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南晋汉帜 / 第五十章 倾轧

第五十章 倾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桓府君!”沈和子对桓殷怒目而视,一脸不爽的吼道“桓府君何故打断吾之话语,难道这就是龙亢桓氏的家传风度何教养吗?”
  沈和子骂完桓殷之后,转而继续对下面的众官吏口若悬河的喷起了唾沫星子。
  “痛心不已!痛心不已!吾沈平安一心奉公,为了官家、为了朝廷不惜夙兴夜寐、殚精竭虑!
  可是汝等尸位素餐之辈,居然让那些卢悚余党在汝等的眼皮子地下祸乱地方而无所知!
  顾郡尉、梁县尉,汝等现在就点齐麾下郡国兵大索全城,必须要给吾一个交代!给朝廷一个交代!给官家一个交代!”
  那沈和子说完之后,被点到姓名的顾、梁两位武官都是一愣。而后那顾家郡尉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对沈和子十分无奈的说道“不是下官等人不想为官家尽力啊,只是晋陵郡治下郡国兵也就几百人。而丹徒县的军马只有区区一百多,这让下官那什么大索全城!那什么稽查卢悚余党啊!”
  沈和子听闻之后不禁更加的尴尬,感情他刚才激昂慷慨的一通演讲都是屁话了?
  “那......吾可以派遣部曲协助尔等,还有桓府君也会派人帮忙的!”
  桓殷听到沈和子提起了自己,连忙出言说道“沈府君失言了,着稽查卢悚余党这种大事,官家怎么可能放心让一家一姓之部曲去做呢?怎么说也是要朝廷的军马亲自负责此时,放能对官家有所交代吧?
  再者说了,吾之东莞郡乃是侨郡,有个甚子的郡国兵啊?”
  桓殷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计谋得逞的微笑,虽说这些计划都是他妹妹桓玉君的手笔。
  “那吾等就放任那些人祸乱治下了?桓府君怎可因噎废食,这岂不是对不起官家的栽培?对不起身上的官袍了?”
  “吾什么时候说不查此事了?沈府君莫要曲解了吾的意思,吾只是言明不能只靠郡国兵去处理此时而已罢了。
  这现在的情况是,官家不可能信任咱们的私军部曲所调查的结果。如果沈府君和吾等派出私军调查,那官家会不会怀疑吾等有包庇之嫌?届时官家发怒了,直接调取周围郡国兵马来咱们的治下越境行事。那沈府君想想,咱们的官差还要不要干了?”
  桓殷说着还对沈和子使了个眼色,凑到沈和子耳边低声说道“咱们可都不是家族嫡出,一旦官家狠下心来撤了咱们的职位。然后让家族的嫡系子弟顶替,那家族还会保全咱们吗?”
  桓殷说完之后回到自己的坐席上,继续一副正儿八经的模样对众人说道“虽说国朝直属的郡国兵还不够用,根本不能完成清剿卢悚余党的重任。
  可是现在的晋陵郡境内,国朝直属军马可不是只有沈府君麾下的郡国兵吧?
  吾属下的刘裕刘县尉可还是北府军只校尉,麾下一千五百精锐北府军都是朝廷直属的军队。
  如果让刘县尉指挥北府军调查,那官家可一定是放心的!”
  桓殷说完之后看了眼沈和子的神色,只见沈和子那家伙在听到了刘裕与北府军几个字时候就变得有些不对劲。
  果然,在桓殷话音刚落的时候沈和子便连忙接过话茬子说道“可是官家下令让吾等郡太守府官吏负责此事,这交给北府军可就不太合适了吧?
  就算是让北府军负责此事,那总要将北府军交给吾来指挥才行!”
  “甚?将北府军交给汝沈平安?
  沈府君莫要说笑了,但凡沈府君汝敢指挥北府军的一兵一卒。那官家可就是不要了沈府君的官位,而是汝的小命嘞!”
  桓殷这话诛心至极,他沈和子一个江左士族子弟敢对北府军这种中央直辖的军队下手,那司马曜还不直接下旨办了他?
  江左吴姓士族不能染指中央军,这可是大晋官家的最后的底线。
  君不见北府军从士卒到军官,清一色的都是北方侨姓。
  北府军、羽林军、京城武卫军,这三支部队可是国朝直属的中央军部队。所部成员皆是侨民侨族,这也是大晋官家最为重要的底牌。司马曜作为一个有为之君,是绝对不能容忍吴姓士族染指这三支军队的事情的。
  “呵呵,沈府君也不必担心。就算是让刘县尉率北府军彻查此事,吾等也可以随时听取汇报掌握局势。
  毕竟这是官家亲自下发的旨意,任谁也是不敢怠慢的。沈府君只要每天等着刘县尉的汇报,然后提出自己得意见与方针就是了。”
  桓殷阴恻恻的对沈和子持续蛊惑,让那沈和子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沈府君还在犹豫什么,这就赶紧下令大开城门让北府军入城搜查吧!
  吾自会向官家上书言明情况,同时请官家准许北府军参与此事的!”
  沈和子闻言一惊,像是被什么东西扎了屁股一般的站了起来失声喊道“不急!此事不急!吾今日便上书官家,请官家自行定夺是否由北府军入城之事!
  吾等身为文官,私自调动北府军可是大忌!必须等吾上书官家,且得到官家的调兵旨意之后方可调取北府军入城!”
  沈和子看样子还是不甘心让北府军处理此事,毕竟他沈和子就是那个吃着朝廷粮食然后勾结卢悚余党的人。
  而桓殷闻言也不着急,只是淡然的对沈和子说道“那沈府君就快点上书吧,毕竟这时间可是不等人的呢~”
  其实桓殷之所以这样的老神在在,还是桓玉君事先就交代好了的。
  桓玉君分析那沈和子必然不能将事情交给北府军负责,肯定要以上书官家的理由拖延。只要拖上个一两日,沈和子便能找机会将那许龙转移走。
  故而桓殷在得到司马曜的诏令之后,桓玉君便要他抢先一步上书了官家请求调取北府军之事。
  沈和子的劄子可能还没送到官家的手中,官家准许北府军调度的诏令可能就送过来了。
  沈和子千算万算,没算到那桓殷有个比他更会算计的妹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