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王师北定 / 第010章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第010章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010章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到了石井乡郑芝龙的旧邸,为免惊动他人,我仍翻墙跳窗而入,但见郑袭已用过晚饭,端坐床上,精神尚好,旁边侍立着四个人,见我跳窗而入都微微一笑,毫无惊容。郑袭为我引见这四个人,一旁是郑泰之弟郑鸣骏、子郑缵绪,另一旁是龚淳、林贤。
  四个人都是伶俐而有心计的理财高手,在郑成功进行北伐攻打南京时,在郑泰的带领下,掌管东、西洋贸易,兼掌郑氏「山」、「海」各五大商社。
  五商十行将中国的产品外销,又购进外国产品回销中国,获得极大的利益。这些利益大到使郑氏的军饷能自给自足,又使郑氏军队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郑泰是郑成功的堂兄,郑成功死后他私下曾向人表示,愿拥立在台湾的郑袭为王。后来郑经打败了叔父郑袭,在台湾嗣位。永历十七年(1663年,清康熙二年)正月十一日郑经靖难成功,率众返回厦门,同时也将郑世袭带回厦门禁锢。
  郑经知道重臣郑泰曾有拥立郑袭之心,非常不安,又中了黄梧、靖南王耿继茂等的离间计,因此设计诱杀了郑泰。
  郑袭为我介绍完这四个人,请我坐下,郑缵绪将角落的一把椅子,搬到中间,坐落之后。
  五个人纳头便拜,口称愿随附骥尾,我赶忙将五人一一扶起,说道:「既愿共同努力开创新局,完成推翻清廷,恢复中华大业,那就都是骨肉兄弟,以后都不是外人了,也不可再用这些虚礼。」
  我心想这些人,都爱玩这一套,水浒传真是教坏了不少人呀!
  随后郑袭叫人拿一些硬饼,一面吃着硬饼,一面告诉我,今天他们内部会商的结果。
  这些硬饼不过是用五谷杂粮,磨成粉和着一点糖压制而成,晚餐就这样应付了事,显然真是穷的快断粮了。
  参与今天内部会商的人员,其实也就是眼前这五个人,当郑袭向与会人员告知我的计划,四个应邀前来的人,都毫无异议一致同意追随我另创新局,另外闯出一片天。
  这伙人当然是以郑袭为主心骨,另外四个人都是原来组织的干部,也具备了充分的代表性,届时只要登高一呼,全体人员就会跟随,不会有困难。
  我跟大家约好了举事的时间,也请他们要在这段时间做一些事。首先,郑泰在日本的存银勘合,若已在手上,应趁着金、厦变局尚未传到日本,宜赶紧想办法去取回,以应付这半年的开销,并尽可能多多的储备远走海外所需的辎重,尤以粮草为最优先。
  郑袭、郑鸣骏两人一听日本存银,当场目瞪口呆;这件事除了郑鸣骏,郑袭也才知道没有多久,没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另外有人知道,郑袭忙问:「你如何得知此事?」我只好答称:「我从小跟着师父,对于佛法颇有体会。」
  其实这事后来闹大了,历史上颇有着墨,后世读史够仔细的人都知道。但现在却无法解释,只好试着将此事敷衍过去,五个人眼里却只闪着异光,佩服得不得了的样子。
  其次,晋江安海镇的安平城现在空着,比这里大上三倍还不只,请派人前去清理,现有许多天地会的好汉,近日会携家带口前来会合,因此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地方暂行安置。
  最后,请挑选十个手脚伶俐的人,我需要有一些人,协助传递消息。
  郑袭等人都点头称是,我也依前例,翻墙从原路退出,牵了马借着月光,驰回了少林寺。
  在荒郊野外过了三个晚上,回到自己的小禅室,颇觉亲切安详,躺在床上想着明天要见的人。黄梧说施琅勇武超群但好名,周全斌文武双全但怕死。
  施琅现应已只身自北京来到泉州,周全斌则在金井镇,过几天即将获得正式任用,前往金门,准备与施琅会合,攻打东宁的明郑政权。
  黄梧说施琅好名,现在好不容易被清廷启用,虽尚未正式任官,但派他来闽南,显然就是要对明郑政权用兵,正式任官是迟早的事,而且肯定不会是小官,否则也不会老远派他从北京来到泉州。
  对明郑政权用兵若能有战果,功劳不小,而且可以一报灭族大仇,对施琅而言,也是公、私两便。
  因此策反施琅的困难度,应该是最大的了,但也应是所获最大的,因为施琅即将从一个闲职的五品副将,破格提升为正二品,铜陵镇总兵官靖海将军,率兵进行施琅第一次的攻台行动。
  施琅的手上将来会有黄梧、郑鸣骏、郑缵绪、周全斌、黄廷、林顺等名将,组成庞大的水师,其实都是明郑政权的降兵降将。若能成功的策反施琅,就能一网打尽清廷一半以上的水师船舶,以及可观的水师人才。
  但若不成功,施琅则可能是个大祸害,也可能使得我的计划提前曝光,引起清廷注意,非常不利于往后的发展。一时迟疑不下,突然想起汪精卫年轻时,追随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起义失败被捕,在狱中所写的名诗: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从而下定决心,明天要奋力一搏!
  终于可以美美的睡了一觉,鸡鸣即起,打了三趟太祖长拳,浑身舒泰内力涌出,充盈全身。师父可能还在禅房做功课,未及拜见师父就匆匆下山。
  来到泉州府,依黄梧提供的数据,施琅应住在府衙前厅内进,中堂左侧第一间。他出身武夷派,武艺超群,为武夷派第一高手,擅长内家气功十三太保横练金刚身,身手不凡,不容小觑。
  我则艺高人胆大,趁着天色尚早,逾墙而入,但见一人,年约四十许,身材魁武,英气逼人,正在前厅与内进之间的空地练武。见我逾墙跃入,毫不见惊容,反而鼓掌赞叹:「如此高墙,一跃而入,落地无声,身手不凡啊。」
  我朗声询问:「尊驾可是施大人琢公?」那人答曰:「没错,我是施琅,你找我何事?」我长揖作礼答称:「有大事相商,可否入内一谈。」
  施琅微笑曰:「你找我何不堂堂正正投帖拜访,却逾墙而入,自恃武功高强,前来挑衅,瞧不起人吗?那就试试吧!」
  施琅说罢,二话不说,一拳转瞬即到,出手明快,进逼沉猛,朴实大方,正是武夷派赖以称雄江湖的十三太保横练功,施琅施展的就是其中的十三式内爆功,此功不只是拳,连头、臂、掌、指、肘、膝、脚都可以发出强大的攻击力,变化多端。
  有人说十三太保横练是要保持童子身的,童子身一破,其功立破。但见施琅施展开来,招招威猛,劲力十足,显然江湖传言不可尽信。
  转眼间,施琅连出八招,拳,头、臂、掌、指、肘、膝、脚一一都是攻击的招式,招招快速,劲道威猛。
  这是我的第一次实战,碰到的又是素有武夷派第一高手之称的施琅,一时间不知如何招架,连退了八步,每退一步真气即运行一周天,到第八步,真气鼓荡,全身充满劲力,几乎都要从毛孔喷出。
  施琅接着再以拳势打出第九招,我蓦地心念一动,呼的一拳打出,一招「冲阵斩将」,正是「太祖长拳」中的招数。这一招姿势既潇洒大方已极,劲力更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波澜壮阔,威猛无比,而且后发先至。
  施琅接下了这一招,连退了八步才站稳,胸中气血翻腾,差点坐倒。喝问道:「这不是太祖长拳吗?招式怎么如此精妙?你的内力又怎么如此强劲?你是何人?」
  施琅一连问了四个问题,气血稍平一脸惊讶。我恭敬答道:「正是太祖长拳,是家严所教。」接着自我介绍了一番,却不提泉州少林寺,以免为师门惹祸。
  施琅说:「令尊为人正直端方,可惜我无缘共事。但他一介书生,何来如此精湛武功?」我答曰:「家严自小习武,甚为刻苦自励,但却不常显露,故知者甚少。小侄有要事请教,可否惠允入内一谈。」施琅应允,随即在前引路。
  进入书房施琅请我坐下,我恭敬作礼后,才分宾主坐下,施琅问:「有何事要谈?」我即将与黄梧、郑袭所谈再整理后,娓娓道来。
  另外我特别强调,以施琅在水、路两师兵法、战阵之精通,以及运筹帷幄,指挥、统帅作战之能力,在清廷只会引起疑忌。但若另立新局,将来成功的推翻清廷,恢复中华,则以彪炳的功业,封公、封侯均在反掌间之事耳。
  此外,若能遣人将世纶兄弟及伯母护送来闽,及将来要出世的世骠兄弟一齐暂避海外,以两兄弟之能,伯父将来也是极长寿的,贵府三人一同封公、封侯,何等荣耀。
  至于施大人与延平郡王郑成功的私人恩怨,上天已做了安排,郑成功比伯父年少,但现已作古多年,至于掘坟、鞭尸,以伯父心胸之宽阔,应也不肖为之,恩怨已了。
  郑成功若地下有知,应当后悔当年对伯父家人所施的刑戮。至于郑成功的后人,也不必伯父出手,观其内部,小人当道者多,比永历朝廷不相上下,撑不了多久,这也是小侄不愿追随家严,为明郑政权效力的原因。
  一番恳谈之后,见施琅却目瞪口呆,沉默许久,开口却首先问我:「贤侄如何得知,有世纶及尚未出世的世骠两兄弟?」我只好还是答称:「我从小喜爱钻研佛法,对于佛法颇有体会。」
  历史颇有其惯性,将来的发展应不会偏离太远,只好硬着头皮,欲将此事敷衍过去。
  但见施琅更显惊异,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说道:「世纶才出生不到五年,再过三个月才满五周岁,除余夫妇两人,并无人知晓世纶其人。
  世骠更是尚未出世,没错,余为世纶命名时,已考虑为次子命名为世骠,但那仅是余于心里有此念头而已啊!」
  历史上评论施琅,说其个性自负自傲,恃功骄纵,不知检束言行,没有朋友。果然没错,孩子都快五岁了,居然只有他们夫妻知道,孤僻之至,世间少有。我只好耸耸肩道:「佛法无边,小侄也只能略窥一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