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钢铁疲劳 / 章一 空战 上

章一 空战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模拟环境自检完成,M.O.S中央管理进程联接中,系统准备完毕,请插入您的联邦公民社会保障卡。”
  一句温柔而略带甜美的合成音传来,打断玄野沉寂多时的思绪,他熟练地从校服口袋里取出一张黑色卡片,插入电子仪表盘下的一个磁卡插槽内。
  “正在访问联邦个人信用审查系统,信息反馈中……社会保障编号E02-DKP0533-0182、姓名:玄野、年龄:16岁、身份:学生、公民权限:B3级……验证成功,全部条件符合,中央联接确认完成,摄像系统自动开启。”
  随着合成音的再次响起,模拟驾驶舱内的显示频上,开始出现一行行快速跳动的命令字符,最后在正中屏幕上弹出一个醒目的对话选项。
  “【本机ID】SlayerSBoxer[注1]、等级Lv7、战斗统计101场、胜率53.4%、所属战队:无。”
  “【陌生ID】狂拽弑神,等级Lv29、战斗统计368场、胜率70.1%、所属战队:弑神一族……请求与您进行随机对战,是否同意?”
  玄野伸手点击确定,模拟驾驶舱的灯光便随即暗淡下去,大约持续几秒钟,又逐一点亮,显示频上出现了一片硝烟弥漫的战争场景。
  那铅灰色云层下的朵朵弹幕,穿越耳畔的爆炸轰鸣声,尾翼冒着黑烟的坠落战机,无不显示着这里正发生着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
  “中空遭遇战、死斗模式、场景人数2、初始高度3100、气温2.1,风速45……”
  合成音缓缓地道,“场景初始化完成,请选择您所驾驶的战机型号与武器系统。”
  这款名为《空战:王牌》的游戏,出品自赫赫有名的CNE晶核娱乐[注2]公司,以两个世纪前的“克洛诺斯空战”为主要背景。
  在旧时代那场历经整整16年,夺取30亿人类生命的黑暗战争中,克洛诺斯空战无疑是当时暗夜苍穹下的一缕启明曙光。90天短暂空中鏖战,双方总共出动的战机规模,居然达到空前的20万架次。
  成千上万的优秀飞行员和先进战机陨落在高天之上,虽然联合军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便损失了超过3成的空军主力部队,但克洛诺斯空战的最终胜利,一举扭转了双方的制空权对比,成为联盟军由守转攻的重要转折点。
  残酷惨烈的空战,使得纵横数千公里、曾被誉为“地球的伤口”的克洛诺斯峡谷堆满了战机残骸,峡谷附近曾经郁郁葱葱的生态植被群,最终被爆炸后形成的荒凉地表所取代。
  从此,克洛诺斯有了另一个悲伤的称呼:战机墓场。
  《空战:王牌》自推出至今,总共发行过两个修改版本和三部资料片,庞大的数据库引擎更是惊人,几乎囊括了当时联邦军队的所有战机型号和神圣亚述帝国的绝大部分经典战机。
  凭借其宏大而直观的战争场面,身临其境般的驾驶体验,《空战:王牌》毫无疑问成为战争类模拟游戏历史上最出色的产品,一直备受各方面推崇,常年蝉联各项游戏排行榜的评分冠军(并非销量冠军)。
  因其卓越的模拟特性,有不着边际的好事者甚至称之为“未来飞行员的摇篮”。
  不过玄野可不是想当什么未来飞行员,他仅仅是为了赌局。
  《空战:王牌》具有一套完整的世界观,游戏里包含着数十场旧时代经典战役的场景,其内部采用主流的等级积分制,玩家通过不断地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或者对战方式来获取相应的积分,晋升军衔,从而换取更先进的武器和装备。
  当然,晶核娱乐出于商业考虑,也允许现行流通的联邦货币兑换积分。
  由于玄野等级较低,他的机体库中只有一款系统附送的MIG-B07战机可以使用,该机参照早已被军队淘汰服役的米格机型改造,是仅适用于大气圈范围内的飞行格斗机,放在旧时代勉强算得上中端战机的行列。
  由于没有其他备用机型可供选择,玄野很快就确认了所要使用的机载武器和弹药数量,随着显示屏幕的一暗一明,天蓝色的MIG-B07便出现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半空之中。
  《空战:王牌》的地图十分广阔,而且为了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每次战机的随机初始点位都不同,玩家只能根据仪表盘和双方阵营的位置来区分大致战斗方向,至于敌机究竟会从侧上方、侧下方,或者左右方向出现,乃至从背后突然杀出,那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说,空战考验的不仅仅是战机性能优越与否,同时也是一个驾驶员的经验、观察力、判断力、战术思维等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外加一点必不可少的运气。
  正如战后某个诗人所描述的那样:“空战是一场云端曼舞的优雅表演,更是一场狭路相逢的心理战。”
  玄野望着屏幕远处激烈交火的逼真场面效果,从校服口袋里取出一个白色棱形的记忆卡,插入驾驶座舱的外部接口。
  他默算了一下太阳悬挂的方位,略微调整机头,随后将机载雷达的输出功率设置到最大,同时按下旁边的一个淡红色按钮。
  一枚装满燃烧介质的信号弹从机翼下射出,在数公里开外的空旷处炸出一团耀眼的光焰。
  《空战:王牌》为了让双方战机有更大的战术缓冲和追逐余地,给出的1V1地图标准直径大约为普通战机飞行半小时的距离。
  毕竟时机、耐心、甚至生存、逃脱等也是竞技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过于开阔的地图,也相应地造成了玩家在互相接触之前,会有一段或长或短的空闲“垃圾时间”。
  这种1V1战斗模式在刚推出的时候,受到不少质疑的声音——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浮躁社会里,所有一切都被有意地物质化和娱乐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得毫无决心,他们不再向往铁血英雄,也不敢进行一对一的任何对抗。
  于是那些标榜团队竞技,实质上是为迎合软弱休闲受众的游戏便顺势崛起,多对多游戏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可以心安理得地借用别人的力量,顺便把所有失败的责任,都推到水平甚至比自己还高一点的队友身上。
  这一点《空战:王牌》也不例外,在游戏提供的各种对抗模式里,组队模式永远是玩家数量最多的,其次是单人或多人战役地图。
  热衷1V1模式的玩家最少,不过相对的,这个圈子里的规矩也最为严格,比如在处理“垃圾时间”的问题上,玩家间便存在着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实力明显强过对手的一方,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优先暴露自己的位置。
  “先手”这个词语在空战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遭遇战时能否抢得先机,代表着能否比对手更多的作战选择与路线预判,特别是超视距作战中。
  而对每位飞行员来说最糟糕的事情,不是前方敌机数量远远超过己方、此战有去无回,而是敌机的导弹已近在眼前、自己还跟无头苍蝇一般茫然找寻不到躲藏在暗处的敌人。
  借用旧时代某句名言来说,就是人类最害怕的东西不是死亡,而是未知。
  在缺少友军支援的情况下发射信号弹,提前暴露自己的位置范围,等同于完全放弃了先手,从均衡的狩猎者角色,一瞬间变成随时可能被屠宰的猎物。
  游戏中这类行为,通常由强者率先发出,作为对弱者的一种变相怜悯和平衡。但它同样也是一种心理战术,宣示着强者方技术、战机、经验等各方面的巨大优势,即使暂失先机,也足以戏弄对手于鼓掌之间。
  只不过那是自认王牌的强者专利,以玄野可怜的Lv7等级和53%的胜率来看,无论如何都跟此搭不上边,他这样的做法连挑衅都算不上,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明知无望下的自暴自弃。
  果然,半分钟之后,米格战机的机载雷达显示一处热源正在飞速接近,型号经过系统匹配,确认为F-Y16A战隼,方向正对太阳。
  “战隼”是单座单发喷气式多用途空中优势战斗机,最旧时代成功的战斗机型之一。
  米格和战隼两种战机的雷达配置相近,既然玄野能够发现对方,那么自己的战机位置,想必也已出现在对方的雷达屏幕上。
  按照常理,接下来双方就应该快速反应并展开攻击姿态,但驾驶战隼的那名狂拽驾驶员,显然正处于一种莫名情绪中,非但没有任何攻击或防御动作,反而一连弹射出3枚信号弹,炸出几团颜色各异的烟火,同时不断向米格打出请求通讯的信号。
  玄野好整以暇地连接通讯,一张左耳穿着数根耳环、染着满头黄发的青年面孔顿时出现在屏幕上,叫骂声也随之传来。
  “叽里呱啦,叽里呱啦,懂不懂规矩?懂不懂?你一个不到10级的菜鸟,小破飞机,还敢在小爷我面前嚣张……知道小爷是谁吗?懂不懂?小爷捻死你像捻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知道谁跟少爷混的吗,叽里呱啦,你懂不懂?懂不懂……”
  各种通用的骂人语言,不要钱似的地从黄毛的嘴巴里倾泄而出,加之那不时掺杂着的“懂不懂”重复字眼,一方面是社交语言的贫瘠匮乏,另一方面又是脏话粗语的精彩纷呈,倒颇令人大开眼界。
  玄野笑眯眯地听着,在双方并没有刻意减速的情况下,两架战机很快拉近距离,已接近接近理想状态下的近距离格斗空域。
  玄野见时机成熟,便伸出一根颀长的手指,照着通讯屏幕轻轻一比,随后按下发射按钮。
  “米格”战机上搭载的AIM-911响尾蛇导弹,依次激发,飞射向“战隼”战机。
  不出所料,通讯里立即传来黄毛那近乎咆哮的声音:“草,你个菜鸟只会耍阴招,敢不敢跟小爷堂堂正正单挑?!”
  随即米格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2个快速移动的亮色小圆点,紧接着响起机体被锁定的警报声。
  玄野不慌不忙地进行着导弹操控,自身却没有进行任何闪躲动作,连续被战隼所射出的两枚MIM-44型爱国者中距对空导弹击中,整个模拟驾驶舱的光线瞬间一片漆黑,显示屏泛出一阵急闪红光。
  片刻之后,出现两行系统提示:
  “系统时间13:03:43,【狂拽弑神】的【F-Y16A战隼】,成功击毁【SlayerSBoxer】的【MIG-B07米格】。”
  “系统判定战斗仍在进行中,是否选择以系统视角继续观战?”
  玄野选择“是”,屏幕再次亮起,只见前方不远处,一架通体流线、机头两侧绘着“LOVE”个性字体喷漆的银灰色战隼,正极速向前逃窜,在它身后,AIM-911响尾蛇对空导弹则紧追不舍,并逐渐逼近。
  AIM-911响尾蛇是旧时代极为典型的一类红外制导导弹,其最大射程可达18-20公里。
  尽管与战隼上搭载的爱国者导弹相比,响尾蛇在打击范围上有明显差距(一是中程导弹,一是近程导弹),但该爱国者型号采用雷达制导,受干扰因素较大,追踪效率却不如响尾蛇的红外制导。
  更重要的是,AIM-911响尾蛇那接近40G的变态过载量!
  由于两机交战时的距离过近,响尾蛇很快进入末端制导状态,不管敌方“战隼”如何持续释放箔条及干扰弹,其效果也近乎为零。
  眼看自己轻松干掉了米格,却仍将被那该死的导弹击落,那狂拽黄毛心中的烦躁,简直上升到顶点,情急之下,他索性一拉操纵杆,做起了大幅度的急转动作。
  在许多电影情节里,观众可以看到王牌驾驶员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目眩神迷的高难度动作,使得追踪导弹因为连续变向而撞在一起爆炸,从而完美逃脱。
  某些霸气凌天的人物,甚至能让导弹从机翼下错身而过,接着用机炮扫灭。
  然而现实中,战机过载阈值根本无法与导弹相比。超过10G(10倍重力)的横向动作,很容易因为负担过重而对驾驶员的身体造成无法复原的永久性损伤,更别说什么空中悬停了,那根本躲不过导弹。
  这是以冷血著称的地面爬行类生物,与位于食物链更高端的空中猛禽之间,一场跨越自然极限的较量。
  倘若“战隼”不做大幅度的无效规避,还能再多坚持一段时间,一旦作出多余动作,结局便立刻降临。
  即使导弹的飞行速度高于战机,其理论上的回旋难度应该更大,但40G的过载量足以弥补一切!
  屏幕中,AIM-911响尾蛇划出一道优美的天际弧线,凭借更高的速度、更短的回环半径,迅速追上战隼。
  天空炸起一团火花。
  “系统时间13:05:10,【SlayerSBoxer】的【MIG-B07米格】,成功击毁【狂拽弑神】的【F-Y16A战隼】。”
  “对战编号:SZ-003494-DH1218。”
  “系统判定:平局。”
  ※※※
  [注1]SlayerSBoxer:旧时代著名的电子竞技职业选手。
  [注2]晶核娱乐:CrystalNucleusEntertainment,简称CNE。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