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最强村长盼拆迁 / 第四章 路程

第四章 路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谁能想到一个破败的屋子里会放着一个如水缸大小的元青花呢?就像某部反贪剧里面的场景,老旧的土楼里竟然用人民币垒出一个炕来。见者无不神情恍惚,仿佛活在梦里。
  高一米二,宽八十厘米的元青花就算放在后世,那也是听说过没见过的东西!毫不夸张的说,这玩意如果卖到国外,估计拿回来的钱能在国内买一个村子。还得说是全国百强小村才行。
  这可是国宝!纪宁参加过多次军训,也在民兵训练营呆过几个月,深受党和国家的教育,至于这种对不起老祖宗的事情他是不会干的。纪宁长着大嘴,来到碗架子前掀开帘子一看。好家伙,眼前事物让他两眼一黑好悬晕死过去。合着老头家里吃饭用的锅碗瓢盆全是特么青花瓷!
  用价值连城的元青花来吃饭,就算米国总统访华时也没这待遇啊!纪宁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暗想着,刚才那个大的元青花肯定要上交国家,没有别的路走!但这些的小碗小盆的贩卖给京都潘家园肯定问题不大。到时候换来的钱,给村子里修桥修路,改善生活那还不是绰绰有余!?
  僵硬着回过身,咽了口唾沫说道,“咕嘟!大爷,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啥事儿?”
  纪宁指着碗柜说道,“这些碗碟,您千万不能卖掉,更不能扔!全都打包在一起藏好,等俺下次回来的时候一并带走,好带领大家伙一起致富!”纪宁说的信誓旦旦,吐沫横飞,就差跪在地上发誓祈愿了。
  老汉呲着一口黄牙咧嘴笑道,“哈哈哈,你这小崽子,岁数不大还挺能吹牛,还致富?你先把自己行头置办好再说吧。”
  “哎呀,大爷,俺真没跟你开玩笑,这些东西都是古董,要是卖到京都去,绝对能换大价钱!”纪宁见老头不信,跳着脚的劝道。
  “啥玩意?古董?”
  “那可不!这里面的道道您不懂,听俺的准没错!”
  老汉砸吧砸吧嘴显得若有所思,纪宁看他还在犹豫,准备在劝劝,不料老汉一摆手,“行,听你的,驴车在门口准备好了,赶紧上路吧。”
  纪宁心里一沉,得,瞧他那表情就知道没听进去,随即想想,也罢,人各有命,财富与胆量总是成正比的,要不老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呢。只是可惜这么多宝物竟没有实现自身的价值,等再过几年,改革开放到这个村子时,那些个刁钻嘴脸的人民公仆,拿着几张皱皱巴巴的钞票交到他手里的时候,老汉就该后悔了。
  别人家的财产自己也说不上话,劝劝也就算了,再多,会招人讨厌。纪宁叹了口气,搭拢脑袋跟着老汉走出门外,今天的阳光正好,暖洋洋的打在身上很是舒服,山里的空气也十分清新,如果没有对面院子里的那些猪屎牛粪,估计会更好闻。
  驴车驴车,顾名思义就是用驴拉着的车。只见一半大的黑色毛驴眨着大眼睛,一根麻绳拴在它的颈部,后面是没有前轮的露天木车。车上坐着一个人,是个中年男子,想来应该是老汉给找的“车夫”
  他儿媳还很是细心的拿过一个小软垫,放在木车的扶手上。纪宁把登山包往车中间一放,对着老汉一家人挥挥手,
  “大爷,俺走了,俺会回来看你的!”
  老汉拿着烟袋锅和煦一笑,轻轻点头,对于他这个岁数来讲,对纪宁所说的下次相见,并不在意。能不能活到那一天还是个事儿呢。老汉儿媳妇也上前嘱咐道,“喇嘛村不远,估计晚上就能到,实在不行先住一宿,明儿进城就赶趟。柱子哥,你们一路注意安全啊!”
  原来旁边的男子叫柱子,这名儿真不错。“放心吧,咱村几年不来客人,俺肯定照顾好!”柱子是个爽朗的庄稼汉,皮肤黝黑,笑起来很阳光。
  说走就走,再见,或许有时候真的来不及挥手。驴车走的不快不慢,刚好可以让纪宁欣赏这田园风光。阜新属于丘陵地带,各个村子的百姓基本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有在山上开垦荒地的,种些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远远看去,不管是田地还是山林,到处充满了农民的忙绿身影。
  春末夏初,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忙绿的季节。
  行驶在没有汽车尾气,没有工业污染的林荫小道,眼前是绿油油让人心情愉悦的原始森林,耳边是清脆鸣笛让人浑身放松的百鸟朝凤。
  柱子的话很多,一路上对纪宁充满好奇,问这问那,纪宁也是一一应付着,忽的想起老汉家的元青花,这种东西绝不可能是出土文物,应该是从某个地方捡来的,如果他家是捡来的,那没道理柱子家没有,
  “柱子哥,你家用的锅碗瓢盆上,有没有图案花纹什么的?”
  “当然有啊,这都是老一辈人从后山上捡的,不止咱家,基本家家户户都有这些碗碟,你问这个干什么?”
  纪宁不敢说这是古董,万一说出去扰了他的心神,上演一出贩卖国家文物的现实版反面电影怎么办?他可不信一个中男年子有老汉那样的定力。“没啥,俺看大爷家有不少这样的碗碟,觉得挺新奇的。”
  纪宁也想明白了些,后山上应该有一个元朝的大墓,也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胡八一他们,若是有估计难逃贼手。他本人没有盗墓的想法,一是主要是胆子太小,而来他也不打算靠损阴德来赚钱,身为后世高材生,穿越一回要是用倒斗来致富,那未免太丢穿越人士的脸了。
  两人继续闲聊,时间过的很快,终于在太阳西下月亮上升的时候,来到了喇嘛村。之所以叫喇嘛村,是因为这座村子里有一个寺庙,名为瑞应寺。瑞应寺乃是东藏佛教发源地,始建于康熙年间,寺内有和尚150人。
  这会儿的和尚都自称为贫僧,让人听起来又谦虚又现实,不像后世那些,富裕的能在京都二环买房子了,还一口一个贫僧的,也不知贫在哪里。纪宁并没有进去,他不信佛,也不信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宗教,他因为,人立于世,必有其道理与用处,不可能是佛祖或者上帝安排的。
  之所以来到寺庙前,是因为这里还有一班进县城的公车。他不想在这偏远山区浪费时间,主要是手里没钱,兜里虽然揣着几张百元大钞,但是这个时代根本花不出去,他还不想被公安局请去喝茶。
  现金都花不出去,更别说二维码之类的了,柱子临走前给了纪宁一块钱,是第三套人民币的中的一元纸币,对他来讲,估计这就是全部家当。九十年代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大概是150一个月,对于村里人来说,种上一年的地估计也就收入个千八百块钱。
  所以,一块钱不能小觑。捏着皱皱巴巴的纸币,纪宁百感惆怅,曾几何时,自己居然为一块钱感动的稀里哗啦,想起曾经为了在女朋友前面表现,一块钱钢蹦掉地上都不去捡,与现在相比,真是嘲讽到不行。
  “呼啦啦...”一辆在后世消失很多年的破旧公车开了过来,晃晃悠悠像醉酒后打摆子的醉汉一般停到纪宁前身,车不大,上下只有一个门,零零散散有四五位乘客,司机是一个中年妇女,纪宁很好奇,这年头,会开车的人很少,女人就更少了。
  也没多问,老老实实买了票坐在座位上。售票员也是女的,接过钱后便撕了一张两毛钱的发票还给他,并用面值一毛,五分的钢蹦找零。纪宁将钱攥在手心里,这是他最后的花销。必须要在这八毛钱花完之前,将酱碗卖出去。
  现在的他,属于典型三五户,所谓三无,就是“没有户口,没有土地,没有粮食关系。”这人的人,除了上街讨饭,进后厨洗碗以外,基本就可以宣布饿死了。但是,一旦你手里有钱,就会变的不一样。
  九十年代里,法律还不是很完善,漏洞多如牛毛,拿出几百块钱到公安局买个身份证明,那真是轻而易举。纪宁还不知道这个酱碗能卖多少钱,只知道这是他全部家当,就连睡觉都是抱的死死的。
  
热门推荐