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人在商场 / 艰难的开头

艰难的开头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龙海和宫志鹏去髙三寿厂里查看那批货物的生产情况。髙三寿依旧是满面春风,一路微笑地陪着二人。张龙海抽检了一些货物,没有发现问题,质量和份量都达标,这才放心离开。
  回到工厂,宫志鹏问张龙海对髙三寿这个人怎么评价。张龙海说不可深交。宫志鹏表示认同,说这个人就是个笑面虎。宫志鹏随口的一个比喻,不想“笑面虎”三字,后来尽然成了髙三寿的外号。
  张龙海很快就领教到了笑面虎的歹毒。这个合同的甲方是甬城千和进出口有限公司。因为张龙海工厂搬迁,不得不把订单外放出去加工。这一点张龙海事先征求了千和进出口的意见。千和公司的采购部经理高鹏,说只要能确保质量,他们没有意见。
  货物完工之后,千和公司派了个质检员过来验货,结果这一验,验出了大问题——严重偷工减料。合同要求每个线五千米,换算成克重,应该是153克净重,可是实际的净重只有148克,每个线的平均克重少了5克,个别线甚至相差十余克。
  看到这样的抽检报告,张龙海目瞪口呆。
  根据行业规则允许有3%的上下浮动。可是髙三寿却是在3%下偏差的基础上再上下浮动3%。总体来说就是整批合同缺了3%的分量。
  张龙海好奇,自己验货的时候明明克重是足的。他又打开了几箱货物,结果全都少了3%。
  木已成舟,无奈之下,张龙海只能去千和公司请罪,承认自己没有做好监督工作。他和高鹏说道,责任在我,由此产生的损失有永邦线业来承担。
  高鹏倒是并没有为难张龙海,说:“这批货的交期已经到了,我们先把货发出去,如果老外收到货后发现了克重不足,那么该补偿给客人的,我们一分不少的补给客人。而如果客人没有发现,那么这个事情也就过去了。权当买个教训,以后注意点就是了。”
  千和公司这样的处理方式,算是仁至义尽了。
  张龙海从千和公司出来后直接去了髙三寿的工厂。张龙海把高鹏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髙三寿。不想髙三寿听后却立刻把脸沉了下来。他说:“合同是你和千和公司签的,万一要赔款也是你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
  张龙海听了气不打一处来。问他怎么能够这么无耻。
  髙三寿嬉笑着说:“这有什么无耻不无耻的,做生意本来就是这样。我们这行赚钱不容易,老老实实地做订单,我们的利润从哪里来?这些外贸公司都贼精贼精的,一分一厘的利润都给你算得死死的。我们唯一的赚钱途径就是克扣一点原料,这个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你有什么好生气的?”髙三寿顿了顿继续说道,“被客人发现克重不足,只能说你自己太幼稚,太无能。这种事情在没捅破之前,塞个红包给质检员,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谁会像你这么傻,还跑到别人公司去主动承认错误。像你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做生意。”
  张龙海想到了这个人不值得深交,却没想到这个人这么无耻,能够把偷奸耍滑说得振振有词。张龙海后悔不应该把货款先付给了他,此刻他把偷工减料的责任甩得一干二净。张龙海确实拿他没有办法。听他说出来的话,句句含讽带刺,完全是无赖的嘴脸。
  “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张龙海不想再跟他废话,转身离开了髙三寿的工厂。人说眼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看髙三寿这架势是准备和自己决裂了。也好,这样的人太聪明,惹不起,只能躲。躲得越远越好。
  这个订单的事,最后不了了之,老外没有发觉,千和公司也没有追究。
  让张龙海恼火的是,临近中秋,张龙海去千和公司送发票,却在公司门口遇到了高三寿。高三寿看到张龙海丝毫没有觉得尴尬,还是一如既往的笑脸如花,他还热情地伸出手来要和张龙海握手。
  张龙海简洁明了地送了他三个字:“滚远点。”然后绕过高三寿进了高鹏的办公室。
  高鹏指着墙角的一盒月饼说:“高三寿送的。不过你不用有顾虑,他的为人我看不上,我们公司不会跟他合作的。”
  张龙海道了声谢,办完公事便告辞回到了工厂。回到厂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订月饼。对于人情应酬,张龙海不擅长,今天高三寿倒是给自己上了一课。
  张龙海买好月饼后,专门给几个经常合作的客户送去。顺便和客人谈了下个月的生产计划,看看能不能多接几个订单。
  新厂房安顿好以后,生产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三个车工已经招齐,虽然都是新手产量不高,但是各自按部就班,也算是生机勃勃。
  宫志鹏上班的时候基本都钻在车间里,兼职打包、机修和搬运。没事的时候,就鼓捣机器,他把一台机器拆了装,装了又拆,反复多次,竟然无师自通,也能充当半个机修师傅了。
  张龙海汇总着每天的产量,计算交期。不想汇总以后大跌眼镜。按照目前的产量,很多订单根本来不及交货。如此一来,必然失信于客户。张龙海思虑再三,把宫志鹏叫到办公室。
  张龙海把产量记录表拿给宫志鹏看。忧心忡忡地说道:“按照目前的产量肯定来不及交货,一批货交不出去,后边的货都得同步顺延。这样就会得罪一堆的客户。”
  宫志鹏业务出身,知道不能按时交货的后果,即便客人同意延迟,自己的信誉也会大打折扣。“这怎么办?”宫志鹏收起一贯的嬉皮笑脸,焦急问道。
  张龙海深思良久,说道:“我们两个分头行动。我去客户那里问问有没有哪个订单是不急着出货的。如果中间能够抽除一个订单,再后边的订单,交期压力就会轻很多。你负责给员工开会,和她们沟通一下,看能不能每天加一会班,尽量多做些产品出来。”
  “好的,我马上就去。不过我觉得这几个工人即便愿意加班,也提高不了多少产能,老实说她们现在一天十一个小时的工作量已经比较高了,再增加工作时间怕她们身体吃不消。”
  “哪怕每个人多做一个小时也是好的,一个月下来相当于多了好几天的产量。”
  “行吧,能早一天算一天。”宫志鹏说完便向车间走去。每天泡在车间里,时不时地帮工人干点活,一段时间下来,宫志鹏和这几个女工已经非常熟络。他开口请大家加一下班,三个工人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没问题。
  宫志鹏在表示感激的同时,越发勤快地帮她们打下手。工人需要的塑料管和纱线他都给她们搬好,工人做好的线,他帮着装盘子。
  张龙海走访了几个客户,只有一个客户说订单不是很急,可以延迟。这对于张龙海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好消息。有一个订单能延迟就减轻了车间不少压力。
  张龙海回到办公室,和宫志鹏重新估算了一下生产进度,无论怎么赶,前面两个订单的交期还是来不及。
  “怎么办?”宫志鹏问。
  “没其他办法了。等工人下班后,我来做线。”张龙海说道。
  “你白天一堆事,晚上还做线?不要命了?”宫志鹏惊讶地说道。
  “从工人下班开始,做到凌晨三点睡觉。早上睡到九点钟起床,还是能睡六个小时。六个小时的睡眠足够保证第二天的精力了,不会有什么影响的。六七个小时,至少可以生产一千五百个线。只要能凑足这个数,我们就能顺利出货了!”
  宫志鹏欲言又止,不忍地说道:“要不我们换着上夜班吧!”
  “不行。”张龙海果断拒绝,“你白天必须守在车间里,一来帮着工人赶点产量,二来也需要随时监督质量。万一机器坏了,还能随时修理。”
  “行吧!”宫志鹏无奈地离开了办公室。
  张龙海当天晚上就开始做线了。上半夜宫志鹏陪着一起做了会,熬到十一点,张龙海把宫志鹏赶走了。说明天早上还有一堆事情要做,千万不能出纰漏。
  宫志鹏走后,张龙海在车间里熬到三点,清点了一下自己的战果,有一千八百个,加上宫志鹏上半夜做了四五百个,已经超出预算好几百。张龙海这才心满意足地关掉机器,走出车间。
  已近深秋,凌晨的空气带着丝丝凉意,天上繁星闪闪,好一个宁静的夜晚。
  张龙海向着深邃的夜空,长舒了一口气。然后检查了一遍门窗才回到办公室。在办公室的地上摊开一张草席,连衣服也没脱,就呼呼入睡了。
  第二天醒来,天已大亮,一看手机,已经九点。看办公桌上放着几个小笼包,抓起便啃了起来。
  宫志鹏小心地开门进来,见张龙海已经起床,连忙给他打了一盆洗脸水。张龙海一边嚼着包子,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蛮细心的嘛,看你平常大大咧咧的,伺候起人来还是挺有一套的。”
  宫志鹏撇了张龙海一眼,打趣道:“老子上辈子欠你的,这辈子给你端茶递水。”
  “这个包子挺好吃,你哪里买的?”
  “你每天买的那家。”
  “怎么感觉今天味道特别好!”张龙海把最后一个小笼包塞进了嘴里。
  “肚子饿了吃啥都好吃。”宫志鹏把草席卷起,毯子放好。然后继续说道,“工人看到你做的线了。我说是老板通宵做的,她们都佩服你,说这么能吃苦的老板难得一见。她们还说了,为了给你减轻点压力,她们会尽量多做一点的。你去车间看看,今天她们做线可认真了。”。
  “是吗?”张龙海咽下最后一口包子,才想起自己牙还没刷。
  就这样,坚持了半个月,总算把搬厂后的第一个集装箱发了出去。这批货不但没有延迟,还比预定的交期提早了几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