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一壶烧酒聊先秦 / 第79节

第79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因为与戎狄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受到他们的骚扰,为了避免出现争端,不窋带人修筑了“不窋城”,在那时称为“豳(bīn)城”或“邠(bīn)城”,也就是今庆阳市庆城县城。
  就这样,邰人再次有了自己的领地,从此改称“豳人”。而通过后续几代人的经营和发展,豳人逐渐壮大起来,成为了来自西域的一抹不一样的彩虹。
  日期:2022-11-2916:11:58
  (续上)
  然而,关于不窋是后稷之子的说法,后世多有怀疑。
  
  司马贞《史记索隐》便指出,这“是失其代数也。若以不窋亲弃之子,至文王千余岁唯十四代,实亦不合事情。”
  张守节《史记正义》也引《毛诗疏》说:“虞及夏、殷共有千二百岁。每世在位皆八十年,乃可充其数耳。命之短长,古今一也,而使十五世君在位皆八十许载,子必将老始生,不近人情之甚。以理而推,实难据信也。”
  崔述认为:“不窋之父乃弃之裔孙袭为后稷者,不奋非弃子也。《国语》所称夏衰,盖谓孔甲以后;谓在太康之时,误矣。”
  所以我们有理由断定,在后稷之后不窟之前,周的历史遗失了,所以《史记》才误以为稷生不窋,把整个夏朝四百多年的后稷世系全部漏缺,直到夏末衰落,不窋北迁,才又有系可承了。
  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继位;鞠死后,他的儿子公刘继位。
  周人的继位方式,很明显不同于商,他们抛弃“兄终弟及”,而是坚决执行“父死子继”,此时有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则不得而知。
  公刘的“公”字,并不是名字的一部分,是后世对于这位周祖先的敬称,他的本名应该叫作“姬刘”,这就跟日后周文王的父亲季历被称为“公季”是一个道理。
  公刘这个人,很像他的曾祖后稷和祖父不窋,对农事有着不一样的热情,所以他在位的时候再次兴起发展农业的热潮。
  相传他亲自走遍了周围的漆水、沮水和渭水,考察各地的土地适宜什么农作物的生长,之后教授人们种植,逐渐使得国民家中都开始有了余粮,人民生活也开始富足起来。
  相传公刘慈善仁爱,走路时不踩活着的青草,驾车出行也有意避开芦苇,将植物跟人一样平等对待。
  如此说来,公刘可算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环保主义者。
  因为公刘有博爱胸怀,对待植物都能有这样的情感,待人更是没得说,所以周围的戎狄部落都开始向豳人靠拢,从而使得豳人成为了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族群。
  
  也就是从此刻开始,公刘的事业开始兴盛起来。
  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所自诩的正支正脉的华夏文明,其实并非是单源的,而是出自多源,是民族不断融合后产生的集体文明。所以中国人的认同感,并非来自民族认同,而是来自文化认同,这是五千年文明史的沉淀,与其他国家是完全不同的,也是他们难以理解的。
  日期:2022-11-2920:26:37
  (续上)
  公刘去世后,其子庆节继位。
  庆节见族群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于是就以豳城为国都,并开始向外扩展领土,从此豳国以国家的形式开始存在于华夏大地之上。
  
  然而此时正是夏、商的交替之际,豳国相比于正统的华夏来说,那真的是不值一提的边缘小国,也正因为小,所以没有引起中原的重视,从而免受战火袭扰,这也算是因祸得福,豳国得以持续发展。
  就这样,庆节之后安稳地经过了八代,国君之位传给了古公亶(dǎn)甫。
  实际上,“甫”为当时对人的敬称,有时候也写作“父”,跟“公”一样,这并不是名字的一部分。而“古”表示是祖先之意,所以他的本名应该称作“姬亶”。
  古公亶甫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积累德行,普施仁义,不仅得到了国人的爱戴,同时也受到周围狄族的仰慕。
  但是戎狄的首领则认为古公亶甫得民心而危害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就经常派兵骚扰豳国。
  
  古公亶甫坚持以和为贵,依然推行自己仁义的主张,于是主动献上了狗、马、牛、羊这些牲畜,但是戎狄仍然攻打不止;古公亶甫认为可能是礼品不够厚重,于是又献上用毛皮、丝织品、黄金、玉器等贵重的珍宝,但他们还是不停地攻打。
  古公亶甫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有一次趁两国会谈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询问道:“你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戎狄的首领也不客气,直接说想要他族群的土地和人口。
  这是贪婪的无理要求,古公亶甫本该率领民众奋起反抗,但是此时的他却退缩了。
  是的,笔者用的词是“退缩”,因为他在族群受到威胁的时候,没有勇敢地站出来进行反抗。
  《史记》记载了古公亶甫此时的叹息:“民众拥立君主,是想让他给大家谋利益。现在戎狄前来侵犯,目的是为了夺取我们的土地和民众。只要是能使大家生活富足,民众跟着余或跟着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但如果民众因为余的缘故而去打仗,余牺牲人家的父子兄弟却做他们的君主,又怎能忍心?”
  因为有这样的“仁爱”思想,他打算抛弃他的族人给戎狄,而只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