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煌煌贵胄 / 第十二章 施主,你与我佛家有缘

第十二章 施主,你与我佛家有缘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京城因为杨秀风云涌动,而咱们这位当事人也正朝着京城方向策马狂奔。
  因为担心妹妹现在的处境,杨秀并没有等着神武军清洗完神武港后一同回京,他带着李钧甫和徐虎先动身了。
  已经策马跑了六七日,连日不休息的策马奔腾,人倒是还吃得消,但马吃不消了,关键他们没有干粮了。
  这会儿他们三人下了马,牵着马走进了一个村子。
  村子临水而建,围绕村子的溪流日夜不休的潺潺流动。
  溪边,妇人一边洗着衣服一边低吟浅唱着小调,曲调清扬悦耳,其中夹杂着欢闹的童音和妇人的笑骂声。
  这是一个宁静的小村庄,也是一个比较富庶的村子,因为目光越过低矮的土墙,能瞧见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挂着肉条,不然便是小院里晒着腌鱼或者果脯。
  以乡村现状来说,这个村子比起临安城周边的村落都不弱分毫,甚至比杨秀记忆中的情况还更好一些。
  似乎很少有人进村子,在杨秀他们一进村子后,便有村民好奇的围了过来,不过没走近,只是远远的看着。
  明明没有任何交谈,甚至没有走近,但杨秀却有种感觉: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因为大夏天的,在田间忙碌的汉子竟然一点汗水都没有;因为村民们行为举止,明显是刻意为之。
  当然,打量杨秀三人的村民也很显然知道他们的身份不简单。
  他们不认识杨秀,但他们会看马啊。
  三匹马都是好马啊,有两匹马是军中的甲等战马,非将领不能骑。那位白衣公子牵着的那匹马更好,好像是传说中的爪黄飞电来着。
  马匹尚且如此,牵着这些马匹的主人自不必说,身份都不能用一个富字来形容了,必须还得在富字后面加一个贵字才行。
  而且领头的那位白衣公子,咋一看之下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难免心生亲近之感。
  但那气质恐怕还不是一般的富贵,必然是顶尖的富贵公子,是寻常百姓一辈子都难以触及到的大人物,这种人物,足以让寻常人望而生畏,继而却步不前。
  村民们动作倒是很符合他们自己心中所想,但想象中应该出现的场景与实际场景其实是有不同的。
  如果真的只是寻常百姓这会儿应该迎了上去,要么盘问杨秀等人,要么热情的招呼他们,这才是普通村民应该有的反应。
  杨秀熟悉得很,以前经历过太多次了,而作为家臣的李钧甫自然也经历过太多次了。
  以前在京城,他就常常陪着杨秀去周边村落走访,后来出征在外,平定了动乱,收复了失土,他们也总会去乡间逛一逛,看一看。
  眼前这村子里的村民那一副惶恐不安,畏惧不前的样子,做戏的痕迹太过明显了。
  李钧甫建议道:“公子,我们要不要换一个地方补给,这地方看着有些不正常。”
  杨秀觉得李钧甫有些太过谨慎了,他们不过是来买些干粮作补给而已,买了就走,何必那么麻烦。
  “不必,陈国境内没有我去不得的地方······如果有,那便灭了它。”杨秀摇了摇头,牵着马朝不远处的村民走了过去。
  “这位大哥,我们连夜赶路,干粮吃完了,您看能否卖我一点。”杨秀很客气道。
  对面的汉子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眼前这位贵人竟然对乡野村夫如此客气。
  “要多少?”
  这口气挺大啊,看来真是挺富庶的地方。
  杨秀环视了一下四周,笑了笑,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面前的汉子道:“这样,你们跟我去我家,家里有些早上做好的饼子,你们先吃着,我让婆姨再给你们做一点。”
  李钧甫摇了摇头:“现做就不必了,我们急着赶路。”
  “那也行,你们跟我来吧。”汉子说完,便朝自家方向迈动了脚步。
  三人连忙跟上,杨秀笑问道:“大哥,你在这里住多久了?”
  “有二十多年了。”汉子下意识回答道,然后扭过头看了杨秀一眼,眼神中带着警惕的意味。
  对汉子警惕的目光,杨秀也不在意,他继续问道:“那大哥可否知道青牛镇,我记得十多年前,这附近明明有个青牛镇的?“
  汉子愣了一下。
  这附近的确是有个叫青牛镇的地方,但是以前来安阳州的州牧字青牛,为了避讳州牧的字,当地县令便把名字给改了。
  有些好笑,一个州牧而已,哪有什么避讳姓名的说法。
  有人就说了,这改和不改有什么区别?
  其实真没有什么区别,反正当时没人在乎。
  但是,没过几年就有人在乎了。
  因为这件事,当地县令从此平步青云,没两年就调任了安阳城当了知州。
  那县令也记着当年小镇居民,也就把小镇居民迁移到了安阳城中,如今早已没了青牛镇,四周荒无人烟,只剩下一间客栈还留守在那里。
  说起那客栈,以前村里人还常常打趣来着,说那客栈的掌柜脑子有病,有好去处不去,偏偏留在那现如今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些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汉子都已经具体有多少年了,没想到眼前这个年纪不大的公子竟然还知道。
  “是有这个地方,不过如今那地方荒无人烟,只有一间客栈留在那边。”他笑了笑,指着对面的青山,“如果赶时间,走那边要比走官道要快许多。”
  杨秀点了点头:“那里的客栈是不是叫太平客栈?”
  “哟,公子知道挺多,正是叫太平客栈。”
  杨秀叹息一声,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太平客栈这个名字还是他当年取的呢,示意天下太平。
  他抱拳行礼道:“多谢。”
  汉子打开自家的门,走了进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公子稍等,我这就去给你准备干粮。”
  “多谢。”杨秀再次道谢。
  话音未落,李钧甫便谨慎的跟着汉子一起进了屋,不久,在汉子的陪同下,李钧甫拿着干粮袋子走了出来。
  一看李钧甫递过来的饼子,徐虎瘪了瘪嘴,不过他还是接了下来,有的吃总比没得吃好。
  “好了,先吃着,等会儿到了太平客栈,有你吃的。”杨秀安慰了一句,跨上马,提着马缰朝汉子抱拳笑道:“多谢大哥,后会有期。”
  “公子客气。”
  ————
  山林间有条清幽的小径,此时杨秀三人便打马缓行在小径上。
  “当啷~~”
  “当啷~~”
  一阵又一阵清脆声响,从他们前方传来。
  不久,他们便知道了这声音是从由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他们前方一个年纪不大和尚正走在小径上,和尚看起来有一些清瘦,有些落魄,披在身上的袈裟显得有些宽大,袈裟上打了不少补丁,他手中拿着一根禅杖。
  那清脆的声响便是从他手中的禅杖中发出来的,随着他的脚步,禅杖上挂着的圆环叮当作响。
  和尚听到身后有声响,他转头看了一眼,便停转过了身,面对这杨秀三人,下了脚步。
  等到杨秀他们骑马到他面前,他顿时双手合十,口念佛号道:“阿弥陀佛······”
  “小和尚,你有事?”李钧甫骑在马上,俯视着拦在前方的和尚。
  和尚张了张嘴,却什么都没说,让开了路。
  看和尚欲言又止就知道有事,但和尚不说,大家又是萍水相逢,何必自找麻烦。
  三人骑着马没走多远,却听和尚喊道:”施主,请留步。“
  三人勒马,转头看着和尚,只听和尚有些不好意思道:“那个,施主,你们身上有没有吃食?”
  杨秀仔细瞧了眼和尚,他之前就觉得有些熟悉,现在仔细一瞧愈发觉得熟悉,可是他很确定自己从来没有见过。
  所以他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笑道:“有是有,不过跟你有关系吗?”
  估计是头一次碰见杨秀这样的人,和尚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有些尴尬。
  徐虎看了眼和尚,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小师叔,师父说出门在外要互相帮衬,而且大家都是出家人······”
  杨秀没好气的打断道:“你是出家人,我可不是。”
  话虽如此,他还是转头看了一眼李钧甫,李钧甫会意,掏出两个饼子说小和尚,接着。然后朝和尚扔了过去。
  小和尚接到饼子,并没有吃,看着三人准备走,他连忙喊道:“施主,留步。”
  “和尚还有事?”
  和尚看向杨秀,行佛礼道:“施主,你胸中有大戾气,需佛法化解。”
  杨秀哈哈大笑,笑了好一会儿,他问道:“和尚,怎么个意思?要度化我?”
  “施主,你与我佛家有缘。”
  杨秀觉得这小和尚挺有意思的,他笑问道:“和尚,你叫什么名字?”
  “小僧法明。”
  “修佛多少年了?”
  “至今二十二载。”
  杨秀哦了一声,笑道:“既然你说我与佛家有缘,那我问你,这缘是孽缘还是恶缘?”
  和尚愣住了。
  杨秀哈哈大笑,不给和尚反应过来的时间,策马而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