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秦汉逍遥王 / 第259章 自荐守城

第259章 自荐守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四千字小长章,感谢:朱尚炳的秦国打赏,感谢:5177311,指间繁花等书友的推荐票。非常感谢大家!!!
  ======
  韩信听完张良的叙述,心痒难耐:“你带我去看看那手榴弹,还有那名会易容之术的奇人,你也得派给我,有了这些东西,我有好多种手段可施展啊。”
  “急什么。”张良笑道:“那手榴弹我这次带来了两万多枚呢,广陵的秘密基地里还在生产,会源源不断运送过来的,还有比手榴弹威力更大的炸药包,也带出来了五百多个,到时有你看的。
  至于那会易容的人,我们成立了特种兵,有几百人呢,跟十二墨侠之一的陈耳学过易容之术的就有几十人。各种身材体量的都有,这次用了李班,是因为他的体形与那吴安最相似而已。”
  “如此奇人,你们有……几十人?”韩信今天是连续听到让他吃惊的事,都有些麻木了:“韩军当初在机关岛上的训练,那些操典队列,能将士兵拧成一股绳,极大提升战力,我就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如今看来,那仅仅只是少主本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吧,韩某服了。”
  “现在的韩军我已经一无所知了。”韩信摇头说道:“这大将军之职,我万不能当任,至少在我熟悉韩军之前,我是万万不会接的,现在你们的武器大异于常,作战手段也大异于常,得让我有个适应过程。”
  “那……也好,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了,直接告诉我。”
  张良也深知现在韩军有了新式武器,作战手段大异普通军队,是得有个适应过程:“我先让人将你们一家的住处安顿下来,明日到此议事厅开个会,让你见见现在韩军的各位将领,先熟悉一下。”
  “好!”
  韩信由于被颜硕在淮阴时提前认识,并接进了机关岛,从而也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在阳翟城兵败逃回淮阴后,回报了在他最困难时帮过他的漂母,也娶到了他最心仪的姑娘季桃,终于没有留下遗憾。
  第二天,当张良将现在韩军的各将领介绍给韩信后,韩信说道:“怪不得韩军现在这么厉害,连黑狼教官都是熟读兵书之人,韩某现在是更不敢当众位的大将军了,甘愿听从张丞相差遣,做一名普通将军便好。”
  “那可不成。”穆英首先说道:“少主一直说韩军的大将军非你莫属,以前找不到你,那是没办法。现在你既然回来了,这大将军之位必须你来当任,我等愿听命于大将军。”
  韩信摆手道:“少主是不明白你们现在的本事,瞎说而已。韩信是读过一点兵书,但如今比起你们来说,半点不敢托大的。
  就在昨天晚上,黑狼给我看的那两本《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那都是兵家珍本啊,如果吃透了,不知还会培养出多少将军。
  以前这样的兵书,绝对不可能像你们这样,建军校,公开传授的。所以,学过兵书,懂兵法的人极少,学过的肯定更有主意,也更能打仗。
  但现在,你们都公开教学了,哪里还有什么兵家秘法可言,普通的招数,只怕骗不到敌人了。这太可怕了,将来的仗,会更难打了,将军也更难当了。”
  张良听了说道:“确实如此,以前一些奇谋妙计,都是家传秘珍,绝不示于人前的。如今,少主公开了这些兵书,兵法,也不知是福是祸,但至少一点,现在对我们韩军是有利的。”
  “这是当然。”韩信摇头苦笑:“如果你们正在培训着的那些人都学成出来后,加上你们的那些威力巨大的武器,这世上谁还敢与韩军为敌?
  还算我运气好,跑回来投了韩军了,要是投了别的军队,将来遇上你们,只怕怎么死的都知道啊。”
  “韩将军过谦了。”李正接道:“少主说过,物是死的,还得人来用,兵法战策也是死的,就算公开了,有悟性有天赋,能活学活用,根据战场态势正确使用的人也不会太多,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人才。像韩将军这样的,就属于天生就是能打战的人才。”
  “看看,说话都一套一套的。”韩信又一次摇头苦笑:“你们这里在坐的都尉,放到别的军队,只怕都是将军之才。我现在拖家带口的,要不就返回寿春城,替你们驻守寿春如何?”
  张良一听,喜道:“你还一直在这自谦呢,怎么,你也看出来了?”
  韩信笑了笑说道:“按少主的意思,是要先收复韩国故都阳翟及周边的两座城池。但你们却从广陵就沿路打过来,肯定目的与少主不同。”
  见张良含笑点头,韩信接着说道:“寿春不仅是座大城,是九江郡的郡府所在,更是广陵,阳翟中间的关键支点。
  如果寿春失守,则你摆的这个长蛇阵,便将溃散于无形;如果寿春不失,则你这长蛇阵就厉害了,打头则尾至,打尾则首至,打中间,则首尾皆可至。
  而且能攻能守,非常巧妙,也十分难破。在如今的局势下,你摆的这个长蛇阵犹如一把斜插中原腹地的剑,又如一道屏风,展开时,能征杀四方,收缩时,犹如盘蛇,是非常巧妙的。
  而且,你这长蛇阵的蛇首正对着咸阳方向,一但有机可趁,嘴一张就能将咸阳吞下,不知我说得可对?”
  “啪,啪啪!”张良鼓掌道:“少主的眼光果然独到,仅从只言片语中就能看透我的意图。韩将军说得很对,真是应了那句话,英雄所见略同啊。”
  李正和穆英几个互视了一眼,刚才嘴上虽说愿听从韩信命令,心里多少还有一丝不服气。但现在看来,韩信此人,真的是难得的将才,少主眼光太毒了。
  韩信想了想接道:“只不过,你既然摆了这长蛇大阵,为何要与楚军联手,放他们到你这条蛇的后方,就不怕将来他照着你的七寸给你一下子?”
  张良笑道:“因为少主跟我说过,楚军是首领项梁也好,项羽也罢,都是将门出身,就算用计谋,也多是阳谋,打战更是堂堂正正,不会轻易干那种背信弃义,偷袭盟军的事。
  其二,楚军北上后,很可能将会在巨鹿与秦军主力有一场大决战。所以,得放楚军过去,给楚军腾好地方,好让楚秦短兵相接,方便别人也就是方便自己嘛。”
  “哦?这么阴险,你们是想让楚军去做挡箭牌?”韩信摸着下巴:“只是离巨鹿最近的秦军主力,应该是以前驻守边关,抵御匈奴的蒙恬的北方军。
  可是还有南征百越的几十万大军呢,怎么确定会在巨鹿决战?又怎么能保证南征百越的数十万秦军不会掉头北上?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把楚军放到了身后,南征百越的数十万秦军转头打来,我们可就反倒成了楚军的挡箭牌了。”
  “还是少主说的,百越的几十万大军绝对不会返回中原参战,让我们不用管。”张良又说。
  “他这么肯定?”
  “非常肯定!”张良回答。
  “太厉害了,这都没发生的事啊。”韩信挠了挠头:“这仗……这仗都被少主算完算尽了,叫别人怎么打嘛,不过,我喜欢打这种有备之战。”
  张良也笑了:“现在知道为什么我敢摆这长蛇阵,还能放楚军过去,跑到我背后了吧?”
  “知道了。”韩信长叹了一声:“如果局势真如少主所说,楚军这就实打实的替我们去当盾牌了。秦军的几十万大军岂是那么好打的,到时即便楚军胜,也将损兵折将了,要是趁其虚弱的时候反戈一击。”
  “这个……少主也没让我们趁其虚弱而击之。”张良说道:“而且那样做或许可一举定天下,但大家都是反秦义军,打起来会失去民心。”
  “那少主什么意思,那么好的机会不打?”韩信不解:“失去的民心可以在天下大定后找回来的吧。”
  “我也没办法。”张良说道:“少主没有明说,但他说过,楚军胜了秦军主力后,不仅不会太虚弱,甚至可能更强大。
  所以,为了天下民心,也为了我们自己,不能那时去打他,只能趁机大力发展,有了实力,还怕他?”
  韩信习惯性地摸了摸下巴:“当了抵挡几十万秦军的盾牌,还能不损兵折将,反而更强大?除非秦军打不过,主动投降楚军。”
  张良也赞同道:“或许吧,所以,少主才会不选在那时打楚军,也或许还有其它什么原因没告诉我们吧,总之,我觉得,大方向上,我们只管按少主的意思去做就好,相信少主肯定有妙计在后的。”
  “少主说他不知兵事,不知兵事还能算这么准,装的吧?”韩信笑了笑说道:“不过,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待机而动,将这长蛇阵摆好。”
  张良点头同意:“韩将军来了,我这长蛇阵才算是敢大胆着手实施了,不然,若寿春有失,这蛇可就成死蛇了,有劳韩将军了。”
  “守城而已。”韩信自信满满地说道:“寿春城,外有江阴之阻,内有淮淝之固,本就易守难攻。如今我们又有你说的那两种大杀器,只要我在寿春,就是数十万大军也别想轻易破了寿春。
  当然了,真有数十万大军围攻寿春,蛇头、蛇尾必须相机而动过来解围的。不要让我城中粮尽,援军还没到,那我可就没办法了。”
  “放心,你既知长蛇阵之妙,就该知道,敌若来袭,或蛇首,或蛇尾必会相机回救。”张良说道:“寿春便是这长蛇阵的七寸,七寸受击而不顾,这长蛇也就不能长久,很快成死蛇了,这点我还是明白的。”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连穆英也捂嘴笑了起来。
  张良笑毕,接道:“不过,寿春离广陵不远,若广陵危机,你也得上点心才是。少主在广陵,我们这条长蛇还要护着身下的卵呢。”
  “这个比喻不错,少主就是我们这条长蛇腹下之卵,卵没了,就没有下一代,没有希望了,对吧?放心,我主动请命驻守寿春,就是替你解决长蛇阵所不利的所有隐患的。”韩信说道。
  张良和韩信两人相视一笑,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众人也从两人的对话中,了解了少主和张良的全盘算计,无不佩服。
  “那么,你这条长蛇已经出洞了,却盘伏在这汝阴城中,是不是想等陈胜自溃?”韩信再一针见血地指出张良的用意。
  张良“哈哈”大笑:“正是,据探报,陈胜在陈县称王后,派出吴广进击荥阳,意图迂回函谷关,攻向咸阳。
  又派周文向函谷关进攻,派宋留进击南阳,武关,欲引秦军分兵。这样虽然冒险,但也不能说有错。”
  韩信点了点头:“嗯,确实太冒险了些,当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但他们两路大军齐攻咸阳,直接将秦国的都城拿下,就会造成秦失其首,天下大乱,那就能轻易一统天下了。”
  “是的,大方略上似乎可行,但咸阳乃大秦皇城,又有险关之阻,岂是那么容易拿下的?短时之间拿不下来,各地秦军肯定会调兵勤王,那陈胜军就被动了。
  即便各地秦军顾不过来,仅仅是函谷关,临潼关,武关这些险关,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这也不说了,陈胜还一面派兵攻咸阳,一面还派出武臣、张耳、陈馀去攻占原来魏国、赵国的故地,自己分了兵,这又是失策之处了。
  “是啊,如果陈胜真想斩秦国之首,拿下咸阳,就该集兵一处,用最快,最猛的手段,不给秦国有任何反应时间就攻入咸阳才行。他还分兵四处攻掠,脑子出问题了吧。”韩信说道。
  张良摇头笑道:“而且,他们人数虽众,却多是囚徒,民夫组成。表面看上去数万,数十万兵力,但实则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战力并不强,如今,又到处分兵,四面开花,自散兵力,岂不是找死么?
  特别是攻打函谷关的周文数十万大军,那是咬向大秦咽喉的巨口,大秦再内乱,也不可能不派兵抵挡的。”
  “周文一败,陈王大军必心生惶恐是么?”韩信说道。
  张良应道:“正是,我刚说了,陈王的军队全是民夫、囚徒组成,打顺风仗可以,一但吃了败仗,必惊慌失措,分崩离析。
  所以,我们就在这汝阴等着便好,在这等着就能实现同样的战略目的,我们何必要去打呢?而且,据探报,周文大军已经逼近函谷关,用不了多久时间了。”
  韩信听了佩服道:“这韩军真是人才倍出,你就可以直接当大将军了啊。”
  张良连连摆手道:“不成,不成,自家事,自家知。我幼时承习家学,学的是战略,而非战略战术,基本上已经定形了。战略侧重于大方向,大局势。
  至于排兵布阵,临机指挥,何时该出什么兵种,何时该派什么人,何时该总攻等等,那些具体的操作之术,虽也知晓一些,但却非我所长。
  所以,连少主都说了,我是谋士,最适合的就是做军师,在这里指个大方略,具体该怎么打,怎么调派军队,排兵布阵,临机指挥方面,我还不如穆英将军呢。”
  “那行!”韩信笑道:“以后你就和少主给我们指个大方向,怎么打我们去打,我自幼好习战计战术,术正是我所长,我们这也算是取长补短了。”
  张良听了韩信的话,两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都起了惺惺相惜之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