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南晋汉帜 / 第五十一章 搜捕开始

第五十一章 搜捕开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裕看着上首位沈和子与桓殷那副互相倾轧的样子,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好笑。
  刘裕现在一边暗自嗤笑,一边嚼着薄荷叶。
  刘裕穿越至今还受不了当下的茶叶喝法,每每到了喝茶的时候刘裕都是在心中长呼短叹的不情不愿。
  现在刘裕看见沈和子与桓殷在那边忙着互相算计,自己也就放下茶杯,转而拿起本该加在茶水当中的薄荷叶嚼了起来。
  刘裕无聊的嚼着薄荷叶,看着桓殷与沈和子那副面红耳赤的样子就不禁吐槽道“这还真是世家子的风范,这跟乡野村夫为了几两粟米争执不下有什么区别?”
  “桓府君!尔何故三番五次催吾召北府军入城,难道汝有甚龌龊的谋划吗?”
  沈和子不出刘裕的所料,一边拍着身前的案几一边喷着唾沫星子。那黑色的实木案几差一点都要被沈和子这个文弱书生给拍断了,足以见得沈和子现在是有多么的激动。
  而桓殷没有理会沈和子,任沈和子如何的气急败坏,桓殷都只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桓商玉!汝这厮说话啊,怎么哑巴了?
  娘希匹的,乃翁今天不教训教训汝就娘的不姓沈!”
  沈和子看着桓殷那副欠揍的表情,都已经快要起身去跟桓殷贴身肉搏了。
  桓殷见状连忙蹦了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且操起身边的佩剑指着沈和子厉声说道“沈平安汝这是意欲何为?难道是汝与那卢悚余党有所联络,生怕将调查之事交给北府军然后暴露了汝之秘密是否?”
  桓殷一通呵斥下来让那沈和子不由得一滞,而后沈和子的眼神更加的凶光毕露。
  “桓使君说的什么屁话,吾堂堂国朝太守何必与那卢悚余党相互勾结?桓府君啊,这说话可是要讲道理的。吾身为国朝官吏,岂容汝这般肆意栽赃陷害?
  再者说了,吾不许北府军轻易参与此事有错吗?这没有官家的敕令,谁人敢随意调度国朝军队?桓府君身为侨姓子弟,难道不知官家对于这支军队的看重吗?”
  桓殷在沈和子一番狡辩之后,露出了一丝诡秘的笑容说道“沈府君自然不必担心调兵令的问题,也不必特意上劄子去询问官家。
  吾早在前日便已经提前上书于官家,言明地方郡国兵之军力不足以完成彻查卢悚余党之事。请求官家调拨北府军入城听用,相信今日官家的命令就应该到了!”
  “什么?”沈和子闻言登时就感到了不妙,这厮被桓殷的一番话吓的是冷汗直流。
  不过沈和子稍微思量一下,就找到了桓殷话语中的漏洞。
  “桓府君何时遣人去上报官家了?前日的时候,那卢悚余党作乱的消息还没下达过来,这桓府君又是如何未卜先知的呢?”
  “呵呵,沈府君忘了吗?上报晋陵郡境内有卢悚余党作乱的事情,可是吾龙亢桓氏子弟干的。这种大事,吾又怎能没被家族通知提前做好准备呢?”
  桓殷一副志得意满的小人模样,不光是沈和子看了倒胃口,就连刘裕等人都看不下去了。
  而且刘裕等人还是这件事情的知情人,这番谋划都是桓殷那个好妹妹桓玉君得功劳,跟这个酒囊饭袋可是没什么关系。
  不过桓殷说的倒也没错,就在桓殷话音刚落的时候,就有一封六百里加急的诏令送了过来。
  这持有诏令的传令军官根本没有理会太守府外站岗的士卒,单刀直入的就冲了进来。那传令军官一副大红的衣甲,看样子似乎还是司马曜的羽林军。
  “官家绕开行台还有中书直接使用羽林军传令,只怕是十万火急啊!”
  桓殷看着那传令官,一脸啧啧称奇的样子揶揄着沈和子。
  “官家诏令!着晋陵郡太守沈和子,东莞郡太守桓殷听令!”
  那传令的军官中气十足的在堂上呼唤沈和子二人的名号,看样子心情十分的不爽。
  而这传令军官的心情与态度,就代表了官家司马曜的态度。
  “臣沈和子(桓殷)!问官家圣恭金安!”
  “臣(末将)问官家圣恭金安!”
  在沈和子与桓殷的带头之下,刘裕等众官吏也都齐齐的跪下,口中直呼官家圣恭金安。
  “传官家手谕,着晋陵、东莞二郡官府吏员听令。
  朕闻晋陵地方武备不兴,难以负责查处卢悚余党之重任。故特此传旨,诏北府军于丹徒县驻军协助尔等官吏。彻查之事,全权交由卿等负责。北府军于丹徒县驻军校尉官长刘裕,亦听命于二位卿家。
  万望卿等不负朕望,可保地方之安稳。”
  那传令军官说完之后,将司马曜的手谕交到桓殷的手上扭头便走。
  桓殷拿着司马曜得手谕,脸上露出了奸计得逞之后的笑容。
  “怎么样?沈府君现在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吗?这官家的手谕都已经送来了,吾等还不快快执行官家的诏令?
  刘县尉,还不速速点齐汝麾下军马入城搜捕!
  晋陵郡境内诸县城,除了京口县之外都要挨个搜查!”
  京口乃是北府军的大本营,自然是不需要搜查的。
  刘裕听见桓殷的话语之后,也不管那沈和子是什么态度就站出来对桓殷朗声说道“启禀桓府君,末将以为那卢悚余党作乱地方主要是蛊惑那些没甚子学识的乡野庶民,故而搜捕的主要地点应该放在城郊村落与庄园当中。”
  刘裕说完之后桓殷刚想点头答应下来,那沈和子就立马站起身来怒喊道“桓府君!刘县尉!现在马上就要到秋收时节了,汝等现在去城郊村落与庄园当中大肆搜捕,这是否会耽误农作之事?”
  “沈府君莫要担心,吾等又不是下乡去劫掠百姓,也不会践踏良田。单纯的搜查一番,不碍事的。
  倒是沈府君啊,这都接到官家得手谕了居然还推三阻四的,莫不是真的与卢悚余党有所勾结?”
  桓殷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沈和子,很显然对他的态度很不满意。
  “这......好吧,那就依桓府君之言,现在就调北府军于城郊村落开始搜查吧!
  不过记住了,士族们的庄园不要擅自闯入。为了搜查之事,却得罪了人可就不美了!”
  ——分界线——
  话说刘裕回去换上北府军的衣甲,便将麾下一千五百军卒全部撒了出去。
  北府军以屯为单位在丹徒县附近的村庄与小士族、豪强们的庄园当中大肆搜捕,一时间搞得境内是人人自危。
  刘裕没有傻到直接奔着沈和子的庄园而去,而是先冲进几个门第还不如自己的小士族与豪强的庄园进行试探。
  如果沈和子还有本地的士族们没有什么过激的反应,那就进一步搜查更高门第士族的庄园。如果那些士族刘裕应付不了,那就由桓殷这个龙亢子出面率军搜查。最后一步步的将视线转移到沈和子的庄园上面,这样才显得合情合理。
  就在刘裕等人绞尽脑汁的算计沈和子之时,建康城的官家那边爷在思量这档子事情。
  “去他娘的沈和子!简直是一个衣冠败类!”
  愤怒至极的大晋官家司马曜一把掀翻了身前的案几,连带着上面的鱼脍、酒肉都撒了一地。
  而司马曜如此愤怒的原因,就是因为桓殷与沈和子的劄子。二人的劄子一前一后,所述内容看似一样却大相径庭。
  桓殷在劄子当中语气急迫的要求他下令北府军负责此事,言明如果不尽快调取北府军那卢悚余党可就都跑了。而沈和子的言辞间极为暧昧,表面上想请求他调北府军帮忙可实际上却是推三阻四的。
  司马曜本来寻思趁着谢家那几个老学究不在,没人磨叽自己礼仪之是正好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劄子以节省时间。
  结果这上好的鲟鱼鱼脍和腌肉司马曜还没吃几口,就被沈和子的劄子气的够老呛。
  司马曜怎能看不出来沈和子那副不情不愿的态度,好像调北府军调查一下卢悚余党就把他沈平安怎么着了似的。
  司马曜不禁开始联想起来,那沈和子在这件事情当中是否有猫腻存在。
  “来人!秘令羽林军向北府军驻丹徒县的校尉官长传令,告诉他们要提防沈和子那厮。如果查到了什么证据第一时间交给朕,不要经过那沈和子之手!
  对了,桓殷也不行!”
  司马曜说完之后,大殿下面就有一道黑影闪过。
  “陛下何故大动肝火,居然还绕过尚书令直接向北府军下旨,官家以前可是很少这样干的。”
  那黑影还没走多长时间,就见一宫装丽人踱步走入殿内。
  这人正是司马曜的发妻,亦是当朝皇后王法慧。
  司马曜抬头一看,不由得哑然失笑道“皇后何时来此?也不差人通报一声。”
  “妾身见官家烦躁,故而没让人提前通报一声。”
  “皇后有心了,今日我也只是看了一些劄子心情不太爽利而已。
  对了,待会差人去告知王尚书一声,让他入宫面圣!
  我仔细思量了一会子,有些事情需要尚书的大印。”
  “好,妾身这就让人把旨意传给阿耶让他盖章之后完给陛下。”王法慧说吧收拾了一下凌乱的案几,见司马曜有些强颜欢笑的样子就准备转身离去。
  司马曜再下达给刘裕单独得旨意之后,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故而又召尚书左仆射王蕴前来,再下达一份明面上的圣旨给晋陵郡太守府。
  就是安慰一下沈和子的心态,好让北府军能够更加顺利的调查沈和子是否参与了卢悚余党得事情。
  “诺!”王法慧懂得司马曜的苦衷,没有多言飘飘然而去。
  司马曜这边苦恼于沈和子是否参与卢悚余党作乱的事情,而刘裕这边却也是招呼了起来。
  刘裕带着人挨家挨户的搜查,一时间居然找出了许多天师教的旁支分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