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江山此代,赐名为周 / 第三章 剑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

第三章 剑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有些人的成功是注定的,公子邕如是,公子宪亦如是。
  节选《帝国名将蔡祐传》
  如果说天气即为天意,那么上天则对这片土地充满恶意,以至于气候恶劣,灾难频频。
  春雪未消,道路泥泞,时不时还飞天大雪,令宇文邕一行的行程很是缓慢。
  陇山,作为原州和平凉的界山,也是关陇分区的界山。其山险峻,其间弹筝峡就是宇文邕一行回长安的必经之路。宿在山间,时不时听到狼嚎,宇文邕感受到茫茫苍苍,天地伟力。
  压下对初墨的思念,宇文邕努力了解这方天地的知识,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蔡祐自然是他最好的解说者,也是他想拉近关系的将领。早就对邕公子很有好感的蔡祐,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两人关系很快升温,宇文邕随即改口称“大哥”
  这日见到众将士路途劳顿,风雪摧残。宇文邕宣布给每人分钱三百,包括随从侍女,让他们买酒御寒。这个时代的货币,一金能兑换1000钱,平价购买力保守五百斤大米。三百钱,也算是一笔不少的钱了。所以众皆欢颜,高赞“邕公子大气。”
  宇文邕也不心疼这笔钱,他觉得钱只要能买来乐意效劳,已经物有所值了。这种金钱观,也让蔡祐盛赞“邕少气度恢弘。”
  谈笑间,探马回报“将军,已经到达野狼峪。”
  蔡祐吩咐道“今晚就在此扎营”。随后还跟宇文邕讲道,此地易守难攻。
  见着士兵们在半山腰安营扎寨,居高临下,还用石头筑营,一如交战之时。足见蔡祐用兵谨慎,难怪能做常胜将军,得到丞相信重。
  而在另一方洞穴中,赫然有一群黑衣人,正是当初在原州搞破坏的刺客团。
  “大统领,蔡祐已经驻扎在野狼峪。”
  自从原州行刺失败,又被定静剿杀了数十人,手下人损失了近三分之一。大统领一直有口恶气郁结于胸。加上他认定了宇文邕的潜在危险性,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一路尾随,一直在伺机而动。
  “我们今晚袭击野狼峪,刺杀宇文邕!”
  大统领的这个决定让一众手下大吃一惊,这太疯狂了!野狼峪不仅易守难攻,蔡祐更是用兵谨慎,官兵还有千人。以他们这点实力,无异以卵击石。
  明白一众手下的顾虑,大统领耐住性子解释道“只有被保护的人,才有被刺杀的价值。蔡祐用兵谨慎不假,但我们依旧可以出其不意。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敢在这个时机进行刺杀。况且我们还有天兵天将,今夜将有大雪,周边还有数百群狼。足以我们克敌制胜。到时候,你们牵制,我带队亲自袭杀宇文邕。”
  这么一说,还有点道理,也有些胜算,众人才领命去做准备。
  午夜时分,果然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周边不住的狼嚎,让宇文邕惴惴不安。蔡祐入营劝慰,宇文邕笑道“我经历过好几次生死危机,有过夏蛇爬过头顶的恐惧,也有过利剑过颈的冷汗淋漓。我不是怕,我只是直觉有危险将要发生。”宇文邕对危险的直觉向来挺准,好几次都赖此“金手指”转危为安。
  谨慎的蔡祐一听,不敢大意,刚准备叫醒手下人,就听到守夜人高喊道“狼袭!狼袭!”
  蔡祐和宇文邕急忙出营察看,只见数百群狼,在驭狼人的引导下,夹带着雪球,从高处奔腾而来。大雪球将营帐冲击的七零八落,狼群又悍不畏死,火把又轻易被大雪扑灭,士兵们在黑夜里嘈杂着、打杀着,形势已然一片混乱。蔡祐忙让副将贴身保护宇文邕,自己前去指挥士兵抵抗狼群,以及混在黑夜里的刺客。
  “快!带我去保护邕少!”一队士兵在队长的带领下,揪住一个侍女喊道。那侍女不明就里,只见是魏兵装束,就带路去找公子邕。
  待见到宇文邕时,队长压住心中兴奋。宇文邕见到不明人群,刚要喝止不让靠近,那队长就拔剑直刺宇文邕,其他士兵按照既定计划,直取周边护卫。
  副将也反应过来,这是行刺!当即拔剑挡住,并示警蔡祐。但猝不及防之下,护卫已折损近半。宇文邕见状,忙跑向营后,以期混入人群,等蔡祐来救护。
  还没跑多远,队长在解决了副将后,追杀过来。毕竟黑夜并不影响刺客的行动。
  刺客队长先是飞剑刺背,逼得宇文邕躲闪,接着提剑欺身而来。极限操作,宇文邕躲过这剑,身体落入一灌木丛中,额上却已沁出细血。队长稳住身形后,再次向宇文邕心口而刺。不好动弹的宇文邕,眼见无法躲过,周边已经响起了蔡祐“不要!”的声音。却不想,这时候一只雪地飞狐窜出来,正好挡住了那一剑,只听一阵骨肉碎裂的声音,伴同着刺客被撞飞在地。
  蔡祐大喜“邕少有神灵庇佑!”让手下剿杀其余刺客,自己迅速接近宇文邕。
  忍痛爬起来的刺客,眼见同伙伤亡殆尽,蔡祐已经靠近,决意孤注一掷,拼命再杀一次。
  生死存亡!时间在此刻似乎慢了下来。在蔡祐近乎绝望的眼神中,刺客的剑先一步刺中爬出了灌木丛的宇文邕的胸口。时间好像静止下来!
  然而,鲜血却是刺客的,被蔡祐的剑刺伤了右臂。
  再无行刺机会,那刺客队长也是果决,立即在合围完成之前逃走。
  绝处逢生的宇文邕,掏出胸口那块墨玉碑,躺在雪地上不住喘气,蔡祐也躺下来不住喘气,平息刚刚的无比紧张。
  回望营地的刺客,自是大统领,握住渗血的右臂,长叹道“连化装偷袭都杀不死宇文邕,真乃天意!莫非师父所言的王气落于西方,就应在此人身上?”再看自己的刺客团于此役损伤殆尽,也只有从长计议了!
  第二天,蔡祐来见宇文邕已经回复到面色如常,忍不住赞叹“老弟胆气过人!”
  宇文邕这次没有跟他多少客套,亲自去收殓救他一命的雪地白狐,而在白狐出现的灌木下的洞穴中,士兵们还发现一对楚楚可怜的玉面狐狸。看样子正是昨日白狐的后代。
  宇文邕亲自抱起这对玉面狐狸,让它们见了白狐最后一面。抱回马车,交给侍女玉奴,他要将这对狐狸养大,还取名大玉儿、小玉儿。
  蔡祐也做完了昨夜的伤亡统计,不想一夜就损失了两百余人。宇文邕表示刺客是冲他来的,愿意为死者每人发二十金抚恤金。这是一笔巨款,也快掏空了宇文邕几年下来的积蓄。但此举也迅速赢得了将士们的军心,尤其这些人还是丞相府的亲卫士兵,为他后来挣取了丰厚回报,至少就目前而言,蔡祐已经将他视为自己的亲老弟了。
  在安葬完死者后,一行人收拾情怀继续向前。近乡情更怯,宇文宪就忍不住问着长安之事。蔡祐为兄弟俩讲解了长安形势,朝堂根基是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政治格局是虚君实相;至于丞相府的形势,后宅乃姚夫人独大。并给兄弟俩规划着自处之道。
  一路无事,进入三辅地界。遇到了一户陈姓大户,正为迁双亲的坟而烦恼。原来,之前葬坟的时候,搞反了双亲的左右位置,现在纠正,又怕惊动了双亲的尸骨。
  宇文邕听说后,劝解道“夫妇本为一体,生前既不分先后,死后又何分左右?”
  陈大户一听大喜“公子大才,一言而决我困惑。请公子到我庄上,容老朽一尽地主之谊!”
  宇文邕见陈大户盛情,跟蔡祐交流眼色后,同意了。
  而马车上的宇文宪,却对陈家庄客抬空棺的行为,心生疑窦。
  进入陈家庄,宇文邕一行人受到热情款待,连随从护卫都可以分到酒肉。宇文宪却拉着宇文邕私下道“四哥,这陈家庄有古怪。”随后讲起了抬空棺的事情,“谅一空棺能有多重,竟能让十六个壮汉轮流换着抬。莫不是里面放了武器,以此掩人耳目,偷运兵器?”
  宇文邕心头一震,为五弟的明鉴入微而喜,也为陈家庄处心积虑而惊。将此事说与蔡祐,蔡祐一听,立即命人确认。很快发现了陈家庄的不轨意图,他们也正如宇文宪的推测,用空棺偷运武器。
  蔡祐随后连叹“君子有才!”和宇文邕决定将计就计。
  入夜时分,院子里的随从护卫东倒西歪,不省人事。两个庄客进来一番确认后,就向外传递信号“他们已经被麻翻了!”
  收到信号后,一群庄客夹杂着一群黑衣人,还有陈大户也笑着进来。“先把宇文邕绑起来,我要亲自送到大统领面前,拿下头功!”
  然而,氛围很快变了。“醉倒”的士兵们纷纷醒了,毫不留情的剿杀这些不轨之徒。陈大户也被绑住了,可他竟在宇文邕审问之前,借机扑刀而死。大统领的线索又断了。
  看着先前还对自己一片盛情的陈家庄,转眼就是恨之入骨。宇文邕不由感叹“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世道难测,人心难测啊!”
  只是一个入京之路,就这么危险重重,长安会更危险吗?或者说,自己还是太弱小了吗?
  在一片想象之中,长安已经在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