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历史很好看 / 第十章 淮南出了个杨行密 连载中

第十章 淮南出了个杨行密 连载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公元897年的朱温,势力西邻洛阳、东至大海,南北分别以淮河与黄河为界,并且得到周边魏博、平卢(今山东东部)等较小割据势力的归附,已经成为中原最大的势力。在之后的数年中,他的版图还将继续扩大,最终达到“九分天下有六七”的局面。
  他之所以没能完成一统,是因为遇到了两个敌人。而其中一个,正是朱温下一幕的对手。
  乾宁四年(897年)九月,朱温安顿好北方事务,下令大军渡过淮河、攻打淮南。对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来说,这将是他人生最严峻的一次考验。
  朱温派出的主将是庞师古和葛从周。这二位堪称汴州军团的两大拳头,是朱温最为倚重的两员大将。让他们负责这次军事行动,足见朱温对此次南征的重视。
  庞师古率领主力,从徐州出发进攻扬州;葛从周率军作为偏师,从兖州出发进攻寿州(今安徽寿县)。同时,朱温自己亲自率领大队人马驻扎在宿州,随时准备接应。
  气吞山河,淮南震恐!
  此时的杨行密无疑是煎熬的。他就像一个被关在狮笼里的人,狮子已经吃光其余同伴,凶恶的眼睛终于转向了他。
  他已别无退路。
  作为一个权力游戏的老玩家,杨行密清楚地懂得:跳进这个擂台的人,只有两种结局。
  要么赢,赢得无尽的权力与财富;要么输,输掉生命、尊严和所有的一切。
  【朱温的对手】
  让我们先介绍一下这位朱温的对手。
  杨行密,原名杨行愍,字化源,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史料记载,他可以手举百斤(似乎也没什么神奇的),一天跑三百里地(这就恐怖了)。早年,杨行密曾经参与农民起义被抓(有点辜负逆天的长跑能力),但是因为长得太帅又被官员放了(唐末官员的行为逻辑又一次震撼了我)。不久,杨行密走上了无数人前仆后继走过的道路——成为一名职业军人。
  杨行密虽然编制属于地方部队,但是任务是戍守边疆。凭借过人的能力与魅力,他很快被提升成为队长。守边期满回到庐州之后,杨行密表现出了一个野心家应当具备的魄力和眼光——他利用士兵与上级的矛盾,发动兵变,赶走了地方长官,占据了庐州,捞到了创业第一桶金。
  此后,杨行密吸纳人才、招兵买马,渐渐成为淮南地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唐末,地方行政权早已被军权绑定。中和三年(883年),唐朝中央任命杨行密为庐州刺史,官方承认了杨行密的合法性。杨行密就此成为诸侯中的一员,加入了唐末纷争的乱局。
  杨行密当上庐州刺史的时候,淮南节度使是高骈,他也成了杨行密名义上的领导。
  数年后,高骈遭遇叛乱,被部下毕师铎囚禁并杀害。
  得知消息的杨行密下令全军披麻戴孝,他自己则是悲痛万分、哭天抢地,一哭就是三天。
  三天后,属下们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杨大人已经收拾好了心情,也收拾好了行军的装备。随着一声令下,杨行密向淮南首府扬州发起了进攻。
  对杨行密的进攻,毕师铎早有准备。他布置好了防御,准备依托扬州这座大城进行坚守。
  但是,就在毕师铎紧锣密鼓地准备好一切、准备与到达城下的杨行密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杨行密的军队一片安静。他们丝毫没有要打仗的意思,只是沉默地把守住城外要道。
  他这才意识到,杨行密比他想象的要可怕得多。
  早在毕师铎囚禁高骈的时候,扬州城内已经出现粮食短缺。比如那位前淮南节度使、堂堂一代唐末名将高骈,在被毕师铎杀害前,饿到只能煮皮带和皮靴当口粮。
  之前与杨行密交锋,毕师铎也因为缺粮吃过亏——在追击撤退的敌军时,士兵因为争夺对方丢下的食物而阵型大乱,被杨行密杀了个回马枪,死伤无数。
  毕师铎明白,正是那次战役暴露了自己缺粮的窘境。
  他一次又一次地下令突围,但是每次都被杨行密杀退。惊恐和绝望之下,毕师铎决定弃城逃亡。他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逃走,投奔秦宗权的部将孙儒。但是,他并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不久,他被孙儒杀死。
  杨行密终于得以进入扬州。
  他很快发现,困城饿敌的计策不仅对敌军生效,城内的百姓受到了更严重的牵连:
  城里的草根树皮已经被吃光,人们把黏土揉成饼吃。沿途经常看见尸体,但这些尸体很快就会被人收走——作为全国贸易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扬州的市场倒没有关停,只不过基本只剩下了人肉交易(请注意,我说的人肉交易就是字面意思)。在毕师铎的军队撤走之前,人肉交易还包含了活人,市场边的街道堆满了鲜血淋漓的骸骨。
  面对这样的景象,杨行密下了一道军令:把自己的军粮运进城内,发放给还活着的人。。
  不论杨行密的动机如何,也不论对扬州惨剧杨行密负有多少责任,我们必须承认,这一行为的本身值得高度赞誉。对于那些幸存的百姓来说,那一刻的杨行密就是救世主。
  这一口粮食也许不能解决饥饿,但至少意味着他们还能活下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