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佛来也 / 第七集:太子的思索

第七集:太子的思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之前,十九岁到三十岁修一切苦行学习一切九十六种外道,乃至于成佛之后三十岁之后,如何教化众生,联系起来这就是我们的人的一生。
  我们学佛要学释迦牟尼佛这样世间要深入,也就是把世间的一切都能够打成一片,跟任何人都能够和平相处,不是逃离现世,而是深入到世间,所以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呢,把五明佛学说四吠陀都学得很好,这就叫深入世间,只有真正的深入世间,用世间的法去善巧方便度脱众生,才能够帮助众生,才能够圆融一切,所以学佛人不是专学一个法的。
  学佛人就要像释迦牟尼佛那样,以一个思想来引导自己,释迦牟尼一个思想是什么呢?就是让自己达到最究竟智慧的圆满,这是我们自己的目标,智慧圆满为了什么?为了深入到世间去救度众生,去帮助一切众生,自己圆满,也让一切众生圆满,让一切众生圆满,必须要深入世间当中,把一切四万八千法门无量法门一切的世出世间法都学会学全,就像善财童子一样,还要去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代表着方方面面。
  其实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就给我们在表法,直到成佛去度化众生就是把自己从出生到三十岁这段时间,完全的用身体来演说出来而已,这就是一个过程,从出生到成佛就是一个过程,我们能够把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成佛这个过程真正的明白了,你也就会从开始学佛到最终究竟圆满的成佛,就会绝对是成就。
  所以学佛不离生活,生活中能更好的来体悟佛法,真正的来实践佛法,来自利利他,教化一切的众生。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学佛,就要把释迦牟尼佛最主要的阶段从出生到三十岁菩提树下成佛这一段,看仔细看明白,成佛之后四十九年教化众生,那就是在宣说这三十年来的过程,如何成佛的过程。
  所以你明白了,你也就能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在生活中成就自己,成就自己圆满的佛果。
  释迦牟尼佛在作为太子的时候,因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的威德庄严仪容以及他在当时所学的技艺技术文学武功等等,称为当时印度的很出名的一位年轻的太子。
  当时有很多名闻望族以及其它国家对他的赞赏,都希望把自己的公主女儿嫁给悉达多太子,所以很多提亲的人,净饭大王自从听了阿私陀仙人的话,也在宫殿当中建造很多辉煌的宫殿,请很多的能歌善舞的女子来给悉达多太子表演,希望他不要出家修行。
  悉达多太子见到这一切世间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是丝毫不动于心的,再怎么好的歌舞,再怎么好的美食,再怎么好的一切,在释迦牟尼佛的眼中,丝毫没有一丝一毫的去追逐,反而非常的厌弃。
  太子虽然身居在深宫之中,可是已经体察到这个社会的不平等,很多的人获得不了自由和美满的生活,所以自己依然是不快乐,尤其见到空中的鸟地上的野兽以及泥土中被农民翻地翻出的那些小虫,被很多的鸟类来争先食用,那么这种弱肉强食的情形,这种残酷和无情深深打动了悉达多太子的心啊。
  所以他没有什么快乐,而是对一切众生的疾苦,始终积聚在自己的心中不能够释怀,在天天想这些,为什么这个世间会有这种的情形,有鸟类有动物,有飞虫有一切的鸡鸭鹅等,他在深深的冥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他在想这些,完全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在日夜的宰杀着动物,残害着生灵,极度的享受这人间的各种各样的欲望所带来的快乐。太子的心中不能够释怀,依然在忧愁忧虑当中,又没有人能给他说清楚这些事情的真理。
  净饭大王看到太子日夜这样的沉思冥想,他心中也有无限的忧愁啊,就怕太子不被这些世俗的名闻利养所牵绊而依然的出家,所以在太子十七岁的时候,就给他征选当时印度最美的美女耶输陀罗,给他娶了一位善良美丽的妻子,希望他能够成家立业,能够不再想出家的事情,能够真正的做好一个国王。
  耶输陀罗是邻国天臂城主善觉王的长女,长得非常的美丽善良,净饭大王想用女人美酒音乐世俗的一切的欲乐来绑住悉达多太子出家的这颗心。
  那么太子虽然知道自己的父王不希望自己能够脱离王宫,但是太子看穿了这个世间这一切,这样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内心里面总是有空虚和孤独,总是不能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所求。
  也就是我们一样,我们虽然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但是我们呢,精神特别的恐惧。
  尤其现在的人,虽然越来越富有,越来越享受,越来越有这些美好的条件和生活,确实现在的人很多的大富长者他们的生活超过古代的帝王,但是他们活得根本就不快乐,有很多的疾病灾难,有很多的无奈,很多的不自由,只是在物质生活上获得一些满足而已。
  所以现在的人是活在空虚和寂寞当中,释迦牟尼佛当时也是如此,但是他在冥想能够解决这一切的问题,不像我们是被动的感到空虚和寂寞。
  当时释迦摩尼和耶输陀罗妃在王宫中住了一段时间,生下了一个儿子罗睺罗,当然后代的我们佛教的经典上面告诉是释迦牟尼佛出家之后,罗睺罗才出生的。
  不管是哪种情况,说罗睺罗尊者是佛出家后五六年才降生到这个世间,所以引起很多的争论,造成了耶输陀罗妃发下大誓,点燃一堆大火,自己投身到大火当中而丝毫无伤,来表明自己的清白,当然为了故事的完整化,人格化。
  所以印度的很多的学者专家,全世界都把罗睺罗是正常生产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十九岁离开家庭,十七岁结婚,只住了两年就出家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