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这个小偷不太冷 / 第九十一章 定居北京城

第九十一章 定居北京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杨恪是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城市,街道旁的各种店铺都挺热闹,这种热闹的氛围也感染了杨恪,虽说杨恪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但是毕竟只是十八岁的年纪,再难过的事情也容易放下。
  
      现在杨恪可不缺钱花,史密斯先生给了他不少的钱,即使是杨恪每天大鱼大肉的吃,这几年之内钱也花不完,再说杨恪也不是那种大手大脚的性格,所以这些钱他还真能花上很长的时间。
  
      看着路旁各式各样的吃,先不要说那香味儿勾人,就是瞪着眼看着还馋的直流口水,可是当杨恪买完以后又没了胃口,手臂软软的根本就没有力气把这些美味递到嘴边。
  
      就过了这么一会儿,杨恪的心情怎会有这样大的反差,还是因为睹物思人,这些吃让他想起了那一次他和仙儿在济南城吃路边吃的场景了。
  
      那时候杨恪把身上仅剩的一些银子,全部用来买了各式各样的美味吃,以至于接下来的日子他们俩只能睡在路旁。
  
      那时的情景仿佛还历历在目,并且杨恪还记得当时他就答应过仙儿,要带她吃遍全中国所有的美味吃,依现在的情况看来是没希望了。
  
      杨恪把买来的吃都给了路边讨饭的乞丐,那些乞丐哪里遇到过这样的好事,所以一时连感谢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从杨恪手中接过那些吃后便吞咽起来。
  
      说到乞丐杨恪和仙儿还真做过一阵儿,那时候杨恪和仙儿刚进济南城就被偷给盯上了,他们俩被偷的仅剩下一点点银子,后来杨恪又用这仅剩的银子给仙儿买了吃,这些银子虽少,但是也够他们吃遍半个济南城的,杨恪做事也有些任性,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住的事情,所以在吃完了所有的吃之后,他们俩就只能睡路旁了。
  
      那时候没了钱对于杨恪来说还真没有办法,只能和仙儿当了一阵儿乞丐,现在想起来杨恪感觉还是挺怀念的,即使是在做乞丐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杨恪还是觉得挺怀念的。
  
      杨恪逛了一段儿时间后,感觉肚子饿了就找了一间热闹的饭馆子,点了一大碗烂肉面外加五个羊肉火烧,听听杨恪点的这些东西那才叫多呢,并且这一顿饭他还都能吃完绝对剩不下。
  
      虽然杨恪穿的衣服不像是要饭的,但是这年头儿要饭的偷了衣服换上,出来蒙吃蒙喝的也不少见,再一看杨恪的个头儿就像是一个半大的孩子,从哪方面看都不像有钱的主儿,所以饭馆儿跑堂儿的就多了一个心眼儿,他要先收杨恪的钱才能上饭。
  
      杨恪走南闯北有两年多了,跑堂儿的这点儿九九杨恪还是明白的,所以他不仅给了饭钱还多给了几文钱,跑堂儿的这才知道自己是看走眼了,哈着腰笑着点点头走了。
  
      不知道是为了向杨恪道歉,还是因为那几文钱的关系,杨恪这位后来的客人,但这饭却是先上的,杨恪也不管其它的,这饭上来了他就吃。
  
      饭馆里面好多人都在谈论着中国最近发生的大事,杨恪对这些没有兴趣也不想听,可以说杨恪现在还没有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还没有在他的心里出现过,他现在所思考的是自己要不要回到悟空寺。
  
      回到悟空寺后每天练练武,晚上再听红尘老和尚讲讲故事,以此来度日也是不错的选择,何况还有红叶和绿叶两师兄弟做伴儿,应该不会太寂寞。
  
      不可能了,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没有了仙儿的悟空寺也就不像悟空寺了。
  
      杨恪想了想自己还是应该在外面多闯荡闯荡,听红尘老和尚说他之所以取法号红尘,是因为他从没有在红尘中走过,他向往红尘但是却从没有踏入红尘,一生只能从书中来研究红尘世界,所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悲哀。杨恪打定主意想自己在回悟空寺之前,一定要尝尝世间百态。
  
      杨恪在北京城逛了几天之后,托店掌柜的介绍买下了一座有五间大瓦房的宽敞院儿,院儿在胡同深处,非常的幽静,杨恪也非常地喜欢,就这样杨恪在北京城住了下来。
  
      因为房主急等着用钱,所以这房子杨恪买的还算是便宜,但是这房子也空了好长时间没人住了,所以这屋里屋外的也不怎么干净,不能够马上住人。
  
      这些日子杨恪也是闲着没事做,所以就自己动手收拾起了房子,他花了几天时间收拾屋子,又花了几天时间来收拾院子。
  
      杨恪在悟空寺养成了习惯,他习惯于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尘不染,但是对于院子来说杨恪就有些随意了,他只是用鹅卵石铺了两条路,一条通向大门一条通向茅房,至于原先主人留下的那些花花草草,杨恪没有去移动它们,任它们随意的生长,只是不要影响到自己通行就行。
  
      这宅子杨恪是买的很便宜,但是他当时也算是上了当受了骗,这宅子绝不像店掌柜的介绍的那样,是因为房主急等着用钱,才卖这样便宜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房子也决轮不到杨恪这个外乡人来买。
  
      那时候买房子很注重风水,即使是寻常老百姓家,一般也都会请一个风水先生看看风水再决定买还是不买,所以这风水先生的话,是买房子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若是杨恪懂得这些说法的话,他没准儿也会请上一位风水先生来看上一看。
  
      北京城是什么地方,那是人杰地灵,需要动土修宅的贵人更是多如牛毛,所以在这北京城之中,看风水的先生也是人才辈出比牛毛还多。
  
      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在繁华的商业街开个讲究的店面,那是专门接待高官显贵的,请人的费用自然也是不低。
  
      没名气的风水先生,则在闹市随便支一张桌子,挂块白布黑字就算开张了,这些人可不比那些有名气的风水先生专业,因为有时候为了糊口他们还要兼职算命看姻缘。
  
      杨恪真若知道有这么个说法儿的话,或是有谁给他提了提的话,他一般也会按着规矩来办,他怕其他人看出他有什么不同。
  
      首先杨恪会到闹市先考察一番,看看哪位风水先生资格老他就会请哪一位,杨恪总认为这老人就是一块宝,因为老人的年纪和经验在哪儿摆着呢,并且这年龄越大胡子眉毛越白就越是一块宝,就像是红尘老和尚那样的人,几乎是达到了无所不知的境界。
  
      可惜没人提醒杨恪要请一位风水先生,正因为如此杨恪才这样迅速的买下了这座所谓的凶宅。
  手机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