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献帝春秋 / 第五章、封侯拜相

第五章、封侯拜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杨安殿内。
  “臣张扬(杨奉)拜见陛下!”
  刘协端坐首位,两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正向其行礼参拜。
  左侧之人年纪约在三十左右,身材高大,面容威严,蓄着短须,浑身披挂整齐,正是河内郡太守张扬。
  右侧之人面容凶恶,皮肤暗黄,身材同样魁梧,乃是义兴将军杨奉。
  刘协颔首而笑,让他们起身。
  “两位将军不辞辛苦护朕东归洛阳,一路上若没你们,说不定朕又重新落入贼人手中,因此朕心中感激,打算为你们论功行赏。”
  张扬二人互视一眼,脸上露出喜色。
  他们等这一天同样很久了。
  刘协一挥手,随后身侧的太监轻咳了一声,拿起拟好的诏书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二位将军护驾勤王有功,朕即拜张扬为大司马,假节钺、杨奉为车骑将军,假节钺,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谢陛下隆恩!”
  张扬、杨奉二人又叩拜谢恩。
  殿内众人目光落在两人身上,脸上露出掩饰不住地羡慕之色。
  大司马位居三公,何等荣耀,车骑将军同样显贵无比。
  此次护送陛下东归,董承、韩暹、张扬、杨奉几人算是赌对了,他们中原本大多为李傕郭汜手下军官,现在竟全都官至三公级别,可谓赚的盆满钵满。
  刘协见董承几人都脸上挂着喜意,看来自己想要稳住他们的意图算是达到了。
  如今他刚在洛阳立足,几人又手握兵马,最好还是先对这些人许以高官、拜将封侯,让其死心塌地留在自己身边,再从长计议。
  好在这些人都不是曹操这样胸怀天下的枭雄,一个三公的虚名便能让其满足,否则刘协还真不知道该喂饱他们。
  正思索时,张扬上前一步,似乎欲言又止。
  刘协眉头一挑,问道,“爱卿有何事要说?”
  张扬神色变换,最后像是下定决心道,“陛下,如今您重回洛阳,朝廷也安定下来,臣打算率兵返回属地,在朝外守护大汉。”
  对于他的话刘协并未感到太过意外,历史上张扬也是在受封后因与董承几人不和而返回属地。
  不过张扬忠心汉室,手中又有兵权,正是自己打算用来对付曹操的依仗,因此自然不能轻易放他走。
  刘协看向张扬,态度亲和、言辞恳切道:“稚叔,此次回都你出力最大,朕还打算对你委以重任,怎么这刚加官进爵完就要离开?”
  张扬却道:“天子应该是和天下人一起的,现在天子有各位公卿大臣的辅佐,我可以在外捍卫大汉朝,怎么可以留在京都呢?”
  董承、韩暹闻言却是心中窃喜,张扬如今位居朝廷三公,若是能远离都城,对他们来说则是少了一个劲敌。
  “稚叔此言差矣,如今洛阳城百废待新,正需要你这种国之柱石辅助朕共同重建帝都、兴复汉室,你要是走了朕还能依靠谁呢?”
  太尉杨彪见刘协不想让张扬走,也是赶紧出言劝阻,“张大人刚立下大功,要是就这么一走了之,天下人恐怕会以为陛下冷落功臣。”
  张扬面露犹豫之色,他原本也不是真心想走,只是不想在朝中参与董承韩暹等人的争斗罢了。
  如今陛下执意挽留只能暂且留下。
  “既然如此,那臣就再留在京都一段时间,辅助陛下重建都城。”
  “哈哈好,得卿相助汉室中兴指日可待啊!”
  刘协大笑。
  一旁的韩暹等人却是傻眼了。
  这陛下也就是说说而已,还真就不走了?
  不过事已至此,他们也没权力赶人家走,只好在一旁勉强挤出一副难看的笑脸。
  封赏完有功之臣后,刘协看向张扬。
  “稚叔,此前朕在东归途中露宿荒野,多亏你让人送来粮食解围,而且这段时间朝廷官员的所需粮草你皆是赖你供应,朕在这里替百官谢过你了。”
  张扬急忙摇头,“陛下太见外了,天子有难臣身为臣子相助也是理所应当,不必言谢。”
  刘协点头,随后又看向董承。
  “董卿,现在朝中粮草还够食用几日?”
  “禀陛下,已经不足三日了。”董承略一思索回道。
  刘协略微沉吟,迟疑着开口道,“稚叔,不知你能否再供应朝廷一些粮草,全当朝廷借你的,等明年收取赋税后一并还你。”
  张扬叹气道,“陛下,臣此次跟随您来到洛阳时日已久,军中粮草已经无多,估计还得几日日补给才能到达,在此之前臣只能匀给朝中二百石粮草。”
  “二百石已经不少了,多谢稚叔相助。另外如今你身为大司马,朝廷的事也劳你费心,在重建都城的这段时间朕便将朝廷粮草管理之事交由你一并负责。”
  “臣遵命。”
  张扬行礼后退下。
  殿内众人又议论片刻后刘协便宣布退朝,随即百官陆续离开杨安殿。
  如今洛阳宫室只修缮了一部分,杨安殿又是天子居所,普通臣子自然不能在此住宿,只能到外面寻找栖身之所。
  等董承等人离开后,刘协望着空旷的杨安殿原本一直紧绷的精神逐渐放松下来。
  自从他醒来,一直都在和这些权臣周旋现在才得以歇息,还真是让人觉得身心俱疲。
  看着守护在殿外严正肃立的羽林军士,刘协忽然神色一动,走到其中一人面前。
  此人年纪约在二十六七左右,面容坚毅、身材魁梧,左脸上还有一道刀疤,身上甲胄虽然还算完整,但已有多处缺口。
  “你叫什么?”刘协问。
  “禀陛下,属下名叫孔蛟,陇西成纪人。”军士声音洪亮道。
  “孔蛟?陇西成纪,你竟是飞将军李广故乡出身。”刘协赞道。
  “属下从小就视飞将军为榜样,希望能像将军一样为国建功,封侯拜相。”
  提起李广,孔蛟原本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一抹崇敬,颇为向往地说道。
  “呵呵不错,胸怀大志,朕看好你!”刘协拍了拍孔蛟的肩膀,又问,“你们羽林军现在哪位将领统领?”
  “禀陛下,上一任将领在东归途中被乱军杀死,现在羽林军不足百人,并无人统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