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王师北定 / 第009章 行止无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

第009章 行止无愧天地 褒贬自有春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009章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一路上思考着下一个行止。郑袭系依据郑成功的遗嘱传承王位,不到一年就被侄子郑经推翻,这场王位继承的内斗,很快就因大将黄昭身中流矢而结束。
  一方面是郑袭为了保全明郑政权实力,委屈自己,迅速结束内斗。另一方面却显示郑袭并不长于战阵冲杀,因此一触即溃,偶遇挫折立即退缩,害怕困难,心理素质是偏向保守的性格,容易被对手压制,不适于领军作战。
  此外,郑袭为了保全性命,不肯将责任一肩挑起,致一众拥立诸大臣除蔡云自尽,萧拱宸、张骥、李应清以及曹从龙等人,都被郑经于承天府斩首示众,功臣几乎被屠戮殆尽,鲜有能善终者,族人流放,郑袭遭禁锢于厦门。
  郑袭不但爱财更惜命怕死,管中窥豹,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世人谁不爱财、谁不怕死?瑕不掩瑜,不能因此否定郑袭的长处。
  但在永历十八年(1664年,康熙三年)金厦失守,因无船可渡,率文武官员,水陆诸兵及眷口,向清投降,虽亦属惜命保身之举,但爱护部属及其家眷生命,却是应予肯定。
  依据原本历史,投降清廷显然不是他内心深处真正的愿望,因此尚未到北京赴任,就因病殁于泉州府南安县石井乡的老家。心病难医,希望我还来得及帮他化解心结。
  而且他身上有堂兄郑泰,因长期担任明郑政权户官,管理财务及对外贸易,在日本存银之勘合,亦未及交代,成为历史公案。
  此事系因在郑成功北伐失败后,郑泰对明郑政权失去信心,将资金私自汇到海外,以备万一。资金汇出是从永历十四年末(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开始,寄存在日本长崎唐通事办事处。
  共计白银三十万七千三十二两三钱四分,另有日本丁银三千七十贯三百二十三匆四分,存银勘合原由郑泰之弟郑鸣骏持有,但在投清时主动交由郑袭处置。
  为恐郑袭之病迁延时日有所不测,因此对于下一个行止有了决定,精神顿觉一振,仰天一声长啸,提缰策马奔驰而去。
  次日凌晨到达石井乡,将两匹马系于一旁人烟稀少的林炳村山坡,让它们可以自由地吃草,明日是月中,今日月色皎洁,决定夜探郑袭的临时住所。
  郑袭的临时住所,就在郑芝龙位于石井乡的旧邸,郑芝龙在崇祯朝接受明廷招抚,累受加封爵至定国公(隆武封),在晋江安海镇大兴土木另行建造安平城,规模逾制堪比王城。
  还好郑袭忧谗畏讥,不敢住进安平城,否则就更难找了。远远地绕了一圈,这个宅邸占地约半甲之多,但几乎没有护卫,只有门口有守卫一人,正无精打采的打着盹儿。
  我找了一个后面有屋子的围墙,翻身一越而入,随即跃窗进入一间无人声息的屋子,一看显然是厨房,肚子正饿着,也就随便找些吃食充饥。
  在宅内绕了一圈,发现里面住了不下千人,显然郑袭仁厚,一干降人及其眷属都随他住进郑芝龙的旧邸,仔细搜查了正厅一遍,发现也有不少人的声息,可能是其他的屋子挤不下,郑袭就让他人一起入住正厅,这倒是增加秘密拜访的困难度。
  整个旧邸内除了睡觉的杂音,并无人在此深夜中走动,一切显得安祥平和,却也显示郑袭的病情应尚未到致命的危险时刻。
  深夜拜访病人不好,也常被认为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准没好事!」为免惊扰病人,决定明早再来,回到林炳村山坡两匹马静静的站着,显然附近的草都被它们啃光了,替它们换个地方,我就在旁边的树下坐下调息。
  次日天亮后,我又到了郑府旧邸,虽说「有门不走,偏爱爬窗,非奸即盗。」我还是一跃而入,清晨厨房人多,我另找了一间声息微弱的房间,屋内昏暗,只因窗子被我打开一半,才有了些许光线透入,视力在数个剎那之间,立即适应了屋内的昏暗。
  屋内只有一个人正转头看着我,年约四十许脸色苍白,我连忙安抚他:「我毫无恶意,我来拜访郑大夫,只是不方便正式登门拜访。」只见那人微笑点头,目光中颇有揶揄之色。
  他说:「我就是郑袭,你找我何事?」乍听之下,我大吃一惊:「怎么是你?你怎么没住正厅?」郑袭说:「人太多了,本来就不太够住,院子也太大了,我怕幼儿会走失,因此正厅让给有幼儿的家庭住,厅堂中间不大不小,正好给幼儿们玩耍。」
  我原来就觉得郑袭仁厚,果然没错,赞曰:「考虑的真周到,只是委屈你自己了。」郑袭摇摇头不以为意。再次问我:「找我何事?」
  我答非所问地说:「你身体怎么了?气色这么差。」郑袭答称:「已找过大夫,都说没事,只是精神差,没力气,也没吃饭的胃口。」
  我抓住他的手,他也不反抗,我将真气缓缓注入,游走他全身,果然气息微弱,多处经脉已堵塞。我问他为何生机如此低沉,若不改善恐活不过一个月。
  他倒也不隐瞒,气息微弱地说道:「我等都是弃卒,不得已投清已多日,没人闻问,食物也将用罄,只有靖南王耿继茂前日遣人来告,清廷初步拟封我为「钦命荣禄大夫头等兼管内阁大臣」。
  其他人则均未曾提及,清廷拟封我一个名字显赫的官,实则纯属虚职,一文不值,其实清廷也并无此职位。我这里有数百人,加上老弱妇孺近千人,前途茫茫啊!对了,你到底找我何事?」
  我又答非所问地道:「我得先帮你打通堵塞的经脉,否则你恐听不完我要说的话。」我现在的内力愈发醇厚,片刻之间就完成了通脉的工作。经脉畅通后郑袭却叫饿了,效果还真不是一般的快,只好先用早膳了。
  饭后,我把与黄梧所谈的话,在心里整理后再说了一遍,另外,特别强调,这里的人才,都是我们开创新局最珍贵的财富,而且都将是未来治国的能臣、水师的主力。
  郑袭考虑了顿饭功夫,长长的透了一口气说道:「我们前后与明、清两个朝廷斗了一辈子,接受招安固所愿也,但若不受重视,可能很快就如同梁山泊好汉,旋即被屠戮殆尽。
  现在所有人对于前途,都已忐忑不安,士气非常低落。我个人非常认同你的计划,其他人我将尽力去说服,晚饭后请再来一趟,届时就应该会有结果了。」
  郑袭接着又说:「但是我有两个问题,请你明确告诉我将如何处理,首先是将来如何面对明郑政权?其次是万一你所提计划被清廷侦知,恐有立即的灭顶之灾,你有何应变措施?」郑袭是做过大事的人,所提的都直指问题的核心。
  我向郑袭说明:「首先是面对明郑政权的问题,他们有危险时,我们会尽力去搭救,他们来挑衅时,我们会退避三舍,非不得已绝不内斗,何况家严及家人都在明郑政权阵营。而且明郑政权内部问题多,我预测十年内就会崩溃。其次是清廷的耳目、爪牙,我会在适当时机先予以拔除。」
  说罢我拿出黄梧交给我的名单,请郑袭看有否要补充的,郑袭一看说:「会再仔细想想看有否遗漏的地方。」
  与郑袭暂时告别,一路上心想,郑袭在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精气神都判若两人,经脉畅通只是治标,心里有了念想做为寄托才是主因,他原本过不了今年,现在望之还不到四十岁,应该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可以蹦跶的了。
  回到林炳村山坡将两匹马牵出山林,往泉州少林寺方向驰去,今天努力的结果,情况较为乐观,心情愉快,不久就看到泉州少林寺的天坛,只见玄苦师父在一旁树下打坐,心里感动急忙前去拜见。
  玄苦师父高兴地说:「这半旬之内已有32个江湖豪杰前来报到。」说罢拿出人名及连络地点的清单给我,连络地点都在漳州、泉州一带,显然也是为了方便联系,足见这些江湖豪杰的诚意。
  师父以一个修为高深的方外之人,为了弟子,毅然介入江湖上这种高度危险,动辄要杀头的工作,而且毫不以为苦,实在令人感动!
  禀告师父,下午将一一拜访这些江湖豪杰,不能冷了他们爱国的热情,师父说你尽管去忙就是了,这里有我守着不会有问题的,午斋时间也到了,先吃饱饭才有力气做事。
  午斋之后,告别了师父,一路往漳州最远的方向行去,从远处开始一一拜访,除感谢他们仗义,勇敢地直接明刀明枪扯旗造反,并鼓励众人,在此艰难时刻开创新局,在推翻清廷恢复中华之后,将超越汉唐盛世,所有人都将名垂千古,为后人景仰津津乐道,成为未来说书人口中的英雄好汉。
  同时告诉众人,清廷在闽的耳目、爪牙若有动静,我都会立刻处置,不会使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请大家安心,多多联络可靠的亲朋好友,共襄盛举,尤其是工匠、炼铁、打铁、火药、航海、操帆甚至捕鱼等,具有专门技术的人,都要尽可能地招揽,实在胆小不敢跟随的专门技术人才,届时可以暂予捆绑裹胁而去。
  而且到时每个人的全家老少,不分男女都要一起去,时间约在半年内就要出发。
  用了两个时辰,见了九个江湖豪杰,时辰已接近戌时,天色渐暗,今天是月中,踏着皎洁的月色,往石井乡郑芝龙的旧邸驰去。
  路上一面检讨推翻清廷恢复中华大业的计划,其实自己也并无十足的把握,但是方向是对的。
  成败尚未可知,生死也要依上天的安排,这时要鼓励、劝导同志,必要时还要裹挟具有专门技术的人才。我问自己这样做是否无愧于心?心里却是茫然,不禁长叹: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终生无怨无悔,奉献别无他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