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无名铁血 / 第七章 归途 2

第七章 归途 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第二天一大早,张家卫刚在餐厅吃过早饭,福尔曼就尾随着张家卫来到了他的船舱。
  福尔曼在心底里非常欣赏张家卫,他与自己以前见过的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有知识不愚昧,受过很好的西方教育,有责任感,又兼具东方的谦和礼让,虽然有一些爱冲动,但假以时日,必将是自己的得力助手。
  待两人坐下后,福尔曼问张家卫昨日为什么那么对藤原秀树不礼貌。张家卫告诉他:支那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侮辱,对于一个侮辱自己,侮辱自己祖国的人,自己是不会给予好脸色的。
  “原来是这样啊!但我还是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好好相处。因为大战以后世界各国都在休养生息,百废待兴,加之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各国都在裁军。现在只有中国的军阀采购我们的装备,我们的产能还是无法完全释放出来。所以日本也是我们一个潜在的大客户。对于我们毛瑟公司,生意就是生意,千万不要跟钱过不去。因为我到过中国和日本,多少了解一些他们的风土人情,人文文化,所以公司就派我负责东亚区的事务”。
  张家卫听到福尔曼既去过中国又去过日本,顿时来了兴趣:“福尔曼先生,你是什么时候去的中国?又为什么到了日本?你能给我好好讲一讲吗?因为我离开中国的时候还很小,许多事情已经记忆模糊了。我很想听一听你对中日两国的评价。”张家卫一连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福尔曼拿起张家卫正在看的《德国步兵攻防实战分析-日俄旅顺攻防战》,并没有直接回答张家卫的问题,“看来你对军事很感兴趣。反正旅途漫长,我就跟你好好说一说。”
  “我作为德军驻远东青岛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于1912年到1914年在青岛服役,德军的防御工事我都去过好几遍,清清楚楚”福尔曼边说边找来笔和纸,在纸上简单的画了一幅日本和德国在青岛交战的地图,开始对张家卫进行讲解。
  “我记得当时大致的经过是这样的:1914年9月2日,日军已调动了以第十八师团为主力的陆军4.5万人,配备了数百门重型攻城重炮、山炮、野炮在内的火炮和多架飞机,于山东龙口强行登陆屯兵李村向青岛逼进。
  当时德军在青岛构筑了两条防线,外围防线是浮山、烟墩山、四方山等制高点,找到一些中国劳工修筑了临时炮台,并挖掘壕沟工事、运送物资等,积极备战。但由于当时驻青的德军总兵力不足5000人,几乎是日军进攻兵力的十分之一,因此处于外围防线之外的仰口湾,只有少量德军的轻骑兵负责警戒。登陆日军没耗费多少弹药,就击退了德军的警戒部队,并向李村挺进,与一路南下的日军主力会合。
  当时日本海军也出动了60余艘军舰,对胶州湾进行封锁并从海上攻击驻青德军,但由于德军在胶州湾内布下大量水雷,因此青岛东侧登陆几乎成了日军唯一的选择。数日后,又有一队总兵力约2000人的英军含一部印军也在仰口湾登陆。
  兵力集结完毕后,1914年9月26日,日、英联军开始向青岛外围发动进攻,逐步占领了孤山、楼山、罗圈涧等处的德军外围阵地。
  就在日军从仰口湾登陆的第二天,德军即派58名官兵来到浮山高地设了观察哨,并建立了5个防御工事,储备子弹及足够坚持8天的食品和水,准备与日军周旋一段时间。而日军要想摧毁德军在青岛市区各个山头的炮台,就必须在纵深地带安装大口径重炮,但德军观察哨的存在使日军无所遁形。
  1914年9月28日凌晨,日军派出两个中队的兵力摸黑向浮山发动偷袭。由于山高路陡,日军遭到德军的猛烈射击,只好就地卧倒。接近5时,天微微泛白,战场的能见度已达二三十米的距离,日军终于发现德军阵地主力位置,于是在先头分队的射击掩护下,大队人马继续向德军阵地逼近。战后日军公报中记载,在激烈的对射中,5时20分,日军中队长佐藤嘉平次阵亡。接替他指挥的日军中尉冈千太郎,冲至德军阵前约40米处时也中弹身亡,可见当时战斗之惨烈。
  5时30分许,天色大亮,日军各个小队距离德军阵地只有15米左右,向近乎垂直的山崖上发起冲锋。而驻守的德军士兵依然猛烈阻击,许多日军被击中后滚落山崖。日军随后改变战术,以大部队在高地的东侧猛攻吸引德军的注意力,同时派士兵爬上高大凸起的巨石,在德军的头顶上向下射击。接着,日军又派出敢死队爬上山崖,并集中数名优等射手封锁山崖方向的德军。
  战斗一直持续到上午10时,日军的大股部队集中于山脚下向驻守浮山的德军射击。上午11时30分,德军只好竖起白旗向日军投降。中午12时许,日军以伤亡惨重的代价全部攻占了浮山一带高地,俘虏全部德军士兵58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10月2日12时30分,约30余名德军士兵分两路,从日军阵地的正面和侧面发动进攻。正在半山腰视察的日军军官急忙指挥部队撤往山顶固守。德军一个机枪小队携带两挺重机枪,从台东镇方向渡过海泊河来到桥东北方约50米的大道上,架好机枪向四方山顶猛烈射击。冲上山的德军被日军击退,德军兵力较少,退下后又与海泊桥警戒哨所的德军会合。
  德军的重机枪一直射击到下午1时。这时位于台东镇东侧的12门德军野炮,也开始向四方山上的日军部队发炮轰击。
  晚上8时许,德军各野炮阵地开始向四方山标高54米高地猛烈轰击。3日9时15分,又掉转炮口向山的周边地带射击。阵地前沿约有60名德军作为先锋部队,在德军先锋部队的后面大约有300余名德军,兵分三路突然杀向海岸堡垒以东2公里处的四方山。
  这一天月圆未满,能见度较好。日军在四方山标高58米高地的东南侧约200米处的鞍部地带,封锁住通往东吴家村的小路。当德军走到离日军阵地约200米处时,日军突然猛烈射击,德军立刻散开还击。
  9时30分,另一只德军从东吴家村方向朝日军阵地的左侧袭来,并快速冲至日军阵地前五六米处,突然遭到日军的排子枪,德军大乱,退了下去。随后,德军在强攻了10分钟后便后撤了。此时阵地的正面还在激战。激战至夜间10时20分,日军的增援部队赶到,德军闻讯开始后撤到山前的出发地,乘坐汽车返回台东镇。
  当夜,日军加强了在四方山的兵力,并派出前哨对海岸堡垒方向进行警戒,严防德军再来夜袭。事后,日军代表和德军代表共同协商,将阵亡的德军官兵安葬在四方山东北侧的大山。
  在扫清驻青德军的外围防线后,日军推进至了当时的青岛市区范围内。德军守城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五大堡垒组成,其中,中央堡垒位于如今的镇江北路上。德军深知,五大堡垒防线一旦被突破,德军将无险可守,再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因此在五大堡垒防线上布下重兵。由此,日德双方进入僵持阶段,直到1914年11月6日晚上。
  攻击德军中央堡垒的日军部队,为山田旅团步兵第五十六联队(久留米部队),由联队长加滕大佐率领的第三大队(队长是中岛少佐)担任主攻。11月6日晚,能见度良好,可以看清几十米开外的景物。傍晚5时30分,先有一个工兵小队来到外壕前沿,在铁丝网上剪开一个宽6米的大缺口,接着又冒着德军小湛山北堡垒方向的机枪火力,在内壕的铁丝网上剪开一个口子。晚上6时30分,工兵小队用炸药轰塌德军的外壕壁,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开辟出供步兵突击队冲锋的巨大通道。加藤大佐根据侦查汇报,决定日军在此处突破德军的防线。当晚8时许,日军停止轰击中央堡垒。晚9时30分,日军工兵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将外壕铁丝网破坏了近100米,还将两条突击通道扩大至10米宽。我军也观察到日军攻击中央堡垒的意图,从夜间10时开始,德军后方炮台向日军中央集团的第三攻击阵地开炮轰击。午夜11时30分,日军突击队在德军的炮击声中向中央堡垒前沿进发。
  11月7日凌晨0时50分,日军炮兵用掷弹筒和迫击炮向德军中央堡垒的后方阵地及小湛山北堡垒的北侧实施炮击。凌晨1时,工兵分队在壕底架起三个梯子,日军悄然迅速地进入外壕,乘着夜幕悄悄上前,拆除堡垒正面高坡上的铁丝网,并翻过内壕来到掩蔽部的前面。此时,德军堡垒依然是那样沉静。凌晨1时左右,日本工兵拆除了德军中央堡垒前边布设的电控地雷后,日军小队占领了德军前沿的散兵壕,来到距德军掩蔽部约50米处,对掩蔽部的周边地势进行近距离侦察,只见德军高大的掩蔽部仍然像往常一样,寂静无声。突然,防御工事里的值班德军发现了偷袭上来的日军,慌乱的德军在堡垒的北侧用重机枪封锁住通往掩蔽部的小路。日军突击队见状立刻迂回至堡垒的南坡,利用高大的掩蔽部遮挡德军的机枪子弹。德军更加惊慌失措,向台东镇东堡垒方向退去。日本工兵将电话线、地雷线、探照灯线等全部割断。
  11月7日凌晨1时20分,日军突击队兵分两路迂回到堡垒的后方,来到巨大隐蔽部的大门前不足30米处时,当时外面只有一名德军的监视哨兵在值勤,那名德军士兵被眼前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呆了,竟忘了鸣哨报警,日军见状迅速地冲了上去。随后,日军包围了掩蔽部。所以加派双岗一明一暗,很有必要的。
  这时,日军士兵已经来到掩蔽部大门外的楼梯口向掩蔽部内的德军喊话劝降。沉默片刻后,德军的指挥官决定放下武器。很快,日军的太阳旗首次插上了德军的前沿堡垒。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