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寻味直播间 / 第十二章 小除夕之夜 上

第十二章 小除夕之夜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5点半了。
  徐畅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闹钟,时间过得可真快。外头的天色也愈发暗沉,太阳已经早早地落了山去,江面上的颜色变得暗沉。道路两旁明黄色的灯光已经亮了起来,车也越来越多了。
  估摸着大伯一家人和奶奶已经出门了吧。
  “各位,虽然很不想跟大家说再见,但是还是到了要下播的时候。今天是大年二十九,也就是小除夕,希望大家能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至于还没有归家的朋友,也请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胃,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晚饭,有空的话就给家里打个电话吧。”
  “各位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
  徐畅下播的速度还是一样的干脆利落而无缓冲的余地,在大多数网友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直播间里头就陷入了一片黑屏。
  “本加班加点的程序猿已经哭晕在电脑前。”
  “泡面都准备好了你就给我走了?蛋还在锅里煎呢!”
  “楼上兄弟请节哀,不如大家约一波重播?”
  “气人主播在线气人!”
  徐畅自然不知道直播间里头针对他这种无良的下播行为再次展开了一阵血雨腥风式的声讨,甚至还有嚷嚷着要上他家蹭饭的。把无人机放回了自己房间,徐畅就噔噔噔地跑下了楼。
  “妈,有什么要我帮忙的吗?”
  “把碗筷拿上去,还有拖鞋得准备好。”
  “好嘞。”
  正当徐畅提着拖鞋往楼下走去时,就听见了自家大伯声若洪钟的笑声。刚刚下楼就看见大伯一头钻进了父亲的厨房里,母亲正搀着奶奶嘘寒问暖。
  “小畅昨天刚回来吧?”
  “对,昨天晚上6点钟到的。”
  徐畅连忙把鞋子摆在楼梯口,而后笑脸盈盈地朝奶奶走去。先前还在玩手机的妹妹徐泷也把手机收了起来,紧紧跟在哥哥徐畅的身边。
  奶奶前年刚刚过了80大寿,原本身子还算硬朗。不料去年上半年查出了乳腺癌,晚期。原本一家人的心都沉下去了,好在检查的医生说癌细胞并没有扩散,原因是年龄大了代谢慢了,没有足够的营养供癌细胞生长。因此最后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切除手术,住院观察了一段时间就出院了。
  不过这一趟下来把老人家也折腾得够呛,奶奶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下去。步子已经有些迈不开了,也提不了重物。特别是后续的检查还查出了一个高血糖,吃东西上也要注意许多。
  虽然头发都已经花白了,奶奶还是坚持要把头发染成黑色,说这样显得比较精神。有时候老人家这个固执的脾气上来了是连亲孙子都劝不住的,只好就随他去了。
  “来,小畅和小泷一人一个红包。”
  “谢谢奶奶。”
  妹妹徐泷开开心心地接过了红包,用手悄悄捏了捏厚度,原本圆圆的眼睛笑成了弯弯的月牙,把厚厚的红包迅速塞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徐畅想着自己成年了也经济独立了,本该是不收这红包的,推脱不过奶奶也只好收下。
  “奶奶,楼梯小心一点。”
  等到所有人都落座以后,父亲端着热气腾腾的炒年糕上来了。在温城,春节期间团圆饭的主食必须是炒年糕,寓意年年高升。
  在温城市区,一般最常见最普通的就是菜籽头酱油肉炒年糕,也是春节必须存在的主角。
  传闻酱油肉的制作始于北宋,从冬至开始人们就开始筹备晾晒酱油肉和酱油鸡(鸭)。将生猪肉、生鸡鸭放在酱油等调料中浸泡,然后晒干食用,别有一番阳光的风味。年糕里头的酱油肉自然是自家亲手晒的,每一块肉的软硬程度都由老妈亲手把控。
  酱油肉的味道很鲜,不像有些地区的腊肉一样有着很浓的酱油味,并且口感咸干。这种风味的诞生主要来源于温城本地的黄酒,很好的中和了酱油的咸香味,经过阳光的催化作用,才有了这一番风味。
  在徐畅看来,酱油肉就是炒年糕的最佳拍档。软糯的年糕配上口感偏硬的酱油肉,那种晾晒过后的肉的香气很好地和年糕混合在一起,再加上起到点缀作用的香菇,还要散发着青草香气的菜籽头。初入口时觉得有些甜头,到最后就只有一个感觉,这就是年味。
  “怎么样,咸淡还可以吧?”
  “可以可以,你先坐下来吃一些。”
  “没关系你们先吃。”
  若是春节期间在家里头弄起来吃团圆饭,最辛苦的就是掌勺的人。桌上的菜还没吃上几口热乎的,就又要一头扎进充满油烟的厨房里头。不过这是也分人,老爹徐塘就是喜欢呆在厨房里头的人,对于他来说看见别人喜欢自己的菜比自己吃饱肚子要更有满足感。
  “小畅什么时候回学校?”
  “大概正月十八左右吧,具体时间还没定,票还没买。”
  “现在是大几了来着?”
  “大三,下半年就大四了。”
  “来,大伯先跟你喝一杯。学习真好,比你哥学习是要好多了。”
  “哪里哪里,煦哥儿现在也挺好的。”
  徐畅笑着和大伯碰了杯,把杯子里头的啤酒一口闷下。大伯家的儿子比徐畅要大两岁,唤作徐子煦,去年6月刚刚从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毕业,现在在一家皮革厂里头工作。
  徐畅和徐子煦算得上是年纪相仿,于是小时候总是黏在大伯家的哥哥屁股后面,说往东就绝对不会往西。后来因为学习见的面越来越少了,不过还是私底下经常通过微信联络,两人倒也都不在意大伯的那一句调笑。
  “煦哥儿年后什么时候开工?”
  “差不多也得正月十五六之后了,现在那些外地的工人回来的时间是越来越晚,所以这厂子想早也早不起来。”
  “那还没得很,过阵子我们出去玩啊!”
  “没问题。”
  徐畅和煦哥儿碰了个杯,又埋头进入了消灭年糕冷盘的大战中。这些久违的美食就像陈了多年的美酒一样,稍稍吃上一口,就如同燎原的星星之火在舌尖上跳起了舞蹈。
  “小畅是不是瘦了?”
  奶奶虽然有些年纪大了,但这眼神还是极好的。特别是老人家嘛,你和她讲现在的学习她也不怎么了解,所以关注的重点全都在这高矮胖瘦之上。
  “是瘦了,比上次回来要瘦多了。”母亲迅速接过了话茬,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快速剥开了一只肉质饱满品相完整的虾蛄,也就是皮皮虾,放进了妹妹徐泷的碗里。
  “小畅多吃一点,胖一点才好看,你看现在脸上的肉太少了。子铷多给他买点蝤蠓老鸭补补身体,这学习都把自己给学瘦了。”
  徐畅脸上带着乐呵呵的笑容,心里头却在暗暗地叫着苦。别啊!好不容易瘦点下来,眼见着有望找女朋友了,可千万别一个寒假就打回两百多斤的原型,等下估计能被寝室那帮人笑死。
  “还有小泷,太瘦了。现在正好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要天天说减肥什么的,多吃点才能长高。现在读书这么辛苦,不多吃点营养怎么跟得上?子铷过两天还可以买点鸽子蛋给她补补。你看看你这瓜子脸,一点肉都没有,要像你哥有点婴儿肥一样才可爱。”
  原本在一旁因为肥肥的老哥居然被嫌瘦而偷笑的徐泷也被猝不及防地点名了,迫于老太太的辈分和愈发执拗的脾气只能嗯嗯嗯地点头称是。幸灾乐祸的徐畅也夹了一大筷子的酱油肉放到妹妹的碗里,换来对方一个快要翻到眼皮子上方的白眼。
  “多吃点,妹妹。”
  好在盘子里头的年糕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被母亲倒进父亲徐塘的碗里。这时候徐塘大厨也端着长盘走进门来,头上还带着那顶高高的厨师帽。
  “葱油鱼来了!”
  在长方形的瓷盘里,一条约30厘米长的黄鱼规规矩矩地躺在正中央。鱼身上撒着切碎的葱花,两侧摆着切成长条的生姜,被酱油醋等调料将将淹过。最后浇上的一勺热油顺着鱼身往下滑去,更加激发了葱花的香味,与鱼肉的鲜味交融。
  在温城有一句话,无黄鱼不成宴,无好黄鱼压不住好年。吃鱼必须讲究有头有尾,也就是吃鱼要吃“全鱼”,这样来年才会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来来来,大家吃鱼。”
  饭桌上的规矩讲究的是老人坐主位,老人第一个动筷。长长的筷子轻轻戳破紧致而又富有弹性的鱼皮,露出了里头雪白的鱼肉。新鲜的鱼肉不绵软,而是扇扇分明,仿佛这就是鱼身上的肌理。
  用筷子夹起嫩滑的鱼肉,在边上的调料里头轻轻一沾,鱼肉就染上了酱色。深棕色的调料顺着鱼肉重新跌回盘里,但依旧在鱼肉上留下了自己来过的轨迹。
  徐畅打小就爱吃鱼肉,按照母亲的说法就是鱼肉吃多了才会这么聪明。不过徐畅也有两个毛病,不吃鱼皮,还有,不吃鱼刺。
  没错,徐畅并不会吐鱼刺。如果不小心把带鱼刺的肉吃进去了,最后只能再把整块鱼肉吐出来。因此徐畅的筷子总是冲着鱼背去的,那里的鱼刺最少。
  按照他爹的说法,连鱼刺都不会吐你还是海边人吗?
  徐畅:喵喵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