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风浪的江湖 / 67

67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用了三四天时间,终于把每一块地里的麦子都收割完了,后面的几天,风浪把手扶拖拉机的车厢卸掉,改把打地的犁耙装到车上,然后和鲲鲲爷两,一个骑着自行车,一个开着装着犁耙的手扶,去每块地里,把新割下来的麦茬打起来,翻到地下。然后再把地表的大土块打成细细的粉状,好方便后面种大豆、玉米和水稻。
  风浪打地时,已经十二三岁的鲲鲲也跟他一起,好在他累的时候替换他一会。自从家里买了手扶,鲲鲲经常没事就坐在上面摆弄摆弄,所以他早早就能把手扶摇起来,也能像模像样的开。
  鲲鲲从小就爱摆弄家里一切可以摆弄的东西:小闹钟、收音机、手表等机械的东西,他都要拆开看看,里面到底都有什么,是什么在让它们工作。特别是收音机,那时的小孩不知道它是如何发出的声音,大人们当然也不懂,但为了在小孩面前显得见多识广,他们就不懂装懂的骗小孩子说是把人塞了进去,并且在小孩不听话时还会吓唬他们,说要把他们也塞到收音机里。当时的二锋就很是相信了大人们骗人的话,他逮着机会就会问风浪家几个比他大的孩子:“你说狐狸机里的人得多小呢?人家是怎么把他们装进去的呢?他们在里面吃啥喝啥呢?”二锋那时年龄还小,话说不太清楚,对于能发出声音的收音机,他总是说成“狐狸机”,他对这个说法有他自己的解释,他说“狐狸机里一定有个狐狸精,它一会变成男的,一会变成女的,一会还会变成小孩,人们一开狐狸机,它们就赶紧进来说话,关上的时候,它们就出去玩。”还说“大人说狐狸机里有人,可人那么大,肯定不能被装进那么小的一个盒子里。只有狐狸精才能这么变化多端,进出自由,”
  比二锋大了八岁的鲲鲲可不信大人们那套骗人的鬼话,他要自己打开收音机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是什么能让它们说话?为此,他拆了不知道几个收音机,有些比较大的还好,他拆开后还能再装上。有些小的,零件比较细碎,他拆开后就忘了那些零件应该装在哪里,所以再装上时,往往会多出许多零件。为此,家里的好几个收音机都被他拆坏,还有许多其东西都被他拆成了一堆废料,也因此,他挨了风浪夫妻数不清的打骂,他打的再想拆东西时,就只敢偷了那些家里不怎么用的旧的或坏了,又没舍得扔的东西去拆。
  鲲鲲摆弄手扶,风浪和王广霞倒没有打骂他,因为他不只是拆不开笨重的手扶,还在不断摆弄的过程中,学会了开车和帮着风浪摇车。手扶启动时很费力,要把一个“Z”形铁摇把插到车头的摇把孔里,然后左手按住减压阀,右手使很大的力气快速转动摇把,等手扶启动起来时,还要放开减压阀,迅速把摇把从摇把孔里拿出来,因为如果不及时拿出来,它就会随着手扶的转动而飞快的旋转,最终被甩出来打到人。
  那时手扶摇把孔的设计都是以人们右手操作为主,鲲鲲右手却残疾,他只能用左手来摇,那样应该左手操作的减压阀他就没有办法用手来操控了,于是每次摇车时,他就用左脚来代替左手控制减压。那时小云每次看哥哥使出全身的力气摇手扶车,就会从心里为他感觉吃力,也常担心他那样手脚并用,会操控不好,让摇把飞出去打到他。但她不敢说出她的担心,因为她发现很多次,母亲只要一说什么担心和叮嘱的话,就总会被父亲骂。父亲那时总会说:“妇女都是臭嘴,一说啥不好的事,往往就真会发生。”那样骂了无数次后,似乎并没有把王广霞骂改,她依然经常在风浪开车出门时叮嘱风浪说:“千万小小心啊,别怎样怎样了。”当然每次叮嘱依然都会是她话音还没落地,就被风浪以“又开始臭嘴不巴好结局了。”然后再把她当着孩子的面痛骂一顿。骂完之后还不忘交待美霞和小云,千万不要学母亲那样臭嘴,千万不要在别人要出门的时候说不吉利的话,等等一番交待。就因为总被灌输女人嘴臭的思想,所以让小云不管遇到什么让她担心的事情,她都只能在心里拼命着急,却从不敢在嘴上透露出心里的半点担心。好在鲲鲲那时虽然右手不能用上,虽然手脚并用,却也一样能把摇把控制的很熟练,这或多或少让小云把心里的焦急和担心放下一些。
  用手扶打地的活很累,开手扶的人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控制着手扶的把,才能保持住手扶前进的方向,若掌控的时候不使劲掌着方向,它可能就会跑偏,耕的地就会花里胡哨的,有的地方能被耕到,有的地方则耕不到。而且那个车把的高度也需要控制好,掌着把的开车人,往往要躬着腰,保持着一个极不舒服的走路姿式。这样既要保持住一个别扭的姿态,又要使出身上很大的力气,一会之后,就会让人感觉非常疲惫,这时就需要换换人休息一下。那时鲲鲲虽然年龄小,力气比风浪也小些,但好在他干农活比风浪更有窍,所以他操控着手扶打的地,一点也不比风浪操控时打的逊色。
  在风浪父子打地的时候,兄弟三家里的其他人也没有闲着,他们每天到场里一遍遍的翻麦捆,以期把麦子晒透,那样到打的时候才能把麦粒打干净。
  用手扶三家的地都打好,分别种上了豆子和玉米后,三家的人也就开始集中精力打麦子了。那时打麦子的方法就是用巨大的石头碌滚来回的在麦子上辗。这时风浪又把手扶重新换上了车厢,把碌滚拴到车厢后面,然后开着手扶在铺开的麦子上一圈一圈的辗。辗完一遍后,其他人用木叉子把压过的麦秆挨着全翻一遍,好把底下没被辗到的翻上来,也顺便能把辗下来的麦粒漏到麦秆的底下,好不让它们被压破。这样反正都压了一遍后,麦穗里的麦粒基本就出来了,人们把被辗过的麦秆用叉子边抖边挑起来,以便能把麦秆里裹的麦粒都抖出来。
  把麦秆都挑出来垛成一个麦秆垛后,大家又用木锨、推板,把辗下来的带着麦糠的麦粒都堆在一起,等有风的时候再往外扬糠。这一堆刚刚堆好,几家人又把一些新的麦捆拆开,可着场里空地的大小,铺成了一个大圆圈,风浪和鲲鲲爷儿俩个继续用手扶带着碌滚辗那些铺平的麦子,他们一开着车一压过去,其他人就在后面赶紧用木叉子翻他们刚刚辗过的麦子,那样能使辗的速度加快一些,也能把那些被压紧的麦子挑松一些,好让风和阳光能透进去,让它们抓紧再干一些。也能把蓬在麦秆上的麦粒给翻下去,以免它们被误辗破。这样一场一场的轧,速度很慢,而且随着辗出来的裹着麦糠的麦堆越堆越大,麦秆垛也越来越多,场的面积也就会越来越小,三家共有将近三十亩地,收下来的麦子这样一场场的要轧了好几天。才终于轧完。轧完把粮食堆好后,所有的麦秆垛还要拆开重新再辗一遍,好把第一次没辗干净的麦子再辗出来,又折腾着辗了一两天,才终于把第二遍也全都辗完。。
  辗好后的麦子,就剩下晒和扬两个步聚了。带着麦糠的小麦晒的越干,糠就越容易扬出来。粮食辗出来后,三家人就开始各忙各的,每天早上摊开晚上堆起,中间时再翻上几次。这时年老的风畔亭和年幼的鹏鹏、乘锋、二锋都可以发挥作用了。每天早上大家把麦堆摊开后,他们就负责在边上看着,需要翻的时候,他们就用木锨推着翻翻,而其他人这时候则又需要去插秧了。
  麦收过后,秧板田里的稻秧子就长的差不多了,在人们晒麦打麦的时候,队里也已经给打好的稻田地里灌上了水,还没从紧张的麦收中走出来的人们,又开始继续干极累人的插秧的活。好在插秧时人要站在水里,至少不会像割麦子那么热,也不会像割麦子那么刺痒了。但泡在水里的插秧也自有它让人极其畏惧的地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