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一壶烧酒聊先秦 / 第76节

第76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日期:2022-11-2810:25:51
  (续上)
  有苏氏的位置在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南沙河市苏庄一带,其祖是陆终长子昆吾。
  夏朝时,为笼络住昆吾国这个强大诸侯国,夏政权分封昆吾后裔,史料中有记载的,除了之前提到的被商汤所灭的顾国外,再就是有苏氏了。
  作为昆吾的同宗国,有苏氏在商朝这五百多年一直没被清算,这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究其原因不外乎无条件顺从,或者弱小到根本引不起殷商的重视。
  
  商纣这次派大兵来犯,一定是有苏氏有了反意,然而他们似乎不太了解自己的实力,所以在与商军一战中,落得个大败亏输,差点亡了国。
  为了挽救国运,有苏氏举国搜集宝物,之后大车小车的送给商纣,以期获得他的谅解。
  这些宝物中,有个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大美女妲己。
  送美女并不是有苏氏的首创,早在夏朝末代帝王夏桀时期,有施氏为了躲避夏对本国的灭族之战,曾经就进献过妺喜。
  后来在商灭夏过程中,妺喜确实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并非像后人所描写得有那么大的威力,一个朝代就毁在一个女人手中。
  有苏氏自然没有灭商的痴心妄想,但妲己的到来确实加快了商的灭亡。
  
  妲己估计确有过人之处,貌似天仙、妖艳妩媚,于是一下便俘获了商纣的芳心,有苏氏灭国之危终于得解。
  商纣对妲己可以说宠爱异常,《史记·殷本纪》记载说他对妲己言听计从,这也为后世说妲己干政留下了口实。
  实际上,司马迁并未明确指责妲己干政,只是说商纣听妲己的话,至于是家事还是政事,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史记·周本纪》里,只是在《太誓》里提到商纣听任妇人之言,所以自绝于天,抛弃祖先制定的乐曲,而谱制**之声,以讨妇人欢心。而经过《封神演义》的一通演绎,将建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残杀忠良等等坏事都安在妲己头上,确实没有任何根据。
  日期:2022-11-2811:15:54
  (续上)
  后世总是用“女人祸水论”来给一个朝代的末代帝王遮羞,实际上,如果不是他们自己昏庸,一个弱女子又能掀起多大风浪?所以商纣的问题,跟夏桀一样,还是要从他们自身找问题。
  《史记》中记载商纣“慢于鬼神”,也就是说商纣对鬼神之事是不屑的,有轻慢的表现,从这点来说,他跟他的曾祖武乙有异曲同工之处,这自然是进一步打压神权地位的体现。
  
  “慢于鬼神”,短短的四个字,却被《封神演义》大肆利用,最终编出了商纣轻薄女娲娘娘的桥段,之后才有了女娲娘娘安排狐狸精祸乱殷商的故事。
  商纣尚武好战的习性,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致使怨声载道。
  如果他只是有“好战”和“自大”这样的毛病,实际上也不至于亡了社稷,坏就坏在他的毛病还不止这些,所有昏君具备的“素质”,他几乎一样也没落下。
  他喜欢淫乐,于是他就安排当时著名乐师师涓为他谱曲,之后配上**舞蹈,整日放荡作乐;他喜欢玩物,于是就多方搜集狗马等物,以填满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还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这些事件都是《史记》里明确记载的,后被《封神演义》添油加醋地借用了。
  
  日期:2022-11-2811:44:33
  (续上)
  为了满足他奢侈的生活,他下令加重赋税,因此收缴了大量的钱财和粮食。
  这么多钱财粮食无处存放怎么办,商纣于是在朝歌西南建了一座鹿台,用以存放财货宝物,因该台规模庞大,用时七年才建成,相传“其大三里,高千尺”;又在朝歌东北的钜桥建了无数粮仓,以此作为粮食储存之所。
  商纣如此荒淫无度、强征暴敛,不仅他的百姓承受不了而民怨沸腾,即便是殷商周围的诸侯国,也不满他的统治,反叛之举时有发生。
  
  对于反叛和不满,商纣采取了高压的措施,出兵镇压之后,将俘虏押回朝歌,之后用酷刑处死。
  商纣是个变态的杀人狂,他杀人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他亲自发明的酷刑—炮烙(古音读作páoluò)。
  所谓“炮烙之刑”,就是在一条粗大的铜柱上涂满油,在铜柱下面点燃炭火,让有罪之人爬过铜柱。铜柱本就圆滑,行走困难,再加上上面涂满了油,犯人必然无法行走而掉入炭火之中,其结果只有被活活烧死。
  相传这妲己也有怪癖,见有人爬炮烙而被烧死,就会笑个不停,这自然让商纣找到了博美人一笑的秘籍,于是被炮烙之人不在少数。
  因为这种刑罚过于残酷,已经丧失了人性,实施起来完全是为了满足商纣的变态心理,于是就有人看不下去而站出来制止,要求废除这种酷刑。
  这个人就是姬昌。
  日期:2022-11-2815:21:02
  第十四章商衰周兴(2不离不“弃”)
  姬昌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周朝建立者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
  商朝末年像极了夏朝末年,商纣像极了夏桀,而新兴诸侯周国,则像极了当年灭夏之前的商国。
  周国的发展史,可比商国曲折和困难得多,这在《史记·周本纪》中有着详细的记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