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历史小白的穿越 / 第三章 选乡勇

第三章 选乡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贼军已离开往东南去了!“李栩出外探察后返回:“遇到族伯府上下人,说我四妹随着族伯已往夏津避难。“他脸上有一些安慰之色,总算还有一位至亲活着。
  “大善!不过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方期眼睛发亮,就是好色,好色怎么啦,好色的老年,比如曹阿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大小乔。
  李栩也不回他。
  方期又盘算道:“现在需要招募乡勇民壮了!没兵这就是空城一个,没兵也无法帮你报仇。“
  “此间多是遭受兵灾的百姓,我李栩振臂一呼,必会百应!“说到这个话题李栩兴致盎然,唾沫狂飞。
  “我对此深信不疑。”方期淡淡的回道。
  “对了,直呼姓名太不妥,不知方兄弟表字为何?”李栩走近了一步问道。
  方期略微思索道:“恩师为我取字——子思。“
  李栩抚掌赞道:“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倒是正应了你辅佐于我,在此练兵作战之意!“
  要点脸,方期翻个白眼,堂堂穿越大军的一员,给你一个战五渣当小弟?笑掉大牙!
  “我的恩师交给我姿……啊兵法一万多种,你会几种?“方期大言不惭,先吹为敬。
  “既然你不服气,不如你我各自招募勇士,各自练兵,比试一番如何?“李栩笑道。
  “我虽然身负奇才,但是初来乍到,谁也不认识我,在这里没什么威望,怕是人没招到,粮食就被抢走了!“方期多渴望有一副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身材。真得需要大鱼大肉补补身高体重了,身有所长,也要身有所长。
  “无妨,我招的乡勇,你可从中挑选,如何?“李栩倒是想的周全。
  “大善!“方期就等这句话。
  李栩此时又神色一黯:“你且在此等候,我先回城收敛家人遗骨,再招些人来搬回粮食。“
  方期点点头,目送他离开。
  兵祸后的颍州,满目疮痍。千余人死亡,而顺治《颍州志》所记载,六万多人经历陷落,又在六年后经历瘟疫,人口死了一半,到清兵入关后,就剩两万多人。把责任大多归于农民军,就是混淆视听。
  城内的房屋除了李栩等大户的家宅被焚,大多街坊未遭到破坏。当然,很多宅第遭到了劫掠。
  官绅胥吏几近被杀光,历史记载,闯军尤恨胥吏,有放过的官员,却无放过的胥吏,农民军对其盘剥之恨可见一斑。
  百姓纷纷返回城,有威望的官绅在组织人手维护秩序。
  北城,武备街,颍州卫营地。
  七百多个人站在校场上。他们看到李栩张贴的告示,来应募乡勇。其中有亲人被杀而应募的,有的没饭吃,有的却是卫所军户,自然也有混饭的。
  李栩先行挑选五十个亲人遇害的,又挑出一百个较为强壮的青年汉子,他们户籍多在州城,这些人操练一番就能上阵杀敌。
  而方期,则挑选面相憨厚的,户籍多为镇、集农户,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原本打算挑选二十岁以下的,奈何符合条件的不超过七十人。挑选的总人数也是一百五十人。这些人看起来远远不如李栩挑选的壮实,多为面黄饥瘦之辈。
  剩下被淘汰的百姓一人发放半斤稻谷解散了事。
  李栩看着方期那群叫花兵面带嘲讽之色,果然什么样的人挑什么样的兵。
  方期打个哈欠,不以为然,吩咐三个军户去舂米做饭。
  八百石稻谷,去壳后也就剩六百石。明朝一石约现在的180斤,三百余人每人一天一斤的话,够吃9个月。忍一忍吃吐的可能暂时不担心粮食。
  甲胄先不提,没兵器咋办。整个颍州城的兵库被搬空,连民户锅碗瓢盆的都不放过,打造武器都是奢望,吾了个操。
  还有名分问题,虽说三百个乡勇不多,乱世朝廷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个正式名分才能为所欲为呀。
  方期撇撇嘴:“麟孙兄,我提供了粮食,你也得想办法弄些武器吧。还要向朝廷请奏,我们的职位,是不是…“
  李栩大手一挥:“武器我也无奈,家宅里的全被抢了!无论钱粮兵甲、还有名分,我只能托请好友田用写信问问了。不过钱粮和兵甲别报希望,朝廷如今太艰难了。名分倒是容易些,估摸着能得个巡检之类的。别盯着我看,我是真没钱!“
  啥?你个地主还没钱?方期腹诽起来:“从长计议吧,太累了,我先去休息了。“又朝自己招募的那堆乡勇喊道:“你们吃了饭,都去营房睡大觉吧,不得出营,不得随意走动,不得打斗,否则没饭吃!这是命令!“说罢喊了个军户带着自己去正厅后的房间休息去了。
  百十个乡勇面面相觑,不敢离开都看着李栩。
  李栩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看得起这个乞儿了,无奈的对着他们道:“听令吧!“
  不过对自己属下的一百五十个乡勇,依着所学的兵书进行队列操练。
  方期是被吵醒的,百十个男人的脚步声和一个男人的吼叫声让他睡不下去了。出了门便去伙房瞅瞅饭做好没。
  早就换了干净厚袄的方期,气质不凡,做饭的军户恭恭敬敬:“公子,饭快好了,稍待片刻。“
  方期点点头道:“报上你们三个的名字和年龄。“
  烧火的军户一副国字脸,是个大嗓门:“公子,小的常山,二十二岁。“
  碉堡了,是赵子龙的搭档。
  刷碗的军户是个秃头,大冷天也不怕冻,脑袋上有些汗珠:“公子,小的名叫伍友发,二十一。“
  不错不错,二十一就秃头,头和名字都有潜力。
  搅着大锅的军户,头扎着白带,估摸有家人遇难,声音低沉:“公子,小的二十八,名叫郝成功。“
  可以的嘛,从名字上看就是个人才。方期信心倍增,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嘛。
  伍友发犹豫了下,为他找来一个木凳。方期很是赞许的点点头,坐在凳子上翘着二郎腿:“下了多少米在锅里?“
  郝成功放下大勺有些忐忑的回道:“禀公子,去壳的稻米一共用了三十斤。“深怕公子觉得放多了,责备于自己,头压的更低了。
  方期发火了,盯着他们三个脸来回扫视:“三百人一顿吃三十斤?一人一顿一两?“
  三个人吓的齐齐的垂手弯腰,伍友发哭丧着脸:“公子,小的们错了,十斤应该够了。“
  方期:…
  到底是谁的算数太差?
  方大爷语重心长、面色和蔼的说:“我是说放的太少了!你看看锅里清的比海瑞还清!一天三顿,每顿至少一百斤。现在存粮没那么多,众位先委屈一下。等有了条件,每顿还要加上鱼肉。兵吃不饱怎么训练、怎么打仗呢?你们回去跟弟兄们都分说一番。“
  三个人一愣,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一人一天真的给一斤粮吃,鱼肉倒是不敢想的,不过这样的优待已经是让人如食肉糜了。这个年头,普通百姓早就饥一顿饱一顿了,就算如此,相对对于邻境的河南已经是豪奢的存在。一天一斤粮简直是巨奢哇!哪个军队能保证!是真的遇到好人了,还是遇到沙雕了?三人略有不解。
  不过不妨碍他们的感激之情,纷纷下跪拜倒,学着说书先生的话:“今后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方期大喜,伸手扶起三位:“感谢三位兄弟看得起,以后甘苦同当。等饭做好,我要亲自为每位兄弟盛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