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江山此代,赐名为周 / 第二章 你寻前途,我守归路

第二章 你寻前途,我守归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早料定此子会成功,却不想,这么快就“坐揽风云起帝京“!
  节选《帝国名臣李贤传》
  夜色温柔不假,可也同样危险重重。你永远不知道黑夜之中,藏着些什么魑魅魍魉。
  夜间,怀着大好心情的宇文邕,迈步踏入念兹院,念兹在兹,这是他纪念吴伯娘而取的名字。
  刚踏入院子,他就感到一股寒意从身后而来。凭着直觉,他没有回头确认,立刻侧身滚动。果然,一把幽暗之剑从额上擦过,带走了几丝头发。那刺客随即调整身位,再次欺身而上。
  宇文邕亡魂大冒,一边躲闪,一边高喊“师太!救命!”
  不等他喊完,一把飞剑早已荡开了刺客的剑,刺客虎口大震,深感绝非对手,立即撤退溜走。
  一声评价传来“还算灵敏,没有受伤。”
  宇文邕立即翻身起来,捡起剑迎接师太。那师太年约四十,一拂尘一柄剑,一股刚正威严。
  为师太把剑插回剑鞘后,宇文邕致谢“刚刚多谢师太又就我一命。”
  “我既然答应保你周全,自然会保你周全。”师太淡然道“药浴已经准备好了,你去泡吧。我还有点事,去去就来。”
  在浴桶中泡了一个时辰的宇文邕,还在忍受着药力侵体。师太推门而入,流露出赞赏之色,此子坚毅!坐在一旁云淡风轻道“刚为你清理了十几个毛贼,短期内没人再能向你行刺了。”
  “哎,我的快乐又没了。被行刺,是种有身份的象征。”
  师太难得一笑,这小子心气胆识非同一般,又开口道“两年之期已满,我要走了。”
  宇文邕一惊,坐起了身体。思绪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个雪夜,那是吴伯娘刚过世,他结庐守墓,在雪地里救下了受重伤的师太。师太醒后,自称“定静”,要知恩图报。两年来,一直暗中保护他,还教他药理,为他泡药浴,调理体魄。宇文邕才情很高,学习非常努力,很讨她欢心,要不是顾虑他丞相之子的身份,早就带回山收为关门弟子了。
  某人装出一副,可怜弱小又无助的样子。“师太,我还是个宝宝啊。”
  师太差点端不住笑了,“我可是见过你四岁读经书,汇通无碍。”而后又解释道“三个月前,就接到师门急召,不得不走了!”
  事已至此,看来真的无法挽留了,宇文邕乃道“师太,你我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情。”
  而后起身一拜“希望师太常回家看看。”
  师太情绪波动许久,“我会的。临别之时,有些东西给你。”从身上取出一块似玉非玉的黑色“玉牌”,“这是我师门至宝墨玉碑,由天外陨石制成,温润如玉却坚硬如铁。这上面有无上秘法,可成大道。”
  双手接过那很有质地的玉碑,左看右看,通体光滑,并无一字一纹。师太见他满脸狐疑,解释道“你功力未到,时机也未到。”
  既然如此,宇文邕决定姑且信之,贴身佩戴起来。
  “再送你一部《神农药典》,可助你毒害无侵。”
  这可是宝贝,宇文邕再要谢时,师太已是飘然而去。
  接下的一段时间,宇文邕一边勤学苦练,一边帮李贤挣钱还债,有空也陪初墨存问贫苦百姓。
  转眼到了冬月十八,吴氏的忌日。李家上下在墓前祭奠一番后,留下了四个与吴氏关系最近的后辈。李崇李初墨两兄妹,宇文邕宇文宪两兄弟。宇文宪是丞相第五子,两人同父异母,相差一岁。和他一样,刚一出生就被送到李家寄养,由吴氏亲自教养。
  四人再为吴氏墓整理了一番,初墨道“娘说,这片土地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少幸福和安宁。”
  宇文邕了解过这个时代,城头变幻大王旗,自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并立,东西魏对峙,战乱频仍,干戈不息。百姓苦不堪言,非常贴切吴伯娘的感叹。
  吴伯娘是一位悲天悯人的气质贵妇。并不因为宇文兄弟是鲜卑血统,就有所汉文化保留。而是尽心教会他世间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也亲自力行,存问贫苦百姓。宇文邕觉得,有伯娘教养、有初墨陪伴,那便是世间最好的日子。他视吴氏为上天还给他的母爱。可惜,伯娘一生虔诚信佛,佛却没有保佑她。
  李崇道“这是娘的遗愿,我将为之奋斗!”
  宇文兄弟俩自然也附和。
  初墨又道“人心就像一块田地,不被好的占据,则被坏的占据。有此心志,我们将不会变坏。”
  宇文邕满是欣赏着初墨,他将一生守护这个姑娘。
  而这四人可能还意识不到,这将是他们一生理想和事业的初心。
  远处跑来一匹快马,一个骑士滚鞍落马报告道“邕少,长安来客,要接两位公子回京了。”
  这条消息,很快冲击了原有的平静生活。
  所谓长安来客,是蔡祐领军一千而来。而蔡祐是何许人也?是丞相宇文泰的护卫长,几次陪着共经战阵,无他难以安枕,而两人还以父子相称;又和李贤、田弘并称“原州三杰”。有如此身份的将领来接兄弟俩,似乎可以大大减轻兄弟俩被“抛弃”的怨恨。
  念兹院内,初墨主动劝慰道“长安,男儿功业所在!”
  宇文邕明白初墨的心意,决意道“三年!给我三年,我定以功业来见你!”
  蔡祐应李府的请求,答应过完年后再走。
  宇文邕为初墨准备了一方亲手磨的三棱水晶,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寓意着“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而初墨也为宇文邕准备了一方亲手织的平安结。恍如彼此情之所钟。
  临走前,宇文邕再看了看故乡的原风景,原野上的冰封千里,六盘山上的长城逶迤。一个人对一个地方投入了深厚感情,也就开始融入了时代洪流。
  而元宵很快也过了,再无留滞的理由了。临行前,初墨带着侍女为他准备了一大堆行李,有的行李是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自身也选好了同回长安的侍女、护卫、随从。
  李贤又单独嘱咐宇文邕“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天地间,唯谦谨为载福之道!”
  贤伯父是智者。宇文邕表示谨受教,打定主意猥琐发育。
  两人再叙了番父子情深,李贤给了宇文邕三百金。这是伯父心意,宇文邕收下了。
  真到了离别时刻,李府上下相送。初墨更是要求陪送出界。
  宇文兄弟上了马车,挥手作别。经过原州的城门,看着那墙上的斑驳之痕,还有沧桑岁月。宇文邕知道,自己将走向名利场,也许功成名就,也许身败名裂!但内心的渴望,还有初墨的期许,都让他决定去闯一闯。就像堂吉诃德,做那个挑战风车的傻子,鲁莽也许比怯懦更接近勇敢!放下车帘,驶向长安,一头扎进人间,终将激起波澜壮阔。
  车马一行,踏着雪地,望平凉而行,很快到了原州界石碑。
  宇文邕带着宇文宪在界石跪拜,感谢原州的养育之恩。并说道“如果不是为了荣归故里,远走他乡就没有意义。”
  此情此情,此言此语,令蔡祐等一众将士动容,连赞“君子有德!君子有志!”
  初墨也是情绪迸发,哭成小泪人“此去长安,万事小心。你寻前途,我守归路!我等你回来。”
  望着故乡儿女,宇文邕情真意切“初墨,你放心。你在哪儿,我就会到哪儿!”
  两人难分难舍,初墨约定“莫失莫忘,每当西风起,那是我想你。”
  宇文邕满口答应“我会每个月给你写信。告诉你,你是我睡前念的最后一个人人,也是醒后想的第一个人。”
  然而狗粮终有撒尽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车上,宇文邕挥手致意,呢喃道“初墨,我本是一个凡人,是你们的爱与期望,让我镀上金身。我发誓,此去长安混人样,我一定早点回来见你!”
  而初墨一直注视着马车远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