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天论问道 / 自在先生

自在先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要知道裴鸿的风评一向不怎么好,曾有坊间传闻说他“不务正事、花天酒地、专好结交九流市井之徒”。
  要说第一条“不务正事”那是冤枉他。别看他表面顽劣不服管教,正经该学得东西也说不上荒废。第二条“花天酒地”,完全就是捕风捉影的事,纯属别有用心的人造谣诽谤。唯有第三条“好结交九流”他否认不得,至少算命的詹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在裴鸿的人脉圈子中,属这位詹先生的经历最为传奇。他自称本名叫詹轼济,是南方颍州人。年少时立志投身宦门仕途造福一方百姓。先学文,读书十年不中,后习武,练功十年未成。最终雄心散尽,做了个闲云野鹤的散人。因早年看过些奇门遁甲的杂书,再加上他心思机敏能言善辩,就以算命卜卦为生,四处游历,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读书十年不中、练功十年未成,不过是詹先生打趣自嘲的说法。准确的说是他读书于乱世,乱世之中,想靠满腹文墨出头治世简直是痴心妄想。
  后来风云变幻,改朝换代,定鼎天下的大昭政权又以武人集团为统治根基,朝廷重武轻文,民间以武为尊,凡武学有成者,进可登庙堂,封侯拜相,定国安邦。退可游江湖,扬名四海,安身立命。时移事异,可惜詹先生满腹的经纶,全都成了绣花枕头。
  詹先生虽然读的是名教典籍,学的是夫子之学,为人却不迂腐,他深知顺时应势的道理,果断弃文习武,拜在御虚阁门下,苦学不辍。不料赶上洛家因谋反之罪满门被灭,洛家一倒,与洛家同出一脉的御虚阁自然维持不了长久。
  就在洛铭川及其家眷在邑京被杀时,由禁军、枭影卫、天极门的各路高手组成的联军一路南下,意欲一举踏平御虚阁。御虚门人听到消息后人心惶惶,早早就收拾行囊各奔东西逃命去了。更令人不耻的是,北上投靠天极门的弟子都不在少数。
  御虚阁阁主洛铭赋自知大势已去,放任门人离去,并不拦阻。最后,偌大一个门派,只剩下包括阁主在内的十四名洛氏宗族子弟,他们面对多过己方数十倍的联军的围剿,战至最后……
  詹先生就是从那时开始四处漂泊。
  说起裴鸿和詹先生的相识真可谓机缘巧合,裴鸿八岁那年的一天,他偷偷溜出家门到街上玩,一个不知哪里来的小孩告诉他说,城南柳林中有一口井,井中住了一只木盆大的蛇龟。裴鸿天性顽劣,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独自跑去看龟。
  到柳林时果然见到一口青石砌成水井,赶紧跑过去趴在井沿上往下看,他只顾观察黑乎乎的井底,冷不防感觉背后被什么东西推了一把,他站立不稳,一个倒栽葱扎进了井里,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他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最后自己是被一只大手像拎落水狗样从井里拎出来的,救他出来的那个人就是詹先生。
  算命的詹轼济救了裴家独苗一命,裴府上下感激不尽,裴老爷命人取来五十两纹银酬谢,詹先生推辞不受。裴老爷见他不收银子,试探着问他有没有别的要求。
  詹先生装模做样的掐指一番说,大公子天庭饱满、地颌方圆,将来必定是个不事出的大才,只是公子资质虽好,却疏于点拨,如此下去恐怕难有出头之日。
  裴老爷哪里听得了这些,忙向他讨教破解之法,詹先生又是掐指一番,“裴公子天赋异禀,必不能以常人常法教之”。然后摆出一副为难的表情接着说,“在下实在不忍心看着奇才被埋没,愿意在裴府中挂个幕宾,专职教裴公子习武读书,只求一间偏房落脚外加一日三餐果腹。”
  裴老爷听他这样说,心想这莫非是个混迹江湖的骗子,府中多一张吃饭的嘴无所谓,万一带坏了独子可如何是好。
  詹轼济看穿了裴老爷的心思,他和裴老爷约定,以一个月为期,由他教导少爷学习,其他人不准过问干涉,期满后由裴老爷对少爷所学进行考核,到时候若是不满意,他卷铺盖走人便是。话说到这份儿上,裴老爷不好拒绝,只能答应下来。
  裴鸿不愧是个混世魔王,就算刚落了一次井都没能让他收敛分毫,他才不管你是什么张先生李先生,心想不管你教什么,我一概怼回去,最多忍你一个月,到时候还不是要乖乖走人。
  没想到詹先生开课第一天,既不讲文章也不教拳脚,他讲的是天下格局。
  “大昭国的基业开创于乱世,乱世之中,豪强混战,百姓流离。战至末期,五大氏族平定东、西、南、北、中五方一十三州,傲视天下,鼎足而立。他们是煜洲陈氏、云州慕氏、颍州洛氏、境州凌氏、中州陆氏。天下久经战乱,生灵涂炭。未免再起兵戈,荼毒苍生,五族罢兵息战,止戈为武,共推实力最为强大的陆氏家主陆星河为大昭皇帝,其余四族封王,镇守四方,与中央皇权联手共治天下。”
  “另有五大门派与五大家族相生相息,分别是翰海楼、紫阳军、御虚阁、狼牙堡、天极门。五大门派既受五大家族庇护又是五大家族的实力体现。后来洛家灭门,御虚阁也被朝廷剿灭,不复存在……”
  裴鸿以前从未听人说起过这些,他只觉得新奇,也不再想着调皮捣蛋。
  詹先生又讲到他之前在御虚阁修习的经历,讲到洛铭川的死讯从邑京传到锦临城时人心的动荡,讲到御虚门人逃跑时的狼狈,讲到洛氏一族灭族的种种惨状……
  詹先生讲的真切,裴鸿听的仔细。他有时会想“为什么天下要五族共治,洛家为什么要谋反,朝廷为什么剿灭御虚阁……”。但每次在他开口提问时詹先生都只是摇头不语。被他缠的烦了,詹先生就会摆出一副严厉的面孔说“该你知道的,我自会告知与你,我未提及的,你也休要多问。”
  后来詹先生又传他《斩水无心决》第一卷,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基础的吐纳练气之法。詹先生告诉他,这《斩水无心决》是他在离开御虚阁时趁乱带出来的,全书共分九卷,每一卷都代表一阶等级,九卷功法要逐级练习,裴鸿每练成一卷,就可以得到下一卷功法。
  詹先生还提到在五大宗派中,御虚阁是最重内家真气修炼的门派,而练气是武学根基,只要打好根基,日后再修习其他高阶功法也会易如反掌。
  练气的过程非常枯燥,需要长时间的打坐入定,短期内也难以见到成效。詹先生怕他没有恒心,又传他一枚晶核。晶核呈青绿色,放在暗处能发出淡淡的幽光,块头不大,一只酒盅就能放得下。
  詹先生说这是品相最差的晶核,不过对现在的裴鸿来说也够用了。只要在练功时将晶核以真气催动,晶核就会化形为气,吸气入体融贯经脉便能加快修行进度,而且因为体内有晶核之气的缘故,修行者的气力也能显著提升。
  每次化气之后,晶核都会小上几分,随着练功次数的增加会不断变小直至消失。裴鸿修为尚浅,这样一块晶核够他用上个把月。
  裴鸿按照詹先生的指导练习,果然才短短十余日就觉得自己有一种身轻如燕力大如牛之感,这让他对詹先生更加信服。
  一个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按约定,裴老爷要对裴鸿进行考核。一直以来,裴老爷相都坚信他这个儿子有异于常人的资质,只要走正途、知上进,将来定能有一番作为。这一个月来,最令他欣慰的就是裴鸿变得收敛乖巧了许多,看来这位詹先生的确有些本事。他也早已经决定将詹先生留在府中。
  裴老爷又想,一个月的时间太短,纵然是天赋异禀,短短一个月又能成长多少,如果自己太过认真,反倒是显得在为难詹先生。所以他并未限定题目,只叫裴鸿自由发挥,最后再对裴鸿的成绩表示认可,顺理成章的正式邀请詹先生留在裴府。。
  没料到詹先生却婉拒了裴老爷的好意,他说当初提出以一个月为期,是为了打消裴老爷的疑虑,真实的打算也仅仅是在府中逗留一个月而已,他本就是个逍遥散人,无拘无束惯了,又怎么能安心长久呆在一个地方。如今少爷已习得初级修炼功法,只要勤加练习,循序渐进,假以时日,必定有所突破。到时他自会再度现身。
  裴老爷留他不住,只好又提出送他些银两用作旅途晶核缠,这回詹先生没有推辞,他欣然接受了裴老爷的好意,辞别裴府而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