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终极永生 / 第五十二章、石油战争

第五十二章、石油战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部中东近代史,实际就是一部石油战争史。石油,这个曾经无比稀缺的不可再生能源,人人都想拥有,人人都觉得可以让自己暴富的宝贝,但实际并没有能给石油资源异常丰富的中东广大人民,带来多少真正的安宁、繁荣与进步,反而使他们陷入了长期战争的阴霾。
  1859年,苏伊士运河开凿始建;同一年,美国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发现油井,这是美国石油开发的开始,也是世界石油大规模商业性开发的开始。
  中东的重要海湾——波斯湾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占全世界石油资源的74%。随着石油资源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更增加了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但近百年来全世界最不太平的地方就是中东,因为它一直都被某些大国盯得死死,因此而不断发动大大小小的战争:海湾战争、科威特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美国人基辛格曾经这样说。他的这句话,正好提示了这些大大小小战争背后的本质。中东内部的不断冲突,显示的正是某些超级大国进入这一区域的借力所在。
  我们来说说1973年的“十月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大概就能明白其中的奥秘。这场战争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战争的头一、两天,埃叙联盟占了上风,但此后战况逆转。至第二周,叙军退出戈兰高地。在西奈,以军在两军之间攻击,越过苏伊士运河,歼灭了一队埃及军队,最后导致埃叙联盟的惨败。这场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了解到他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也因此使以阿间的和平得以展开。《戴维营和约》令以埃关系正常化,埃及成为首个承认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
  表面来看,这是一场民族矛盾引发的战争,但实际此次石油战争的“主战场”却在欧洲。石油价格由中东战争开战前的2.12美元,一路飙升到战争后的36~40美元。全球经济在经历石油冲击后,进入新的运行周期,新的国际次序形成了,那就是美国取代了欧洲的地位,石油美元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基辛格的美国战略成功了,石油美元作为一种新的权力方式,迅速改变了世界格局。
  争夺石油的战争,与把石油作为武器的战争,结果当然会出乎一般人想象。石油禁运和国际石油涨价,美国从这种激进的变化中获益。首先,国际石油公司在石油危机之后获得了大量利润,大部分国际石油公司属于美国;第二,由于美国对进口原油依赖程度有限,美国能够使自己的能源定价体系脱离国际石油价格。由此使得美国工业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工业享有更多的成本优势,因此美国能够在新形势下取得巨大的优势。我们不妨借用德国首相俾斯麦一百年前的调侃:“上帝对傻瓜、醉汉和美国给予特别的保护。”
  美国利用建立的石油美元体系剥削全世界。关键就是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如果是市场正常的油价涨跌,根本不可能给其他国家造成重伤甚至灭国危机。所以,美国就需要极端的石油价格涨跌,极端到最低价跌破成本,最高价高出想象。历史上,在美国的一切手段操纵下,原油价格最高时达到147美元一桶,而最低时,只有3美元一桶,上下波动了近五十倍!这意味着,美国利用无节制的石油价格涨跌,想饿死哪国,就可以饿死哪国;想冲垮哪国的石油工业,就可以冲垮哪国的石油工业。如此多来几轮,基本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得不借贷买油,陷入美元债务陷阱了。利用石油美元,美国想剥削谁,就剥削谁。
  而中东的产油国们,并没有捞到好,油价跌破成本的背后,是他们的拼命增产,相当于石油白送了,而油价涨到不切实际的高价背后,是某个产油国被战争给绞杀了。而这中间价位的涨涨跌跌,肯定是某些产油国被强制增产,而某些产油国被强制禁售制裁了而已。
  石油,一种可以控制所有国家的战略资源,其控制与反控制,成为了永远的一场高智力的活动。
  而战争,便是油价的阀门,中东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好在这一切都结束了。罪恶的石油战争,随着肮脏的石油能源一起,被更加方便洁净的太阳光能打入了地狱深处,中东人民迎来了他们的平静生活。这里同样有大片的戈壁沙漠,海水淡化成功后的源源不断流水,重新塑造了这里的绿色家园,麦浪阵阵,稻香十里,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昂贵的石油没有让这里的人民获得想要的生活,反而是最原始,最普通,最廉价的水,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觉悟的人民已经重新定位了宝贝的含义,宝贝,原来就是你身边每天离不开的东西,而不是那些虚无。
  早在世纪之初,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来这里种植海水稻的时候,实际就已经给广大阿拉伯世界的人民送来了宝贝。种植海水稻,复兴农业,这才是阿拉伯世界复兴的根本方向。
  海水稻,并不是直接种在海水里的稻,而是特别耐盐碱水稻的形象说法。海水稻的培育成功,使“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多了一个头衔——“盐碱水稻之父”。这种水稻,可以在沿海滩涂的高盐碱土壤中生长,而且产量还高于正常水稻平均水平!科技含量很高。
  海水稻如果在中东全面推广开来,至少可以让他们吃饱饭。解决了温饱问题,众多的阿拉伯民众才会不再成为难民,不再做人肉炸弹,不再彼此争夺死斗。有了这样的基础,国家才能稳定,军队才能团结,整个阿拉伯才能争取对内和平,对外反美的共同目标。最重要的是,海水稻的推广,伴随的是绿洲的扩大和“耕地”的开发利用。有了土地,就有了生命保证,美国和那些带路党们,想要用面饼或枪炮收买人心,就行不通了。
  因为,对于有耕地的农民,只要庄稼能收成,他至少可以填饱肚子。你给他一个面饼,他不会因此给你卖命;你用枪炮威胁他,甚至杀人流血,他也不会就此逃亡做难民,而是拿起武器,为了保卫庄稼田跟你拼命,这也是农耕文化为什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有了庄稼需要呵护,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无业游民,随便给个几张绿币,就去游行示威,让某某总统下台,更不会随便打砸抢烧,制造仇恨。就算美军侵略,占领了城市,广大农村也不会垮,只要美军不能破坏庄稼,政府军就能以农村为根据地继续打游击。如果美军破坏了庄稼,那就等着全民跟你拼命吧。
  所以,农民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庄稼才是农民的根本。解决了农业问题,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稳定,国家稳定,才能团结一致干掉石油美元,阿拉伯原本包容和沟通的“丝路文明”,也就复兴在望。
  呵呵,想象很顺当,但结果并没这么容易实现。石油能源暂时的无法替代,美元霸权同样的无法替代,海水稻的威力便被削弱了。
  施公恒说:“福应非他,气数所生。气数未完,罪孽继续。气数已尽,则水到渠成。”
  吉林娜说:“师父说的又是哪一本中国古书的句子呀。恐怕我学十年后都只够学到一个零头啊。”
  施公恒看着她说:“怎么,不会是想打退堂鼓吧?”
  吉林娜摇摇手说:“没有。没有。我只是担心自己资力不足。”。
  施公恒轻轻一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吉林娜不好意思地吐了一下舌头,白净的脸上泛起红晕,说:“弟子记住了。十年不够,我就学二十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