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鸡也会飞 / 第十三章 上铺的兄弟

第十三章 上铺的兄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所谓恶人,就是善良的人给纵容出来的。
  看着一双双望着自己,满是担心的眼神,李飞略感失落,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不是还有人叫好呢么,你们这一个个的,……,不说鲜花掌声,起码也要高兴高兴,看来,这潘和尚造孽深重,已深入人心,是啊,恶人常横行,英雄多磨难,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大家是担心自己遭报复呐,多虑,多虑,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李飞挺直脊梁,负手而去,侠客行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也,可惜没有一袭长衫,岂止长衫,长裤也没有,低头看看短裤,不好意思起来。
  “李飞,李飞!”忽听有人喊自己,李飞寻声望去,只见一人,肩上挎着面大鼓,正对自己招手。
  哈!竟然是潘杰!同学三载,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杰子,你这是干啥去啊?”真是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李飞激动的差点湿润了双眼。
  想想当年,在学校,你让我看了董存瑞,我让你看了刘胡兰,谈人生,谈理想,一起逃课掏鸟蛋,一起王引河里捉黄鳝,形影不离,连上个厕所都结个伴,…………,往事如烟,浮想联翩,一晃几十载,兄弟!你还好吗?
  李飞快步迎上,“杰子,你背着个大鼓弄啥?”
  “今天柳桥会,赶会去呢,看有人打架,没想到是你。”潘杰也是一脸激动。
  李飞霎时顿悟,看来这杰子真的实现梦想了啊!唱大鼓书。
  记得毕业前,俩人坐在河堤上展望未来,自己是一片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但杰子却思路清析,目标明却,“我就跟吴瘸子学唱大鼓,有吃有喝有拿头,况且,人家吴瘸子那样的,靠唱大鼓还领家来个媳妇哩。”
  “恐怕你唱大鼓是假,也是想领个媳妇吧。”李飞当时还这么取笑他。
  是啊,杰子虽然是个好人,但是长相困难,脸黑也就算了,五官还不周正,吊眼塌鼻的,家里又穷,想找上媳妇,也只有另辟蹊径。
  执手相看,李飞一阵唏嘘,若非重生,怎能重逢,前生那世,两人毕业后,便分道扬镳,音信全无了,去家里面找他,已是破院落锁,秋风萧瑟,也曾打听过几回,说是去打工了,但没人知道去了哪儿。
  杰子却不似李飞那么激动,笑着说,“你怎么跟和尚干上了?上学时老实的三脚跺不出个响屁,没想到这两年你小子变这么厉害!”
  “你小子不也厉害,现在就出师了,能自己开唱了!”
  “切!我这都单耍大半年了,把师傅的活都顶没了。”杰子得意洋洋,看来活的挺滋润,这雪白的短袖,的确凉的面料,与黄金山镇长穿的一模一样,一般人还真穿不起。
  “今天去柳桥唱是吧,我和你一起,听听你唱得怎么样。”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李飞决定和杰子再相处一晌。
  “唱的怎么样?嘿嘿,”杰子笑道,“保证让你听了这场想下场。”
  “那走起。”
  …………
  柳桥只是个村子,和官庙镇比起来,这儿更没看相,低矮的草房,狭窄的街道,加上昨天下了一场雨,道路上泥泞不堪,几乎无法下脚,四下望去,来赶会的人,寥寥无几,现在夏种正忙,谁还有功夫赶闲会?
  来到一稍微空旷的地方,杰子把鼓支好,便“咚咚不咚咚咚”地先敲一段暖场。
  这儿可能就是杰子的老地方了,李飞看到树荫下,早坐了七八个老人,还有几个小娃,可能都是杰子的粉丝吧。
  暖场还是有作用的,鼓声一响,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十几个人,男女老幼,有的就近找了块砖,有的掂着个小板凳,一起坐在树荫下,洗耳恭听。
  看着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李飞知道,在这既没有电视,又没有手机的年代,甚至连个话匣子都没有,人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消遣方式,就是听书看戏了,这场景,小时候在李仲庄也见过,那是杰子的师傅,吴瘸子来唱的,是为仲京生的娘庆八十大寿的,吴瘸子不但腿不得劲,眼神还不好,一到晚上,伸手不见五指,加上有没有电,黑灯瞎火的,唱到半夜,天寒地冻的,人都陆续撤了,吴瘸子浑然不觉,面前空无一人,仍然唱的忘我,不知道哪里来了头母猪,上前拱他的桌子,吴瘸子说,“这人这么多,别挤,别挤,别挤翻了桌子。”……一时成为笑谈。
  杰子已经正式开唱了,唱的是《说岳全传》,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声音浑厚,字正腔圆,到底初中没白上,比文盲师傅吴瘸子强,引经据典,自由发挥,形容词,象声词,哗啦哗啦,啵铃铃,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配上他那吊眼塌鼻,简直是浑然一体,风采动人,一人一鼓,说出千军万马,奔腾厮杀,忠肝义胆,涕零而下,…………。
  人才啊!李飞由衷赞叹,如果坚持下去,和那“华阴老腔”也有一拼。
  不过,李飞知道,不出三五年,杰子就会渐渐没市场了,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手机,……接二连三,如雨后春笋,次第而出,谁还听你的大鼓书!
  天近晌午,杰子鼓槌一点,戛然而止,端着顶破帽子,绕场收钱。
  显然,大伙儿余兴未尽,“杰子,再弄一会儿呗!”
  “就是,天还早呢。”
  “谢谢!谢谢父老乡亲们赏光,”杰子一边收钱一边致谢。
  “下回搁哪里唱?”
  “明天没有会,后天官庙镇,老少爷们还来捧个场。”
  …………
  “今天人少,”杰子摇着头说,“才弄七毛多钱,一般可都弄块把来。”
  李飞心里说,这也不少了,一月二三十的收入,撵上金山镇长了!福兮祸兮,这行是害了他还是好了他。
  俩人来到街口,有卖丸子汤的,丸子一分钱个,汤随便喝。
  杰子排桌上十个一分的,“四碗汤,十个丸子,丸子放一个碗里,奶奶的,唱一半天,口渴死了,李飞你吃丸子我喝汤。”
  李飞心头一热,兄弟,什么是兄弟?这才是兄弟!
  此情此景,多么熟悉,小时候,也是和母亲一块儿赶集,就是喝的丸子汤,母亲也是不吃丸子只喝汤,当时母亲说最不喜欢吃丸子了,自己还非常疑惑,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不喜欢呢?
  李飞也不客气,低头喝汤吃丸子,心中却下定注意,兄弟,跟着我,以后定让你吃香的喝辣的。
  “明天,杰子你不赶会,上我那儿帮我种花生去。”
  “可以啊,”杰子说,“反正俺家的二亩地,还不够父母他们俩种呐。”
  …………
  天挨黑,李飞才回到李仲庄,老远就看到自家院子里挤满了人,还吵吵嚷嚷的,出了什么事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