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滇国迷踪 / 第二章 梦魇来袭

第二章 梦魇来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哥哥,一哥哥。醒来啦,要去看升旗了嘞。”
  就在我感觉我是在承受不住那种恐慌时,妹妹啪嗒啪嗒啪着我肚子,这个声音真的感觉有如天籁。
  “喔,好,起来哒。”
  翻身起床。
  “一哥哥,你睡得好热呀?”
  妹妹指了指我的额头,又扯了我的衣服。
  “还好呀...”这三个字还没蹦出口。
  我这才发现脑门和衣服后背全汗湿了,黏黏糊糊非常不舒服,赶紧的从行李里翻出一件短袖换上,才感觉到清爽舒服了许多。
  洗漱完毕。
  坐在去长安街的大巴上,翻出手机一看才5点半。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的时间。每天都不一样,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具体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专门计算的。
  所以得先去等着,错过时间就不好了。
  坐在车上,我正好是在靠窗的位置,妹妹坐我身边迷糊迷糊,告诉我待会到了叫她起来。感受着清晨的凉意慢慢的消散掉了我的睡意。
  昨晚到底怎么了?现在还依稀感觉惶恐不已,早上真真的换过衣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做了一个梦,可是过后仔细回忆却什么都想不起来,朦朦胧胧仿佛被什么挡住了一般。
  那就算了干脆懒得去想了。
  车不紧不慢的行驶着,我好奇的看着窗外晨曦中路灯下的街道:
  卖不知什么的小贩已经开始出摊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买煎饼果子的小摊)
  暖黄的光晕下,环卫的叔叔阿姨们也开始忙碌起来,行驶过一个个路口,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窗外早晨的凉意和车里的暖和慢慢在窗子上蒙上了一层雾气,伸出手来擦擦窗户,心头不由的咯噔一下:雾-茫茫的雾。
  正头昏脑涨抓住什么头绪却又什么都想不起来的时候。妹妹这会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过来。
  “一哥哥,快看,天安门。”
  听见妹妹这突兀的一喊,猛的把我从神游中拉了回来。
  “喔,看到啦。这会看不清楚待会下车再看。”
  我故作镇定的回答道。
  “嗯,好,好,好。”
  虽然她嘴上这么答应着,却还是难掩亢奋,从我旁边探身过来。我刚把窗上的雾水擦了擦,她便一把挤了过来。
  说实在的,我此刻的心情也是相当涌动澎湃的,无数次在电视画面里看见过,现在真的看到感觉还真是不一样。
  “定一阿,看见没那里是...”
  爷爷面带红光如数家珍般的给我们介绍,这里的建筑。可是我耳朵一个字都没听得进去,目光锁定了那在了那几座地标建筑上。
  远远的可以从我这边位置看见天安门,另一边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mao主-席纪念堂还有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些以前只在电视里才看见的建筑物真真切切的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
  怎么能让我不心潮涌动澎湃激动?
  红色宫墙,金色琉璃瓦...
  这是中国的象征!!
  怀着激动不已亢奋异常的心情牵着妹妹下了车一看,瞬间便是慌了神,再次感受到了咱泱泱大中华,人口大国的风采。
  在我此时为数不多经历中来打个比方的话,现在我眼前的人潮:就是过年回老家买车票那个窗口的盛况再乘以一百。
  此刻我根本就只能看见前面那个人的后脑勺,再没有多余的空间了。
  “一哥哥,我想看解放军叔叔升国旗嘛。”
  眼妹妹巴巴的看着我。
  我即便是小个子,见妹妹想看。一咬牙把妹妹扛了起来,还好妹妹年纪小不费什么力气,一下子就能顶起来。
  就在我发力的这一瞬间:
  “卖凳子喽,小凳子喽。”
  “老板,买个小马扎吧~”
  真他-娘-的会做生意,太鸡贼了。刚好国歌快要奏响的时候,卖凳子的大叔阿姨们就开始抓收入了。
  “他爷爷呐,我们呀搞杂小板凳,看一哈子撒,一坨牙子他看不到嘞。”
  (他爷爷阿,我们也买一个小板凳,看一会吧。定一他看不到的。)”
  奶奶见此担心我根本看不到什么,开始使唤爷爷去问问凳子怎么卖的。
  原本私心想着这小马扎撑死了也就20块而已,结果非得要50块。
  这一看完升旗这凳子又不会带走,小贩回收回去,回头租出去又赚50块。只要凳子不坏,就可以循环使用,小贩大哥大姐们真是好算计。
  爷爷是困难年代过来的人,赚钱真心不容易,平日里自己节省得紧这个钱还真是有点犯嘀咕。
  “细伢子出来耍一次八子呀不容易,我们两砸嘎老家伙不看冒得事,一坨既然来了,就让他呀看哈诺。莫慢点搞起他有遗憾是滴不诺。”
  (小孩子出来玩一次也不容易,我们两个老家伙,不看没有关系,定一既然来了,就让他也看一下,免得他留下遗憾。)
  奶奶心里念着我照顾妹妹看了自己没看成所以说。
  “冒得事,冒得事。我明一子还有滴是机会看嘞,我要在嘎里鲁四年。南灵看了就要跌哒。”
  (没关系,没关系。我以后还有的是机会看的,我要在这里过4年的。南灵看了就可以了。)
  虽然我也很想看,但是家里赚钱真心不容易,能省则省,既然来看了这个盛况,就已经知足了,网上一搜,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我这么安慰对自己说。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爷爷乐乐呵的弄来了一个小马扎,不由分说就一把接过妹妹抱起,让我看升旗。
  虽然我只看得到一个仪式的后半,但是这个记忆里爷爷奶奶对我们的两后辈的爱护体贴更胜过升旗仪式本身。
  直至很久后回忆起来心里都是暖暖的。
  看完升旗仪式,咱们马不停蹄直奔故宫博物院,来到mao主-席相下时。
  爷爷停住了脚步玩味的对我一笑:
  “大葱阿。
  (大孙子的方言谐音)
  来考考你,赶快回答,天安门以前叫什么门?”
  这个问题还真是有点深度,脑子里飞快的搜索关键词,从太祖的南京紫禁城到靖难之役至成祖迁都飞快的脑子里过了一遍。
  “承天门?”
  我不太确定自己的答案,试探性的回答到。
  “对滴呀,哎呀?!有点本事了。”
  爷爷满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这个答案我也是蒙的,因为我所知的南京紫禁城里的大殿叫奉天殿,那么明成祖朱棣既然要彰显自己的合法地位,那么根据“奉天承运”的寓意,叫承天门会是最贴近的合理答案了。
  正值旅游旺季来参观的人还是很多,即便是顶着烈日也是热情不减。
  一路上我和爷爷最为兴奋,我继承了爷爷的历史迷基因,唇枪舌剑好不热闹。
  来到太和殿。
  (民间俗称的金銮殿)
  爷爷指着大殿上的正匾发问:
  “这是四个什么字?”
  当时门口参观的人太多,我前面正好站着个外国大个子,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正大光明。”
  爷爷被我逗乐了:“你外婆害到你打赤脚嘞。”
  (翻译过来是你胡说八道的意思。)
  不会吧?刚刚身边的导游介绍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听到这里是金銮殿。
  记得小时候看《宰相刘罗锅》里面就说了大行皇帝驾崩以后,密诏就藏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的呢。
  莫非那都是骗我的?
  “来来来,仔细看看嘎是几砸什么字。”
  (来来来,仔细看看这是几个什么字。)
  爷爷牵过妹妹来,我就一把钻进了人群,只认出见“建极献”三个字。
  “搞错到,嘎砸不是献字,再仔细看哈诺。”
  (弄错了,这个不是献字,再仔细看一下吧。)
  爷爷以鼓励的眼神看着我,讲真的,这一题我是真心是蒙不过去了。
  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搭拉着脑袋出来了:“看不出来。”
  爷爷料到我看不出来接着告诉我这是“建极绥猷”四个字。
  (建极绥‘sui’猷的‘you’意思为:天子承担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既须承天而建立法则,又要抚民而顺应大道。)
  “大葱呐,做学问要博而精,广而深嘞。你是学中文的,肚子里嘎点货还是要有滴。晓得到不?”
  (大孙呐,做学问要博而精,广而深。你是学中文的这点知识储备还是要有的。知道了吗?)
  爷爷让我牵着妹妹,往“后宫”走。
  坤宁宫、储秀宫、养心殿、慈宁宫...一路激动不已,只是脑子蹦出来竟是暑期必看的《还珠格格》以及百看不厌的《康熙微服私访记》和《康熙王朝》里的情景。
  脑子里无端蹦出来漱芳斋来...
  “爷爷,南书房在哪里?想去看南书房。”
  我突然想起来《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常提到的南书房,今天既然来了,就得去看看。
  “走过头啦喽,在乾清门乾清宫那边的那排小房子。慢点回头去看。”
  领着着妹妹去看御花园时,仰头一看神武门后便是崇祯皇帝自缢的煤山。现在叫景山公园,
  “爷爷,煤山上是不是真的有颗歪脖子树呀?”
  “我八十年代的时候来滴时候,歪脖子树还在呐,现在肯定在滴诺。谁有嘎杂胆子砍嘎它吧?”
  (我八十年代来的时候,歪脖子树还在的,现在肯定在的。谁有这个胆子敢砍掉它呢?)
  故宫上午转了个大概,累了个晕头转向几乎四脚朝天。
  中午奶奶提议先回六里桥休息,下午去十三陵看看。
  吃过午饭,躺上休息一会。
  晕晕沉沉之际,那个奇怪的梦便又开始袭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