显示有人,也就站在门前等了起来。
  没过几分钟,门被打开了,出来的人有点面熟。
  傅方平认了出来,是刚才那个吹口琴的大学生。此时他额前的刘海,似乎被水打湿过。
  李泽打量起眼前这个挡着自己的少年,心里有些疑惑,对方为什么盯着他看,在确认没印象后,也没管太多,侧着身子绕过了傅方平,往自己的座位上走去。
  “马埯山快到了,要下车的,往车门这里靠过来啊!”乘务员又开始报站了,傅方平听到这声,连忙进了厕所,抓紧时间释放。
  舒服了!
  傅方平顿时感觉浑身上下轻了大半,在火车上,他东西没怎么吃,水倒是喝了不少。
  提上裤子,打开车门,就看到了不远处提着钥匙串走过来的乘务员。
  “把路让一让了啊,别堵在这了。”乘务员走到傅方平身边,一把推开他,锁上了门。
  这年头的乘务员态度就是这样豪横,傅方平也不打算自讨没趣,直接往回走。
  路上,他瞟了一眼那个吹口琴的文艺青年,发现他此刻正端坐在座位上,手里还翻着一本书。
  “太装逼了!”。
  看到这一幕的傅方平不得不承认,此时的自己有点酸了。
  前世的傅方平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一开始只是觉得有点不自然,毕竟拿着书看,和周围人显得格格不入,但不久就明白了。
  自己享受的就是别人的注视!
  那种夹杂着羡慕、嫉妒以及佩服的眼光,令人甘之如饴。
  只不过如今是角色互换了,自己变成了别人的背景板而已!
  火车慢了下来,车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傅方平好不容易才挤进去,找到远离站台那一侧的车门,靠了上去。
  赵大有看着周围拥挤的人群,一脸的无所谓,手里拿着袋花生米,递给傅方平。
  “方平,要来点吗?”赵大有问道。
  “坐火车我不怎么吃东西的,怕胀气。”傅方平说。
  “哦,那我就不给你留了。”一边说着,一边把袋子里剩下的直接往嘴里倒。
  傅方平不是不想吃花生,而是小时候吃的太多了,早就腻了。
  洪城这个地方丘陵多,每家每户都会在一些山坡上种满花生,从小到大,什么煮的,蒸的,炒的,还有扔在火里煨的,他都吃过。
  就连高中住校的时候,都会带上一罐子。
  “方平啊,坐这么久的火车,饿着肚子可不行啊!”赵大有抹了把嘴,开口问道。
  “没事的,大有哥,我问过乘务员了,下午3点就能到上海站了。”傅方平回道。
  “那怎么行,你现在正长身体。”
  “下午下车了,我请你吃顿好的!”赵大有拍着胸脯保证道。
  傅方平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顺着话接下去。
  “不用麻烦了,大有哥,我表哥会在南广场等我的。”
  “那见外了不是,你表哥也是洪城的,咱们仨那都算是老乡了。”赵大有说道:
  “我一块请了,不差这点钱!”
  ......
  钱自然是不差的,但要是赵大有见到自己表哥后,情况不像自己说的那样,他可能立马就尿遁了。
  “让一让了啊,注意自己脚下。”一道略显浑厚的声音响起。
  “你们俩小伙子杵在这里当门神呐,这边车门待会要开”,女乘务员眼神示意了一下傅方平的脚下。
  傅方平这才发觉自己踩在了一块铁板上,连忙后退,铁板是给下车的人踮脚的。
  “不好意思啊。”傅方平挪开了脚。
  火车缓缓进站,女乘务员就站在赵大有和傅方平的身边,等着火车停靠站台。
  “咔......”的一声,列车一阵耸动过后便停了下来。
  傅方平往车门外看去,站台上已经排起了一个小长队。
  车门打开,傅方平和赵大有也下了车。
  门口的位置人实在太多,自己想往里面钻也没有办法,只能先下来,等人少了再上车。
  反正只要你有车票,乘务员才不管那么多。
  站台上的空气显然比车厢里的好闻,赵大有一下车就找旁边抽烟的人借火去了,傅方平则是打量起周边的环境。
  水泥地面,站台上坑坑洼洼的,没有椅子,也没有什么垃圾桶,但地上除了烟头,没什么其他的垃圾。
  物质匮乏的年代,想要浪费,也没有东西可浪费的。
  马埯山这个城市,傅方平以前坐火车的时候也经常过这里,说起来这种资源型的城市在共和国并不少见,翻翻地图就能发现,这些城市的周边都有大的经济或政治中心。
  反过来想,也许是那些大城市需要这些“卫星城”来输血。像这种资源型城市,好的给了别人,污染留给了自己。
  不过城市毕竟不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它们本事估计也不会有这些感触。
  这个时代的发展思路还没有完全转变,像后世那种先集中发展大城市,然后农村再城镇化的体系还没有形成,现在走的发展路子还是“全面城镇化”。
  消除脑体分工,减少城乡差别,实现**富裕,是之前的发展调子。
  但傅方平却知道,现在农村的大队取消了,地分了之后,农村想要积累出城镇化的工业基础已经不存在了,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凋敝的状况将不可避免。
  这也是为什么傅方平想要去沪市看一看的原因,时代的发展潮流他阻止不了,他也只能选择随波逐流,尝试在别人分蛋糕的时候,找到点残羹冷炙!
  过了一会儿,站台上的人群开始变得稀疏,马鞍山毕竟不是什么大站。
  赵大有踩灭了烟头,示意傅方平上车。
  “走了,方平,现在人少了。”
  傅方平点点头,把自己的车票给车门处的乘务员示意了一下,跟了上去。
  站台不远处,一对中年夫妇一路小跑,跟在一个年轻的女孩后面,眼睛还时不时地打量着傅方平所在车厢的号码。
  “老周啊,这回别看错了,是八号车厢吧?”中年女子埋怨道。
  随即脸上露出一丝担忧,对着女孩说:
  “人这么多呢!”
  “依依呀,待会一上车就记得找好自己的座位啊,这站离沪市还挺远的,下午三点才到站。”
  “另外,在火车上千万别睡着了啊,注意自己身上的行李!”
  这个女孩叫周伊依,旁边一直说话的是她母亲丁玉霞。
  “行了,妈,我又不是第一次坐火车了,我会注意的。”
  “你和爸先回去吧,马上门要关了”
  “哦哦,那就好,这次你妈我临时有点事去不了,我已经和你小姨那边打过招呼了,你一下火车记得去南出口,你小姨会在那接你的。”
  周伊依看着自己老妈似乎还要讲,连忙阻止道。
  “嗯嗯,我知道了,妈!”
  丁玉霞旁边一直站着没说话的中年男子也帮腔道:
  “女儿都已经读高中了,火车又不是没坐过,别瞎操心。”
  “再说不是还有她小姨也在那边等着嘛”
  听到这话,中年女子回过头来剜了他一眼,一边把手上的提着的袋子递给了周伊依。
  “这是给你小姨带的一些土特产,咱家有人送,也吃不完这么多。”
  周伊依背起自己母亲手里的黑色肩包,把票给了车门口的乘务员查验。跨上火车后,站在了车门口。
  突然,丁玉霞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连忙从口袋里掏出车票,递给了周伊依。
  “这张票我用不上,也就不退了,和你那张是连着的,上了车你把东西放在我这张座上,省得难拿。”
  说完,也不等周伊依开口,便朝一旁的丈夫使了个眼色,径直离开了。
  “依依啊,那我也走了,你自己多注意点!”
  没过多久,车门关上了,马埯山这站上的人有点多,车厢里比之前更挤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