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历史很好看 / 第十一章 中原霸主 连载中

第十一章 中原霸主 连载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洹水之战和清口之战,朱温一胜一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政治走势:
  前者的胜利,使得朱温得以顺利吞并黄淮之间的绝大部分地区。同时,此消彼长之间,朱温已经与最大的竞争对手李克用拉开差距,基本奠定了北方霸主的地位。
  后者的失败,则彻底葬送了朱温一统天下的希望,也决定了之后中国近百年的南北格局。
  这是朱温权力生涯中一次重大失利,他此生再也没能渡过淮河。但是朱温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止,恰恰相反,此后他就像一趟不断加速的列车,在历史为他铺就的轨道上越奔越快,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河中的博弈】
  朱温的下一个目标,是河中。
  我们前面介绍过河中之乱:王珙、王珂两个堂兄弟为了争夺河中节度使的继承权,一个请关中三镇撑腰,一个请李克用做主,打得不可开交。
  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是,关中三镇打不过李克用,王珙无奈出逃,最后被属下杀死。
  于是,胜利属于王珂,河中节度使的位子属于王珂。
  同样,朱温大军的光顾也属于王珂。
  天复元年(901年)正月,朱温派大将张存敬率军三万,突然进军河中。
  由于河中方面毫无防备,晋州(今山西临汾)、绛州(今山西新绛)望风归降。
  王珂得到汴州大军杀到的消息,吓得脸都绿了。
  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赶紧派人去向岳父李克用求救。估计实在被朱温吓得不轻,王珂派的使者是一个接着一个(道路相继),这跟现在闹脾气的女生一个接一个给男朋友打电话颇有相似之处。
  由于担心李克用不救自己,王珂还让妻子也给李克用写信:“女儿随时都有被俘虏的危险,老爸救我啊!”
  李克用很够意思,他马上下令:
  “来人!给我儿回信!”
  李克用的信是这么写的:
  “狗贼朱温占领了晋州和绛州,阻断了交通要道,人又多。我如果强行救援,只能跟你们一起死啊。如果真的守不住,女儿你不如跟王珂一起,弃城逃跑吧!”
  我相信,李克用真的不是不想救,因为作为父亲,是很难拒绝女儿的,更何况这是救命的请求。
  但至少从军事的角度讲,李克用说的一点不错。现在不比从前,他在北方地区已经被完全孤立,真正地感受到了树倒猢狲散的滋味。这时如果出兵,能不能救下王珂另说,老家太原很有可能会被人端掉,那时就真的变成飘啊飘的无根野草了。
  王珂争取不到岳父,又想到了一个人。
  说来讽刺,这个人就是不久前还和自己剑拔弩张的李茂贞。
  他给李茂贞也写了一封信,先说了一番和平共处社会和谐、唐朝人不打唐朝人之类的话,然后他说:
  “护国镇(河中)如果灭亡,那么朱温的势力范围就会威胁到你们凤翔。到时候,我们所有人,连同皇帝的宝座,都要变成朱温砧板上的肉了。”
  客观来说,王珂说的很有道理,后来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番话的正确。
  但是再正确,只要李茂贞不认可,那都白费。
  很不幸的是,李茂贞真的不认可。他不仅没派救兵,连个回应都没有。相比起来,李克用还算够意思的。
  几位大佬都没有救援,而张存敬已经杀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河中似乎也要落到朱温手里了。
  这下彻底没法子了,王珂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穷途末路。
  但就在汴州军把城池团团围住的时候,王珂又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他在城池一角升起白旗,同时派人带着象征河中节度使权力的各种牌印,向张存敬投降。他本人站在城头,对张存敬喊话:
  “张大帅,我跟朱公是亲戚,请您让军队稍稍后退,等朱公来,我自己把河中府拱手送上。”
  张存敬听说对方跟自己的老板是亲戚,不敢怠慢。他下令大军继续保持围城,但是不要进攻,同时紧急派人向朱温请示。
  和今天的社会青年吹牛说我跟某某领导是亲戚不同,王珂所说的跟朱温是亲戚,并不全是信口胡说。
  中和二年(882年),朱温背叛黄巢、投降朝廷。当时接受他投降的人,正是王珂的养父王重荣。为表关系亲密,朱温认了王重荣做舅舅,此事我们在以前也叙述过。
  虽然王重荣这个舅舅是朱温认的,王珂这个儿子又是王重荣领养的,但非要说朱温是王珂的表哥,也不能说毫无根据。
  所以朱温听完张存敬的报告,立即批复:不错!王珂确实是我表弟,差点忘了这一茬!血浓于水啊,你们可不许伤害他,我马上就来!
  他放下节度使的架子,亲自骑马赶赴河中。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到王珂所在的河中府,而是先去了离河中府不远的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市东虞乡镇)。
  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一点——这是王重荣墓葬所在。
  朱温在王重荣墓前举行了隆重的祭祀。据有关部门统计,在这次祭祀中,朱温同志共痛哭七次、摔倒五次、晕厥三次,恐怕当年亲爹朱诚去世,他也没那么伤心过。
  朱温很伤心,王珂却很高兴。这件事情充分说明,朱大帅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绝不会亏待他的。
  于是,他让人把自己捆住,牵着羊出城迎接朱温。
  朱温赶紧派人阻止这一行为,情真意切地对他说:
  “舅舅的大恩大德,我可是一直牢记在心的。现在表弟你这样,我以后怎么有脸去九泉之下见他老人家呢!”
  于是,在与王重荣会面的十九年后,朱温又一次与王珂会晤。两人在数万军民的见证下紧紧握手,血浓于水的责任感冲散了战场的狼烟。
  会谈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双方共同回顾了十几年来的深厚友谊,并就当前的家国形势交换了意见。王珂表示,愿意为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作出最大的努力,并将河中纳入到维护大唐和平的统一战线中来。朱温高度评价了王珂的这一举措,并指出,这是光荣的、正确的、符合人民利益的。朱温提出,愿意努力为王珂与河中人民建设新的家园,肩负起一个负责任大镇应负的责任。
  于是朱温兵不血刃占领了河中,而王珂则在朱温的“邀请”下,全家迁居汴梁。
  总体来说,王珂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失去了节度使的地位和权力,但是荣华富贵还是有的。
  可惜他忘了,自古以来被迫交出权力的人,生存率是很低的。。
  不久,王珂受朱温邀请入朝,在路上被人杀死。
  河中的归属再无争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