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风浪的江湖 / 64

6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风浪和王广霞不知道又打了多久,才终于住了手。在外面听着的三个小孩,被父母的斥责声和鲲鲲的惨叫声吓的,都不敢吱声,邻居们知道他们是在教育小孩,所以也就没有人过来劝解。被暴打后的鲲鲲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变得沉默寡言,看上去老实了很多。但家里依然不时的少一些零钱,每次问起来,依然是谁都不承认。每每这时,风浪和王广霞就会暴打鲲鲲,但鲲鲲却依然是始终咬死了口的不承认。风浪和王广霞没有办法,他们不能为了逼供,就活活把他打死。为了让他承认,他们也就只能再找机会抓住证据,让他无法抵赖。
  当刻意去找一个人的过失时,那人做事再谨慎,也会留下些可供人抓住的把柄,况且鲲鲲还是一个小孩,做事情还不太会掩盖痕迹。所以,自那次被打后没多久,他就又被抓住了几次把柄,被狠狠的打了很多次。每次他都被打的鬼哭狼嚎,嗷嗷直叫,弄的左邻右舍的人,无不知道鲲鲲爱偷东西。搞得大家都人人自危,小心的防备着鲲鲲。那段时间风起家也少了几次东西,徐宗兰就嘀嘀咕咕的对风起说是鲲鲲偷的,最初风起还瞪起眼睛来训斥徐宗兰一顿,但后来家里东西少的次数多了,风起也就对鲲鲲起了怀疑。最初他还来风浪家里问问是不是鲲鲲拿的,但每次来问,鲲鲲都是死不承认,因为鲲鲲的态度坚决,还让王广霞和风浪对风起无端的总怀疑鲲鲲而有些反感。这让风起和徐宗兰也不敢太过坚持,直到有一天,风起把鲲鲲抓了个正着。才终于让徐宗兰和风起有了一少东西就指责鲲鲲的理由。
  那天徐宗兰带着乘锋和二锋兄弟两人出去走亲戚了,风起平时吃完早饭后就去上班,但那天他没去上班,却假装成已经去上班了的样子,让徐宗兰从院子外面把他锁在了家中。风起正独自坐在屋中看书的时候,不期看到鲲鲲走进了他家的堂屋。鲲鲲进到风起家的堂屋后,也没料到一眼竟看到叔叔正坐在里间的书桌前看书。心理上毫无防备的他吓的赶紧转身就往外走,出了堂屋门就迅速的爬到两家中间的墙头上,翻到了自己家那一边。
  风起当即就开了大门,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风浪和王广霞,被抓了现形的鲲鲲面对叔叔和父母的指责,就对为什么翻墙到风起家编了个牵强的借口,但没有人相信他编的理由,他自然也是难免被一场暴揍。但这件事后,不管是风浪夫妻,还是鲲鲲本人,心理上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刺激,让他们从那之后,开始想要改变一下自己。
  爱要面子爱说嘴的风浪夫妻两人,因鲲鲲偷东西被抓,而感觉颜面扫地。为了挽回丢了的面子,他们就改变了对鲲鲲偷拿钱的教育策略,从那以后,他们开始不再像以前那样嗷嗷叫的暴打鲲鲲,而改为家丑不外扬的方式,开始在家里悄悄的批评教育鲲鲲。而鲲鲲经过那次被当场抓获的事件后,在心里上可能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当时的他已经上五年级,是个十二岁的大男孩了,已经懂得要面子,有了很强的自尊心。那次被抓,就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加上那件事后,风起家只要一少东西就怀疑他,并当场质问他,让他感觉非常难堪,人前很下不来台。这些都让开始爱面子的他真的痛下了悔改的决心。从那之后,他就渐渐改掉了偷家里零钱的坏习惯,当然也更不会翻墙到隔壁风起家了。但那件事情后,却不可避免的给风起和鲲鲲叔侄俩人心里都留下了阴影,让叔侄两人的关系有了些隔阂。
  那次事件后,风浪曾在四个孩子面前说,那次的事件,是徐宗兰策划了,故意让风起逮鲲鲲的。而王广霞则私下里认为就是风起自己直接策划的。但不管是谁策划的,风起都是故意设计抓鲲鲲的人。因为这个认识,风浪和风起一直亲密和睦的兄弟关系,在那段时间里,或多或少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风浪兄弟四人中,风涛不在家,家中常在一起的,只还有兄弟三人。或许是风浪、风起年龄差不多大,又从小一起患难长大,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更长,加上兄弟两人都还算厚道,所以他两人的关系就更觉亲近些。至于大哥风波,他比风浪大九岁,比风起大十二岁。在他们的母亲李氏去世时,风波已经长大成人,并已离开家去外地上学了。母亲的去世、以及后面几年自然灾害对他的成长基本上没什么影响。而且因为年龄的差距,加上风波学问一多了,似乎私心也更大了,所以对家里的两个弟弟并不怎么好,两个弟弟就和他也或多或少有些代沟。本来他们以为,兄弟之间如果产生什么隔阂,也一定是和老大之间,没想到如今因为鲲鲲,平时最亲密的老三老四,却彼此生了嫌隙。好在他们兄弟两人后来都感觉到了彼此间的那一点点生份,就都主动补救,把家里好吃的,或其他的稀罕物都打发小孩给对方送去一些,所以没过多久,兄弟俩之间就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自从不用美霞烧锅后,王广霞每次做饭就都喊小云来烧。经过了美霞伤到眼睛这件事,王广霞倒是长了记性,那段时间一做饭,她就要一遍遍的叮嘱小云:“折干树枝时一定要踩在脚底下或顶在膝盖上,千万不能拿在面前折。”……小云听着她啰里啰嗦的嘱咐,心里有些不耐烦。她心想:“只有姐姐折树枝才那样不注意,她不去啰嗦姐姐,而自己折树枝时一直都很注意,她却反倒来一遍遍的啰嗦自己,真是说什么都不看人。”她心不在焉的听着母亲的喋喋不休,敷衍的答应着,心里却在暗想着自己的心事。在她的心里,母亲越来越爱支使自己干活了,自从上了二年给开始,母亲就开始不让她自由自在的玩耍了。家里洗锅碗、烧锅、抱柴禾等事情,她总是不停的支使自己。那次春晓来了,她也和往常一样,和她一起出去玩,可回到家时,却发现母亲脸沉的像水一样冰冷的等在家里。一看到她,母亲马上就唠叨了起来,她说:“那么大了,也不知道帮家里做点事,就知道出去乱跑。你能和人家城里的小孩一样啥都不要干吗?家里那么多活,你就没有一点眼力劲吗?有什么事还都得让人支派了才会去干吗……”想着母亲终日不停的唠叨和吩咐,加上如今姐姐的眼睛被戳到,自己就更加倒霉,家里所有的家务肯定就都要落到了自己的头上了……
  小云思绪纷飞的烧着锅,不觉饭就快要烧好了,一早出去拉沙子的风浪这时也回了家。自从分地后,风浪就和村里的王学民、朱传义三人一起合伙买了辆手扶拖拉机,在有农活的时候,他们就用拖拉机来拉庄稼、耕田。没农活时,就用来拉沙子。
  拉沙子的活虽然很辛苦,三个合伙人合作的也磕磕碰碰,但因为拉沙子比那些闲呆着的人能多赚到些零用钱,这也一样让风浪很有成就感。那时村里只有他们一辆手扶,农忙的时候,他们用手扶拉庄稼、耕地,既比别人轻松,又显得非常神气。地里不忙时,每天用手扶拉沙子,也让他们成了村里比较富裕的那批。那时,在别人都还用手一针一线的缝衣服时,风浪家就买回了一台缝纫机。。
  这天从拉沙子的码头回到家时,风浪也是兴冲冲的,他洗了手坐到饭桌前,一家人都围坐定了后,他又开始笑眯眯的大谈他和王学民、朱传义之间的事情。在风浪口中,王学民是他的知己,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也一直都是情投意合的最好的朋友。而朱传义是他母亲和朱家的母亲换腰带后生下的第二个儿子,小名如意,大名就按辈份叫了朱传义。风浪说三人一起干活时,王学民和朱传义各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朱传义特别小气,让他多出些力气,他不介意,但让他多出一点钱,他都会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而王学民则与他正好相反,让王学民多出点钱,他不会说什么,但让他多出些力气,他就要说来说去。
  在说说笑笑中,一顿饭很快就吃完了,这时朱传义开着手扶,车厢里坐着王学民,也已到了他们家门口,随着他们的一声呼唤,风浪离开饭桌,到手扶拖拉机跟前轻轻一跳,就坐到了手扶车厢的边框上,然后转身站到了车厢里。朱传义又突突突突的开着手扶,直奔拉沙子的码头而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