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带着系统回晚唐 / 第十二章 李宣的发展策略

第十二章 李宣的发展策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吩咐常凯等人前去征兵之后,李宣就在武德殿内来回踱着步子思忖起来,眼下暂时应该没有性命之忧,可以考虑下一步的发展。
  毕竟长安城四面皆敌,一不小心就被人劫持了。
  虽然现在中央政府名义上可以号令藩镇,但是遵不遵守可全看地方了,一般是封官许愿可以,要求出粮出兵不行。
  现在大唐皇室实际控制的地盘只有京畿道的长安、同州、邠州、华州四州三十五个县,京畿道的另外两州让李昌符所占据,实际控制人口约一百五十万左右。
  作为一个现代人,比较难以理解古代这么大的地方为什么就那么一点点人口,后世华夏的一个大县可能就有一百万人口,一个地级市起码有几百万人。
  而古代由于新生儿存活率低、人口死亡率高、以及粮食供应不足、战乱等原因,人口一直没有大的增长,直到清朝中期华夏人口突破两亿大关。
  至于发展方面,“高筑墙、广积粮”这六字方针还是可以的,但是基于现实情况,还要加上“多练兵”这三个字,要不然发展的再好也是给别人做嫁衣。
  在乱世,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在封建社会里,就要遵循社会的基本规律,金手指固然好,但是威力毕竟有限,不可一蹴而就。该发展还是要发展,要不人家一封锁你什么也买不到。
  就像西班牙从美洲运回了巨量的白银,到后来却便宜了英国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到农业,李宣想到马上就要到春耕的时节,那些在长安召集的市民,通过测试以后,达不到标准的老弱病残之类的市民可以安排屯田,或者是兴修水利建设的辅兵之类的工作。
  这样既能够给他们一份生计,也是后备的兵源补充。
  因为李宣都是付给报酬,与无偿的徭役不同,想必不会给百姓带去压力。
  而辅兵们挣了钱,也一样需要消费,衣食住行哪样都要花钱,这样就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拉动内需。
  后世美国的金矿附近都能兴起一座小镇,南非更是建了一座叫约翰内斯堡的城市,李宣这个移动的人形金矿表示不会比他们差。
  而商人就是负责做配套工作了,需要把李宣需要的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长安来。
  据说大唐的许多商业都垄断在五姓七宗的世家豪门手上,虽然李宣与崔胤交恶,但是崔家并不能完全代表五姓七宗,光是崔家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毕竟不是人人都与钱有仇,看在钱的份上,会有人与皇帝做生意的。
  李宣决定成立一家商号,一来可以为长安城采购自己需要的物资,化被动为主动,比如现在就可以去西北买马骡牛羊、去江南采购粮食;
  二来可以顺便探听沿途势力的情报,李宣前世的记忆只是知道历史发展大概的方向,具体的情况也不清楚,而且因为他的到来世界会发生改变也说不定,毕竟原来的历史是寿王登基;
  三来可以帮助李宣收罗人才,各地多少有些怀才不遇的贤者,正好收罗旗下,可谓一举多得。
  比如这个时候还不出名的王彦章、罗隐、皮光业、顾全武等人,能够网罗来的网罗,不能为我所用的干掉,反正不能便宜别人。
  其中罗隐的某些警句后世颇为著名,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等等,据说他屡试不第,可以说是愤青一枚。
  这样的人,如果李宣将他招来重用,王霸之气一放,是不是应该感激涕零纳头便拜?
  不过比较头痛的是,长安城周围的势力有七家,其中李克用与秦宗权的势力较大。
  李克用据河北;秦宗权据许、蔡;李昌符据凤翔;王重荣据蒲、陕等等。除了李克用,李宣觉得都是渣渣,因为基本没有在历史书上看到过这些渣渣的名字。
  所以李宣的政策也很简单,交好小势力,拉拢一个大势力李克用,打击另一个大势力秦宗权。
  秦宗权是非打不可的,这个二货据河南之地,无险可守,在前年(公元886年)的时候,居然敢称帝于蔡州!
  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得多没脑子的人才能够干出来。
  若不是李儇当时在外逃命,说不得早就攻打了。
  若是连这种乱臣贼子都放过的话,天下民众会对朝廷更加失望。
  为了收拢民心,也为了不让朱温占据蔡、汴之地,毕竟唐朝是直接亡于朱温之手的,所以为了自己李宣也必须攻打秦宗权。
  而李克用与朱温有过节,只不过两人现在的辖区没有接壤,李宣只要守好自己的防线,朱温和李克用迟早会碰头的,这两人可谓是一生之敌,不掐死一个是不会罢休的。
  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里,具体的皇帝李宣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梁唐晋汉周的开国皇帝还是知道的,其他十国只知道吴越的钱镠、前蜀的王建、南吴的杨行密等。
  反正李宣知道,不能让五代的帝王有可趁之机,关中不能丢。只要占据关中之地,中原是进出自由,然后向西占领巴蜀,就可以重走刘邦的道路,逐鹿天下。
  巴蜀现在的节度使是陈敬瑄,是田令孜的本家哥哥,太监入宫一般都要拜个干爹,然后跟干爹姓,或者直接改个姓,反正没卵子的货不能用本来的姓氏,免得辱没了祖宗。
  田令孜虽然现在被贬逐为西川监军使,但是毕竟与李宣多年主仆之情,李宣召他回京顶替杨复恭的位置因该是可以的,至于忠心与否在李宣看来并不重要,一个村民的蓝色光球砸上就好,满意百分百。
  这样一来,西川也基本收入囊中了,让刚才以为自己只有四州之地的李宣开心不已,虽然需要费点力气,因为现在对于长安来说西川是一块飞地,需要打通杨守亮与顾彦朗的地盘才能接壤,但是有比没有强啊!
  这样李宣的初步策略是:在外交上对周边势力除秦宗权外采取友好状态,拉拢分化各藩镇。
  在内政上立足农业,招揽流民、鼓励开荒、兴修水利、租借骡马等推动民众种田热情;发展商业,对来往商人给予方便,运送粮食等生活物资货物免税。
  在军事上尽快形成战斗力,在秦宗权输给朱温之前占领他的部分城市并守住,阻止朱温的西进与李克用的南下,让他们两虎相争去吧。积极练兵并发展预备役部队,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进军西川,将自己的版图连成一体。
  军事防守离不开给力的要塞,作为一名光荣的穿越者,李宣表示开金手指的时候到了,要大量的生产水泥。
  水泥是建造建筑的最好材料,虽然大唐的三合土也不错,但是造价太高,施工条件复杂,没有水泥好推广。
  现在一切就绪,就等着人手的招募了,敦化坊现在凋零不已,据说就剩了几户人家,李宣决定把那个坊整个都征用下来,用来做军营,刘季述已经出宫负责采买地皮粮食等事宜了。
  李宣决定明天亲自过去看看现场,好有个规划,毕竟不能纸上谈兵。顺便看看市井生活,亲身了解一下这个时代。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