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寻味直播间 / 第十一章 传说中的岩衣胶冻

第十一章 传说中的岩衣胶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徐畅朝镜头晃了晃带肉的那一扇壳,然后就迅速送到了自己的嘴边。牙齿轻轻一咬,蛤肉就和外壳分离开来,轻轻柔柔地跌入口中。徐畅的腮帮子动了几下,随着喉结的一上一下,新鲜的蛤肉就顺着食道滑到了胃里。
  “好吃!”
  徐畅冲镜头抛了个销魂的魅眼,不过他的嘴唇沾上了不少暗红色的液体,看上去倒多了几分诡异。
  “只有我一个人看到了主播嘴上的血吗?”
  “妈妈问我为什么哭着看直播!”
  “这这这……这应该算生吃吧?”
  徐畅舔了舔嘴唇,又拿起了剩下的半个壳。暗红色的液体在外界作用下微微晃动,若是放在高脚杯里指不定会被当作一樽美酒。
  “这个啊,就是血蛤的血啊。”
  话音刚落,徐畅就把壳里头的血通通倒进了嘴巴。而后拿起纸巾擦了擦嘴,收拾完作案现场后就把证据通通扔进了墙角的垃圾桶。
  “这小兔崽子!”
  在一楼的厨房里,徐塘厨师正在切蒜末,刀尖和案板发出连续而又急促的碰撞声。在他的正前方摆放着一个手机支架,手机正好在抬头可以平视的高度。
  在手机屏幕里头,徐畅刚刚把血蛤的壳丢进垃圾桶,而后大摇大摆地回到了原先的位置上。
  “许多朋友在第一次接触血蛤时都会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认为生食过于血腥。事实上并非如此,新鲜的血蛤在洗净泥沙后微微烫熟,暗红色的血里头带有一丝甘甜。据我母亲说,小时候我非常喜欢喝血蛤里的血,于是我的舅舅总是会剥掉血蛤,自己吃掉带肉的那一部分,把带血的部分留给我。”
  “说实话,这种一口一壳血的感觉还真的挺不错的,每次喝下一壳血总有一种喝酒一口闷的感觉。”
  血蛤这玩意儿的确如此,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吃点血就跟喝白开水一样普通,但对于厌恶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不可理喻的灾难。
  “主播是吸血鬼转世吧!”
  “血蛤:你是魔鬼吗?”
  “胡建人诚邀你们前来品尝,超级鲜美!”
  “其实大家对于血蛤也不用抱有这么大的抵触心理,就像火锅里头的鸭血一样,只是几分熟的问题。”
  “至于血蛤的制作过程也很简单,我家采取的是15秒原则。锅里水烧开后倒入洗净的血蛤,马上关火,默数15个数后迅速倒出。”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第一次煮血蛤的小故事。我妈告诉我烫15秒,于是我就在锅里煮了整整15秒。出锅的血蛤不仅熟了,而且是熟透了。大家知道熟透了的血是什么颜色的吗?就像是鸭血一样的灰黑色。”
  “在当时,我不知道是我的原因才造成血蛤变成这个模样,甚至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妈我煮了刚好15秒,一定是这家店卖的血蛤不新鲜。直到后来事情的真相被我妈发现了,第二天关于我和血蛤15秒的故事就传遍了整个亲属群。”
  在厨房里头帮忙的老妈也在关注徐畅的直播间,从这个故事开始讲述之时脸上就一直洋溢着笑容。大抵是自家的儿子怎么做都是好的,即便犯了小错也无伤大雅。
  直播间也在徐畅讲完小故事之后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人气突破2000人,关注人数也突破了四位数大关。充满搞怪气息的弹幕是根本停不下来,一大批网友也纷纷送上自己的小礼物,还有不少人嚷嚷着要来温城一探血蛤的究竟。
  “是勇士就吃带血的血蛤!”
  “血蛤:我做错了什么?你要吃我的肉,还要吸我的血!”
  看着直播间一直往好的方向发展,徐畅的心里也是很高兴的,这其间夹杂着的一些喷子黑子也就被他下意识地忽视了。但诸如一只嘤嘤怪之类的几个老牌粉丝却把这几个ID都记录到自己的小本本上,准备在直播结束后再同徐畅告上一状。
  “各位朋友们,我们再来看看下一道菜。此菜名为胶冻,同样是温城独有的特色美食。也是春节时期不可或缺的一道重要角色。”
  “在沿海地区,人们除了直接食用新鲜的鱼虾贝蟹之外,还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将新鲜的海鲜制成能够长期保存的衍生食品,从而借此渡过休渔期或是漫长的冬季。像之前的鱼圆,现在讲的胶冻,还有那边碗里放着的鱼饼,都是祖先在漫长岁月中留下的智慧。”
  端上桌的胶冻已经被切成了粗细均匀的长条,整整齐齐沿着一个方向摆在盘中。胶冻颜色有些微黄,但整体上晶莹剔透,仿佛被切开的果冻。
  徐畅用手捏住一根胶冻的一端,而后在空中晃了晃。极具弹性的胶冻即使在大幅度的晃动下也不会断裂,就像Q弹的果冻一样,在数次的来回抖动之后归于平静。被手指捏住的胶冻因为重力弯曲成一个好看弧度,看上去倒是颇为诱人。
  “我手上的这根胶冻是鱼胶冻,以黄鱼、鮸鱼、鳗鱼的鳔为原材料,在菜市场里均有售卖。食用方法也非常简单,将特制的酱油醋倒上去之后即可食用。鱼胶冻色泽晶莹剔透,口感清凉。喜欢辣的还可以加点胡椒粉,也别有一番风味。”
  “但鱼胶冻毕竟是用新鲜的鱼鳔制成的,难免会受到季节的影响。于是,具有智慧的古人们又发现了另外一种原材料——岩衣。岩衣是一种长在海礁岩石上的藓类,利用岩衣熬制而成的胶冻被称为岩衣胶冻。”
  “岩衣胶冻和鱼胶冻的外观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那怎么判断究竟是哪种胶冻呢?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手上的这根胶冻,在它的两头都有白色的沉积胶块层,这就是鱼鳔煎熬留下的产物,也就是鱼胶冻。若是整个胶冻都是晶莹剔透没有其他东西的,就是岩衣胶冻。”
  “666,感觉主播的学识好丰富啊!”
  “楼上的你是不是傻了?主播家可是开饭店的,从小就耳濡目染,知道这些事情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岩衣胶冻???作为一个温城人我竟然不知道!我先去面壁思过一会儿。”
  类似这样的评论并不在少数,事实上,如果不是刚刚准备直播之时粗略地查了一下资料,徐畅也不会知道岩衣胶冻这个东西。现在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都是鱼胶冻,很少能见到岩衣胶冻的身影,也不意外年轻一代的人对此都缺乏了解。
  “岩衣又名海燕窝、海仙草,是一种富含多种矿物质的纯天然海洋植物,对于补钙、清热解毒、止咳消炎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岩衣胶冻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难的是岩衣的采摘。岩衣的采摘以每年5月至8月为最佳时期,5月前的岩衣还太嫩,8月后的岩衣会融化在海水中。岩衣的采摘需要技巧,十分辛苦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有丰富采摘经验的一般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许多当地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份营生,所以现在岩衣的产量越来越少,质量好的岩衣价格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手艺人的逐渐减少,谁都不知道岩衣胶冻还能再传承几代。”
  “说实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温城人,我还从来没有吃过岩衣胶冻,也无法给各位描述它的美味。听说在一些偏远的村子里还流传着岩衣胶冻的制作方法,等暑假时间合适的时候我可以带各位去一探究竟。”
  说实话,对于这种传统美食的逐渐消失徐畅是有些唏嘘的。这些传统美食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地方文化和历史的缩影,它是具有民间气息的烟火气,是一个鲜活的民俗,更是普通人们记忆深处不可磨灭的家乡味道。
  就像火的诞生意味着人们从食生肉演变到了食熟肉,同时也是区别人与野兽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一个美食的诞生都在一定程度上记录着人类历史的演变,是人类历史前进的轨迹。
  “主播能带上我吗?机票我自己出!”
  “感觉被主播说得好心动啊,收拾收拾行李,过完年就去温城玩!”
  “大老板们吃的东西果然讲究!”
  “主播准备什么时候来我大重庆,我已经准备好了!”
  “我大福建也准备好了!超级好吃,你值得拥有!”
  去外地直播?徐畅现在就是每天在温城里头转悠着,还没有考虑过去其他城市直播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生地不熟,不如当地人了解情况。但现在大家爱看他直播就是图新鲜,还没见过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食物。但若是长期盘踞在一个地方,大家应该也会失去兴趣吧。
  嗯,可以考虑下试试别的城市。
  “关于大家说的去其他城市直播美食的事情,我会好好考虑的。不过我目前还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现在放寒假呆在家里头,因此也只能直播一下自己家乡的美食。不过过阵子我就会回帝都上学了,我们可以把下一个目标城市先定在帝都。”
  “hhh我就是帝都人,主播可以来找我!”
  “突然感觉好期待,主播这样下去会不会画出一张全国美食地图来?”
  “楼上的你这个想法有点意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