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折柳传 / 第五章 盘面

第五章 盘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皇城大内
  
      “往来半载有余,屡犯我边墙,南下凉虏控弦十万余驻牧漠南,乃虏酋孛儿朵亲领,臣惟殚精竭虑,合辽东之敌情两相计较,为今之计,我军,我军”
  
      “怎生不念了?我军如何?”九五之位上裕昌皇帝双目缓缓睁开,至尊冕旒无风而动,轻微摇晃着掩住其眉眼跳动,宝殿上群臣排班静伫,除却皇帝与念塘报那人的声音外,针落可闻。
  
      “我军不可轻撄其锋锐,当行深沟高垒固守之法以逸待劳,虏虽众,粮秣兵甲未足,其势必不能久矣,臣请加派军资供给前线将士”
  
      “行了,不必念了。”裕昌帝打断那人的声音,对刚刚随手扔下去的塘报丧失了兴趣。
  
      那人如蒙大赦,叩谢一番退回到自己的位置。皇帝此时面沉如水,不动声色的修为臻至圆满,但奏报上的只言片语却使他心中毒火淤积,只心道,“这便是总制方面的大员数月间所得?尽是班蠹吏庸将,不足成事。”
  
      裕昌沉默了片刻旋又开口询问道:“韩卿如何看?”
  
      韩卿者,韩不歧是也,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授正二品资政大夫。大燕官场上关系交织盘根错节,自“鄂尔浑血战”后外朝官员隐隐分为三拨,一是以中书令房志用为首的“竹林党”文官集团,是对凉作战持消极态度,力主议和的保守派;另一是以天策上将军、晋王姬念甫为核心的主战派;而三者则是以这韩不岐为首,于朝中两头不讨好的温和中间派。
  
      “臣,不敢妄议。”韩不歧出列垂眸站定,艳丽的袍服补七彩锦鸡案,韩不歧字正心,诗有云: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韩正心在为官处世上,正应了其名号般的恬淡情态,自燕孝文帝姬元礼一朝至如今裕昌帝姬文嵩掌权,一路从地方小吏攀到帝国中枢,年近古稀亦稳踞朝中,被人戏称作“韩不倒”。
  
      “爱卿尽管与朕说来。”裕昌帝姬文嵩的声音扬起一个声调,简短的发言里透出不容置喙的态度。
  
      “老臣愚见,前线情势朦胧,老奴摆出大军压境的强攻态势,未必行其实。兵者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北虏宵小亦可能意在劫掠而非攻城。我军大同镇步队为主,不似辽东晋王麾下与西北边镇那般骑军无双,孛儿朵百般挑衅,必藏诱我主力前出,于野地合围之意,故此臣以为刘督应对有方。臣料腊月前孛儿朵部必有动静,然刘督固守之策未免消极,臣请陛下催促刘督分兵小股前出,探查敌情虚实,大军步队与天策将士互成犄角相约而进,两相合力之下,孛儿朵必不敢冒进。”
  
      “韩卿老成谋国,好。”姬文嵩向下首老头子投来的目光里带着几分满意。“可如何分兵前出法?又需探明哪路敌情,与敌接战于何处?韩卿可有计较?”
  
      “陛下恕罪,老臣恐扰动前线布置,不敢妄加指示。”韩不歧伏地请罪道。
  
      “无碍,韩卿快起,朕仍有疑虑,这凉虏聚众南下,困我大同镇兵马数月之久,若无好处岂能轻易折返?朕亦知晓,我大同镇储粮比之远道而来的北虏只多不少,自有凭城固守的底气。”皇帝稍一顿,继续道“那虏酋却也坐得住,卿等且与朕议一议退那孛儿朵部大军之策。”裕昌帝又将声调抬高,向群臣问计。
  
      裕昌皇帝自登极以来,北方的威胁便如悬于颈上的利刃,时刻刺痛着他的神经。初时北虏鞑靼诸部各自为战且仅限在漠北各处流窜犯案,像极了一股马匪,谁知这鞑靼诸部里竟蹿起一个孛儿朵。孛儿朵善弓马,工谋略,早年间便自命大汗,带领部族内的百余人丁一番施为,分化其余鞑靼各部,并逐一将其收服。大致整合漠北力量后,孛儿朵又设立三汗议政制度,下设贵族军议堂,吸纳草原包括中原的各族人丁,十多年南征北战下来生生在大燕北疆竖起了凉国的招牌。
  
      “启禀陛下,臣右佥都御史赵穗。”一个胸绣云雁的四品御史踏出前来叩拜殿前,裕昌帝微微点头应允。
  
      赵穗目光扫过刚才御前大声念着塘报那人,又斜睨一眼前列最上首一位满头银丝,身着朱色祥云仙鹤补袍的老者,开口道:“臣闻韩翁之方略钦佩非常,韩翁确实老于军旅,深谙兵法之道,怎奈”,赵御史启唇舔齿,先是捧了韩不歧两句,又厉声道,“怎奈韩翁所言,却颇有颠倒主次之嫌。此番凉虏南下,大同镇周边百里,百姓十不存一,皆举家内迁,万亩秋粮亦眨眼间拱手相让于人,敌之真意不言自明。另,幽冀并三地流民之害甚烈,乡间多有缙绅望族遭难,而刘督节制诸军于前,阻敌不能近我半步,已是为陛下、为生民百姓立下大功。兵者国之大事,数月间我朝廷天兵钱粮用度巨亿,臣斗胆,谨望陛下暂收锋芒,传令刘督收拢大军虚意佯动,并遣使节北上规劝孛儿朵,将其间利害关节尽数阐明,此双管齐下,北虏久持不下、退之无益,必会心生畏念,从而退兵复归漠北。”
  
      赵穗一番长篇大论结束,前列的朱袍老者嘴角微扬,笏板竖起正欲出列,却听到身后已有人抢出,便悄然退回。
  
      “启奏陛下,赵御史身负输言明诤之责,然其实不明军务却信口妄断,效仿苏张故事,忝辱御史台重责。北虏凶残成性,多年来戕害黎民无数,我前线大军将士用命,皆恨不能生啖凉虏骨肉!各州县百姓无不箪食壶浆助王师伐贼,而流落内迁者,皆因受鞑虏欺凌以致背景离乡!鄂尔浑以降,九边皆消极固守,唯天策将士不计生死数度出击,保得幽燕安定,臣请陛下明辨,我军不可与敌相持过久,唯以堂堂之阵挫虏部嚣狂气焰是为正道!”
  
      “陛下明鉴,数月间大军云集徒耗钱粮无数,国力日减,而黎民生计不能保证,与北虏接战徒耗实为不智之举。穗倒要问刑侍郎一句,百姓何来食桨助我王师?莫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臣,亦请陛下明断。”
  
      姬文嵩藏于袖内的指节紧崩,面上透出一丝不悦之色,心下已对这针锋相对的二人失了耐心,换个人选继续询问道:“房相公可是有话要说?”
  
      片刻前那临阵退缩的老者,便是被皇帝点名的中书令房志用,此时房相公稍稍前趋,礼数做全道:“老臣只觉得韩翁高论妙极,实为妥帖之法,赵御史为民请命忠心可鉴,便是邢侍郎所言,也占了几分道理。然,前方诸般态势还是刘督看得最清,刘督一向稳妥著称,所以刘督之策亦有道理。”房志用没提出什么实际论点,只是滑不溜手为殿上几人缓和气氛,又将皮球踢回给皇帝。
  
      裕昌皇帝四下扫视一圈,心底敞亮如镜,殿上说话这几人,除却韩尚书一贯以孤臣身份自重,其余皆是为各自背后的党羽集团传话的发声筒。房志用讲话四面兼顾,但对赵御史的回护已将车马炮亮明;再看那气势汹汹的邢侍郎,言谈两句不离天策府,分明是在告诉皇帝,晋王虽远在辽东,可其触手已然延伸到了这朝堂之上,而那御前念塘报之人,既是大同镇刘督刘以治赴任前的举荐人,又与东宫一派脱不开干系。
  
      “一个晋王便够叫人头疼的了,太子却非要搅一搅这混水。”房志用蹙眉思忖道。
  
      “罢了,朕乏了,且散去。明日朕会携皇后与公主去校场观礼,散了,散了。”裕昌没再理会殿内的情形,捏着额头喊过内官,“去坤宁宫,朕也该去看看皇后了。”
  
      “散朝。”内官的公鹅嗓音响起,满朝文武再行大礼各自退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