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无名铁血 / 第八章 归途 3

第八章 归途 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中央堡垒沦陷以后,我军大感不妙,遂集中全部炮火轰击中央堡垒,组织军队反攻,企图夺回堡垒,但未能成功。日军乘势从前后两面夹击各堡垒,先后攻陷湛山、台东镇等堡垒。伊尔底斯兵营诸炮台随后也相继失守。11月7日早6时,俾斯麦南炮台失陷。6时30分,俾斯麦北炮台亦告失守。我被日军的重炮震晕了。当我醒来时我已经被日本俘虏了。当你看着身边的朋友,儿时的玩伴,你的邻居,瞬间生命消失变得血肉模糊,你先是会恐怖得瑟瑟发抖,会感到绝望无助,最后会变得麻木,你会感叹生命如此的脆弱,就像他们从未来过一样,你甚至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否还在活着。你在战场上所做的一切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至此,德军最后一道防线全线崩溃。7时,德军在观象山悬挂白旗投降。此役,德军战死150人,被俘4000余人,日军死亡10000余人。德军在投降前夕,将炮台火炮自行炸毁,军舰、浮船坞自沉海中。
  我后来多年一直反复分析,站在敌我不同的角度进行复盘,经过连续几日的反复攻击,德军在明确没有后援的情况下,战斗意志已经出现疲惫消沉。另外,德军一般在拂晓时分警觉性较高,德军的兵力全部布置在野战工事内,以待敌军突击。而日军的这次进攻却是选择在午夜,正是由于德军这种消极古板的作战原则,给日军创造了一个极好的突击时机。
  还有一件事,福尔曼告诉张家卫:当时驻防青岛的德国士兵和德国平民共约五千人,其中两百人死于战火,4700多人作为战俘被押送到日本。当时大家心中充满了恐惧,在途中有许多人绝望的想跳海自杀。但是到了日本,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整洁舒适的战俘营,具有完善的医疗和娱乐设施,在日军主力向青岛出发的同一时间,日本国内就已开始修建。我们到了日本,我们的待遇是破天荒的优厚,每周进行一次例行体检,只从事较轻的劳役工作。而且每月还发饷银,具体是,中校183日元,少校129日元,上尉75日元,少尉42日元,普通的士兵也能拿到十日元,有些更加详细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按照日本当时的生活水平来看,军官们的薪水远远超出一般的日本民众,德军俘虏在日本的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有鱼有肉有啤酒。甚至高级军官还能进城逛妓院。我们住宿条件也很好,还可以进行足球赛,舞台剧,交响乐等活动。我们在日本关押了六年,说是关押还不如说是度假。直到1920年,才终于遣送回国。被遣送的时候,有许多德国战俘,选择留在了日本。
  “日本人会对战俘这么好?”因为张家卫听父亲说过在日俄战争中,日俄双方杀死中国百姓几十万人,百姓还不是战斗人员,他们都会这么狠,更何况给他们造成巨大伤亡的战斗人员。
  福尔曼脸上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表情,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这是有原因的,当时日本的战略思想,军官的战术素养,士兵的战斗技能与德国有巨大的差距。日军在与德军兵力比例十比一的情况下,付出一万多人的伤亡代价,才能攻下没有后援的德军阵地,完全是以士兵的血肉,不计任何代价的攻击。反观德军,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对战中,仅仅死亡两百人,伤150多人。日本感到巨大的差距,就让德军战俘教他们步炮协同,阵地规划,机枪设置,射界的标定,兵力的配备以及后勤的保障。正因为德军把日军打得太狠,就像足球比赛一样比分太过悬殊,日本完全是把战俘当做老师来供养的,而且是全国上下发自内心的。这才是日本的可怕之处,也是日本能够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的原因。以我个人的观察,日本是一个崇尚强者,不同情弱者的民族,你比他还狠,他从心底里佩服你,你要比他弱,打你杀你,一点也不会同情你。你看的日俄战争旅顺攻防战,也就是203高地阵地争夺战,现在是各国军校都在研究的战例。可你知道,日本战胜俄国后发生了什么吗?”
  张家卫一脸茫然的看着福尔曼。
  “我并没有想伤害你的意思,我告诉你的是事实。日本为攻击203高地,一周时间内死亡了六万多人。当日军拿下203高地后,顺势攻入旅顺县城,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城。当地无辜百姓死亡两万多人,只留下36人,每人由日军发白布条,绑在头上,上面用日文写着“此人不杀”,并不是日军对这36人格外的仁慈,而是需要这些人去处理遍地支离破碎的残肢断臂,去掩埋如山高的中国人的尸体。”
  虽然福尔曼说的很平缓,张家卫听的依然是冷汗淋淋,气得浑身簌簌发抖,他不敢相信这些是人类所为,这些行为已经超出了他自己想象的极限。
  “难道这些老百姓就白死了吗?”
  “那就只能怪当时的清政府无能,不能保护自己的国民。只能怪清政府软弱无力,国家实力不济,赢得不了对手的尊重。多次的战争赔款,国库空虚,不能投资教育,不能整军治武,人民的文化素质太低、愚昧,闭关锁国,不肯接受西方先进的技术。你们当时的女皇慈禧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说过:宁予友邦,不予家奴。”
  张家卫叹息一声:“那就难怪人民要推翻它了”。
  这段时间以来,张家卫一有时间就向福尔曼学习军事上的知识,战场上的经验,作战参谋的技能以及战例分析战略运作后勤保障等一切自己在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不知不觉,船已经穿过了苏伊士运河,跨过了亚丁湾,行驶在印度洋上。
  5月末的赤道附近,烈日炎炎,只有当太阳落山以后,人们才愿意走到甲板上来。随着欧洲的旅客逐渐地减少,也许是长途的旅行,让人们感觉到烦躁,也许是日本人感到他们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许多日本人开始放肆起来。他们在晚上的甲板上,高声喧哗大声唱歌跳舞,酗酒作乐,经常让张家卫和许多西方人侧目而视。
  晚上,以武冈为首的几个日本浪人已经喝的是酩酊大醉,在他们的周围遍地酒瓶和一些腌制的鱼生,他们一想到再过十几天就要到达阔别几年的家乡,一想到自己不用像孙子一样在白人面前干些下等的工作,让人呼来喝去,不用为争地盘与白人黑帮打打杀杀,一想到家里的老婆孩子在等着自己,在等着自己的钱,想着自己能够在家乡村民面前挺直腰杆,就抑制不住的兴奋,就要喝酒。
  武冈晃悠悠站了起来,要到下层的船舱中再去取几瓶清酒。
  “武冈君,你走路……都不稳了…还能喝吗?”其中一人踉踉跄跄上前扶住同样是脚底下没根的武冈。
  两个晃晃悠悠的酒鬼没走几步就和一个背向着他们的人撞在了一起,三个人都倒在了甲板上,由于事发突然,那个人情急之下用汉语说了句:“对不起!”
  倒在地上的武冈嘴里嘟嘟囔囔“支那人,你是支那人。”接着骂骂咧咧的喊道:“支那猪怎么能和我们一起坐大日本帝国的船,打他。”边说边用手里拿的清酒空酒瓶砸在那个年轻男人的头上。立刻,血就从那个年轻人的头上流了下来。可是让武冈没有想到的是那个中国人不顾头上流下的鲜血,立马跟他们在甲板上扭作一团。从那个中国人打斗的架势看,就是个不会武功的人,可是与两个不用打都倒的酒鬼打斗,一点都不落下风。武冈虽然喝多了,也知道凭自己两人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就声嘶力竭的喊道:“他是个支那人,大家一起弄死他。”见有人打架,女人们都把孩子领开了,中间空出了很大一片地方,周围的一些日本酒鬼听见武岗这么一喊,也一起殴打那个中国人。武冈趁这个机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了一根铁棍,对还在一直殴打那个中国人的日本人喊道:“让开,让我弄死他。”边说边恶狠狠地挥着铁棒向那个毫无招架之功的中国人头上打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