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佛来也 / 第六集:文武双全

第六集:文武双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悉达多没人奉养,就跟他的姨母也就是摩诃波阇波提来养育,摩诃波阇波提是跟她的姐姐一起进王宫的,也就相继她姐姐嫁给了净饭大王,就生了我们所熟知的难陀。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亲兄弟难陀,净饭大王弟兄四个当中,每一位都生了两个儿女,释迦族下一代共八个王子。
  每天释迦牟尼佛就在姨母的呵护之下以及众多的宫女呵护之下,慢慢的长成,他从小就态度非常的庄重,性情更是异乎寻常的安静,他的心完全寄托在一个高兴的圣境,所有一切宫中的这些玩乐都引不起他的兴趣和欢乐,从七岁开始就延请名师来授课。
  当时印度最有名的学术,就是五明学说和四吠陀,现在我们都知道有五明佛学院,就是学这五种明,这五明是对于世间的以及出世间的很多的真理,当然这五明还没有出离六道轮回。
  世间的五明有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和内明,其实这五明相当于儒教学说,儒家的洒扫应对等等,都在五明学说当中。
  声明就是语文学的声明,就是一切世间的这些文学,都要去学习,将我们现在所学的这些学术都包含在这方面,其实我们现在的人很多人都是学了前面这三大学术,声明,工巧明,医方明,所以我们很多的都是学了这些语文学比较多,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学,到了高中以上基本上学工艺学的工巧明比较多,有的人学绘画啊,有的人学这些各种各样的技巧。
  像我们所说的这些世间的这些技艺,不管是学种地啊,还是学这些一切的技术,不管是钳工铆工还是电工,这都属于工艺学的工巧明当中,也就是将来谋生的手段。
  其实儒家学说这些方面都学得很好,以及医药学的医方明,就是我们所学的中医西医,还是一些其它的医学,还有论理学的因明,最主要是代表现在的哲学,在哲学的伦理当中也要去学习。
  最后是宗教学的内明,这个内最主要是代表了当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还没有出离六道,指的这些方面。
  四吠陀也是指的当时婆罗门等的一切的说法,养生之法的梨俱吠陀,各种各样的养生之法使身体健康啊,像现在的这些武术,练这些瑜伽啊,像道家的一些养生,孙思邈华佗五段锦等等这些,都属于养生之法。
  还有祭祀祝词的梭马吠陀,也就是说这些祭祀用的,不管孔子还是我们一些供奉祖先的这些祭拜,以及佛教的一些祭拜,都属于这方面的。
  以及兵法研究的夜柔吠陀,也就是行兵布阵,保卫国家等的一些方法。还有咒术文献的阿闼吠陀,就像我们现在这些咒语法术等等都要学习。当时释迦牟尼佛从七岁到十二岁这六年的时间把这一切的五明佛学四吠陀学得滚瓜烂熟,都能够通达,也就是说五明和四吠陀就是讲的世间法。
  当时的印度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全懂的话,那就是释迦牟尼佛,悉达多太子,在当时他非常的聪明也非常的聪慧,所有的权威学者来教导太子,都教不了几天就卷着铺盖走了,因为释迦牟尼佛比他还要懂得多,还要有能力,很多的兵器弓箭释迦牟尼佛一拉就拉开了,所以在马上步下文学记忆等等各个方面,世间学说当中是没有人比得过他。
  在当时净饭大王把释迦牟尼佛太子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英明的君主,因为他知道当时五天竺当中诸侯分立,就像我们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诸侯分立一样,所以必须要有这样的才能,要文武双全才能够统一整个印度。
  净饭大王有一次下令比武,召集所有的释迦族的王子等等,一切的贵族的有能力的人在一起比武,太子的堂弟提婆达多一箭能射穿三个鼓,难陀也是一箭能射穿三个鼓,释迦牟尼佛当时一箭射去能平穿七个鼓,要知道这个鼓是铁鼓,铁皮做的,可见当时释迦牟尼佛的能力,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比的,确实是当时印度的文才武略方面都超人一等。
  以他的这个能力呢,如果去征服整个世界的话,恐怕不用吹灰之力,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当时的转轮圣王,你看看释迦牟尼佛这一生在少年的时候,还没有长大成人的时候,也就是十二三岁之前的时候,就能够打败天下无敌手。
  我们比他老人家差得太远,在这里就是给我们表法的,因为释迦牟尼佛生在王族,将来要当国王,而又学会了世间的方法,又得到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爱戴,很多人的敬仰,将来统一印度指日可望,可是释迦牟尼佛毅然的出家。
  在这里就是表法,表我们每一个人这一生中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求得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金钱财富的,当然我们每一个学佛人在这个世间呢,绝对是也不会失去财富的,因为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学佛就是什么都会得到,我们也会得到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财富名望,只要你按照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来做,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得到。
  佛教重现世,又非常的重来世,对现世当中我们就要达到一切的圆满,生活美好,家庭平安,事业发达,儿女双全,一切如意,临命终时往生极乐。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个时候给我们表了很好的法,从小就给我们表法,表我们能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
  当然这世间的财富世间的名望这一切一切是短暂的,转眼就会化为虚幻,虽然是短暂的,但是我们现在的人呢,很多都去追求。
  所以佛陀又入世,讲了我们在入世当中又能出世,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学佛这一生中一切的财富名望都能够获得,一切的所求都能够如意,在生活中又能自由自在,最终成就我们的佛道,这就是佛陀的表法。我们慢慢的学习下去,大家都知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