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钢铁疲劳 / 章二 空战 下

章二 空战 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这一结果在玄野的预料之内,看到系统提示后,他平静地拿出手机,拨通号码:“米凯尔,是我,崔然星前辈出来了吗?嗯,他很生气……还想再来一局?没有问题,但赌注必须加倍……是的,必须加倍!只有这一点没得商量。你问为什么会有平局?不用担心,我是故意的。”
  挂断电话,玄野开始操作连接白色棱形记忆卡的微型光计算机,首先通过系统自带的编译软件,制作出一段音频,然后又打开记忆器卡里一个名叫“尘埃”的自制程序,输入各项参数。
  《空战:王牌》的每间游戏座舱中都有一台独立的微型光计算机,方便一些比较专业的玩家或狂热军事迷对机体环境、屏幕显示等数据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微调,比如备受关注的“辅助指令宏编译”接口功能。
  出于商业宣传的需要,《空战:王牌》投入的模拟驾驶舱仿真度高达83%以上,几乎照搬了经典战机模型。
  但鉴于绝大部分玩家的知识来源于民间网络,无法操纵真实战机上复杂的电子设备开关和控制系统,因此才开发出了折衷的“辅助指令宏编译”功能,方便玩家通过设置一系列的自定义特殊按钮,来简化操作。
  举个简单例子,真实战机单单一个火控系统就十分复杂,就算出品公司晶核娱乐多次做了删减和简化,但仍有大量繁琐的操作步骤需要进行。
  而通过“辅助指令宏编译”,却能实现比如“视距调整”+“导弹锁定”+“定距离发射”等复数化功能。
  当然这些功能有许多限制,尚不足以影响游戏的平衡性,最多是给心里素质不高的人节省些手忙脚乱的反应时间罢了,顶尖玩家对此并不屑一顾。
  不过某些脑洞大开的游戏迷却因此欣喜若狂,他们到处高价搜寻能够进行编译指令的高手,借由对机体的动作指令条件重新改写,从而完成了以自身操作水平根本无法企及的诸如“聂斯切洛夫筋斗”、“弗罗洛夫轮盘”等等一系列高难度的特技飞行动作,并录成视频发到网络炫耀。
  “【狂拽弑神】已将您设定为【仇人】。”
  “仇人【狂拽弑神】,等级Lv28、战斗统计369场、胜率69.9%……请求与您进行随机对战,是否同意?”
  为了加深真实化程度,《空战:王牌》对战双方不论等级相差多少,只要互相击落对方最后一架战机,即判定为平局。
  但赛后系统会根据平衡有利原则进行调整,个人等级或团队等级相差15级以上的战斗,如果遇到平局,则低等级者仍将获得不菲的经验和积分,高等级者相应扣除胜率和积分。
  由于玄野等级过低,导致系统判定对方输掉比赛,为此扣除大量经验直接掉了一级。
  ‘嗯……果然崔然星前辈以前没有遇到过这种平局的情况啊……’
  玄野心里想着,又耐心等了片刻,直到米凯尔接连打电话催促,才再次选择确定。
  “寂静星空、死斗模式、场景人数2、初始高度8000、气温-18.2,风速200。”
  这次战场由白天变成了漆黑夜空,战机飞越在一片云层之上,头顶是城市天空根本无法欣赏到的璀璨星河,漫天星辰如同镶嵌于墨色中的夜明珍珠,闪烁夺目,仿佛一颗颗触手可及。
  就在玄野进入游戏不到几秒钟,还没得来得及细细欣赏这梦幻般美景的时候,一轮火红的信号弹烟花便在他视野左侧炸开,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耀眼。
  屏幕上又一次出现狂拽弑神请求通讯的提示。
  玄野这次果断拒绝了请求。
  同时“尘埃”程序已经通过微型光计算机的共享数据,自动捕捉到信号弹发射的轨迹,开始计算敌机可能的初始方位和飞行轨迹。
  轨迹计算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科,尤其是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规则,涉及到的不仅是物体非线性的状态模式、行为习惯,同时也需要对风速、阻力、视野等等变量进行校准。只要某一环节出现微小错误,整个模型便轰然倒塌。
  当然令人困扰的不仅仅是参数,还有计算方式。
  如果把无线分割当成微积分的思想基础,用其论证有规则天体和人造卫星运行轨迹的开普勒定律,那么无规则的轨迹就是无数线性、非线性、圆周、椭圆的线条重叠,其精确计算的难度,就好比在面前堆了一座小山般的同模钥匙,你需要在成千上万的钥匙中找出外形一模一样的99把,按照唯一正确的顺序排列后,才能打开那个配有100个钥匙孔的巨锁。
  而缺少的那把钥匙,却永远不可能在那堆钥匙山中被发现,这就是著名的“不完备性理论”。
  也正因如此,轨迹计算通常是理想状态下的最优化考虑,“尘埃”也没能脱离出这个局限,不过玄野在里面加入了一个自己编译的拟态算法,在条件充足的前期下,使得参数的变化可以受到最大限度的约束和控制,从而提到了预测的灵敏程度。
  大约五分钟之后,“尘埃”完成初步计算,竟列出了近百条杂乱无章的轨迹线,并提示:参数不足,无法进行精确计算,准确率约为1.9%。
  如此低的准确率也是玄野意料中事,毕竟初步的计算结果基本是按照上一场作战数据进行的,而游戏重新开始后双方并没有过任何接触,就连狂拽黄毛是不是仍旧驾驶F-Y16A战隼也犹未可知。
  不过玄野暂时需要的并不是准确轨迹,而是大致范围,有了第一场比赛作为重要参考,那么数据分析就不是一无是处的空谈。一条轨迹线也许看不出什么,但百十条综合起来,就可以找到许多重合点。
  玄野将这些重合点之间连成一个不甚饱满的圆圈,便大概知晓了对方的活动范围,然后玄野划了个稍大的圆圈,表示相遇时的雷达探测半径,又划了一个较小的圆形,这是AIM-911响尾蛇的有效射程。
  做完这些事情,玄野前期的战术规划已基本成型,他驾驶着MIG-B07米格缓速前进,绕着雷达探测距离外的圆做绕圈运动,同时操控“尘埃”计算最佳切入点。
  通过上一场战斗,玄野心里对黄毛崔然星的战斗模式和技术特点已有了一个初步概念。
  这位满头黄毛的高年级前辈,虽然模样看起来甚是肤浅,但是飞行经验却并不欠缺,这一点可以从“战隼”在飞行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拉开一定高度、并避开阳光直射上得以验证。
  崔然星本性冲动,玄野也一直试图激怒对方,但无论是被信号弹激怒也好,还是最终被玄野偷袭也罢,崔然星虽怒火冲天却并没有失去理智,反而率先击落了玄野的战机。
  一次可能是巧合,如果多次出现,那必然有其原因。
  崔然星属于冲动型的技术选手,这种类型的选手既容易在占据上风时犯下某些低级错误,也常常能在逆境中爆发出强大的战力。
  玄野有理由相信在崔然星300多场的战斗经历中,必定曾有过不少被对手针对其性格弱点进行攻击的情况,而他高达70%的胜率却从一个侧面证明,对手这种针对性的攻击策略显然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奏效。
  心理素质,是决定空战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成为王牌飞行员的一条必经之路。
  空战是一场狭路相逢的心理战!
  崔然星所表现出的暴怒冲动,一方面确实是他秉性使然,但另一方面,弱点也往往是最大的武器。
  玄野基于行为判断,认为刚才的信号弹发射应该是崔然星的一种诱敌策略,假设自己真的以为对方被激怒而乱出昏招,按照所谓的经典战机BZ理论[注1],冒冒失失地爬升高度然后俯冲攻击,很可能会落入对方的陷阱。
  那么崔然星现在究竟是不是如意料所想,正处于急躁状态,还是他故意做出这样的行为,反过来引诱自己犯错呢?
  这一点,玄野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玄野喜欢基于理智的情理分析,而不是依靠直觉,哪怕之前所做出的战术布置,有着超过70%的成功可能,他也不能将剩下的30%托付给运气,把战斗过程拖向未知,于是想了想,便朝F-Y16A战隼发出了通信请求。
  通信很快被接通,屏幕上崔然星果然是一副满脸嘲讽外带不屑的样子,他捋了捋飘逸的黄发,正要出口成脏,那边略带秀气的少年却先用陈述的语气说道:“你以为自己并没有发怒对吗,崔然星前辈?”
  崔然星听得莫名其妙,不过毛发颜色可不能代表他的蠢笨程度,立即回击道:“你想激怒我对吗?呸!懂不懂?小爷我早就身经百战了,懂不懂?这点激将法也想难倒我,做梦吧……”
  海量的污秽词汇就待再次出口,玄野已打开了音频。
  “叽里呱啦,懂不懂!叽里呱啦,懂不懂!懂!懂!懂不懂!咿呀咿呀……懂不懂!懂!懂!懂不懂!”
  这是一首说不清曲风的歌曲,勉强可以算作乡村暗黑重金属类——如果有这个分类的话。经过加工的诡异人声,夹带着吉他、唢呐、手风琴等各种乐器的邪恶伴奏,掺杂着牛羊牲口的欢畅鸣叫,配上空洞毫无节奏的曲调,如同数十辆推土机同时轰鸣,搅得狂拽黄毛的脸色煞青煞白,活像刚被烫了毛的公鸡。
  “我要宰了你!!!”崔然星这回终于彻底狂暴了。
  从行为学上来讲,越是举止怪异不群,越是有着难以名状的自卑,这种自卑常掩盖在夸张的外壳之下,并通过种种暗示演变成潜意识中的自尊因素。
  有着这种心理缺陷的人,往往有着比较怪异的骄傲或十分独特的癖好,常把孤僻不合群解释成狂放不羁的个性,并引以为荣,对社会的排斥也不屑一顾,但其缺陷就在于,偶然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可能引起他们心中戾气的反弹,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玄野正是利用这一点展开布置。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隐隐带着一丝对崔然星自身认知的否定,通俗点说就是“事事针对、事事抬杠、绝不商量、绝不妥协”,却又不至于引起对方的戒心而所有防备。
  随着这种刻意的否定越积越多,逐渐强化了对手潜意识中对自身的怀疑,加上关键时刻的会心一击,使得崔然星的大脑瞬时被狂怒情绪包围,一时间再难思索其他。
  “叽里呱啦,小杂碎你到底躲在哪里,有种滚出来一对一,老子对天发誓一定要弄死你,扯得稀巴烂!”
  崔然星一面对着通信屏幕大声叫嚷,一面扣动发射扳机,20mm口径GAU-23K加特林机炮,以每分钟4000发的射速(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事实战隼机载装弹容量只有500发),向着四周漫无目的乱扫。
  与此同时“尘埃”捕捉到开火的方位,综合初始信号弹给出的数据,重新模拟出战机的飞行速度和轨迹,算出了十余条轨迹线,其中两条用清晰的蓝线描绘。
  接下来,就需要玄野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了。
  玄野轻轻扣击着手指关节,沉吟片刻,选择当中相对细长的一条轨迹线,并确定切入口。
  MIG-B07米格赫然提速,高速的冲力导致机身与翼面的空气剧烈压缩。十数秒后,一朵圆锥形的云雾升腾而起,围绕在整个机体之间,雷鸣的爆炸声中,瞬间突破音障,向着预定地点驶去。
  当超音速飞行的战机出现在雷达屏幕上时,崔然星惊得差点从座舱上蹦起来,幸好身体被安全带勾住,又一屁股坐了回去。
  也难怪他吃惊,那架米格战机出现得实在太突然了,简直和幽灵一样,不但事先毫无半点征兆,而且出现位置正紧咬着自己的尾部死角。
  这是一个对被追击者来说极为尴尬的位置。
  尽管在联邦与神圣亚述帝国的战争结束之后,当时极富盛名的贝尔格莱德工业研制出了装有超推力矢量装置的空空导弹,以使导弹离开发射架后,迅速爬升,接着掉头攻击尾追载机的敌方目标。
  这项技术差点改变了空战的格局,不过在“克洛诺斯空战”期间,后射导弹技术还没有引入实战。
  眼见玄野的米格战机渐渐逼近,崔然星总算明白过来自己被耍了,他额头渐渐冒起冷汗,尝试着运用各种常规动作,想尽可能拉开距离双方距离——事实上崔然星的驾驶技术确实比玄野要好。
  然而“尘埃”计算能力在预测近距离目标轨迹上更是显得格外强大,高效灵敏的修正算法使得任何微小参数变化都逃不过“尘埃”的眼睛。
  微型光计算机上此时早没了杂七杂八的线条,只剩下一条醒目的红色轨迹线。
  通过不断变化修正的轨迹线,玄野可以清楚地观赏到战隼各种空中杂技表演,直至AIM-911响尾蛇锁定敌机。
  随着2枚导弹的发射,这段堪称曼妙的空中华尔兹终于落下了帷幕。
  “系统时间13:25:20,【SlayerSBoxer】的【MIG-B07米格】,成功击毁【狂拽弑神】的【F-Y16A战隼】。”
  “对战编号:SZ-003521-DH1303。”
  “系统判定:【SlayerSBoxer】获胜。”
  ※※※
  [注1]BZ理论:BoomandZoom,即高速俯冲-急速爬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